第1277章 科舉考試(1)

(感謝無冕天子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大明朝的科舉考試是固定的,三年進行一次,這期間有縣試、府試等等,一級一級的選拔,過了縣試被稱之爲童生,過了府試被稱之爲生員,或者是秀才,若是沒有取得秀才的身份,是沒有資格參加鄉試的,鄉試在各省的省城進行,朝廷派出給事中主持鄉試,被錄取之後稱之爲舉人,有了舉人的身份,就被稱之爲老爺了,生員和童生,統統被稱呼爲讀書人。

鄉試之後是會試,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了會試,被稱之爲貢士,有資格參加最後的殿試,能夠參與殿試的貢生,統統被稱之爲皇帝的學生,也就是天子門生。

可惜大明朝的天子門生,幾乎不存在,殿試之前的鄉試和會試,考中的舉人與貢生,早就被主考官瓜分一空,成爲了主考官的學生,除非是狀元、榜眼和探花,或者是傳臚,纔有可能感覺到自己是天子門生。

這樣的科舉考試的規矩,延續了千年了,期間除開小規模的完善,整體是沒有什麼變化的,但這一次的情況不一樣了,皇上要求改變科舉考試的規矩。

想要改變科舉考試的規矩,可不是小事情,朱審烜等人表示了明確的反對,諸多的丞相意見完全一致,他們認爲,科舉考試延續千年,早就形成了固定的規矩,天下的讀書人都是衝着這個目標來的,突然改變科舉考試的規矩,豈不是要天下大亂。弄得所有讀書人都人心惶惶,影響到朝局的穩定。

其實皇上所謂的修改科舉考試的規矩,也沒有傷筋動骨,主要就是對縣試和會試提出來了質疑,知縣主持縣試。知府主持會試,考生的命運完全都掌握在知府和知縣的手裡,這不是很合適,每一個人的觀點不一樣,錄取的標準也就不一樣,可能前一任的知縣或者是知府。與後一任的觀點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就很有可能導致考生無所適從。

科舉考試很是折磨人,好多的考生,一輩子都耗在這上面了,從小的時候就開始熟讀四書五經。到老了還是這幾本書,滾瓜爛熟,都能夠背出來了,就是不能夠考上,更加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很多的讀書人,一輩子都考不上舉人。歲月蹉跎了,與社會脫節了,除開讀書,什麼事情都不會做,真的是應驗了那句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話語。

蘇天成提出來改變科舉考試的規矩,沒有想到遭遇了這麼強烈的反對,他一度猶豫了。

從唐朝開始的科舉考試,爲各朝各代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在絕大部分都是文盲的情況之下,科舉考試的確有着不同於一般的優點。也是暫時無法廢除的,朝廷也只有依靠這種方式來選拔人才,若是真的想廢除科舉考試,那就必須要普及學堂,而且是官辦的學堂。老百姓的子女能夠進入到學堂讀書識字,明白道理。

普及學堂,不僅僅需要大量的銀子,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以爲這樣的事情,如同打戰一樣,幾天的時間就拿下來了,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誰保證能夠做到,那也是忽悠人的。

教育與很多方面都有着關聯,老百姓飯都吃不飽,怎麼可能送自家的兒女去讀書,就算是官府承擔了讀書所需要的費用,可學生總是需要吃飯,很多時候,學堂裡面的讀書人,也可能是家中主要的勞動力。

這裡面還有觀念改變的問題,普及學堂,意味着尋常百姓家中的子女都要接受教育,意味着社會的精英階層,將要發生重大的變動,一批批的平民子弟將昂首闊步進入朝廷。

凡此種種,不做好充足的準備,貿然決定做出來改變,那是不大可能的。

在與朱審烜、楊嗣昌、範景文、張溥、徐爾一和周延儒等人做過了激烈的辯論之後,蘇天成無奈,只能夠接受衆人的建議,基本上按照前朝的科舉考試模式來進行考試。

但有一點,蘇天成是堅持的,那就是不分漢人、滿人、蠻夷,全部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西域的人也能夠參加,那就更不用說屬於大晉朝廷的藩屬國了。

這一下子就擴大了科舉考試的範圍,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聖旨發佈之後,南洋諸國的讀書人,早早就來到了大晉,進入到府州縣的學堂裡面學習,西域也來了一些讀書人,府州縣的老百姓時常看到大街上一些金髮碧眼的蠻夷,手裡舉着四書五經,津津有味的誦讀。

引發了蘇天成注意的,還是從日本來的大批考生。

此時不同於幾百年之後,日本對整個的華夏,從內心裡面還是崇拜的,當年的豐臣秀吉,有着龐大的野心,萬曆年間入侵朝鮮,計劃征服朝鮮之後,進而征服大明朝,可惜這樣的舉措,遭遇了慘重的失敗,萬曆皇帝在這件事情上面,一點都不糊塗,狠狠的收拾了倭寇,打的倭寇喘不過氣來。

蘇天成擔任薊遼督師的時候,大力發展萊州和登州、青州,後來波及到整個的山東,山東等地有不少的人本人做生意,親眼見證了山東的繁華與富足,這些日本人回去之後,肯定不會閒着,會說及山東的情況,那個德川將軍,不會置若罔聞。

大晉統一天下,避免了殘酷的廝殺,以最小的代價進入了京城,半年多時間以來,各級的官吏都按照朝廷的要求,開始履行職責,在這個過程之中,都察院發揮出來了重要的作用,對各級的官吏進行監督,懲處了一批貪官污吏,對於那些魚肉百姓的官吏,更是不會放過,以至於提到都察院的名字,一些屁股上不乾淨的官吏,身體會發抖,臉色會發白。

制度也在慢慢開始發揮威力,各級官府都按照制度辦事,很少有胡作非爲的舉措。

南方等地的恢復是迅速的,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北方的復甦也是很快的,至少商貿開始興旺起來,老百姓總算是有地方可以做事情,農閒的時候,到縣城去,運氣好就能夠進入到作坊裡面,賺到一些錢財,維持生活。

大晉各地如此重大的變化,老百姓能夠感受到,其餘人也能夠感受到。

各種各樣的變化,通過前來做生意的商賈,傳到了很多的地方。

內心裡面,蘇天成對日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他也不會將幾百年之後的怒火,在如今這個朝代發泄出來,甚至是要求大晉水師大舉進攻日本,也去製造幾個大屠殺出來,這樣的舉措不是很合適,也師出無名,除非是小日本不安分了,蠢蠢欲動了,那樣才能夠找到出兵的理由,當然,進入到後期盤剝的階段,會發生什麼事情,那是今後的事情了。

朝廷對於大量日本人前來參加科舉考試,也表現出來了擔憂。

不過朝廷最爲關注的,還是從後金來的考生。

其實後金也進行了科舉考試,仿照大明朝的做法,通過科舉考試招攬人才,無奈很多的遼東漢人,對於後金的科舉考試,沒有太大的興趣,故而後金舉行的科舉考試,參與的漢人不是很多,加之後金的規矩,滿人不需要參加科舉考試,有了出身,就可以世襲,也就是說,滿人打出生的時候開始,因爲身份的不一樣,享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樣,若是不能夠進入到朝廷裡面爲官,也可以進入到滿八旗,通過打戰得到提拔,迅速成爲朝中官員。

所以以前大明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也有不少遼東的漢人蔘加的。

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不僅僅有大量的遼東漢人蔘加,甚至有滿人蔘與。

分佈在黑山一帶,以及蓋州、復州、旋城、宣州一帶的滿人,漸漸的融入到漢人之中,他們開始按照漢人的規矩,督促家裡的子女讀書,成爲明白事理的人,儘管是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參加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但多讀書總是沒有壞處的。

大晉朝廷放開了科舉考試的限制,滿人一樣能夠參加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了,故而這些地方的滿人,也要參加科舉考試了。

於是在朝廷裡面,有關是不是准許日本人和滿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爭論,非常激烈的出現了,贊成的很多,反對的也不少。

最後這個爭論到了皇上那裡,皇上的一句話蓋棺定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大晉朝廷的氣度絕對是不一樣的,若是連日本人和滿人都不能夠容忍,顯示出來害怕的姿態,還怎麼能夠展現出來氣度,人家要參加科舉考試,儘管來就是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考取之後,一樣進入到朝廷裡面做官,一樣按照朝廷的要求辦事。

大晉朝廷即將進行的科舉考試,開始引發出來空前的熱度了,讀書人之中的議論不少,對於諸多的蠻夷能夠參加此次的科舉考試,肯定是有看法的,但也有讀書人認爲,這是因爲朝廷的強大,想想盛唐之時,長安也是如此的大度,這說明蠻夷崇拜朝廷,希望能夠成爲大晉的人,能夠爲朝廷服務。

(正在開始寫新書《鐵血穿越》,思考了很長的時間,也做了重大的調整,自信的認爲,強於《大明政客》,期盼今後得到支持,在此宣傳一下,拜謝讀者大大了。)

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773章 海戰(3)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424章 屠殺第108章 恩榮宴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884章 對決(6)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676章 分析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728章 江湖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69章 心結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04章 隱患第993章 整合(1)第846章 慘敗(4)第614章 剪不斷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84章 對決(6)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273章 驚奇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845章 慘敗(3)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50章 面聖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75章 小王爺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37章 安排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56章 出發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22章 眉姑娘第127章 密旨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55章 識趣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03章 遠見第1025章 無力迴天(3)
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773章 海戰(3)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424章 屠殺第108章 恩榮宴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884章 對決(6)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676章 分析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728章 江湖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69章 心結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04章 隱患第993章 整合(1)第846章 慘敗(4)第614章 剪不斷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884章 對決(6)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273章 驚奇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845章 慘敗(3)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50章 面聖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75章 小王爺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37章 安排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56章 出發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22章 眉姑娘第127章 密旨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55章 識趣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03章 遠見第1025章 無力迴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