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巡視

正月二十二,蘇天成從寧遠出發了,祖大壽和鄧輝陪着。

他首先要到錦州去看看。

錦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歷史上就是要塞之地,錦州是遼東重鎮,爲遼東通往京師的必經之地,這裡地勢險要,一面靠海,是關寧錦防線的源頭,守住了錦州,就等於掐住了後金的脖子,後金想要大軍入關,突破關寧錦防線是最佳選擇。

前些年,皇太極或者是阿濟格,率領大軍從蒙古繞道,經喜峰口入關,肆掠大明境內,這實在是無奈之舉,因爲後金無法突破關寧錦防線。這聽起來有些奇怪,按照現代人的邏輯思維,打不下關寧錦防線,繞過去就是了,真正的關寧錦防線,也就是從錦州到山海關四百餘里地的幾個重鎮,還有沿途的堡壘、據點,明軍根本不敢和後金八旗野外交戰了,八旗軍可以大搖大擺的繞過錦州和寧遠,攻打山海關,藉機入關劫掠,甚至可以破了大明京師。

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就算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有着天大的信心,也不敢面對數十萬大軍於不顧,關寧錦防線駐紮有大明朝的重兵,其中山海關駐軍號稱五十萬,真正有二十萬,寧遠駐軍五萬,實實在在,錦州駐軍八萬,也是實實在在,這些軍士,包含有堡壘和據點裡面的軍士,也就是說,後金不顧一切的攻打山海關,後面還有十三萬大軍虎視眈眈,且不是十天半月都不一定能夠攻下山海關,僅僅是身後的十三萬大軍,可能就令後金睡不着覺。

借道蒙古入關,聽起來不錯,但路途遙遠,要經過草原和沙漠,補給極爲困難,大軍從山西一帶入關。只能夠是偶爾爲之,目的是打劫,搶到了錢財、劫掠了人口,就要跑路的。

很可惜,蘇天成了解的情況,駐守關寧錦防線的三十三萬大軍,戰鬥力很是不行。

按說長期面對後金。時常有廝殺搏鬥的,關寧錦防線的邊軍,應該是很不錯的,可惜實際情況不是這樣,這也是因爲兩個方面的拖累,第一是軍餉。朝廷沒有那麼多的銀子,難以養活三十三萬大軍,依靠着軍屯,軍士根本養不活自己,所以說,譁變的情況時刻存在,關寧錦防線的地位太重要了。朝廷拆東牆補西牆,一直都在糊弄,就算是這些年的情況好一些了,但也難以維持三十三大軍的開銷,何況山海關報出來的數目是五十萬。

第二是後金騎兵過於厲害,大明邊軍重點是固守城池,很少和後金八旗展開野戰,後金八旗攻城的技術實在太次。他們擅長野戰,這也促使大明邊軍守在城池裡面,輕易不會出城交戰的,時間長了,邊軍習慣於固守城池了。

而且邊軍還在悄悄的發生變化,變成了某一家族的軍隊,表現較爲突出的就是山海關的邊軍。一直都是在吳襄和吳三桂的控制之下,慢慢有些私家軍隊的味道了,要不是江寧營的飛速崛起,恐怕這種現象就有些嚴重了。好在蘇天成帶着江寧營進駐了關寧錦防線。不管是祖大壽,還是吳三桂,是不敢找死的,肯定是堅決服從指揮的。

三十三大軍,固守關寧錦防線,成爲後金一道不可突破的防線,可惜的是,這道防線過於的僵硬了,這麼多年過去了,就知道死守,就算是京師出現危險了,也不敢輕易調動軍隊,害怕防線空虛,被後金突破了,所以好幾次,後金從大同一帶入關,肆掠京畿之地,關寧錦防線的重兵都是眼睜睜看着,這真的是巨大的諷刺。

同時,三十三大軍,不能夠保護周圍的百姓,就知道龜縮在城池、堡壘和據點之中,蘇天成不禁有些疑惑了,要這麼多的軍隊幹什麼,到底有什麼作用。

他這一次的巡視,就是要從這個方面入手,大規模裁撤邊軍,保留精銳部隊,其實關寧錦防線如果有十五萬以上的精兵,三地做好銜接,保證後金看都不敢看這個地方。也就是說,駐守在這裡的有七萬江寧營將士,三十三萬的邊軍,最多保留十萬人。

身爲薊遼督師,蘇天成有着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就是如何養活這麼多的大軍,他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朝廷一樣也是養不起的,所以說,大規模裁撤邊軍,加強軍隊的戰鬥力,是首要的任務。

遼東如此的荒涼,如此多的土地,劃撥給被裁撤的軍士,正好可以就地安置,辦法還是有的,只是裁撤會觸及到軍官的利益。

正月二十三日,蘇天成到達了錦州。

錦州的防衛,已經是左副御史、江寧營都指揮同知孫傳庭全面負責了,邊軍的軍官當然不敢有什麼話說的,江寧營的威名,他們早就知道了。

孫傳庭帶着駐守錦州的所有軍官,歡迎蘇天成。

看着衆多的軍官,蘇天成沉着臉,。沒有說話。

孫傳庭知道問題在什麼地方,軍官的人數太多了,江寧營的軍官人數,一直都是嚴格控制的,決不允許增多,而且軍官都是佼佼者,不管是衛指揮使,還是下面的百戶,都是衝鋒在前的,絕不會有龜縮在後面的。

進入府裡之後,孫傳庭有些無奈的開口了。

“大人,下官駐守錦州,已經有四個多月了,很多的情況,都是無奈的,江寧營將士,駐守在錦州的有四萬人,這四萬人,足以拱衛方圓幾百裡的地方了,可駐守錦州的,還有八萬邊軍,除開守衛在錦州的五萬人,還有三萬人分佈在城堡和據點裡面,這錦州城,完全不必要駐守那麼多的軍隊的,牽涉到邊軍的事情,下官也很無奈啊。”

“你說說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實話實說。”

“下官肯定是說實話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裁撤,最多留下三萬人,其餘悉數裁撤,堡壘和據點也是有必要守衛的,但可以不作爲重點,錦州的防線必須要前移,最好是口徑大淩河一帶,如果能夠拿下大淩河城,還可以大規模的裁撤邊軍。”

蘇天成已經走到了地圖的旁邊。

孫傳庭指着地圖繼續開口了。

“大人您看,大淩河城就好比是一個源頭,只要守住了這裡,後面的錦州、寧遠和山海關,都安全了,大淩河城地勢險要,控制的範圍很廣,後金韃子若是想着侵襲我錦州和寧遠一代,不管從什麼地方進攻,都難以避開大淩河的駐軍,同時,就算是後金韃子從其他地方入侵錦州和寧遠的外圍地方,大淩河城的軍隊,可一分爲二,剿滅進入關寧錦防線的後金韃子,阻擊後金韃子的增援。”

蘇天成點點頭,看樣子孫傳庭這幾個月,還是仔細觀察了錦州四處的地形。

“不錯,大淩河城確實非常重要,只要控制了大淩河城,關寧錦防線之內的城堡和據點,就可以大量裁撤了,這些城堡和據點,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了,守護在裡面的軍士,不敢出來迎戰,眼睜睜看着韃子肆掠,每個城堡和據點,不可能駐守很多的軍隊,其實是分散了兵力啊。”

“大人,下官也是這樣的想法,關寧錦防線,重點佈置四道防線就足夠了,第一道防線是大淩河城,第二道防線是錦州城,第三道防線是寧遠城,第四道防線是山海關,每一道防線兵力的配置,也是不同的,大淩河城爲重點,其次錦州,再次寧遠,最後是山海關。”

蘇天成笑了。

“孫大人,你的這個理解很不錯,只要守好了大淩河城,加強了錦州和寧遠的守護,後金韃子恐怕走不到山海關,就要全軍覆沒了,所以說,大淩河城至關重要啊。”

“大人的意思是,準備攻打大淩河城,將這個地方拿回來。”

“這是肯定的,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後金韃子佔據了大淩河城,如同一根針,紮在我們的腹地裡面,誰能夠忍受啊,和後金韃子的對抗,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建設好遼東,穩定住這裡,才能夠尋機和後金決戰。”

“大人,下官願意帶領將士,收復大淩河城。”

“着什麼急啊,現在是正月,我考慮過了,六月左右,拿下大淩河城,用半年的時間,徹底修復大淩河城,若是後金韃子敢於進攻,就讓他們體驗一下血洗的滋味。”

洪承疇兩眼放光,搓着雙手。

“大人,下官願爲先鋒,一定拿下大淩河城。”

“比你着急的人,多了去了,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在很多人的心裡,都是一道疤痕,揮之不去的,恐怕到時候,請戰的人有的是,但我們必須要清醒,大淩河城的重要性,對於後金來說,也是至高無上的,他們會想盡一切的辦法,來守住這裡,所以說,我們必須要做好一切的準備,預知到所有的情況,我們這是沒有辦法,只有拿下了大淩河城,很多的事情,纔有可能開始實施,包括裁撤邊軍的事情。”

“下官明白,大人,下官還是那個要求,攻打大淩河城之時,下官願爲先鋒。”

蘇天成看着孫傳庭,無奈的搖搖頭。

ωωω ✿тт kan ✿¢Ο

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17章 硬骨頭(2)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793章 都不笨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653章 預判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995章 整合(3)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391章 慘敗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2章 眉姑娘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201章 軍心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847章 慘敗(5)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675章 計中計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792章 偶遇(3)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28章 江湖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8章 後續第1078章 補償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915章 朝貢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13章 離去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186章 行動(3)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5章 蠢笨如豬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101章 帝心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51章 遊歷第682章 屠城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83章 抉擇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616章 理還亂第1015章 誤判?(4)
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17章 硬骨頭(2)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793章 都不笨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653章 預判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995章 整合(3)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391章 慘敗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2章 眉姑娘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201章 軍心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847章 慘敗(5)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675章 計中計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792章 偶遇(3)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28章 江湖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8章 後續第1078章 補償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915章 朝貢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13章 離去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186章 行動(3)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5章 蠢笨如豬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101章 帝心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51章 遊歷第682章 屠城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83章 抉擇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616章 理還亂第1015章 誤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