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平衡術

五天時間過去了,時間是很寶貴的,可蘇天成等候在京城,着急也沒有辦法。他知道,朝廷裡面的爭鬥,一定是非常激烈的,很多的時候,朱由檢也不是爲所欲爲的,皇權和臣權的碰撞,經過了這麼多年,從一定的程度上面說,臣權甚至是佔據上風的。

十月十四,太監來到了蘇天成的府邸,告訴蘇天成,十月十五到紫禁城去。

一大早,蘇天成就從家裡出發了,急匆匆的趕往紫禁城,他知道,結果肯定出來了。

在京城的這段時間,蘇天成甚至沒有見到洪承疇,據說洪承疇一行等候在京營,無事不得外出,也不準和其他的朝廷大臣接觸,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來,朝廷內部的鬥爭是激烈的,洪承疇是代表江寧營到京城來的,肩負的責任也是不同的,若是表態支持了某個官員,豈不是要攪亂京城的局勢。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蘇天成跪在前面,洪承疇跪在他的身後,包括李一川、劉國能等人,都是跪着的,這一次的聖旨,可不是一道,包括了對江寧營的獎勵,對高迎祥的處置,以及對陝西官員的調整,最爲重要的,還是部分藩王和藩王士子的任命。

朱由檢依舊沒有露面,負責宣讀聖旨的,是內閣首輔溫體仁。

連續的三個聖旨,蘇天成跪的身體都發麻了,足足一個辦時辰。

這其實也是蘇天成自找的。怪不得他人,若是不申請到京城來。也就不會有這等事情了,不過這次到京城來,收穫是很大的,就算是跪上一整天,都是划算的。

江寧營得到的獎勵,是一百萬兩的白銀,這筆銀子,解決了大問題。雖然說江寧營自身還是有着一些積蓄的,可目前的情況下,江寧營不可能有太多的收入,僅僅依靠宋思軍以及萬成貴等商賈,還是很吃力的。朝廷撥付的軍餉,等同於杯水車薪。

至於說高迎祥的命運,從他被生擒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這一次,不需要任何人進言,高迎祥被判斬立決。

陝西的官員調整,以及藩王和藩王世子的安排,就有些蹊蹺了。

接下了聖旨。蘇天成準備回到陝西去了,跟隨他一同回去的,還有洪承疇等人。

蘇天成依舊不準備帶家眷到陝西去,接下來面臨的事情很多,其中有着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家眷暫時在京城,條件好很多的。沒有必要到陝西去吃苦,只不過諸位太太都有些不高興,她們可都是想着跟隨蘇天成到陝西去的,特別是顧橫波,因爲沒有孩子的拖累,跟隨蘇天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京城呆了這麼長的時間,洪承疇也不是與世隔絕,朝廷中間的有些大佬,想要見他,還是可以的,或許是經歷了一些事情,洪承疇顯得平靜了很多,就是在聆聽聖旨的時候,也沒有多少的表情。

“洪大人,這次到京城來,有什麼體會啊。”

“大人是想着聽實話,還是聽假話。”

“呵呵,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了,你看我願意聽什麼話啊。”

“我也實話實說了,江寧營到了陝西,不一定是好事情,早知道這樣的情況,還不如留在河南府,條件好很多,也不會引發那麼大的關注,朝廷裡面的諸位大人,期盼着江寧營在半年之內,徹底剿滅流寇,而且說的很是清楚了,只要能夠在半年之內剿滅流寇,需要開銷的銀兩,朝廷都是可以負責的,不管多少,這樣的條件,真的是很誘人啊。”

“哦,那你是怎麼回答的啊。”

“大人小看我了,這等的大事情,我豈能輕易的回答,我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大人才是江寧營的都指揮使,擁有決定權,我不過是江寧營的監軍,這些具體的事情上面,不能夠隨意的表態。”

“你這樣說,豈不是得罪了那些大人嗎。”

洪承疇的神情嚴肅了,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經歷多了,早就看穿了,要不是來到江寧營,說不定我這個罪人,已經削職爲民了,和流寇交戰這麼多年了,來到江寧營之後,內心一直都是很爽快的,沒有掣肘,能夠依據戰場的形勢來做出來決策,這纔是真正的征伐啊,其實我內心的想法,一直都是感覺到,流寇最終是倒在江寧營的手裡的,不要說流寇,就算是後金韃子,也會栽倒在江寧營的旗下。”

“江寧營有這如此好的前景,豈能夠輕易的受傷,以前也不是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曹文昭就是最好的說明,要說起驍勇善戰,誰不知道曹文昭啊,流寇聽到曹文昭的名字,大呼曹老虎來了,躲避不及,可惜啊,因爲朝廷內部的一些事情,居然讓曹文昭帶着一千將士,迎戰流寇好幾萬人,這樣的情況下,不出事情纔是稀奇事情啊。”

“如今,我已經將江寧營視爲自己的家了,任何損傷江寧營的事情,我都是要抗拒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來頭。”

洪承疇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突然抱拳給蘇天成行禮了。

“大人,我也曾經掛兵部尚書銜,總督五省軍務,品秩不低了,可總是有些忐忑,不知道什麼時候,因爲什麼事情,就突然倒下了,來到了江寧營,沒有這樣的感覺了,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我總算是是明白了,大人的胸襟,令人佩服啊,讓我能夠一心撲倒軍務上面,不操心其他的事情,所有的雜事,大人一力承擔了,根本就沒有牽扯到我。”

“我本是江寧營的監軍,也算是戴罪立功了,大人在朝廷裡面的影響,如日中天,本不必要在我面前如此客氣的,可大人放手讓我指揮江寧營,這次剿滅十萬流寇,我不過是指揮了具體的戰鬥,諸多的準備事宜,都是大人做好的,可大人在奏摺裡面,將所有的功勞,都歸結到我的頭上,我實在是羞愧啊。”

“這一次,朝廷特別看重江寧營取得的勝利,很多的大人都透露出來了樂觀的心態,認爲剿滅流寇指日可待,可我不贊成這樣的看法,陝西的情況,很多的大人不知道,若是不能夠從根本上治理,剿滅流寇是不大可能的。”

“不管在什麼場合,也不管是面對誰,我都是堅持這樣的看法。”

“陝西省的民政事務,我沒有具體管什麼,但我一直都是關注的,江寧營來到陝西,與陝西的命運就聯繫在一起了,剛纔聽了聖旨,對陝西官員的安排,我還是有些看法的,我一直都覺得,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都是應該調整的,誰知道這次都沒有動,大人的發展思路,與他們的認識是不一樣的,這不是認爲的製造了障礙嗎。”

“陝西的現狀,已經說明了這一點,蒲開強、左孝虎和譚宗亮,能力都是有欠缺的,這是實際情況,可內閣沒有理會,我聽渠清澤說過了,蒲開強甚至認爲,因爲江寧營取得了勝利,各級的官府和官吏,要更加嚴格的管理百姓,這簡直是南轅北轍。”

“大人到陝西去,本就是受命於危難之際,這樣的關鍵時刻,朝廷應該是無條件的支持大人的,誰知道鬧出來這樣的一齣戲。。。”

洪承疇說了很多,這是兩人共事以來,洪承疇說的最多的一次,從洪承疇的話語來看,他已經是完全支持蘇天成了。

等到洪承疇說完了,蘇天成笑着開口了。

“洪大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想着事事如意,那是不大可能的,你想想,若是我提出來的所有事宜,朝廷都照辦了,那是不是顯得朝廷失去威信了,特別是在官員的任命方面,這樣的大事情,朝廷是要注意平衡術的,要關照到陝西,更要想到其他地方的情況。”

洪承疇有些吃驚,看着蘇天成,難以理解,蘇天成爲什麼會這樣說。

“洪大人,你不要想多了,陝西官吏的調整,總體來說,對我們是有利的,跟隨我到陝西的衆人,悉數都安排了,至少我們能夠掌控知府知州這一級了,至於說下面的各縣,還是需要慢慢來的,不用太着急。”

“朝廷也催促我了,希望江寧營能夠在半年之內剿滅流寇,被我擋回去了,我給出的時間是兩年,其實這個時間,也很緊張了,稍有疏忽,我們就不能夠做到,所以我們需要拼命啊,不能夠有絲毫的懈怠。”

“回到陝西之後,你的主要精力,就是管理好江寧營,兩年時間,江寧營需要擴充到十萬大軍,今後就維持這個規模了,江寧營有六萬多將士,接近七萬人了,兵源倒不是很擔心,主要還是供給方面,只能夠將陝西建設好了,纔有可能維持江寧營的開銷。”

“我的精力,可能要轉移到民生方面了,至少在一年時間以內,要初步改變陝西省的狀況,所以說,需要辛苦你了。”

“我們共同努力,爭取在三年的時間,徹底改變陝西省的情況,不過,我們都不要想着享福的事情,還有很多的任務等着我們啊。”

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章 破局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83章 定局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56章 下狠手(1)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22章 熱鍋(2)第268章 敵情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85章 計劃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821章 廷議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53章 吳三桂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21章 聖旨下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11章 詫異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183章 定局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80章 暗戰(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21章 熱鍋(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771章 海戰(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5章 現實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2章 破局
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章 破局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83章 定局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56章 下狠手(1)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22章 熱鍋(2)第268章 敵情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85章 計劃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821章 廷議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53章 吳三桂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21章 聖旨下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811章 詫異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183章 定局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80章 暗戰(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21章 熱鍋(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771章 海戰(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5章 現實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2章 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