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目不忍睹(1)

閆子章本來是蘇天成心目中最佳的濟南府知府的人選,爲此他不惜讓蘇天浩擔任濟南府的同知,暫時負責濟南府的事宜,也沒有讓蘇天浩成爲知府,這令衆人非常的奇怪,畢竟兩人是親兄弟,要知道政治與親情是無法完全割裂的,千百年以來都說這樣,可蘇天成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蘇天浩的能力,目前的情況下,協助有能力的官員做事情是可以的,可獨當一面就困難了,如今的濟南府,主要的事宜,是巡撫張溥負責的。

不能夠任人唯親,這一點蘇天成絕對能夠做到,江寧營之中,有很多戰功赫赫的將領,按說到地方上面擔任官員,不是不可以的事情,可蘇天成不會幹,譬如說賀人龍這等的將領,就是適合在軍隊裡面做事情,不適合到地方上面。

這一次接觸到閆子章,令蘇天成徹底改變了想法,他察覺到了閆子章看向自己的眼神,那是一種不信任和痛惜的眼神,這樣的眼神令蘇天成感覺到心寒。

瞭解一個人不是簡單的事情,蘇天成自以爲了解閆子章,可他發現自己錯了,閆子章以前是朝廷裡面的監察御史,不敢說是不是學到了一些不好的習氣,但有一種觀念,恐怕已經形成了,朝廷裡面的很多御史和給事中,爲人很是清高,認爲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非常崇高的。這些人有着飛蛾撲火的熱情,腦子裡最大的理想,就是爲了自身的目標去獻身,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可惜他們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爲了反對而反對。只要能夠挑戰權威,能夠反對上級,哪怕觀點錯誤也在所不惜,他們認爲能夠達到目標,就是最大的榮耀,因爲他們認爲,爲理想獻身一定能夠名垂青史。

這類人是最爲可怕的人,也是蘇天成堅決要打擊的一類人。

當然,形成了這樣的一類人。也不能夠怪他們本身,與朝廷有着很大的關係,多年來,皇權與臣權的鬥爭,如火如荼,這個過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被利用了,而且某些所謂的史書上面。對他們的評價也是很高的,殊不知這等的縱容。就是誤國誤民,在權力的鬥爭之中,最終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這些人還有一個特點,特別的忠於朝廷,哪怕這個朝廷是一個腐朽沒落的朝廷。他們的認識就好比是父母看待孩子一樣,朝廷**沒落,他們可以批評,可以責罵,可以展現自身的偉大。但不允許外人來推翻,那就是大逆不道。

蘇天成可沒有心思來改變這類人,他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人才固然重要,但也要能夠爲自己所用,纔算是真正的人才。

江寧營馬上就要乘坐戰船出發,前往嘉興府,大軍首要的目標是海寧衛駐地,佔領海寧衛駐地之後,就要想劉澤清的大軍發起進攻了。其實蘇天成完全可以不這樣選擇的,他可以從陸路佔領杭州府,控制杭州府之後,往北面可以拿下湖州府,南面可以拿下嚴州府、金華府等地方,這樣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控制整個的浙江,至於說與劉澤清的交戰,可以放到最後,儘管蘇天成有着充足的信心,知道劉澤清不會主動進攻,哪怕有皇上的聖旨。

之所以這樣做,蘇天成的目的是爭取範景文,他想着讓範景文看看,朝廷的軍隊都是一些什麼樣子的,浙江的官府都做了一些什麼事情,老百姓在這等的環境裡面,究竟該如何的生存,除開造反和等死,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出路,蘇天成知道,範景文看見了這些情形之後,內心一定會受到巨大震撼的,接下來蘇天成將送範景文到山東去,看看山東的情形,和楊嗣昌等人接觸一下,到了那個時候,範景文應該做什麼樣的選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畢竟人才難得。

江寧營的動作是非常迅速的,從紹興府的三江所出發,不過兩天的時間,就到了地處嘉興府的海寧衛。

攻打海寧爲,不能夠算作是戰鬥,駐守海寧爲的衛所軍士,被戰船上的炮火嚇住了,根本就沒有抵抗,浙江等地的衛所,可謂是戰鬥力最差的,這也是因爲這裡臨近大海,海上的防禦早就是水師負責了,而且浙江駐紮有劉澤清率領的十萬大軍,衛所軍隊無用武之地,衛所的軍官早就想着發財了,他們虛報人數,冒領軍餉,而且就是在衛所的軍隊裡面,也因爲剋扣軍餉的事宜,致使一些青壯軍戶無法生存下去,選擇離開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軍官樂的看見這樣的情形,那樣他們就可以剋扣跟多的軍餉了,至於說戰鬥在他們的眼裡,是不存在的,反正大家都是這樣的。

戰鬥甚至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好在蘇天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戰鬥。

但這一幕在範景文等人看來,無異於當頭一棒,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朝廷自詡爲龐大的衛所軍隊,竟然是這等的情形,這樣的軍隊,如何抵禦來敵,如何保護百姓的安寧。

拿下海寧衛之後,大軍沒有停留,直接朝着海鹽縣撲去了。

劉澤清做夢都沒有想到,蘇天成會率領江寧營,主動進攻他的大軍。

要說劉澤清以前也是一員悍將了,早年曾經做過遼東的守備,之後在剿滅登州、萊州叛亂的時候,其聲譽幾乎達到了頂峰,要不是江寧營的異軍突起,說不定能夠繼續展現輝煌,進入到朝廷裡面去的,也正是因爲這等的情況,令劉澤清有些狂妄,駐紮在浙江之後,將嘉興府看做了自己的小地盤,將十萬大軍視爲了個人的軍隊,任何人都不得隨便插手的。

名震天下的江寧營,在劉澤清看來,也不過如此,就是運氣好一些罷了,要是自己有這樣的機遇,一樣能夠立下蓋世奇功的。

也正是沒有和江寧營有過正式的接觸,劉澤清的狂妄可謂是到家了。

在他內心裡面,是有着想法的,等到軍士在杭州、湖州和嘉慶等地搜刮夠了,他會派出密使與蘇天成交談,雙方私下裡達成協議,互不干擾,而且他會要求將嘉興府和湖州府看做自身的地盤,江寧營不要佔領這裡,要求拿到杭州府,有些不現實,但也是可以爭取一下的,至於說朝廷裡面的敕令,皇上的聖旨,在劉澤清看來,不算什麼的,只要手裡握有軍隊,就是自己說了作數,而且江寧營沒有佔領嘉興和湖州等地,他對朝廷也是好交代了,至少大軍經過了艱苦的努力,保住了一片地方。

劉澤清的這個夢做得太大了,有些無邊無際了。

十萬大軍分佈在三個地方,以嘉興府爲主,部分在杭州府,部分在湖州府,都在徵繳糧餉,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豈能錯過。

劉澤清每日裡都顯得很是忙碌,前些日子,他聽說內閣大學士範景文來到浙江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如此重臣來到了浙江,一定是肩負重要使命的,要是發現手下的軍士到處徵繳軍餉了,肯定是要發脾氣的,所以那段時間,他專門吩咐了,前往杭州徵繳軍餉的軍士,暫時不要行動,後來得知範景文是直接去找蘇天成的,劉澤清放心了,也感覺到範景文過於的迂腐了,身爲內閣大學士,不好好的在京城裡面呆着,自找苦吃幹什麼啊。

一段時間以來,手下的軍士,徵繳到大批的軍餉,這樣的收穫甚至有些出乎劉澤清的預料了,他是很體會手下軍官軍士辛苦的,徵繳到的軍餉,分爲了三部分,一部分歸於庫房裡面,用以將來可能存在的開銷,畢竟要以防萬一的,若是真的和江寧營打起來了,還是要用銀子的,另外的一部分就是軍官軍士自己去分配了,最後剩下的一部分,歸於劉澤清個人所有了,這樣他不用出面,就得到了大量的銀子。

因爲政策的得當,手下的軍士,熱情度也是非常高的,可謂是馬不停蹄的趕赴各個府州縣,喝不得挖地三尺,這個過程之中,也出現了死人的情況。,可劉澤清早就與各級的官府有了默契,如今是戰時,爲了能夠抗擊反叛的蘇天成,爲了能夠徵繳到糧餉,爲了能夠保護朝廷的平安,這些事情算什麼啊。

當然,劉澤清也拿出來了少部分的銀子,給了府州縣的官吏,畢竟要人家不說話,沒有表示是不行的。

嘉興、湖州和杭州等地,已經是烏煙瘴氣,大量的人員逃亡,一些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商賈,或者是家裡有錢的富戶,被加重了徵繳的負擔,必須要拿出來一定數量的銀子,否則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場,至於說手下的軍官軍士,趁機侮辱女人的事情,這不算是什麼事情,也難怪了,浙江的美女多,軍士好不容易有了這樣的機會,根本就忍不住。

劉澤清根本不會想到,他手下這些軍官軍士的所作所爲,都是在爲他挖掘墳墓,所謂衆怒難犯,而且劫掠的軍士,眼睛裡面看到的就是銀子,根本就沒有想到征伐的事宜,沒有做絲毫的準備,這樣的大軍,能夠有什麼戰鬥力。

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94章 整合(2)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23章 行刺第139章 官田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282章 後宮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17章 秦淮河(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015章 誤判?(4)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510章 刺激(2)第772章 海戰(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122章 熱鍋(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256章 悲愴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09章 前兆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04章 平衡術第165章 劉鐵漢第58章 後續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13章 羣英會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0章 發榜(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75章 計中計第1173章 歹毒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章 馬市驚魂第153章 吳三桂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25章 贖身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78章 補償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6章 鄉試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41章 收服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40章 血色殘陽(5)
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94章 整合(2)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16章 硬骨頭(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623章 行刺第139章 官田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282章 後宮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17章 秦淮河(1)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015章 誤判?(4)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510章 刺激(2)第772章 海戰(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122章 熱鍋(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256章 悲愴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09章 前兆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04章 平衡術第165章 劉鐵漢第58章 後續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13章 羣英會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0章 發榜(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75章 計中計第1173章 歹毒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章 馬市驚魂第153章 吳三桂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25章 贖身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78章 補償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6章 鄉試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41章 收服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40章 血色殘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