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啓動

九月十五日,皇上頒發聖旨,這是一份震動朝廷的聖旨。

孫承宗出任文華殿大學士,敕封少師,進入內閣,成爲內閣次輔,劉宗周出任左都御史,敕封太子太保,黃道周出任右都御使,敕封太子太保,三人主持皇室子弟參政議政事宜,宗人府協助,鹿善繼授兵部尚書銜,總督山東、河南、山西、四川四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事宜,蘇天成出任陝西巡撫,兼任江寧營都指揮使,協助剿滅流寇。

這是一份迅雷不及掩耳的聖旨,朝中文武大臣已經知道,皇室子弟,將要進入朝廷做官了,皇上徹底改變了以前的政策了。

這一份聖旨,表明了兩層意思。

除開皇室子弟將要進入到朝廷,還有一層意思,朝廷準備對流寇發動最後的圍剿了,江寧營進入到陝西,蘇天成出任陝西巡撫,鹿善繼沒有負責陝西的軍務,這說明,蘇天成和江寧營將肩負起剿滅流寇的重要任務。

朝廷裡面的議論是免不了的。

面對着這樣爆炸性的消息,朝廷裡面的震動非同一般。

可這一次,朱由檢非常的強硬,不管是御史,還是給事中上的奏摺,一律扣中不發,甚至在早朝的時候,明確要求了,所有文武大臣,不得擅自議論。

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已經知道自身的任務了,他們回到朝廷,立刻被賦予如此重要的任務,心情可想而知,特別是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直接進入了高層,被敕封爲太子少保,這樣的責任,非同一般。

所以說,在朝會上面,三人明確表態了。支持皇上做出來的決定,一定完成任務。

三人的威望非同一般,朝中的大臣,有些找不到北了,不知道該怎麼發起進攻了,多年來,朝中的大臣。都是能夠公開駁斥皇上的決定的,可這一次,他們找不到突破口,而且皇上還很明確的表態了,若是有人暗地裡做文章,查出來之後。決不輕饒。

聖旨的震動,不僅僅是在京城,各地的藩王也得知消息了。

這樣的消息,對於藩王來說,非同一般。

多少年了,藩王活着沒有多少的意義,被朝廷養着。就如同養豬一樣,吃了睡、睡了吃,就算是有着天大的本事,也沒有施展的地方,被東廠和錦衣衛盯着,不敢妄動,他們沒有絲毫的政治地位,成爲朝中大臣欺凌的對象。

藩王以及藩王的子弟。可以入朝爲官了,這是決定性的轉變,從這一刻開始,他們的政治地位完全改變了,這也說明了,他們是皇室子弟,身份本來就是尊貴的。

各地的藩王。受到的震動,是巨大的。

不少的藩王,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立刻召集家族成員。沐浴焚香,拜祭皇上和祖宗,有遠見的藩王,對家族子弟提出來了嚴格的要求。

晉王朱審烜首先寫下了奏摺,上奏朝廷,奏摺是讚譽皇上的,同時表明了,自己願意爲大明朝的振興,做出來最大的貢獻,接着上奏摺的是福王和福王世子朱由菘。

聖旨下達之後,蘇天成馬上就要離開京城,趕赴陝西省了。

他才二十五歲,這樣的年紀,出任陝西巡撫,成爲正三品的朝廷高官,這是大明朝絕無僅有的情況,這也是皇上的絕對信任和他自身能力的最大體現。

休息的時間只有十天,九月二十五日,蘇天成就要啓程,前往陝西省了,這十天的時間,蘇天成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第一件事情,他需要給孫承宗等人提出來建議,第一批任命的藩王以及藩王子弟中間,不能夠少了晉王朱審烜和福王世子朱由菘。

聖旨明確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負責皇室成員的安排事宜,其實蘇天成也脫不了干係,到了如今,朝中大臣和社會各界都知道,這一條“大逆不道”的建議,就是蘇天成提出來的,也就是說,真正的責任是在蘇天成的頭上的。

蘇天成清楚,孫承宗等人,肯定是要找到他的。

蘇天成沒有等多長的時間。

九月十七日,他來到了紫禁城。

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都在文華殿,除開三人,殿內沒有其他人,看來是經過了專門的準備的,要知道,三人是非常忙碌的,聖旨下達之後,前來拜訪的人,排成了長隊,而且這些人,主要還是宗人府的人,身份不一般的。

孫承宗是從一品的官員,劉宗周和黃道周都是正二品的官員,蘇天成是正三品的官員,在三人的面前,他是下級,所以說,禮節是不能夠少的,這裡是紫禁城內的文華殿,是辦理公事的地方,是需要禮節的地方。

蘇天成規規矩矩的稽首行禮。

“蘇大人,本官和劉大人、黃大人今日請你來,是有着一些事情,想着與你商議的。”

“大人請吩咐,下官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第一個問題,皇室子弟進入朝廷,他們的爵位該如何落實。”

“下官以爲,他們已經有爵位了,不需要繼續落實。”

“第二個問題,皇室子弟,身份特殊,若是入朝爲官了,見到上級官員,或者是同僚之時,該如何對待。”

“下官以爲,皇室的尊嚴還是在的,皇室子弟入朝爲官,主要是需要處理行政事務,署理政務方面,一樣要聽從上級的意見,按照朝廷的敕令、皇上的聖旨做事情,至於說在平日的接觸中間,上級和同僚還是要考慮到其皇室子弟的身份。”

“宗室子弟如何參加科舉考試。”

“除開王世子,其餘諸位宗親,悉數需要參加科舉考試,才能夠入朝爲官的。”

“好,最爲關鍵的一個問題,藩王都有各自的封地,若是做官了,是否在自身的封地做官,還是在異地做官。”

“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最好的辦法是異地做官,依照下官的認爲,這封地的政策,也該破除了,藩王儘可以在京城,不需要分封到各地,那樣不便於協調和管理。”

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的臉色都很是嚴肅,他們沒有想到,蘇天成的回答這樣的乾脆,如果說取消藩王的封地,實際上是變相的剝奪了藩王的一些權力,藩王離開了封地,或者說封地不存在了,所具有的封地特權,自然也要取消了,讓藩王到京城去居住,表面上看,是對藩王的照顧,實際上是一種監視的舉措,而且,各地的藩王,兼併了很多的土地,若是離開了封地到京城去了,無法管理這些土地,只能夠是賣出去的。

孫承宗首先點頭,蘇天成考慮很是仔細,細節都想到了,既然藩王和藩王子弟可以入朝做官,那他們也沒有必要呆在地方上了,藩王集聚的最大財富土地,自然就要變賣,這對於緩解土地的兼併,讓諸多的農戶和佃戶有土地耕種,增加朝廷的收入,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宗周和黃道周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半個時辰之後,孫承宗轉移了話題。

“蘇大人,你提出來了這樣的建議,本官和劉大人、黃大人可要吃苦了,本官聽說了,一些藩王已經上奏摺,懇請進京,他們進京的目的,誰都是知道的,偏偏這個時候,你要到陝西去上任了,要不是陝西的情況特殊,本官真的會將你留在京城的,本官知道,你一定是有着人選推薦的,出來晉王和福王世子,還有其他的推薦人選嗎。”

蘇天成笑了笑,除開朱審烜和朱由菘,他確實沒有其他的推薦人選了,自己馬上要到陝西去了,封地在陝西的藩王,只有兩個,一個是封地在西安府的秦王朱存樞,另外一個是封地在漢中府的瑞王朱常浩,這兩個藩王,他不熟悉,根本就不認識,不過,自己提出來了藩王和藩王子弟可以入朝爲官的建議,相信到了陝西之後,一定能夠得到藩王大力的支持,這些藩王可不笨,知道結交好自己了,子弟很有可能直接入朝爲官的。

“大人,下官沒有其他的推薦人選了,晉王和福王世子,下官都接觸過,確實有能力的,儘管說晉王和下官有着不一般的關係,但下官秉承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原則,只要是有能力的,下官會毫不猶豫舉薦的。”

離開紫禁城的時候,蘇天成的心思已經轉移了,轉移到陝西去了。

明朝的藩王太多了,這也是藩王無所事事,吃了睡,睡了吃,老婆自然就多了,生下的兒女也就多了,幾百年時間延續下來,已經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了,要說孫承宗等人,還確實不好安排,職位只有那麼多,好在蘇天成的奏摺裡面,已經提出來建議,不管是誰,進入朝廷做事情的時候,一樣要從下面做起,除開藩王本人,其餘的子弟,安排的時候,可以考慮安排知縣一類的職位,甚至是縣丞、主薄之類的職務。

朱由檢同意了這樣的建議,所以說,在安排人員方面,孫承宗等人的操作餘地是很大的,至於說地方的好壞,那不是蘇天成需要思考的問題了。

第884章 對決(6)第37章 安排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50章 面聖第38章 威信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47章 慘敗(5)第1030章 妥協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767章 波動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115章 老頑固第879章 對決(1)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822章 準備(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252章 北平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1章 收服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79章 幫倒忙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823章 準備(2)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
第884章 對決(6)第37章 安排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50章 面聖第38章 威信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47章 慘敗(5)第1030章 妥協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767章 波動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115章 老頑固第879章 對決(1)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822章 準備(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252章 北平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1章 收服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79章 幫倒忙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823章 準備(2)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