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

回到京城的第二天,蘇天成就專門去拜訪孫承宗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回到京城之後,蘇天成都會拜訪孫承宗、劉宗周等人,當然,他也是很注意的,僅僅去拜訪一次,該說的話都說了,也就不需要時常見面了,要知道在京城裡面,遍地都是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若是自己天天和內閣首輔、內閣大臣泡在一起,皇上會怎麼看怎麼想。

孫承宗也知道蘇天成要來拜訪,早早就在家裡等候了,而且謝絕了其他官員的拜訪,內閣首輔的府邸,總是異常熱鬧的。

孫承宗帶着蘇天成,直接進入了書房。

兩人之間的交談是很直接的,這種忘年交是很難得的。

“坤元啊,老夫年紀大了,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都快八十了,精力確實不濟了,這些日子,老夫時常想着,能夠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力不從心啊,皇上照顧老臣,一般的事情,都不來麻煩,可老夫心裡不舒服啊,說實話,老夫曾經想着,舉薦你來出任內閣首輔,老夫也是完全相信的,你一定比老夫做的好啊。”

“大人萬萬不要有如此想法,當年的廉頗,那般的豪壯,大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晚輩覺得,正是因爲大人主持了朝政,這些年以來,晚輩才能夠安心做事情啊,若不是大人的鼎力支持,晚輩是做不好這些事情的。”

“你這話老夫是相信的,不過老夫也有自知之明,年紀大了,就要讓賢,這腦海裡面想到的東西,大都固定了,人家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老夫想的複雜了,總是害怕出現錯誤。辜負了皇上,如此的心力交瘁,老夫真的不知還能夠支撐多久啊。”

看着孫承宗,蘇天成很是感慨,若不是自己穿越了,孫承宗的骨頭怕是可以打鼓了,孫承宗已經七十七歲了。這樣的年紀,依舊是內閣首輔,確實有些勉爲其難了,至少精力上面,就有些來不及的,可目前的情況下。沒有其他的辦法,孫承宗在朝廷裡面,是自己最大的支持,離開了孫承宗的支持,很多的事情,都是辦不好的,最關鍵的是。孫承宗資歷老,在皇上面前說話的時候,就放得開的,這樣就能夠時常打消皇上的疑慮,若是皇上的身邊,盡是些嚼舌頭根子的奸臣,那自己就真的麻煩了。

“坤元,老夫也知道。你回到京城的可能性暫時不大,遼東是離不開你的,若是不能夠徹底剿滅後金,你不能夠回到京城來,如此的情況下,你能否推薦一名內閣首輔,老夫也好有所準備啊。”

“大人心目中沒有人選嗎。”

孫承宗搖了搖頭。

“內閣閣臣裡面。還真的沒有合適的人選,劉宗周大人太過於偏激,做內閣首輔,需要不偏不倚。能夠居中協調,這樣才能夠做好事情的,劉大人性格耿直了一些,能夠留在內閣裡面,就不錯了,黃道周大人也是這樣,兩人都被譽爲大儒,可這大儒也有自身的缺陷啊,不說其他的,他們至少沒有領軍打仗的經歷,不知道征戰的辛苦,不知道軍事的重要,想到的悉數是民生的事情,前些天,老夫還和他們說過了,朝廷必須要養活大部分的軍隊,若是壓縮了軍費開支,悉數都投入到民生上面去,肯定是不行的。這是最爲簡單的道理了,可惜兩人都不是很明白啊。”

“大人,這個道理確實簡單,好比是一個小孩子,抱着一大堆的黃金走在大街上,若是沒有人保護,恐怕黃金沒有了,性命也保不住的。”

“說的好啊,就是這個道理,老夫很是謹慎,考察了若干的人選,沒有合適的,有些時候,老夫甚至很泄氣,害怕朝廷不能穩定,貽誤大事啊。”

“大人不必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

“好了,老夫還是那個話題,不知道坤元是否有人需要推薦的。”

蘇天成早就想過這個事情,只不過想法有些離奇了,所以一直都沒有說出來,孫承宗提出來這個問題了,他自然是要表明態度的。

“晚輩覺得,前任內閣首輔周延儒大人是不錯的。”

孫承宗有些吃驚,看着蘇天成,沒有說話。

“周大人以前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非常時期,能夠冷靜的處理事情,加之這些年賦閒在家,肯定也是想過了很多事情了,進入內閣,能夠很快熟悉一切的事情,從資歷上來說,周大人也是合適的。”

“坤元,你的這個想法,老夫不是很看好,要知道周延儒曾經陷入到黨爭的漩渦裡面,作爲內閣首輔,若是有着黨爭的傾向,那是萬萬不行的,不管周延儒發生了多大的改變,他本身就是南方學子的代表,若是出任內閣首輔,依舊要大力維護南方官僚士紳的特權,就從這方面來說,老夫都是不同意的。”

蘇天成點點頭,提出來周延儒,有試探的意思,孫承宗說的非常直接,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之間的爭鬥,曾經令朝廷裡面烏煙瘴氣,這樣的人,回到內閣來,繼任首輔,若是想到了打壓異己,朝廷很快就會亂成一鍋粥。

“晚輩想到的下一個人選,恐怕有些唐突了。”

“每什麼唐突的,該舉薦就舉薦,這是在家裡說話,沒有那麼多的估計。”

“晚輩推薦晉王殿下、陝西巡撫朱審烜。”

這一下,孫承宗真的是有些吃驚了,看着蘇天成,張開了嘴,可就是沒有說話。

“大人,晚輩絕非無緣無故推薦的,晉王殿下的能力,晚輩是清楚的,晚輩在陝西,只是維持住了局面,可晉王殿下在陝西,居然將陝西建設的很好了,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取得這些成績,很不簡單了,陝西以前是滿目瘡痍之地,如今完全做到自給自足,還能夠上交賦稅,老百姓基本自給自足,不需要朝廷負擔了,這樣的成績,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坤元,你想過沒有,晉王殿下和你是什麼關係,你們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皇上會怎麼想啊,如此的推薦,皇上會放心嗎。”

“晚輩也知道,這樣的推薦,有些唐突了,不過晚輩以爲,晉王殿下乃是皇親國戚,腦海裡面首先想到的,還是維護我大明的統治。”

孫承宗連連搖頭。

“坤元,你歷來都是睿智的,這次想的簡單了一些,帝王心術,老夫就不多說了,晉王殿下是不合適的,老夫也不會推薦的。”

蘇天成無奈的笑笑。

“大人如此說,晚輩就只有一個推薦的人選了,那就是兵部尚書楊嗣昌大人了。”

聽到蘇天成說到楊嗣昌,孫承宗的眼睛亮了一下。

“嗯,楊大人還是不錯的,這些年來,主持兵部的事宜,俱是井井有條的,皇上也很是讚賞的,不過老夫覺得,楊大人在朝廷裡面的根基尚不穩啊。”

說到這裡,孫承宗輕輕拍了一下額頭。

“老夫真的是糊塗了,楊嗣昌主內,你主外,你們兩人加強聯繫,這楊嗣昌的根基豈不是穩當了啊。”

蘇天成暗歎,這麼明顯的道理,孫承宗爲什麼才知道,看來真的是年紀大了。

“大人,晚輩覺得,值此關鍵時刻,大人還是需要堅持的,哪怕不關心朝廷裡面的小事情,皇上對大人是非常倚重的,故而大人還是要保重身體啊。”

“老夫知道,老夫問你的意思,就是爲今後做好準備啊,對了,這次老夫想着到大淩河城去看看,不知道是不是合適啊。”

蘇天成輕輕搖頭。

“晚輩覺得,大人暫時不要到遼東去,大人年紀大了,長途奔波,總是有些吃不消的,加之遼東的局勢,沒有徹底穩定下來,幾十萬軍士枕戈待旦,預防後金的偷襲,祖大樂帶領邊軍,正在加緊修築大淩河城,大淩河城周邊的據點和堡壘,也在加強的過程中,按照晚輩的預計,至少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遼東可以徹底穩定,這期間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晚輩去做的,故而這個時候,大人不適合到大淩河城。”

孫承宗的心情,蘇天成可以理解,但這樣大的事情,不能夠憑着自己的心情來,還是要考慮到朝廷大事,考慮全局。

“坤元這一席話,令老夫羞愧啊,老夫知道了,不會有這個想法了,來日致仕之日,能夠到大淩河城去看看,老夫心滿意足了。”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想,晚輩還想着,來日接大人到瀋陽去看看啊。”

蘇天成說出來這句話,孫承宗興奮的站起來了。

“好啊,老夫怎麼說也要等到那一天的,坤元有這樣的雄心,老夫豈會讓你失望啊,老夫也相信,坤元一定能夠做到的。”

看見孫承宗的精神依舊不錯,蘇天成很是高興,只要孫承宗能夠堅持,能夠把持朝政,大明就一定能夠慢慢的復甦,熬過了最艱難的這幾年,今後的前景一定不一樣的。

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51章 辯解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369章 算計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248章 協調會(2)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91章 偶遇(2)第420章 頭疼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68章 血戰(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083章 廷辯(1)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67章 迅雷(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83章 抉擇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46章 慘敗(4)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584章 情報戰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28章 江湖第675章 計中計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46章 慘敗(4)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55章 識趣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
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51章 辯解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369章 算計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248章 協調會(2)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791章 偶遇(2)第420章 頭疼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68章 血戰(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083章 廷辯(1)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67章 迅雷(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83章 抉擇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46章 慘敗(4)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584章 情報戰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28章 江湖第675章 計中計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846章 慘敗(4)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55章 識趣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