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

回到京城的第二天,蘇天成就專門去拜訪孫承宗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回到京城之後,蘇天成都會拜訪孫承宗、劉宗周等人,當然,他也是很注意的,僅僅去拜訪一次,該說的話都說了,也就不需要時常見面了,要知道在京城裡面,遍地都是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若是自己天天和內閣首輔、內閣大臣泡在一起,皇上會怎麼看怎麼想。

孫承宗也知道蘇天成要來拜訪,早早就在家裡等候了,而且謝絕了其他官員的拜訪,內閣首輔的府邸,總是異常熱鬧的。

孫承宗帶着蘇天成,直接進入了書房。

兩人之間的交談是很直接的,這種忘年交是很難得的。

“坤元啊,老夫年紀大了,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都快八十了,精力確實不濟了,這些日子,老夫時常想着,能夠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力不從心啊,皇上照顧老臣,一般的事情,都不來麻煩,可老夫心裡不舒服啊,說實話,老夫曾經想着,舉薦你來出任內閣首輔,老夫也是完全相信的,你一定比老夫做的好啊。”

“大人萬萬不要有如此想法,當年的廉頗,那般的豪壯,大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晚輩覺得,正是因爲大人主持了朝政,這些年以來,晚輩才能夠安心做事情啊,若不是大人的鼎力支持,晚輩是做不好這些事情的。”

“你這話老夫是相信的,不過老夫也有自知之明,年紀大了,就要讓賢,這腦海裡面想到的東西,大都固定了,人家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老夫想的複雜了,總是害怕出現錯誤。辜負了皇上,如此的心力交瘁,老夫真的不知還能夠支撐多久啊。”

看着孫承宗,蘇天成很是感慨,若不是自己穿越了,孫承宗的骨頭怕是可以打鼓了,孫承宗已經七十七歲了。這樣的年紀,依舊是內閣首輔,確實有些勉爲其難了,至少精力上面,就有些來不及的,可目前的情況下。沒有其他的辦法,孫承宗在朝廷裡面,是自己最大的支持,離開了孫承宗的支持,很多的事情,都是辦不好的,最關鍵的是。孫承宗資歷老,在皇上面前說話的時候,就放得開的,這樣就能夠時常打消皇上的疑慮,若是皇上的身邊,盡是些嚼舌頭根子的奸臣,那自己就真的麻煩了。

“坤元,老夫也知道。你回到京城的可能性暫時不大,遼東是離不開你的,若是不能夠徹底剿滅後金,你不能夠回到京城來,如此的情況下,你能否推薦一名內閣首輔,老夫也好有所準備啊。”

“大人心目中沒有人選嗎。”

孫承宗搖了搖頭。

“內閣閣臣裡面。還真的沒有合適的人選,劉宗周大人太過於偏激,做內閣首輔,需要不偏不倚。能夠居中協調,這樣才能夠做好事情的,劉大人性格耿直了一些,能夠留在內閣裡面,就不錯了,黃道周大人也是這樣,兩人都被譽爲大儒,可這大儒也有自身的缺陷啊,不說其他的,他們至少沒有領軍打仗的經歷,不知道征戰的辛苦,不知道軍事的重要,想到的悉數是民生的事情,前些天,老夫還和他們說過了,朝廷必須要養活大部分的軍隊,若是壓縮了軍費開支,悉數都投入到民生上面去,肯定是不行的。這是最爲簡單的道理了,可惜兩人都不是很明白啊。”

“大人,這個道理確實簡單,好比是一個小孩子,抱着一大堆的黃金走在大街上,若是沒有人保護,恐怕黃金沒有了,性命也保不住的。”

“說的好啊,就是這個道理,老夫很是謹慎,考察了若干的人選,沒有合適的,有些時候,老夫甚至很泄氣,害怕朝廷不能穩定,貽誤大事啊。”

“大人不必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

“好了,老夫還是那個話題,不知道坤元是否有人需要推薦的。”

蘇天成早就想過這個事情,只不過想法有些離奇了,所以一直都沒有說出來,孫承宗提出來這個問題了,他自然是要表明態度的。

“晚輩覺得,前任內閣首輔周延儒大人是不錯的。”

孫承宗有些吃驚,看着蘇天成,沒有說話。

“周大人以前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非常時期,能夠冷靜的處理事情,加之這些年賦閒在家,肯定也是想過了很多事情了,進入內閣,能夠很快熟悉一切的事情,從資歷上來說,周大人也是合適的。”

“坤元,你的這個想法,老夫不是很看好,要知道周延儒曾經陷入到黨爭的漩渦裡面,作爲內閣首輔,若是有着黨爭的傾向,那是萬萬不行的,不管周延儒發生了多大的改變,他本身就是南方學子的代表,若是出任內閣首輔,依舊要大力維護南方官僚士紳的特權,就從這方面來說,老夫都是不同意的。”

蘇天成點點頭,提出來周延儒,有試探的意思,孫承宗說的非常直接,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之間的爭鬥,曾經令朝廷裡面烏煙瘴氣,這樣的人,回到內閣來,繼任首輔,若是想到了打壓異己,朝廷很快就會亂成一鍋粥。

“晚輩想到的下一個人選,恐怕有些唐突了。”

“每什麼唐突的,該舉薦就舉薦,這是在家裡說話,沒有那麼多的估計。”

“晚輩推薦晉王殿下、陝西巡撫朱審烜。”

這一下,孫承宗真的是有些吃驚了,看着蘇天成,張開了嘴,可就是沒有說話。

“大人,晚輩絕非無緣無故推薦的,晉王殿下的能力,晚輩是清楚的,晚輩在陝西,只是維持住了局面,可晉王殿下在陝西,居然將陝西建設的很好了,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取得這些成績,很不簡單了,陝西以前是滿目瘡痍之地,如今完全做到自給自足,還能夠上交賦稅,老百姓基本自給自足,不需要朝廷負擔了,這樣的成績,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坤元,你想過沒有,晉王殿下和你是什麼關係,你們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皇上會怎麼想啊,如此的推薦,皇上會放心嗎。”

“晚輩也知道,這樣的推薦,有些唐突了,不過晚輩以爲,晉王殿下乃是皇親國戚,腦海裡面首先想到的,還是維護我大明的統治。”

孫承宗連連搖頭。

“坤元,你歷來都是睿智的,這次想的簡單了一些,帝王心術,老夫就不多說了,晉王殿下是不合適的,老夫也不會推薦的。”

蘇天成無奈的笑笑。

“大人如此說,晚輩就只有一個推薦的人選了,那就是兵部尚書楊嗣昌大人了。”

聽到蘇天成說到楊嗣昌,孫承宗的眼睛亮了一下。

“嗯,楊大人還是不錯的,這些年來,主持兵部的事宜,俱是井井有條的,皇上也很是讚賞的,不過老夫覺得,楊大人在朝廷裡面的根基尚不穩啊。”

說到這裡,孫承宗輕輕拍了一下額頭。

“老夫真的是糊塗了,楊嗣昌主內,你主外,你們兩人加強聯繫,這楊嗣昌的根基豈不是穩當了啊。”

蘇天成暗歎,這麼明顯的道理,孫承宗爲什麼才知道,看來真的是年紀大了。

“大人,晚輩覺得,值此關鍵時刻,大人還是需要堅持的,哪怕不關心朝廷裡面的小事情,皇上對大人是非常倚重的,故而大人還是要保重身體啊。”

“老夫知道,老夫問你的意思,就是爲今後做好準備啊,對了,這次老夫想着到大淩河城去看看,不知道是不是合適啊。”

蘇天成輕輕搖頭。

“晚輩覺得,大人暫時不要到遼東去,大人年紀大了,長途奔波,總是有些吃不消的,加之遼東的局勢,沒有徹底穩定下來,幾十萬軍士枕戈待旦,預防後金的偷襲,祖大樂帶領邊軍,正在加緊修築大淩河城,大淩河城周邊的據點和堡壘,也在加強的過程中,按照晚輩的預計,至少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遼東可以徹底穩定,這期間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晚輩去做的,故而這個時候,大人不適合到大淩河城。”

孫承宗的心情,蘇天成可以理解,但這樣大的事情,不能夠憑着自己的心情來,還是要考慮到朝廷大事,考慮全局。

“坤元這一席話,令老夫羞愧啊,老夫知道了,不會有這個想法了,來日致仕之日,能夠到大淩河城去看看,老夫心滿意足了。”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想,晚輩還想着,來日接大人到瀋陽去看看啊。”

蘇天成說出來這句話,孫承宗興奮的站起來了。

“好啊,老夫怎麼說也要等到那一天的,坤元有這樣的雄心,老夫豈會讓你失望啊,老夫也相信,坤元一定能夠做到的。”

看見孫承宗的精神依舊不錯,蘇天成很是高興,只要孫承宗能夠堅持,能夠把持朝政,大明就一定能夠慢慢的復甦,熬過了最艱難的這幾年,今後的前景一定不一樣的。

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698章 大遷移第136章 大調整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69章 算計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183章 定局第210章 廷議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082章 暗戰(3)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88章 拜訪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551章 辯解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15章 誤判?(4)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794章 邀請函第70章 發榜(2)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66章 鄉試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87章 小手腕第41章 收服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22章 熱鍋(2)第201章 軍心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08章 恩榮宴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79章 對決(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418章 造勢
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698章 大遷移第136章 大調整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69章 算計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183章 定局第210章 廷議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082章 暗戰(3)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88章 拜訪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551章 辯解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15章 誤判?(4)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794章 邀請函第70章 發榜(2)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66章 鄉試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87章 小手腕第41章 收服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22章 熱鍋(2)第201章 軍心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08章 恩榮宴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79章 對決(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99章 聖眷難測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418章 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