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對決(1)

從小木船下來,走在軟軟的沙灘上,蘇天成有了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若干年之後,須彌島屬於朝鮮,在鴨綠江江口,也是朝鮮最大的島嶼了,面積有五十多平方公里,不過現在的須彌島,屬於大明的版圖,在蘇天成的心裡,這裡也將是大明王朝永久的版圖了。

須彌島上面的居民不多,後金佔據這裡之後,因爲殘酷的鎮壓,加之須彌島上面的環境不是很好,無法很好的生活下去,所以原來的很多居民被迫搬離了,這也令大軍能夠順利的抵達須彌島,而且能夠做到最大限度的保密。

須彌島不是大軍最終埋伏的地點,代善的大軍將從須彌島方向經過,不會到須彌島上來,大軍埋伏的地點,是在須彌島北邊二十餘里處,這個時間,劉鐵漢已經帶領斥候去最終確定埋伏的地點,大軍也不會到須彌島上來,免得耽誤戰船編隊前進的時間。

陪着蘇天成到須彌島上來的洪承疇有些奇怪,不知道蘇天成爲什麼要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來,按說這個時候,大軍最爲主要的任務,是趕到設伏的地方去。

蘇天成看着停在遠處的戰船編隊,慢慢開口了。

“洪大人,還記得丁卯之戰吧。”

“記得,天啓七年的時候,阿敏、濟爾哈朗率領後金韃子,攻破了鐵山,爾後進攻須彌島,駐守在皮島的毛文龍,率領大軍在須彌島迎戰後金韃子,三戰三捷。”

“是啊,如今歷史可謂是重演,只不過調轉方向了,我們從登州出發,拿下了旅順、復州和宣州等地,輪到後金韃子着急了,他們的大後方出現問題了。所以想着要保護這些地方,想着將我們徹底的剿滅,天啓七年的時候,阿敏和濟爾哈朗就到這裡來征伐了,十多年過去,物是人非,濟爾哈朗再次來到這裡。和我們廝殺,他們難道不明白,這裡就是他們後金韃子的墳墓嗎。”

洪承疇點點頭,他隱隱有些明白了,蘇天成爲什麼會專門到須彌島來看看,或許是爲了驗證某種感覺。或者是在這裡找尋某種自信。

“洪大人,你在遼東好幾年的時間,特別是這一次經歷了遼東的慘敗,可謂對後金韃子恨之入骨了,我時常說一句話,在戰略上,我們必須要輕視後金韃子。但在戰術上,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後金韃子,不客氣的說,在今後幾年的時間,後金韃子就是我們最爲主要的對手了,他們有着自身的優勢,長期在惡劣的環境裡面作戰,讓後金韃子有着不一般的驍勇。他們由弱到強,一步步的發展壯大,這個過程中,培養出來了不少的傑出戰將,皇太極、代善、多爾袞、多鐸、豪格、阿濟格、濟爾哈朗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反觀我們大明,因爲和平年久。因爲長期沒有徵伐,也因爲內亂,難以出現真正的傑出戰將啊。”

洪承疇有些吃驚,不知道蘇天成爲什麼會這麼說。

“大人。下官有不同看法,要說後金韃子驍勇,這一點下官是承認的,畢竟在遼東,後金韃子剛剛取得大勝,不過若要說到傑出的戰將,下官以爲,無論是皇太極,還是其他人,都不能夠和大人相提並論的,後金韃子一定會在大人手裡滅亡的。”

蘇天成搖搖頭。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不能夠輕視後金韃子,說實話,陳新甲在遼東的部署,沒有多大的問題,也不是錯的離譜,他的部署安排,若是在邊軍足夠強悍的情況下,完全是可行的,只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惜的是,陳新甲不能夠正視後金韃子的實力,不肯承認邊軍存在的不足,這樣才導致了慘敗,換做我到遼東去指揮這場戰鬥,部署方面,與陳新甲的區別不會很大,但我有着充足的自信,江寧營將士面對後金韃子的時候,不會體現出來任何的缺陷,我也可以很自信的說,江寧營完全可以打敗後金韃子。”

洪承疇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在遼東的時候,他何嘗不是這樣的想法,可惜陳新甲排斥江寧營,一味的使用邊軍,致使江寧營失去了最好的絞殺後金韃子的機會。

“洪大人,我帶着你到須彌島,是想讓你記住,這一戰之後,江寧營將成爲萬衆矚目的軍隊,江寧營的將領之中,也將真正的躍出一批耀眼的傑出將領,包括你在內,將真正被衆人所關注,如何證明一支軍隊的傑出,那就是需要打敗另外一支衆人都認爲強悍的軍隊,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讓人敬畏。”

“代善其人不簡單啊,年輕的時候就嶄露頭角,成爲了後金重要的將領,成爲了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二十多歲的時候,帶領三千後金韃子,大敗萬餘烏拉軍,體現出來了不凡的軍事才能,萬曆四十六年,代善的作用發揮到了巔峰,努爾哈赤發表了七大恨,誓師討伐我大明,因爲大軍出發遭遇大雨,努爾哈赤準備退兵,關鍵時刻,代善站出來了,力主要克服一切困難,進攻撫順,那一次戰鬥的結果,我就不多說了,萬曆四十七年的薩爾滸之戰,那個時候,努爾哈赤的年紀大了,很少親自上陣,真正指揮後金韃子作戰的,就是這個代善,薩爾滸之戰,改變了我大明與後金韃子之間的對陣局勢,令後金開始真正的強大了。”

“若不是其後代善捲入到了一些政治鬥爭之中,他還會發揮出來更加重要的作用,儘管說遭遇了諸多的猜忌和波折,但代善還是表現出來了充分的睿智,後金的四大貝勒,代善是爲首的,也是最有希望繼承大汗位置的,但是代善推薦了皇太極,從這一點上面說,代善就是有着先見之明的。”

“後金韃子的幾次入關,與代善也有着很大的關係,正是那幾次後金韃子入關,劫掠了大量的財富和我大明的百姓,令後金的發展速度更快了。”

“如今,代善的年紀大一些了,功成身退,很少插手皇室的事宜,頗有些明哲保身的味道,這也是他聰明的地方,依照代善顯赫的身份,若是插手到皇室中的爭鬥,恐怕早就遭遇到貶斥了。”

洪承疇點點頭,代善的這些事情,他也是清楚的,在渠清澤的情況分析之中,詳細說到了這方面,主要是介紹了代善的所有情況,包括代善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不知道蘇天成今日在此說到這些,是什麼目的。

“洪大人,今日我在此說到了代善,或許你會感覺到奇怪,這些情況,衆多軍官都知曉了,爲什麼我還要重複一遍,其實這些情況,我每天都在思索,由此推斷代善在和我們的廝殺之中,會做出來什麼樣的選擇。”

“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很多次的戰鬥,代善都是衝鋒在第一線,親領大軍,甚至是不顧自身的安危,這種作風,是非常鼓舞士氣的,儘管是代善的年紀大了,但這種硬朗的作風是不會改變的,所以說,在廝殺的過程中,就算是遭受了不利的局面,代善一樣會衝鋒在最前面,以他的年紀,要是做到了這一點,會如何的激勵軍士的士氣。”

“宣州一帶多山,平整的地方不是很多,這在很大程度上面,限制了火炮的作用,我們攻打大淩河城的時候,火炮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但這一次的戰鬥,火炮不大可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真正要剿滅代善的正紅旗,還是在於我們的將士。”

“這一次剿滅正紅旗,你我作爲統帥,必須要親臨前線,必要的時候,要上陣殺敵,我們承認後金韃子的驍勇,但我們更是要突出自身的能力,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心。”

蘇天成說了這麼多,洪承疇一直都是點頭,但說到上陣殺敵的事情,洪承疇馬上開口了。

“大人,上陣殺敵是下官的職責,大人是全軍統帥,並非是指揮宣州一地的作戰,駐守宣州的孫傳庭,駐守復州的渠清澤,都要聽從大人的指揮,故而大人萬不可親身涉險,這指揮大軍殺敵的事情,還是下官來做,下官一定會帶領將士衝鋒的。”

蘇天成搖搖頭,臉色依舊很嚴肅。

“洪大人,你我共同剿滅了流寇,這麼多年的作戰,我的脾氣你是知曉的,要說征戰的危險,我是清楚的,不過我相信,老天會保佑你我的,這一次絞殺正紅旗,我們必須要獲得全勝,必須要打出威風,從登州出發的那一天開始,不,應該說從遼東戰役發動的時候開始,我們就吹響了進攻後金韃子的號角,我們不能夠退卻,我們也沒有退路了。”

洪承疇看着蘇天成,不再說話,他的確清楚蘇天成的脾氣,一旦下定決心的事情,是不會做出來任何改變的,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困難險阻,都是要克服的。

離開須彌島的時候,洪承疇仔細看了看沙灘,他感覺到,蘇天成的這番話,是對他的鼓勵,也是對整個戰鬥的部署,甚至是總結了。(未完待續。。。)

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68章 碰撞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184章 行動(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00章 殿試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82章 暗戰(3)第112章 善後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91章 偶遇(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37章 安排第1084章 廷辯(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7章 歸屬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9章 從容應對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845章 慘敗(3)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754章 造船廠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68章 落地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20章 頭疼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52章 大度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202章 商議第42章 人市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22章 準備(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02章 商議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866章 兩重天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157章 算計第682章 屠城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32章 目不忍睹(1)
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68章 碰撞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184章 行動(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00章 殿試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82章 暗戰(3)第112章 善後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91章 偶遇(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37章 安排第1084章 廷辯(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7章 歸屬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9章 從容應對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845章 慘敗(3)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754章 造船廠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68章 落地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20章 頭疼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52章 大度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202章 商議第42章 人市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22章 準備(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02章 商議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866章 兩重天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157章 算計第682章 屠城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132章 目不忍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