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授官風波(3)

周延儒帶着內閣所有大臣,來到了養心殿,早朝之後,內閣大臣照例是要彙報和商議朝政的,翌日就要舉行傳臚大典了,還有不少事情,需要商議。

皇上居然出來了吏部授官的事情。

殿試頭甲的三人,按照規矩,狀元陳於泰出任翰林院從六品的修撰,榜眼蘇天成和探花吳偉業出任翰林院正七品的編修,這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

皇上提出來,陳於泰和吳偉業的安排不變,蘇天成到南直隸應天府轄下的江寧縣,出任正六品的京畿知縣。

周延儒猝不及防,將蘇天成安排到陪都應天府,擔任京畿知縣,顯然是不合適的。

他想到了吏部的草詔,還有溫體仁的建議。

來不及多想,周延儒直接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不妥,蘇天成文采出衆,乃是皇上欽點的頭甲第二名榜眼,臣不懷疑蘇天成的學識,可蘇天成年輕,沒有經歷過磨礪,驟然出任陪都京畿知縣,恐難以當此重任,且不說蘇天成是否能夠勝任,如此的安排,臣以爲有拔苗助長之弊端啊。”

周延儒的這番話,確實是有道理的,可惜他不知道皇上的想法,他說出來的這番話,恰恰點到了朱由檢的痛處了。

朱由檢身邊的王承恩,看着周延儒,眼睛裡面,閃過了一絲厲色。

朱由檢沒有馬上說話,他想看看,其餘的內閣大臣,是不是還想說些什麼,很快,幾個內閣大臣,都附和了周延儒的意見。

溫體仁看清楚了眼前的一切。

一直都找尋的機會,終於出來了,爲今之計,是想辦法貶損周延儒。

周延儒說出來了意見之後,皇上一直都沒有說話,臉上甚至沒有什麼表情,這說明,皇上很不高興。

“皇上,臣有不同的看法。”

“溫愛卿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

“臣以爲,蘇天成到江寧縣擔任知縣,完全是能夠勝任的,臣有着充足的理由,蘇天成是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頭甲第二名榜眼,學識是不用說的,他帶領府裡的護院,斬殺三百流寇,有着極大的魄力和勇氣,自古英雄出少年,蘇天成的文采和能力,都是異常出衆的,有着這樣的學識和能力,擔任正六品的江寧縣知縣,一定能夠做出來更大的成績,皇上慧眼識珠,臣欽佩不已,臣以爲,這等安排,是很好的。”

周延儒盯着溫體仁,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麼,他很是憤怒,想到溫體仁處心積慮,處處想着貶損自己,明顯就是居心不良。

周延儒不能對着皇上發脾氣,但可以與溫體仁進行辯論。

“溫大人,你的這一番言論,本官倒是有些不明白了,就算是蘇天成才學俱佳,可蘇天成接觸過民生嗎,知道如何處理政務嗎,擔任知縣,需要的是不僅僅是才學,還有施政能力,正是因爲蘇天成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讓他在翰林院學習一段時間,未嘗是壞事情。”

溫體仁也不會客氣了,他相信,自己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符合皇上的想法。

“周大人這話,下官不能夠贊同,戰國時,甘羅十二歲爲相,威震諸侯,漢朝大將霍去病,十八歲拜將軍,攻擊匈奴,取得大勝,戰功赫赫,三國時小霸王孫策,不到十七歲,帶領兵馬,橫掃江東,勢如破竹。若是依照翁大人的說法,豈不是這些人,都不行嗎,下官若是進一步理解,翁大人的意思,我大明無此俊才了。蘇天成雖然只有十九歲,但已經展現出來了能力,唯有破格使用,體現皇上愛才之心,用人之氣度,若是按照周大人的意思,蘇天成尚需時日磨礪,熟悉民生,不知道翁大人的這個標準,究竟是多長的時日,如何纔算是能夠勝任了。”

周延儒看着溫體仁,目瞪口呆,他確實無法回答,本來就沒有朝着這個方面多想。

人家溫體仁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

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周愛卿,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意見,一併說出來,朕想聽聽。”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作爲皇帝,他還是想着,能夠得到內閣大臣的一致擁護,這樣體現出來自己的領導能力,剛剛溫體仁說的話,幾乎到了他的心坎裡面,令他覺得異常的舒服,內心的不快,也少了很多。

“皇上,臣以爲,安排蘇天成到江寧縣出任知縣,還是有些不妥,此舉不符合祖制,而且開了這樣的先例,日後存在弊端,進士、貢生以及舉人,雖讀書有成,但未經歷過真正的磨礪,不熟悉政務,皇上欽點頭甲三人,若是在翰林院鍛鍊一番,慢慢熟悉朝政,再行安排,效果好很多的。而且此例一開,令其他的進士也滋生了攀附之心,不肯沉下心來,認真熟悉朝政了。”

朱由檢的臉色慢慢白了,其實在他登基之後,也曾經隱隱聽到過這些傳聞,有人擔心他過於年輕,是否能夠執掌乾坤,因爲這樣的原因,也因爲眼下的這個亂攤子,朱由檢夙興夜寐,不辭勞苦,想着展現能力,力挽狂瀾,想不到今日,這似曾相識的話語,從內閣首輔周延儒的嘴裡說出來了。

“周愛卿,朕倒是覺得,溫愛卿所言有理啊,朝廷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若是事事都按照祖宗的禮法來辦,朕豈不是不能夠創新了。”

“皇上,溫大人剛纔一番話,完全是謬論,臣是一心爲着朝政着想的,蘇天成不熟悉政務,在翰林院學習一段時間,可以最大程度增強能力,以免日後入朝爲官,出現重大失誤,貽誤朝政的。”

“依你的意思,此事應當如何處置啊。”

這個時候,就是笨蛋,也明白皇上內心已經是極其不滿意了。

溫體仁站在一邊,顯得很是委屈。

周延儒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是內閣首輔,必須要極力爭取到皇上的支持,若是這個時候,敗下陣來了,內閣首輔就不能夠保持威嚴,不能夠一言九鼎。

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己必須要堅持已見,若是有人反對,自己就退縮了,皇上會怎麼看。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相信皇上總是會明白的,氣消了之後,也不會有多大的事情了。

“皇上,臣建議,蘇天成還是進入翰林院,出任翰林院編修,至於說溫大人,言語失察,臣建議,免去溫大人東閣大學士職位。”

周延儒之所以這麼說,也是爲了維護自身的尊嚴,內閣首輔是不能夠被侵犯的。

此言一出,養心殿裡面頓時安靜了。

爲了這麼一點小事,就免去內閣次輔,肯定是不存在的。

朱由檢笑了笑,可那是皮笑肉不笑。

“周愛卿所提建議,朕以爲有些不妥,蘇天成還是出任江寧縣知縣,朕看就這樣定下來了,不要議論了,若是朝廷中間,有人亂嚼舌根子,朕絕不會輕饒,翁愛卿,今日議事就到這裡,朕也累了。”

朱由檢說完,起身離開了養心殿,朝着**去了。

周延儒呆若木雞,甚至忘記了離開養心殿了,皇上已經不是完全信任他了。

他看着溫體仁,眼睛裡面,沒有任何的表情,這一刻,他明白了很多,原來今日之事,都是溫體仁設下的一個圈套,可笑自己毫不知情,跳進去之後,還以爲自己說的是有道理的,真的是可笑至極啊。

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時時刻刻想到的都是朝政,有些時候,甚至不顧皇上的感受,仗義執言,本以爲這麼做,上可對蒼天,下可對良心,誰知道根本不是這樣的,朝廷的複雜,周延儒豈能不明白,他不願意分散自己的精力,誰知道,最終還被扯進去了。

看着眼前的溫體仁,周延儒突然感覺到渾身涼颼颼的。

溫體仁曾經是自己的同盟,依靠着自己的幫助,進入了內閣,本以爲能夠和平相處的,可人算不如天算,去年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溫體仁咄咄逼人,橫挑鼻子豎挑眼,皇上本來是非常信任自己的,也經不住時時刻刻的挑撥。

接下來,出任內閣首輔的,可能就是這個溫體仁了,若真的如此,自己的遭遇倒沒有什麼,朝政可能就真的麻煩了,朝廷或許會出大事情。

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皇上還是信任自己的,今後必須要想辦法,對付溫體仁了,很多的事情,不能夠小視了。

周延儒最爲擔心的事情,還不在這裡,蘇天成出任江寧縣知縣的事情,皇上爲什麼沒有事先和自己商議,自己是內閣首輔,若是明白了皇上的想法,也不至於如此激烈反對的。

難道說溫體仁知道了,自己還不知道嗎,真的是這樣的情況,那才真正算大麻煩。

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已經兩年時間了,朝廷裡面那麼多的事情,總是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舊事未了,新的事情不斷髮生,自己真的是處境不妙,真算得上是前有來敵,後有追兵了。

;

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78章 補償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42章 人市第767章 波動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03章 遠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56章 悲愴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52章 大度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773章 海戰(3)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684章 都會算第1029章 救贖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58章 花絮第122章 眉姑娘第55章 真相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章 馬市賣馬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48章 辯解第1122章 熱鍋(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5章 租子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279章 借銀子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186章 行動(3)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764章 開埠第1191章 稱帝(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118章 硬骨頭(3)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87章 小手腕第8章 交易第1179章 幫倒忙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43章 慘敗(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72章 海戰(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880章 對決(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18章 挑撥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615章 特殊推薦
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78章 補償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42章 人市第767章 波動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703章 遠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56章 悲愴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752章 大度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773章 海戰(3)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684章 都會算第1029章 救贖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58章 花絮第122章 眉姑娘第55章 真相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章 馬市賣馬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48章 辯解第1122章 熱鍋(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5章 租子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279章 借銀子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186章 行動(3)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764章 開埠第1191章 稱帝(3)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118章 硬骨頭(3)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387章 小手腕第8章 交易第1179章 幫倒忙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43章 慘敗(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72章 海戰(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880章 對決(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18章 挑撥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615章 特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