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辯解

(感謝he20hattie、bread84、帝國斜眼天下、lmxy、後果風格法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john01b、bread84的打賞,感謝bread84的生日紅包,拜謝了。)

千里之外的蘇天成,也在巡撫衙門,開展了一次小規模的討論,不過這一次的討論,與文華殿的討論是完全不同的,因爲他已經通過多種手段,得知了一些秘密的情報。

大半年時間過去,陝西的總體發展局勢是不錯的,至少老百姓安定下來了,互市的效益,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每月能夠收到的賦稅,接近五十萬兩白銀了,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江寧營和新軍的開支,是完全沒有問題了。

宋功倫在互市的市場中,設立了一個秘密的交易點,這個交易點裡面,可以從事軍火的生意,大明朝的火繩槍和刀槍弓箭等武器,都是可以交易的,甚至一部分的弗朗機火炮和虎蹲炮,也是可以交易的,這個交易的利潤更是不用說的。

不僅僅是蒙古部落,後金也暗地裡派來了商賈,在互市裡面採購物品。

出現這樣的情況,蘇天成睜一眼閉一眼,只要能夠賺錢,能夠控制局勢,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火繩槍和火炮的彈藥,需要大明提供,否則就是一堆廢鐵,至於說刀槍弓箭,能夠高價交易,有何不可。

江寧營的開銷,完全可以保證了,這是最爲重要的前提。

開始了互市之後,蒙古部落的騷動開始多起來了,有些強悍的部落。不滿意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佔據如此好的資源,開始發動一些規模不小的進攻,蘇天成甚至要求宋思軍,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支援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一些火器,讓他們相互之間狠狠的打。

後金也是知道這樣的情況的。但沒有絲毫的辦法,江寧營駐紮在陝西,陝西組建了新軍,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了,這樣的情況下,後金暫時不敢派遣軍隊到蒙古去,若是遭遇到江寧營和新軍的圍攻打擊,損失肯定是慘重的。

當然,蘇天成需要把握的核心。就是技術絕對不能夠透露出去。

開花彈的研製,包括燧發槍和火炮的技術進步,這些都是絕密,絕對不能夠泄露出去的,後金派來的商賈,千方百計想着得到這些東西,那是不可能的。

暗線在互市的市場裡面,完全立足了。

這麼短的時間。因爲有蘇天成的支持,渠清澤親自安排佈置。暗線已經能夠蒐集到方方面面的情報了,他們的觸角,漸漸的伸到了後金的腹地裡面了,開始掌握後金的一些關鍵情況,這些情報與黃在勝提供的情報結合起來,讓蘇天成開始慢慢知道了後金的諸多情況。

這一次。蘇天成通過暗線,得知了陝西官吏之中,存在一股反對勢力,這股勢力,爲朝廷中某些人所用。正在積極的發揮作用,朝廷中間出現的這次彈劾,與陝西的某些官吏,有着密切的關係。

所以說,在巡撫衙門召開的這次小規模的會議,重點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參加會議的有朱審烜、朱由菘、洪承疇、渠清澤、蘇平陽、蘇俊等人。

蘇天成通報了所有情況之後,衆人的神情,已經是很不好看了。

朱審烜首先發言了。

“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迂腐之極,他們爲什麼不看看陝西出現的轉變,就說漢中府,以前是流民遍地,孤鴻遍野,百姓和官府是完全對立的,時時刻刻都有可能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官府是防不勝防,根本拿不出來好的辦法,看看現在的情況,老百姓都安安心心種地,雖說生活還不是很富裕,但總算是安定下來了,這等的情況,他們不去注意,總是說陝西的做法,有着謀反的前兆,混賬透頂,依照我的看法,這些人該殺。”

朱審烜剛剛說完,朱由菘也跟着開口了。

“我的看法是一樣的,絕不能夠手軟,這些人在陝西,就是禍害,不能夠輕饒,必要的時候,動用尚方寶劍,不能夠讓他們繼續囂張了。”

其餘人紛紛發言,看法都是差不多的。

等到大家都表態之後,蘇天成開口了。

“陝西境內出現的這些聲音,這是很正常的情況,我們分爲兩類來看,譬如說陳於泰,屬於迂腐一類的,他總是從自身的認識去看陝西發生的事情,凡是與祖制不和的東西,都是大逆不道的,都是不行的,所以不遺餘力的攻擊,以至於受到了他人的利用,再說蒲開強等人,他們的想法就不是這樣了,陝西以前的情況,現在的情況,他們都是知道的,變化是明顯的,可他們還勾結朝廷裡面的某些大人,想着推翻目前的一切,其心可誅。”

“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是想辦法除掉他們,還是允許他們繼續在背後搗亂,或許這個問題說出來,諸位覺得好笑,這不是能夠選擇的事情,可我覺得,還是不要動他們,若是陝西上上下下,都是鐵板一塊了,我們可能就真的有危險了啊。”

蘇天成說出來這番話的時候,衆人都沉默了。

這裡面的意思,誰都是明白的。

文華殿,質詢還在繼續。

該說的說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孫承宗發言了。

孫承宗站起來了,他七十五歲了,皇上特意下旨,不管在什麼時候,孫承宗都是可以坐下的,這是恩賜,更是表現出來對孫承宗的看重。

“皇上,臣這裡有一份信函,乃是陝西巡撫蘇天成大人寄來的,臣還請皇上恩准,在此宣讀一下。”

朱由檢點點頭。

“好,就請楊愛卿宣讀一下,孫愛卿年紀大了,還是注意身體。”

看到朱由檢這樣的態度,溫體仁的心開始下沉,自己說了那麼多,點到了關鍵的地方,可皇上依舊沒有什麼表現,而且還是關心孫承宗的身體,看來孫承宗早就有準備了,而且賀皇上之間,肯定是有什麼交流了。最要命的是,蘇天成寫來了信函。

想到了蘇天成的能力,溫體仁感覺到,自己可能走錯了這一步。

楊嗣昌開始宣讀信函了。

隨着楊嗣昌的宣讀,文華殿裡面,慢慢的安靜下來了。

蘇天成的這封信,一半意義上說,是辯解信,爲孫承宗辯解,也爲自己的行爲做出來說明,另外一半的意思,是總結歷史的教訓,細數了歷朝歷代猜忌形成的悲劇,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說南宋的岳飛、秦朝的蒙括等人。

蘇天成最後做出來的總結,認爲猜忌是可以存在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但這種猜忌的目的,是要出自於對皇上的忠心,對大明朝的負責,若是這種猜忌,帶有了個人的目的,那就存在很大問題了,其心不正,所動悉邪。

蘇天成坦誠了自身的擔憂,但明確表示了,自己是忠於皇上、忠於朝廷、忠於大明的,內心的想法,是讓大明立於巔峰,至於說諸多的猜忌,沒有想到那麼多,萬一有人認爲自己有異心,可以到陝西來查證,也可以令自己進京接受質詢。

信函宣讀完畢之後,朱由檢開口了。

“孫愛卿,你有何要說的,儘管說出來。”

“臣感謝皇上,得知這些彈劾奏摺的時候,臣曾經想着離開朝廷,人生七十古來稀,臣這麼大的年紀了,不想攙和到這些是非之中了,不過臣深受皇上的恩典,如此不負責任的離開,他日到地下去了,也是一種恥辱,故而臣想過了,必須要說清楚這裡面的事情。”

“臣沒有謀反的想法,至於說若干年之後的情形,臣也想過了,臣很想問問溫大人,你身爲內閣首輔六年時間了,是不是權勢滔天啊,若是按照老夫的理解,再過一段時間之後,你的門生遍天下,我大明豈不是都知道你溫大人,不知道皇上了。”

“這等的理論,臣實在不明白,爲什麼會從內閣首輔溫大人的嘴裡說出來,我等效忠皇上,竭盡所能,做好事情,乃是本分,若是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想着自身的利益,如同蘇天成所說的,其心不正,那恐怕就真的有問題了。”

“臣從未有此等的想法,臣相信,蘇天成也不會有此等的想法,蘇天成寫給臣的所有信函,臣都奏報給皇上了,皇上也看過這些信函了,臣可以拍着胸脯說,這些信函,悉數都是關乎我大明發展的。”

“臣有一句話,本不該說,誰自身的心術不正,就可能用此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去揣測他人,心底無私天地寬。”

“皇上,臣說完了。”

溫體仁的臉色發白,身體搖晃了一下,他絕不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局。

朱由檢看了看孫承宗,慢慢開口了。

“朕看今日的質詢很好,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朕希望諸位愛卿,都要向孫愛卿一樣,時時刻刻記掛朝廷的事情,時時刻刻想着我大明的發展,諸位能夠團結一致了,何愁百姓不能夠豐衣足食,何愁流寇不能夠剿滅,何愁不能夠收復遼東地域。。。”

溫體仁被人扶着走出了文華殿,他的內心一片冰涼,看來自己要知趣了,早點提出來辭呈,免得被皇上攆出了內閣和朝廷,顏面盡失。(未完待續。。)

第156章 出發第767章 波動第86章 朝廷嘉獎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34章 證據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185章 行動(2)第418章 造勢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53章 吳三桂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080章 暗戰(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98章 大遷移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38章 威信第1183章 定局第1155章 識趣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398章 燧發槍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201章 軍心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7章 秦淮河(1)第614章 剪不斷第65章 現實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39章 官田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37章 安排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10章 囑託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818章 挑撥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08章 恩榮宴第705章 放心了第57章 下狠手(2)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2章 人市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156章 出發第767章 波動第86章 朝廷嘉獎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34章 證據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185章 行動(2)第418章 造勢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53章 吳三桂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080章 暗戰(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98章 大遷移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38章 威信第1183章 定局第1155章 識趣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398章 燧發槍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201章 軍心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7章 秦淮河(1)第614章 剪不斷第65章 現實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39章 官田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37章 安排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10章 囑託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818章 挑撥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08章 恩榮宴第705章 放心了第57章 下狠手(2)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2章 人市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