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序幕拉開

獲知了崇禎皇帝聖旨的內容,范文程是非常興奮的,馬上稟報了皇太極和豪格,在范文程看來,大明朝廷的任何官員,都是不敢違背聖旨的,哪怕是表面上的應付,都是要做出來一些姿態的,崇禎既然要求開始進攻大清國,那麼蘇天成等人,肯定是馬上行動了。皇太極和豪格,都是贊同這等看法的,於是大清國開始做好所有的準備,加強廣寧、海州和瀋陽三個方向的防禦,將絕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這裡,形成了一個牢固的三角防禦陣勢,而且開始在安寧堡和靖邊,大量的採購糧食,花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有些遺憾的是,以前能夠在安寧堡和靖邊採購到的火器和彈藥,如今不見蹤跡了,自從宋思軍離開了安寧堡,這方面的交易也戛然而止了。

準備打戰可不是小事情,特別是在這些年,大清國面對明軍的時候,沒有了以前那種優勢的情況下,所有的準備事宜,都要認真仔細了,皇太極是很精明的君主,能夠很快剋制失落的情緒,情況已經出現變化,就要接受事實,多年前,滿八旗接到了入關廝殺的命令,會雀躍歡呼,現在不可能了,不要說入關,就算是守住佔據的城池,都算是不錯了。

大清國上下動員,都在致力於備戰,就連皇太極豪格,也離開了皇宮,到瀋陽的周邊去巡視,落實有關的防禦事。

可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明軍絲毫沒有反應,甚至連小規模的攻擊都沒有,遼東很是平靜,復州和宣州等地也一樣平靜,沒有明軍大規模調動的跡象。情報方面也沒有表現。

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令皇太極開始懷疑了,難道說崇禎的聖旨是假的,難道是大明朝廷在忽悠大清國,難道是因爲自己立下了皇太子,崇禎很是憤怒。做做樣子的。

范文程更加的迷惑,不知道是爲什麼,就算是明軍暫時不發動進攻,但該有的準備事宜,是不能夠少的吧,至少要調動大軍,準備展開攻擊。

這種迷惑,很快被范文程分析出來了,他認爲。秋收之前,明軍可能不會發動進攻,畢竟大規模的征伐,需要糧草,需要後勤方面的保證,明軍真正開始進攻,很有可能在秋收之後,崇禎皇帝下的聖旨。蘇天成是不敢也不能夠違背的,聖旨不假。這隻能夠說明,蘇天成有着充足的權力,能夠自行決定進攻的時間。

皇太極和豪格都認爲,范文程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可分析歸分析,若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問題也產生了,那就是明軍究竟會在什麼時候發動進攻,是秋收結束就發動進攻,還是在其他的時候,甚至是過年之後發動進攻。這都是未知數,要求後金將士長時間處於備戰的緊張狀態,這是不現實的,大清國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消耗。

歸根結底,蒐集到準確的情報,就成爲了最爲重要的事宜了。

皇太極直接提出了要求,最爲主要的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明軍會在什麼時候發動進攻,至少需要大致的時間,第二是這次戰鬥的規模多大,是雙方的決戰,還是小規模的進攻,第三是戰鬥的重點在什麼地方,是在遼東,還是在蓋州、耀州和海州,甚至是在大草原上面。

這三個方面的問題,看似簡單,真正要弄清楚,比登天還難,接受了任務的范文程,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雖然皇太極的語氣很是柔和,沒有強迫的意思,但要求是明確的。

在大明建立起來的情報網,所有的組成人員,絕大部分都是下三濫的人員,想要獲得如此重要的情報,幾乎不可能,所以說,范文程再次將眼光集中到了遼東,集中到了康泰和唐海泰的身上了。

上次草原的征伐,康泰與唐海泰提供的情報,不完全準確,但也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至少江寧營征伐草原的情報,是準確的,至於說江寧營沒有從義州方向進攻,而是選擇了從大同的進攻,范文程更加願意相信,這是蘇天成在部署的過程之中,突然做出來的改變,認爲從大同方向的進攻,更加的有利。

遼東有着大量的情報人員,康泰與唐海泰的所有行動,同樣有其他人盯着,深諳情報工作重要性的范文程,可不會忽略任何的細節,這麼長時間以來,康泰與唐海泰的表現,沒有任何的異常,遼東相對平靜,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情,遼東邊軍也沒有出現什麼調動和調整的事宜,唐海泰沒有什麼重要的情報,一切都很是正常。

范文程最爲擔心的事情,還是唐海泰與康泰暴露了,若是兩人已經暴露了,遼東的盧象升卻不動手,那是最危險的事情,可這麼長時間過去,表現出來的情況看,兩人沒有暴露。

經過了一系列的分析之後,范文程做出來了決定,以唐海泰和康泰這條線爲重點,全面激活遼東的情報網絡,蒐集情報。

潛意識裡,范文程認爲,明軍展開進攻,重點的方向還是遼東,江寧營的驍勇,通過無數次的戰鬥體現出來了,駐紮在廣寧和西平堡的大清將士,分別是多爾袞率領的正白旗和代善率領的鑲紅旗,特別是正白旗,可謂是大清國最爲驍勇的軍隊之一了,若是正白旗被明軍打敗了,廣寧失守了,對於大清國來說,將是重大的打擊。

還有一個最爲重要的問題,廣寧和西平堡失守了,明軍渡過遼河,就可以直接針對瀋陽展開進攻了,這等於是動搖了大清國的根本,駐紮在海州等地的將士,必然要回撤,全力護衛瀋陽。如此的情況下,大清國設置的三角防禦陣地,毫不費力的就被摧毀了,所有的佈置都付諸東流了。

范文程幾乎認定,進攻的重點方向在遼東。

這樣的分析,需要情報來支持。

一旦能夠獲取到準確的情報,大清國的安排,將出現重大的變化,滿八旗的駐地是不會改變的,但漢八旗可以進行調整,抽調主要的兵力,護衛廣寧和西平堡,甚至在可能的情況下,對遼東展開反進攻。

范文程不認爲明軍有能力,從遼東和海州兩個方向展開進攻,包括皇太極也是這樣的認爲,明軍的整體戰鬥力,並不是特別的強悍,除開蘇天成領導的江寧營,其餘的軍隊,也就是那樣,而江寧營是不可能分兵的,那樣戰鬥力會大大的削弱,任何一個明智的指揮官,都不會做出來削弱自身戰鬥力的決定。

范文程更加的清楚,皇太極有着一個大膽的決定,若這一次進攻,大明朝廷和蘇天成的決定,是最終的決戰,皇太極是不會坐等明軍進攻的,會展開全面的反動,到時候,蒙古草原也要開始進入全面戰備的狀態了。

范文程感覺到了空前的壓力。

不過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范文程,並沒有亂了分寸,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夠慌張,必須要想好辦法,依舊是通過大量的情報,分析明軍的動向。

經過了長時間的思索之後,范文程終於做出來了決定,將重點的方向,放到康泰與唐海泰的身上,也只有通過這一條線,能夠或者較爲準確的情報。

唐海泰在遼東巡撫衙門做事情,本身就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明軍要對大清國展開全面的進攻,不可能避開遼東,大軍的徵調,必然要通過巡撫衙門下達諸多的命令,就算是所有調動的事宜,都以蘇天成或者督師府爲主,但也不可能完全避開巡撫衙門,也就是說,巡撫衙門的諸多命令裡面,能夠透露出來信息,包括軍隊調動的人數,包括戰鬥的規模等等,只要能夠獲得諸多的情報,范文程就能夠分析出來其中的奧妙。

一旦做出了決定,范文程行動也是很迅速的,維繫情報工作,需要大量的錢財,既然重點放在了康泰與唐海泰的身上,錢財是必須要傾斜的,好在馬上就是秋收季節,大量錢財的投入,不會引發什麼問題,也不會令衆人注意。

至於說錢財,范文程早就準備好了,他放心的也是錢財方面的開銷,唐海泰非常的貪婪和紈絝,需要消耗諸多的錢財,也正是因爲唐海泰對錢財的依賴,令范文程更加的放心,認爲完全可以通過錢財,來控制唐海泰,同時唐海泰特殊的身份,也讓范文程安心不少的。

范文程祈求,這一次能夠通過康泰與唐海泰,真正獲得有價值的情報,只要能夠獲得準確的情報,康泰和唐海泰就算是暴露了,也是值得的。

表面的平靜被打破了,瀋陽開始不平靜了,前一次的躁動,是因爲皇太極獲知了崇禎下達的聖旨,可這一次的躁動,是因爲有着太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些消息是不可能完全掩蓋下來的,長時間的緊張,已經令瀋陽變得有些神經質了。

大明與後金的決戰,在崇禎十五年的夏天,拉開了序幕,誰也不會想到,這次的決戰,首先從情報站開始。(未完待續)

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30章 山海關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21章 聖旨下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82章 對決(4)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752章 大度第42章 人市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321章 聖旨下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822章 準備(1)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章 殺良冒功第119章 秦淮河(3)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21章 周密安排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90章 大場景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476章 啓動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844章 慘敗(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28章 江湖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211章 江寧營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8章 恩榮宴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15章 誤判?(4)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774章 海戰(4)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860章 壓力驟增
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30章 山海關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21章 聖旨下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82章 對決(4)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752章 大度第42章 人市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321章 聖旨下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822章 準備(1)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章 殺良冒功第119章 秦淮河(3)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21章 周密安排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90章 大場景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476章 啓動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844章 慘敗(2)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28章 江湖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211章 江寧營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08章 恩榮宴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15章 誤判?(4)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774章 海戰(4)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860章 壓力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