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

(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在這裡祝福所有的讀者大大家庭美滿,生活幸福,馬到成功,謝謝讀者大大的支持了。)

單獨指揮大軍作戰,渠清澤還是第一次,而且是三萬江寧營將士,肩負的任務也是不輕的,迎戰後金韃子六萬人,其中還有兩萬鑲白旗的後金韃子,雖說蘇天成的要求,是固守城池,但復州地域廣闊,而且三萬將士還要負責金州、旅順等地的安全,這令渠清澤感覺到有一些緊張了,蘇天成、洪承疇等人離開復州之後,渠清澤立即開始佈置了。

他是負責情報工作的,無論外面的情況如何,首先是要穩住內部的,所以說,旅順、金州和復州城內開始了清理,包括望海和永寧等地,也在清理的範圍之內,渠清澤的認識很簡單,這些地方不乏後金韃子的奸細,震懾這些奸細是有必要的,必要的時候,痛下殺手,做給那些想着投靠後金韃子的人看看,不要以爲江寧營懷柔到無原則的地界了。

進行這樣的清理,還有利於穩定局勢,因爲代善、多鐸、濟爾哈朗等人,帶領大軍進攻復州和宣州,已經引發了一些騷動,有些百姓是害怕,以前遭遇的殺戮,令他們不敢有任何幻想,若是再次遭遇這樣的殺戮,他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渠清澤不期望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但至少不要有人在背後做小動作。

蘇天成等人離開復州之後,渠清澤馬上動手了,復州、金州、旅順、永寧和望海等地的官府,配合做好這個事情,不少後金韃子的眼線,被直接揪出來了,渠清澤狠心殺掉了一批,關了一批,經過了這樣的動作。局面果然穩定了不少,其實局勢出現波動,與這些人在暗地裡散佈傳聞、私下裡威脅百姓是有着很大關係的。

渠清澤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沒有請示蘇天成,他認爲這是必須要做的,蘇天成的政策過於的遷就了,敵我關係還是要分清楚的。至於說對老百姓,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妥當的,正是因爲江寧營這樣懷柔的政策,最大限度的爭取到了老百姓。

這一次,渠清澤殺掉了一批後金韃子的奸細,效果出奇的好。

一些老百姓開始朝着復州和旅順轉移。特別是金州城內的老百姓,他們知道江寧營不會駐守金州,所以都到復州和旅順避難,包括永寧城內的老百姓,也朝着復州城內轉移,這樣的舉措,表明了老百姓已經將江寧營看做了他們的依靠。

信心滿滿的渠清澤。還是收到了蘇天成的來信,來信之中,對渠清澤甄別奸細的事情,隻字未提,只是要求渠清澤,不要主動進攻,護衛城池,後金韃子攻城的能力不強。而且懼怕江寧營的火炮,所以說,只要牢牢守住城池,多鐸沒有多少的辦法,只要能夠耗住多鐸,就算是立下大功了。

渠清澤當然知曉蘇天成的佈置,也相信蘇天成能夠帶領大軍。徹底剿滅代善和正紅旗的韃子,那個時候,估計多鐸和濟爾哈朗,都是望風而逃了。

渠清澤嚴格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佈置。跟隨蘇天成這麼多年了,渠清澤完全崇拜蘇天成,看看這些年來,蘇天成帶領江寧營立下的赫赫戰功,就不用懷疑一切了。

駐紮在雙島的江寧營水師官軍,也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當然了,水師留下的官軍人數不多,主要的任務,是操控和駕駛戰船編隊,後金韃子根本不可能進攻戰船編隊,就說戰船和巡邏船上的火炮,後金韃子就會被炸的人仰馬翻。

多鐸帶領的大軍,行程並不快,其實出發之前,多鐸已經被皇太極秘密召見了。

皇太極的安排很明確,代善的正紅旗與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是先期的主力,主要進攻和剿滅駐守宣州的兩萬江寧營軍士,接下來代善與濟爾哈朗領軍,與多鐸會合,十萬大軍重點進攻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也就是說,多鐸帶領六萬大軍,並非是去進攻復州,而是去拖住復州的江寧營軍士,防止他們從海路逃走。

這裡面體現出來皇太極的一貫作戰思路,不管面對的敵人有多少,重點進攻其中的一路,只不過這一次的安排,皇太極需要穩住另一路的江寧營軍士,這也是因爲江寧營的軍士,名氣很大,驍勇善戰,否則皇太極不會做出來這樣的安排。

多鐸有些不舒服,他很想帶領鑲白旗的將士,到宣州去剿殺江寧營軍士,但皇太極做出來了安排,他只能夠服從,私下裡,多鐸也進行了比較,濟爾哈朗到宣州去,的確比他合適,一則濟爾哈朗曾經到鐵山和宣州作戰,熟悉當地的地形,二則濟爾哈朗冷靜,面臨大事情的時候,能夠準確做出來判斷,畢竟濟爾哈朗的年紀大了很多,至於代善就更不用說了。

多鐸曾經在平壤駐紮好幾年的時間,旗下的將士也是熟悉山地作戰的,鐵山和宣州一帶,山林居多,這樣的條件下,代善的正紅旗將士,也是能夠很好的發揮的。

出發之前,多鐸想辦法和多爾袞取得了聯繫,兩人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還包括阿濟格,不過阿濟格性格和脾氣,與多鐸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關係不是那麼好,這裡面也有年齡上的差距。多爾袞告誡多鐸,一定要聽從皇太極的安排,不要自作主張,所以說,多鐸這次帶領大軍,趕往復州,是一點都不着急的。

多鐸詳細看了地圖,也從斥候那裡得到了情報,知道復州城和旅順都駐紮了江寧營的將士,他不打算與江寧營軍士直接交手,也就是說,他不打算攻打復州和旅順城,但六萬大軍必須要有地方安置,所以多鐸將目光對準了金州。

金州在復州和旅順的中間,江寧營沒有在這裡駐軍,金州就好比是一個咽喉,大軍駐紮在這裡,既許仙志了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也令駐紮在旅順的江寧營軍士,不敢輕舉妄動,當然,大軍要駐紮在金州,那是需要有着強大自信的,因爲復州和旅順的江寧營軍士,可以前後對金州實施夾擊,這方面,多鐸根本不擔心,他率領的有六萬大軍,駐紮在復州和旅順的江寧營軍士,只有三萬人,就算是江寧營軍士發動進攻,多鐸也可以依靠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守住金州城,給予江寧營軍士重大的打擊。

到達海州之後,趁着海州漢軍整軍出發的時間,多鐸將自身的想法,通過書信稟報了皇太極,得到了皇太極的讚許。

大軍出發之後,多鐸很是輕鬆,一路經過了耀州、蓋州,他絲毫沒有掩飾大軍的行蹤,大搖大擺,派出了上千的斥候,一路上偵查消息,大軍到了永寧,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擊,這個時候,代善更加的放心了,他很清楚,駐守復州的江寧營軍士,目的也是守住城池,恐怕沒有想着進攻,不過多鐸也不會有絲毫的疏忽,畢竟皇太極多次強調過,江寧營驍勇,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大意。

大軍在永寧沒有停歇,直接朝着復州而去,其實路線早就定好了,大軍會繞過復州,直插紅嘴堡,經過紅嘴堡之後,進入金州,佔據金州城池,在金州駐紮下來,斷絕復州與旅順江寧營軍士之間的聯繫。

渠清澤不清楚多鐸的安排,多鐸的大軍進入永寧之後,渠清澤就開始緊張了,畢竟是六萬後金韃子,駐守在復州的只有兩萬五千將士,餘下的五千將士,已經守候旅順了,若是多鐸對復州發動大規模的攻擊,將士需要死守,絕不能夠丟失復州城池。

江寧營將士開始高度緊張,渠清澤發佈了命令,住在城內的百姓,戌時之後不能夠出門,從夜晚的戌時到次日早上的卯時,復州城內戒嚴,軍士會在城內巡邏,發現鬼鬼祟祟的人,一律按照奸細的名義處理,渠清澤這樣做,還是擔心復州城內的那些滿人,誰知道這些滿人,在多鐸攻城的時候,會做出來一些什麼舉措,要是城內亂了,那纔是最大的麻煩。

嚴格說,渠清澤還沒有想到丟失城池的事情,他絕不相信多鐸能夠攻下復州城,包括旅順城,除非江寧營將士都不動手。

斥候頻繁的稟報情報,渠清澤不斷做出分析,多鐸沒有在永寧停留,帶領大軍直接朝着復州城而來,就在多鐸離開永寧的時候,渠清澤已經要求所有將士,做好戰鬥準備。

火炮擺在城牆上面最合適的位置,經過了多次的檢查,駐守在城牆上面的將士,二十四小時輪流,將士夜間休息的時候,和衣而睡,以備隨時參與守城的戰鬥。

第一次指揮大軍作戰,渠清澤謹慎很多,準備也充足很多。

三天之後,渠清澤得到了斥候的稟報,多鐸率領大軍,繞開了復州城,朝着紅嘴堡的方向而去了,渠清澤看着地圖,一拳打在了門框上面,多鐸果然厲害,顯然是衝着金州方向而去的,江寧營沒有在金州駐紮將士,兵力也不允許這樣做,多鐸若是佔據了金州,就等於是制約了復州和旅順兩處的江寧營將士。

渠清澤不會主動發起進攻,這是蘇天成的要求,守住復州和旅順就可以了。

第882章 對決(4)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59章 剿匪(1)第822章 準備(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71章 鹿鳴宴第596章 怪異第190章 大場景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08章 恩榮宴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80章 對決(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18章 大比武(3)第1280章 變化(1)第1252章 北平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83章 太子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3章 痛下殺手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1章 未雨綢繆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33章 準備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492章 宿命論(1)第1283章 太子第703章 遠見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章 殺良冒功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68章 血戰(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6章 眼藥水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8章 交易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995章 整合(3)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35章 青州第1185章 行動(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033章 輕取蓋州
第882章 對決(4)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59章 剿匪(1)第822章 準備(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71章 鹿鳴宴第596章 怪異第190章 大場景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08章 恩榮宴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80章 對決(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18章 大比武(3)第1280章 變化(1)第1252章 北平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83章 太子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3章 痛下殺手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1章 未雨綢繆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33章 準備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492章 宿命論(1)第1283章 太子第703章 遠見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章 殺良冒功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68章 血戰(2)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6章 眼藥水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8章 交易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995章 整合(3)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35章 青州第1185章 行動(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033章 輕取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