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

蘇天成稱帝的消息,早就傳到遼東了,皇太極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悶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儘管說身體有所好轉了,但遭遇了那麼多的事情,被損壞的身體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全恢復的,甚至是不能夠徹底恢復的,經歷了那麼多的磨礪,皇太極早就將這點看開了,朝廷裡面的尋常事情,都是豪格處理,皇太極基本不過問了。

蘇天成稱帝,被皇太極視爲了最大的威脅,以前他可以想辦法,只要蘇天成還是大明的官員,就可以通過諸多的辦法來進行限制,造謠中傷、挑撥離間等等,令蘇天成在關鍵時刻無法施展出來能力,可蘇天成稱帝了,成立了大晉王朝,這就是對大清國致命的威脅了。

儘管還沒有和蘇天成見過面,但兩人神交已久,皇太極視蘇天成爲最大的障礙和威脅,認爲將來大清國若是要亡國,也是要倒在蘇天成的手裡,皇太極窮盡了很多的辦法,都沒有能夠算計到蘇天成,在正面戰場上的交鋒,滿八旗和漢八旗悉數都敗在了蘇天成和江寧營的手裡,沒有能夠獲取一場戰鬥的勝利,蘇天成用兵神鬼莫測,江寧營軍士異常的驍勇,面對這樣的軍隊,代善和多鐸都是遭遇慘敗,就更不用說漢八旗的軍隊了。

蘇天成既然稱帝了,就意味着要統一中原,意味着要最終對付大清國,也就是說,大清國與大晉朝廷之間的戰鬥,是無法避免的。

但這裡面也有機會,作爲一生都在鏖戰的皇太極,豈能看不出來機會。

蘇天成稱帝了,成立了大晉王朝,那麼也就意味着蘇天成與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也成爲了你死我活的對手,雙方相互之間的廝殺一直都在持續,而且這種廝殺還要繼續延續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徹底滅亡,稍有理智的人就會明白,大明王朝轟然倒地的時間屈指可數了。整個的南方都被蘇天成佔據了,北方還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一旦蘇天成穩固了自身的統治,開始再次用兵了,也就是大明王朝最終倒塌的時間了。

這裡面有着太多的機遇,儘管大明、大晉和大清三方表面看上去,都是不可調和的對手,但利益總是能夠找到共同點,譬如說大晉非常強大了。直接威脅到大明和大清了,到了這個時候,大明和大清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面聯合起來,共同來對付大晉王朝。

類似的商議進行過好幾次了,但還沒有牽涉到聯合的事宜,多爾袞好幾次提到了機會的事宜,也就是趁着大明與大晉之間交手的時候,趁機佔去遼東的大片土地。這個建議得到了一致的贊同,皇太極和豪格商議之後。要求戶部撥付了大量的銀子,趁着秋收之後,購買了大量的糧草,做好充足的準備,多爾袞率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也開始慢慢朝着遼東方向集中。而且越過了遼河安營紮寨,做好了進攻的準備。

遺憾的是遼東邊軍依舊是虎視眈眈,而且兵力達到了接近三十萬人的規模,若是這個時候展開進攻,不能夠有充足的把握。故而多爾袞暫時按兵不動。

善於把握一切機會的皇太極,不會錯過機會的,他決定要採取行動。

崇政殿,豪格、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都在這裡等候,多爾袞是從遼東匆匆趕回來的,代善則是從大草原趕回來的。

皇太極的精神很好。

“二哥,草原的情形如何。”

“稟皇上,草原的局勢整體還是不錯的,因爲蘇天成稱帝,成立了大晉王朝,故而草原諸多的部落,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臣也曾經派人與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進行了接觸,不過這兩個部落,態度沒有什麼變化,依舊不願意歸順我大清國,但諸多的小部落,態度出現了動搖,草原諸多部落,除開被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佔據的地方之外,其餘的都表明了態度,服從我大清國的統治。”

“至於說在草原征伐的事宜,臣以爲時間上與對手上都不合適,征伐必然牽涉到糧草的消耗,草原上補給很是困難,若是滿八旗在草原上征伐,恐怕要消耗太多的精力,我大清國的重點,還是應該在遼東和中原……”

皇太極頻頻點頭,代善的這個認識,早就得到了他的認可,依照大清國的實力,兩面征伐肯定是吃不消的,草原上能夠慢慢出現改變,就很不錯了,再說草原上幾個大的部落,悉數都是服從大清國統治的,也就沒有必要展開徵伐了,最爲關鍵的是,在草原上展開徵伐,得不到任何的好處,那些地方本來就貧瘠,出去消耗糧草,根本得不到補給。

草原上能夠維持穩定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次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不過代善還是要繼續駐紮在草原,慢慢促成一些更多的改變。

代善說完之後,皇太極轉向了多爾袞。

“十四弟,你那裡的情況如何。”

多爾袞的精神一樣很不錯,在遼東的慢慢擴張,讓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稟皇上,遼東的情況還是很不錯的,本月初,臣帶領大軍越過了遼河,在遼河對岸安營紮寨了,臣的想法,就是想着遼東邊軍前來進攻,如此臣就能夠有徵伐的理由了,可惜遼東邊軍沒有什麼動作,那個遼東巡撫史可法,臣聽說還不錯,可也是縮頭烏龜……”

多爾袞的彙報,衆人聽起來很是舒服,曾幾何時,滿八旗在遼東如入無人之境,所向披靡,要不是因爲關寧錦防線的阻斷,八旗軍早就拿下大明的京城了,不管是從地理位置來看,還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清國必須要拿下關寧錦防線,才能夠順利的入主中原,否則大軍就有遭遇到分割包圍和缺乏補給和支援的危險,自從和大明王朝簽署了臣服的協議之後,朝廷上下都認爲,進攻大明的突破口,還是在遼東,在關寧錦防線。

多爾袞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去部署的,曾經因爲江寧營的強悍,大清國失去了遼東的大片土地,滿八旗和漢八旗損失慘重,迫不得已向大明王朝表示臣服,可如今的局面出現變化了,那個令大清國頭疼的蘇天成,已經成爲了大晉王朝的皇帝,佔領了大明南方的大部分地方。

朝廷之中有不少人認爲,蘇天成既然稱帝了,佔領了大明南方絕大部分的地方,接下來主要的任務,恐怕是穩固自身的統治,暫時不會將手伸到北方來,說不定時間長了,蘇天成安於享樂了,不打算進攻也有可能了。

包括索爾滾都是這樣的看法,不然爲什麼在局面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九月份突然停止進攻了,其實蘇天成在拿下南直隸之後,從山東方向朝着北直隸進攻,那是很方便的事情,這條進攻的路線上面,可沒有什麼關寧錦防線的。

若是蘇天成沉湎於滿足之中了,大清國的機會就來了,趁機攻破關寧錦防線,徹底推翻大明王朝,佔據中原,與大晉王朝形成對峙,相互積聚實力,或者乾脆劃定邊界,各自相安無事。

皇太極的臉色慢慢變得嚴肅了,朝廷之中滿人權貴的一些想法,他也是清楚的,那些想當然的思維,以及總是朝着對自身有利的方向設想的念頭,是萬萬要不得的,是要害死人的,依照他對蘇天成的瞭解,蘇天成佔據南方之後就滿足的可能性爲零。

事實就是很清楚的,爲什麼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依舊在草原堅持,爲什麼遼東邊軍沒有任何的調動,儘管說蘇天成已經成立了大晉王朝,但邊關依舊是巋然不動,這裡面千絲萬縷的聯繫,朝廷之中的很多人都沒有仔細的考慮。

衆人都說完之後,皇太極開口了。

“二哥駐紮在草原,十四弟駐紮在遼東,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朕非常欣慰,朕早就說過,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可朕有些事情,必須要提醒你們了。”

“朕瞭解蘇天成,就好比是朕瞭解自身一樣,你們以爲蘇天成會滿足現狀,那是誤判,朕可以斷定,不久之後,蘇天成就會帶領江寧營,展開大規模的進攻了,而且是迅雷不及掩耳的進攻,蘇天成會以最快的速度,佔據中原,接下來就要開始對付我大清國了。”

說到這裡,皇太極頓了一下。

“朕今日召集你們商議,就是要想好如何面對如此的局面,坐山觀虎鬥是行不通的,因爲下一步就可能輪到我大清國了,蘇天成若是統一了中原,憑藉着雄厚的物力人力,大舉展開進攻,我大清國是難以抗衡的,故而如今就是機會,我大清國必須要採取行動。”

“朕考慮了,再次派出使者,與大明進行洽談,這一次洽談的目的,是共同來對付蘇天成,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以前依靠的地大物博,調集人力物力進行征伐,可如今沒有這樣的優勢了,已經成爲弱勢的一方了,這個時候,聯合大明共同來對抗大晉,對抗蘇天成,就是最好的選擇了。”(未完待續)

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630章 山海關第496章 內訌(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279章 借銀子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47章 協調會(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496章 內訌(1)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413章 羣英會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93章 整合(1)第113章 離去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3章 些須情況第623章 行刺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53章 預判第1121章 熱鍋(1)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39章 官田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885章 對決(7)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73章 驚奇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95章 問責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157章 算計第156章 出發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498章 內訌(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448章 誓師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1章 收服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485章 計劃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71章 海戰(1)第232章 慘烈一戰(1)
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630章 山海關第496章 內訌(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279章 借銀子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47章 協調會(1)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496章 內訌(1)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413章 羣英會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93章 整合(1)第113章 離去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3章 些須情況第623章 行刺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53章 預判第1121章 熱鍋(1)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39章 官田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885章 對決(7)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273章 驚奇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95章 問責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157章 算計第156章 出發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498章 內訌(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448章 誓師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1章 收服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485章 計劃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71章 海戰(1)第232章 慘烈一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