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

朝鮮麟坪大君李渲乃朝鮮國王李淏之弟,素來精通漢文,自以爲最是熟知天朝之人。

因如今大明對朝貿易中,大明售出的玻璃、銀鏡、瓷器、布匹絲綢、精密儀器與機械零件等高價值產品在大明國內生產成本已經達到非常低的層次,而朝鮮主要售出的糧食、礦石等原料與人力型產品成本並未降低。

所以按照正常的貿易秩序,朝鮮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大明一直處於賺錢的狀態。

但朝鮮統治者自然是不願意這樣的,他們想的辦法便是利用朝貢制度來彌補這個損失,畢竟他們現在也不敢用武力奪回大明賺走的利益。

而這個朝鮮使臣麟坪大君李渲來大明的任務就是如此。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任務,便是想讓大明把遼東地區的鐵嶺衛、康州衛等土地歸還給朝鮮。

按照朝鮮國的意思,鹹平府是朝鮮的領土,而鐵嶺衛、康州衛本是鹹平府的領地。

以前被滿清佔據不必說,如今天朝北伐成功,驅除了建虜,鐵嶺衛和康州衛這些屬於鹹平府的領地當應賜還給朝鮮,畢竟自己朝鮮在此次北伐中爲大明出力甚大。

麟坪大君李渲也以自己朝鮮在北伐中爲大明立功爲由頗有沾沾自喜之態,一入南京便對已升任南京外交部尚書的張子端說道:

“久聞天朝乃禮儀之邦,今本君來此,卻依舊未見一內閣大學士來南京親迎,上國竟如此慢待有功之藩麼?”

南京外交部尚書張子端內心頗爲苦澀,笑道:“大君稍安勿躁,本官已着人八百里急遞進京,想必朝廷迎貴使之臣正在路上。”

“也罷,本君就在南京多等些時日,久聞南京秦淮風月乃天下極盛,中土美人更是如雲,難道貴國新設之外交部就只一杯清茶招待不成,既沒有名妓也沒有美優相陪。”

麟坪大君李渲冷冷一笑,說着也還是細呷了一口茶:“這龍井茶明顯不是頭等好龍井,極品雨前龍井都沒有麼,茶水也非好水,一吃也不過是舊年之雨水,有股子陳舊之味。”

“大君勿怪,極品雨前龍井是貢上的茶,這也是上好的官茶,茶水也是用的去年雨水時收集的虎跑泉水,取天地之精華,又以新桃之花露爲點綴,至於更好的便是御用了。”

南京外交部尚書張子端忙解釋道。

麟坪大君李渲一拍桌子:“本君乃朝鮮國王之胞弟,怎麼連御用好茶也不配享用麼,且一般天朝皇帝陛下也會賜予我們御用好茶,你現在給本君嚐嚐又犯了什麼,不然到時候本君就上告天朝皇帝陛下,說你等慢待使臣!”

“去聯繫南京鎮守那邊,能不能先調些御用好茶來”,這外交部尚書張子端只得妥協。

而朝鮮使臣麟坪大君李渲則得意地笑了笑,不一會兒又說是要去南京城裡看看,出了外交部下屬之會同館,就直奔秦淮河而來:

“久聞秦淮八豔盛名,不知貴卿可否幫忙引薦一下,所花銀元也可記於貴部招待之費上,到時候貴卿也可從中得一二好處不是。”

“現如今秦淮八豔大多已沒在南京,即便在南京便都已改從他業,就寇白門還時常於惠香閣雅談,但也不再以聲色娛人,貴使若是談談學問還可,但若是求雲0雨之歡只怕已不能實現。”

外交部尚書張子端這麼一說,這朝鮮大君李渲便笑道:“不妨,不妨,只要錢到了位,有什麼不能的。”

於是,外交部尚書張子端便只得帶着這朝鮮大君李渲往惠香閣來。

但此時突然有一幫工匠見到張子端的官轎就圍了過來跪下:“這位青天大老爺,請你們爲我們做主啊,江南繅絲廠的老闆跑了,拖欠了我們三個月的工銀!”

外交部尚書張子端心情正煩躁,見此直接喝令道:“打出去,告狀要告去應天府衙,攔本官的轎幹嘛!狠狠地打,打死活該!”

於是,棍棒之下,工匠們只得落荒而逃。

朝鮮大君李渲來到了惠香閣,外交部提前已把其他文人士子趕了出去,因而此時只有寇白門一人在這裡。

朝鮮大君李渲一來到寇白門面前,便等着寇白門給自己行禮,等了半天,有些不耐煩起來,但一見寇白門的絕色面容又忘記了這些事,只笑着打着扇子:

“果然是傾國傾城之貌,不知姑娘要價幾何,纔可讓本君在你閨房歇息一夜?”

寇白門乃是退伍的近衛軍體系人,豈能受得了這等侮辱,一時惱怒至極,正要喝人來打,外交部尚書張子端忙拉住了她:

“姑娘勿要生氣,他是朝鮮使臣,不知道您的背景,所以言語放浪了些,你只與他說說話即可。”

“我這裡不歡迎他,讓他滾吧!”

寇白門說完就轉身而走。

而這朝鮮大君李渲則大膽地要來拉扯寇白門的衣服:“姑娘何必急着走呢,本君還要與你好好訴訴衷腸呢。”

寇白門轉身就是一個擺腿,打得這朝鮮大君李渲當場倒在地上,牙齒掉出了兩顆,滿口是血。

“你,你竟這樣招待本君,你們!”朝鮮大君李渲憤怒站到了外交部尚書張子端面前:“張部堂,你不管管嗎?”

“快扶大君下去,去叫應天府的人來,我們外交部不方便出面管這事,大君請相信我們,應天府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說完,張子端就陪着朝鮮大君李渲離開了這裡。

這裡,應天府同知葉初春正派人驅趕着一幫前來告狀的工匠:“告訴他們,本官現在很忙,江南繅絲廠的事解決不了,讓他們自己看着辦。”

說完,葉初春便回到內堂抱怨道:“一羣刁民,多大的事就來告,本官好不容易休息會兒。”

沒多久,便有外交部的人來找葉初春:“這是公函,朝鮮使臣李渲被惠香閣閣主寇白門毆打,應天府處理一下。”

“竟有這事!立即帶上警備總隊,隨本官去包圍惠香閣,務必給朝鮮使臣一個交待!”

葉初春二話不說就帶着人奔去了惠香閣,把惠香閣給包圍了起來。

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
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