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

即便是近衛軍有近代化的火炮,也不能實現迅速攻破山海關。

也就是說,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現在要想拿下山海關,雖說一些重要的據點可以用火炮,但很多地方也只能讓人命去填。

好在現在的山海關守軍不多,畢竟祖家的大部分清軍皆已葬送在寧遠中右所。

祖大壽本來是想在寧遠中右所和廣寧前屯衛之間利用各處城堡與河流阻遏大明近衛軍的進攻從而爲戍守山海關必勝的條件。

但祖大壽沒有想到的是他會因此遭受到失敗。

而現在也正因爲此,使得山海關也只有其三子祖澤洪的兩萬清軍而已。

此時,朝鮮軍三萬兵馬開始朝山海關攻擊了過來,架着雲梯舉着崇禎十九式燧發槍與盾牌猶如潮水一般涌向了山海關城。

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的騎兵則皆橫刀立馬在這些朝鮮軍的後面充當督戰隊。

一但有朝鮮軍因爲清軍的防守太猛而怯戰潰逃,他們則將毫不留情地將這些朝鮮軍當逃兵處決。

近衛軍步兵共計四萬餘人則站在騎兵後面聲勢浩大的將手裡的鋼槍往上舉着,高喊着:“殺!殺!殺!”

同時,還有專門的近衛軍負責擂鼓助威。

近衛軍炮兵是唯一參與實戰的近衛軍軍隊,調試着炮彈準備選準目標點對眼前山海關東城門外的甕城關家墳一帶進行轟擊。

朝鮮軍也有當炮灰的覺悟知道自己現在不能後退只能咬牙往前衝。

而此時,近衛軍已經發射了一輪的炮彈,整個關家墳一帶的關牆城門周圍被炸得磚木橫飛,不過清軍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傻帽地站在城牆上挨炸,因而倒也沒多少清軍被炸死。

但因爲近衛軍火炮精度準,因而關家墳的關牆城門還是被近衛軍的火炮給炸塌在地。

朝鮮軍見此大爲興奮,因爲這樣他們可以不必費心地用雲梯去攀爬高達近兩丈的城牆。

“殺啊!”

朝鮮軍繼續衝鋒着。

而近衛軍騎兵則在後面緊緊地跟着。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

清軍突然不知從哪裡來擡的鐵門衝向了城門,硬是在朝鮮軍衝到之前把城門給堵上了。

朝鮮軍見此大爲惱怒,不過此時因爲他們已經衝到了城牆附近,所以也遭到清軍突然的打擊。

許多清軍突然冒出頭來,用燧發槍擊殺着朝鮮軍,甚至也有直接用滾木礌石把城牆下的朝鮮軍砸死的。

朝鮮軍猝不及防下,倒有大批被這些清軍殺死殺傷在地。

而也有朝鮮軍立即手裡的燧發槍反擊。

但在傷亡了有個十分之一還未能前進到城牆根一步,甚至都沒架得起雲梯時,這些朝鮮軍就有些崩潰了,忙要往回撤。

“奶奶的,你們手裡的火槍是燒火棍嗎,衝上去,往城牆上打!”

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副總兵官焦璉是帶騎兵出身的,因而親自拿起戰刀過來將這些企圖逃跑的朝鮮軍直接斬於馬下。

十多顆朝鮮軍的人頭就落在了朝鮮軍面前。

朝鮮軍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機械地拿起燧發槍又轉身衝了過去。

雖說朝鮮軍鬥志不強,但也在近衛軍待過一段時間受過一些訓練且手裡的火槍也不差,因而倒也能壓得城牆上的清軍擡不起頭來。

此時,近衛軍的炮兵也繼續給予朝鮮軍支援。

城牆上的清軍因此損失不小,而且關家墳的鐵門也再次被轟倒在地,甚至砸死了十多個抵住城門的清軍。

朝鮮軍見此立即衝了進來,一衝進城內,這些朝鮮軍大爲激動,一想到終於不必送命了。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左右又衝出了許多清軍與他們進行着白刃戰。

朝鮮軍體格到底還是不如這些清軍,竟被殺得大敗,又撤了出來。

好在這時候近衛軍騎兵及時趕到,焦璉更是親自一馬當先連殺五名清軍才掉馬回頭:“衝啊!”

越來越多的近衛軍衝了進來。

近衛軍步兵營也進入城內並且衝上城牆。

而山海關關家墳一帶的清軍見大勢已去忙撤出了關家墳。

接下來,近衛軍繼續往山海關關城方向進攻。

同時,近衛軍還派出一個炮兵營與一個騎兵營去攻打山海關東邊的東羅城,這東羅城是與山海關城遙相呼應的防禦城。

近衛軍要想保證能集中全力攻下山海關城得先轄制住東羅城的守敵支援山海關。

自然近衛軍主要攻打的還是山海關城。

畢竟只要山海關城一下,東羅城便可不攻自破。

朝鮮軍繼續充當炮灰列陣持槍地朝山海關關城主城門而來。

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繼續是騎兵在前步兵在後爲朝鮮軍督戰助威,炮兵則參與火力支援。

“殺啊!”

在炮火喧囂中,朝鮮軍依舊繼續朝山海關城主城門殺來。

不過這一次近衛軍的火炮沒有被轟開山海關關城的主城門,因爲守將祖澤洪居然已經命人連夜將近衛軍進攻方向的北城門給連夜砌牆給直接封死了,甚至還加了許多巨石抵在新城牆後面。

朝鮮軍見城門沒轟開也不敢後退不戰因爲他們知道近衛軍的騎兵就在後面拿着戰刀等他們,因而他們只能咬着牙架雲梯攀爬。

許多朝鮮軍在雲梯上往上爬着,而城牆上的清軍則拼命地把這些雲梯往外面推或者直接砍斷也或者澆上火油燒,而城牆根的朝鮮軍也被各種火器弓箭滾木礌石等攻擊着。

焦璉見戰鬥場面顯得越發激烈起來且擔心朝鮮軍會因損傷太大而全面潰亂,便令近衛軍步兵也立即衝過來對城牆上的清軍繼續自由射擊以此給朝鮮軍提供火力支援。

同時,近衛軍炮兵也繼續往城頭上炮轟,雖然有時候不小心把清軍連帶着在城牆上一起廝殺的朝鮮軍一起轟殺在地,但也有效地阻遏了清軍的防守火力,使得越來越多的朝鮮軍衝殺了城牆與清軍廝殺了起來。

然後,近衛軍步兵也陸陸續續地爬上雲梯進入山海關城牆與清軍廝殺了起來。

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
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