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

朱由檢抽絲剝繭般地將繼續發動對外戰爭對大明帝國的有利性說給了在場的大元帥府將軍們。

李明睿、李邦華等倒沒有意識到原來大明已經離不開戰爭。

周遇吉和黃得功也是如此,有些事他們不好跟朱由檢明說,他們其實也在背地裡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權炒過北伐劵,甚至現在幾乎沒有一個軍官手裡沒有大量北伐劵。

“如若陛下所說,一旦停止了打仗,他們不但不能再建功立業,甚至手裡的北伐劵都會變成一堆廢紙,損失一大半的財富。”

大元帥府的將軍們一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都開始感到後怕起來。

李明睿便先站了出來:“陛下,微臣決定競選下一任內閣首輔,支持大元帥府繼續擴張,剿滅建虜餘孽,蕩平北蠻!”

李明睿這話語一出,讓李邦華先不由得擡起了眼眸,意味深長地看了李明睿一眼。

在大明官僚階層眼中,內閣首輔依舊代表着爲官的最高地位,依舊是官員們最崇仰的官位。

更何況,現在大明皇帝朱由檢還已明確規定了內閣首輔的首相地位。

別說是李明睿,李邦華也是很想成爲內閣首輔的。

李邦華卻沒想到李明睿會直接在大元帥府會議上提出自己要競選內閣首輔,甚至還提出了自己想成爲內閣首輔的原因就是要支持大明繼續進行對外擴張。

“微臣亦然!”

現在誰都清楚,大明要是不繼續對外擴張,官僚資本階層們所握有的北伐劵就會變成廢紙,帝國必然會陷入混亂。

李邦華自然也是明白朱由檢的意思,清楚大明現在已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是打仗必損國力,現在是不打仗必害國家。

因而,李邦華不甘落後於李明睿半步,也忙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樞密副使王應熊頗爲驚駭,他在崇禎十七年以前就是致仕的閣老,但他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大明的官員會主動向皇上提出:“我要當內閣首輔,你選我吧。”

“即便真想當內閣首輔不也是先故作不在乎的姿態甚至還上疏辭官說自己只念田園生活麼,何時大明的官員們如此直白了,絲毫沒有謙遜中庸之禮。”

王應熊看向了朱由檢,他見朱由檢只是笑着點了點頭,不由得心道:“也就陛下胸懷寬廣,如此狂悖之臣,這要是換成其他帝王,早已被外放蠻荒之地磨性子去了。”

朱由檢現在的確很滿意李明睿和李邦華會在自己面前提出要競爭明年的內閣首輔。

現在朱由檢最擔心的還是內閣不支持對外擴張。

深受儒家教育的文官們從根子上是認爲戰爭就是窮兵黷武,他們很多時候寧願損失自己的利益也不願意輕啓戰爭。

雖說軍權在大元帥府手中,但錢糧是在這些內閣官員手中。

如果內閣不支持,就難以統籌錢糧,配合帝國的戰爭。

唯一能解決的方式便是讓一個支持對外擴張的人當內閣首輔。

所以,李明睿和李邦華提出來要當內閣首輔的時候,他也是很高興的。

但近衛軍體系中熟稔政治思想工作與軍隊管理工作的能臣太少,朱由檢還不想李明睿和李邦華這種管理大兵團政治經驗豐富的人離開大元帥府。

所以,他想着的是可以換個其他人當內閣首輔,在大元帥府不具備太豐富軍隊管理經驗但又支持大元帥府繼續對外擴張的官員中就王應熊這種爲官經驗豐富又在大元帥府待了幾年的老臣自然是最合適的。

朱由檢看向了樞密副使王應熊:“王愛卿,你呢,是否想過要當下一任內閣首輔?”

王應熊以爲朱由檢是在故意試探他,以爲朱由檢是不滿意李明睿和李邦華這麼鋒芒畢露,便拱手道:

“微臣年邁愚鈍,不敢貪戀首輔之位,如今天下已定,臣又無開疆拓土之能,正欲上疏請求陛下準臣告老還鄉。”

朱由檢看了王應熊一眼,見外面已如水晶世界一般,不由得說道:“蜀中此時應還是溫潤如春吧,朕準你告老還鄉,回去後記得多辦幾所學校,別把錢只花在收藏古書上,留一書不如育一人。”

王應熊頗爲驚訝。

自己就這麼被貶官了?

王應熊此時腦回路有些轉不過彎來,但現在他也只能匍匐在地:“謝陛下成全”,同時心裡頗爲失落地道:“剛把姬妾接來北京,如今又得帶回去了,關鍵是我明明是很想當首輔的。”

“繼續議事,李巖你開個頭,你是參謀總長,把現在我大明的軍事形勢說一說。”

朱由檢這麼一說,已從四川總督任上調回京師的李巖便先來到了地圖前面:

“從肅州衛到山海關內以南的關內地區已全部迴歸於我大明手中,遼東與遼西之地也已迴歸我大明,內閣已決定設其爲遼寧省,但在我們周邊還有強大的蒙古各部落以及建虜餘孽;

據錦衣衛報知,滿清餘孽順治皇帝及其輔政王濟爾哈朗是從古北口方向撤走沿着灤河方向穿越沙漠後進入了蒙古喀喇沁部,現在去了科爾沁部,依臣預料,八成是回到了赫圖阿拉。”

“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徹底殲滅滿清餘孽,以前的奴兒干都司不能讓其存在,要將其徹底變成我大明的一個省。”

李巖這麼一說,周遇吉也站出來說道:

“現在滿清餘孽唯一的助力便是科爾沁部,科爾沁部與建虜皇室關係密切,脣齒相依,我們要徹底剿滅滿清餘孽,當不能放過科爾沁部,所以微臣以爲可派兩支大軍,一支進剿科爾沁部,一支進剿奴兒干都司。”

“微臣以爲,如陛下所言,既然現在唯有對外擴張才能讓我大明不因北伐劵貶值而出現混亂,那我們打仗的方式應該改變一下,不單單是剿其賊,還要佔其地,役其民,每進佔一地就築城一座,墾荒一地,移民一地,朝廷當派出行政官員和鼓勵商團隨近衛軍一同對外擴張,近衛軍負責軍事佔領,朝廷負責開牙建府,商團墾荒興業,如此攻下一城便是爲我大明一領地,非以往之徵伐,只搗其王庭便回師也。”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十二章 遇襲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八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十二章 遇襲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八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