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

“選三十名和尚,立於城樓之上,露下身之物於之對陣,則陰0門陣可破。”

傅青主這麼一說,袁繼鹹不由得笑了起來:“真是荒誕無稽之談,何必如此麻煩,傳令下去,將所有火銃火炮都架出來,直接射殺!不殺之,將有更多的婦孺被其如此羞辱!”

袁繼鹹命令一下,便是無數槍彈炮彈遮天蔽日般朝左軍這邊傾瀉而來,被左軍強逼着擺出陰0門陣的無辜婦孺們盡皆慘死,而左軍見此陣嚇不到袁繼鹹只得繼續強攻,強攻依舊受阻,局面依舊這樣僵持着。

袁繼咸和黃得功並不害怕耗,畢竟朱由檢給他們的要求就只是擋住左良玉半年乃至一年以上即可,而且他們背靠是江西與江南等未遭兵禍塗炭的富饒地區,有足夠的糧食資源支持。

相反,左軍是不能打持久消耗戰的,他自己的湖廣被他自己破壞的寸草不生,兩三年內根本恢復不了元氣,沒有根據的他只能快速突破到江南,否則就只能是死路一條。

左軍受阻於九江、安慶一帶的消息也傳回了南京。

“沒有出乎朕與諸位愛卿的意料,左軍果然不足爲懼,如今已過了一月,這左良玉還未下一座堅城,我看他的三月下江南的目標是沒指望了”,朱由檢笑着說了一句,又道:“另外,聽聞左良玉此人病入膏肓,等此人一死,左軍必會更加渙散,到時候我軍全殲或消化左良玉所部也不過彈指之事。”

“陛下,依微臣看,我們可否不等左良玉死了再行反攻之計,先調一部分近衛軍去安慶宿松一帶聯合黃得功和袁繼鹹部在建奴與李自成部未到之前剿滅左良玉部,這樣也可以在大戰之即,練練近衛軍的鋒芒!”

兵部尚書馬士英對於左良玉一直不放心,尤其是在左良玉起兵目的就是要誅殺他這個奸臣的現在。

只要左良玉不死,馬士英就會一直擔心朱由檢會將他殺掉以此安撫左良玉部,尤其是在未來有可能會面臨建奴大兵壓境時,左良玉部與朝廷之間要想達成和解,一同抗清的話,那麼他馬士英肯定要成爲犧牲者。

所以,馬士英只能現在盡力建議崇禎帝朱由檢除掉左良玉,而且迅速除掉左良玉。

朱由檢自然知道馬士英的目的,他雖說是皇帝,但到現在這種前有豺狼(左良玉與李自成)後有猛虎(建奴)的情況下,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最好的應對,只是知道未來最強大的敵人是建奴,所以他要把主要兵力放在淮揚與山東。

但朱由檢也知道,左良玉一日不除,就始終是他抵抗建奴的一大拖累,因而朱由檢沒有否認馬士英的建言,而是讓他說說他自己的理由。

“回稟陛下,現在已是三月初,建奴阿濟格所部於去年年底西征李自成,到現在已進佔陝西全境,兵鋒直指湖廣,李自成部敗退之兵也已近抵荊襄一帶,武昌岌岌可危,負責南征的多鐸部被多爾袞因擔憂阿濟格一路大軍難敵李自成而臨時調往關中後,又因爲阿濟格打李自成部太順,現在又命多鐸揮師東征,並準備由河南向江南進軍,現在已進抵虎牢關一帶,如果我們不立即在一月之內殲滅或者收服左良玉部,那麼,一旦左良玉部投清軍的話,我們面對的將會是來自多鐸部與左良玉部的兩面夾擊,後果不堪設想。”

馬士英說後,主張以淮揚爲根基堅決抗清的李明睿站出來道:“大司馬有沒有想過會是這種情況,一旦我們率近衛軍全殲左良玉部時,多鐸部突然又兵貴神速直接進入江南,到時候我們如何應對?”

“陛下,是否可以這樣,我們只怕一個兵團的近衛軍參與對左良玉部的圍剿,其餘大部近衛軍仍舊堅守淮揚與山東,這個近衛軍若能在多鐸佔領河南全境直下山東與淮揚之前剿滅左良玉部回師自然更好,若不能就地抵抗阿濟格與李自成避免我大明腹背受敵豈不更好!”

路振飛這麼一說,朱由檢也深爲贊同:“派出一個兵團比較合理,人數少機動能力強,又是局部步兵、騎兵、炮兵與後勤的完整配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調防與轉移效率也比較高,現在多鐸只能由淮揚與山東南部攻取江南,那這樣,調第一軍第一兵團劉肇基部立即增援黃得功部,聯合黃得功之近衛第四軍在半月之內剿滅左良玉部!”

朱由檢這麼一說,馬士英不由得心裡甚是高興,忙大聲回了一句:“遵旨!”

畢竟朱由檢聽從了他的意見同意調近衛軍第一二三軍一部參與剿滅左良玉部,這說明陛下朱由檢還是更信任他馬士英,而沒有爲將來招撫左良玉犧牲他馬士英的心理準備。

朱由檢當然是更信任馬士英,畢竟左良玉乃將死之人,他麾下的人馬除了拖後腿毫無益處,自己重新收入麾下只會增加財政支出,倒不如先剿滅之收納之,這樣也可以彰顯朝廷之威,讓黃得功、高傑等知道反叛朝廷的下場。

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兵團乃算是朱由檢最看重的嫡系,不僅僅是副總兵是遼東悍將劉肇基,還因爲這支兵團裡有鄭森(鄭成功)、閻應元、顧炎武、王夫之等人,尤其是閻應元,其他人在原本歷史上或許算不上或許是沒有機會成爲軍事天才,而閻應元卻是實打實的軍事天才,在名將屈指可數的崇禎十八年,閻應元算是朱由檢唯一一個潛力股。

李定國現在還在爲他的乾爹服務,名義上是他朱由檢的敵人;洪承疇已經投靠滿清,未來將代替多鐸成爲滅亡大明的清軍統帥;也只有閻應元在這一世不再是湮沒於滾滾歷史中直到清軍進軍江陰才綻放光芒的小小典史,而是自己近衛軍麾下的一名基層軍官。

“現在開始,我們大元帥府的重點要放在已兵峰直指河南的建奴多鐸部身上,左良玉部如何被滅的消息就讓光明日報去關注,另外,李自成那邊,錦衣衛也得趕緊加快動作,傳旨給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廣巡撫堵胤錫,準備招撫李自成所部!無論闖賊殘部有何要求,只要肯歸附大明,一同抗清,先答應再說!若忤逆朕的旨意,還要剿賊的,就地革職!”

朱由檢說完就長吁了一口氣,建奴要來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扭轉乾坤,讓歷史發生改變,也不知道近衛軍能不能擋住多鐸的兵鋒,但他只能全力應對,並告訴首輔範景文做好遷都的準備。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章 疑陣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章 疑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