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

朱由檢記得很清楚,當時他在朝會上說的是讓外朝督撫與在京各部堂官以及內閣首輔皆上奏疏陳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如果成爲內閣首輔後如何治理大明帝國。

但朱由檢不知道是內閣傳達錯了意思,還是官員們依舊還是不太習慣直接表達自己。

使得官員們自薦做內閣首輔的奏疏表面上看去就很像是討好自己的奏疏一樣。

朱由檢儘量讓自己認真地去看丁楚魁這篇獻祥瑞的奏疏。

但他不得不承認丁楚魁奏疏的開篇真的爛,即便單純以獻祥瑞的目的來看的話,有一半的內容在寫白鶴是如何的美,最後筆鋒直轉說陛下是如何的英明,然後才提了一句:

“臣自知愚鈍粗鄙,學術淺陋,但若蒙陛下不棄,或可忝居內閣首揆,當必忠心謹慎以奉君父!”

就結尾一句才點了題,表示自己想當內閣首輔。

而且如果當了內閣首輔一定會忠誠於自己這個皇帝,會小心謹慎行事。

朱由檢現在纔算明白,不是這些大明官員不想當內閣首輔,不敢表達自己。

而是他們領會錯了自己的意思,同時還本能地喜歡用自謙的方式來委婉含蓄的表達自己不是很想當內閣首輔,但是如果當了一定不會辜負陛下和百姓們什麼的。

這些官員以爲用討的吉利越好稱頌自己這個君王越好而把自己表達的越謙虛就越有可能成爲下一任內閣首輔,

坦白講。

朱由檢讀完丁楚魁這篇奏疏還是挺辛苦的。

朱由檢不是一個古漢語特別強的人,畢竟他在後世是理科出身。

他現在能咬着牙看完這滿篇廢話還極爲拗口用了八個排比句去形容白鶴神態的奏疏不可謂不容易。

朱由檢很累。

但讓他更心累的是,他沒有從江西巡撫丁楚魁身上看見半點適合做內閣首輔的影子。

先不說其奏疏都寫的不夠意思明白。

即便是在對內閣首輔這個職位的認識方面都有所欠缺,只知道討好自己這個皇帝,以爲討好自己這個皇帝就一定能得到首輔之位,甚至以爲自己選內閣首輔是看重是否忠誠謹慎。

“忠心謹慎是爲人臣之德,不是內閣首輔也當有之,是內閣首輔更當有之,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若是做了內閣首輔能幹什麼,而說自知愚鈍粗鄙,學術淺陋,既然知道自己不行那何必寫這種沒用的自薦奏疏!”

朱由檢氣得將丁楚魁的奏疏摔在了桌上:

“去把那些獻祥瑞的奏疏全都拿過來,如果朕所料不差,應該差不多這些都是他們的自薦疏了,只是自薦疏變成馬屁疏,好像朕是要他們上奏疏誇朕一樣,可明明朕是要讓他們誇誇自己!”

左通政吳貞毓不由得紅了臉,尷尬地笑了笑。

因爲他自己的自薦奏疏雖然不是獻祥瑞但內容也差不多是稱頌自己陛下英明。

因而當朱由檢這麼一說後,他便把自己的奏疏悄悄地塞進了袖子裡,把一堆其他官員呈遞上來的奏疏放在了朱由檢面前。

朱由檢雖然知道這些奏疏只怕八成和丁楚魁的奏疏差不多一樣廢話連篇,詞不達意。

但他還是想盡量咬牙看下去。

他就不相信不能從這麼多奏疏中找出一兩個適合內閣首輔的官員。

可惜的是,朱由檢看了老半天也沒看出幾個有價值的。

有的先把自己這個皇帝的功績稱頌了一番,然後表明自己如果能成爲內閣首輔會很幸運。

有的則是把整個大明歌頌了一番,然後表示如果自己當內閣首輔一定會讓陛下遠邁堯舜,成爲千古聖君。

有的則是表示自己當內閣首輔一定會讓天下的人好好孝順父母,做到兄友弟恭,忠孝仁義。

朱由檢越看越煩躁,他不知道這些身居高位的許多大明官員到底在想什麼。

“真是一羣尸位素餐的傢伙,這些讀了數十年的書,到底有沒有認真想過自己要爲大明做什麼,他們難道只讀四書五經不成。”

朱由檢自己也不由得笑了起來,心道:“好像從舉業開始,讀的的確都是四書五經,考的也四書五經。”

在此之前。

朱由檢很少關心吏治尤其是大明官員的整體質量。

畢竟之前一直是各種內憂外患不斷。

但現在天下基本穩定後,尤其是在此刻,他才發現大明的官員原來已經無能到這種地步,即便是督撫六部堂官這些大員都只知道溜鬚拍馬迎逢聖意而已,並不清楚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什麼。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儒家理學!

儒家理學只培養出了一幫君子,甚至是道貌岸然虛情假意的僞君子,但卻沒有明確教育一個儒士如何成爲一個好官。

朱由檢很失望地離開了通政司,他現在算是明白爲何自己一個後世社會裡的普通大學生公務員在這個時代也能和這些傢伙闆闆手腕了。

原因無他,在如今的大明王朝,在心學又被理學壓下去後,幾十年來大明的官員們已經不知道去主動思考自己應該爲這個家國做什麼了,在他們眼裡面,內閣首輔就只是一種政治地位的象徵,而不知道坐在了這個官位上需要做什麼。

“陛下,這是李明睿的自薦疏”,朱由檢得到了李明睿的自薦疏,見文疏上沒再寫什麼祥瑞和對自己歌功頌德的話,也沒有說自己可能不適合當內閣首輔,只說自己如果成爲內閣首輔會有什麼樣的目標。

“三年內讓大明再添一個省的建制,五年內讓大明每一位子民都能吃飽飯!”

朱由檢總算是笑了起來:“這纔是作爲一個官員應該有的自薦疏,只需要告訴自己你自己想讓大明變成什麼,甚至說說自己以往的政績都可以,但別全寫廢話。”

左通政吳貞毓不由得暗自慶幸還好自己能提前得知陛下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然就也會被陛下丟在地上而與內閣首輔擦肩而過。

不過,朱由檢也懶得明着把自己的看法公佈出去,在他看來,或許大明的官員才經歷一些事情後纔會明白,帝國現在已經不需要規規矩矩而沒有靈魂的官員了。

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十三章 通州城
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十三章 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