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

金雞納霜顧名思義便是取自金雞納樹上的生物鹼。

對於金雞納樹,朱由檢是知道的,屬於一種熱帶植物,在南美和印度比較常見。

但朱由檢自然不會讓徐文爵去那麼遠的地方找金雞納樹。

大明自己也有熱帶雨林!

那就是在雲南南邊的西雙版納。

現在是不是叫西雙版納,朱由檢不知道。

朱由檢只知道大明目前對於雲南的控制力還是比較強的。

雲南沐家祖上乃朱元璋義子沐英之後。

而沐英與徐達等同屬大明勳戚,徐文爵要去雲南找金雞納樹自然也不難。

不過,讓朱由檢喜出望外的是。

在朱由檢居然在徐文爵的魏國公府花園裡就發現了這種物種。

據徐文爵說,這還是雲南沐家喜歡這種植物作爲景觀植物而培植於園中,且這類植物據云南本土人講,的確有退燒之藥效。

因而,徐家在沐家得知後,也從雲南引進了一些。

“陛下所說此物的確是源自雲南,不過現在江南的士大夫家都會栽種此物,此物有高大如鬆的,也有矮小如灌木的,微臣這就找人來取其樹皮搗碎之,先磨製成粉,給畢公服用一些,然後再想辦法制陛下所說的金雞納霜藥,豈不更好?”

徐文爵這麼一說,朱由檢也很是贊同,他本來還想讓人用點青蒿搶救一下畢懋康,現在既然有金雞納樹自然更好了:“很好,看來你這個魏國公也不是全無一用,知道舉一反三。”

朱由檢將研製金雞納霜的任務交給了徐文爵。

作爲皇帝他也只能儘可能把所有的任務都派下去,他不可能像其他穿越小說裡的主角一樣親自搞各種實驗。

那樣的話,他得忙死,也得累死。

朱由檢不知道畢懋康的病到底能不能好。

但大明槍械製造之事卻不能耽擱。

“陛下,奴婢記得你曾經言及火器一途,西洋番走在我們前面,既然現在畢公身染疾患,我們不如讓西洋番給我們造槍,陛下難道忘了,欽天監有個湯若望,當初陛下特旨讓範閣老帶着他一同南下的。”

王承恩這麼一提醒,朱由檢纔想起自己隨自己南下的官員中還有個西洋人。

“多虧愛卿提醒,朕險些忘了此人,立即召他來軍械所見朕!”

朱由檢說後便傳命擺駕軍械所。

剛巧在這時候,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也來到朱由檢面前回話說從澳門僱傭的三百葡兵即佛郎機人也歷經半月抵達南京。

在此時的大明,大多對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分不清楚的,當然在這個時代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沒有分開,且都已佛郎機相稱。

提到佛郎機,除了佛郎機炮外,自然不能不提到澳門。

朱由檢作爲大明的皇帝自然不能坐視大明的領地被外來者據爲己有。

好在澳門現在的歸屬權還是模糊的,朱由檢現在忙於應對韃子也懶得去追究這個。

更何況,臺灣也還被紅番鬼即荷蘭控制着,朱由檢此時也是鞭長莫及。

他雖然是大明皇帝,但在海上的控制力,他還不如鄭家。

此時的大明軍械所位於秦淮河下游,緊靠在外城內,內城外。

朱由檢沒敢直接把軍械所設在城外,畢竟誰也不知道將來南京周邊會不會遇到韃子襲擊。

軍械所乃軍事裝備製造重地,如同十八歲的花姑娘不能出閨閣任由人隨便看一樣,不能讓人隨意靠近。

朱由檢甚至已經下旨將這裡設爲禁地。

除了技術工匠以及工部分管軍械所的官員外,都不得不進入這裡,而大明近衛軍第二軍也在這裡直接駐紮了一個營。

工部尚書徐石麟最終還是沒有被朱由檢撤職,此時的他正負責對大明軍械所建築羣的建造。

而工部右侍郎宋應星則負責對一萬餘名工匠和原工部軍器局和內府兵仗局等基層官吏從新記錄與分配。

因軍械所各局生產車間都還在改建中,因而同淮安講武堂一樣,只能建造一些青瓦平房作爲臨時車間。

目前大明軍械所按照朱由檢初步確定的格局是五局一廠,即鋼鐵冶煉局、火銃局、火炮局、火藥局與王恭廠。

現在負責管理軍械所的工部右侍郎宋應星主要精力放在鋼鐵冶煉局的鋼鐵設備從新制造與組裝上。

其他四局與王恭廠依舊還是混亂狀態。

只有一萬餘名工匠被重新甄選了一遍。

按照宋應星的報告,大明官營工匠共有一萬三千四十二名。

其中參與打製鐵器與鍊鐵的工匠佔了約一半,而熟練使用串聯式炒鍊鋼鐵的工匠則是三千餘名。

宋應星將其一共分成了三百組,每組約二十人左右,並選一名技藝精湛者爲組長和兩名副組長。

朱由檢也同時允諾該組長享受從七品官待遇,副組長享受正八品待遇,熟練工匠按照技藝水平劃分等級,高級享受從八品待遇,中級享受正九品待遇,低級享受從九品待遇,學徒則不入流。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朱由檢給予了工匠們官身,等於提高了他們的政治地位,算是改變了手工業者的低待遇。

除此之外,朱由檢也表示允許工匠們離開朝廷軍械所自謀出路,而選擇留任的則也是採取僱傭制,可以有離去的權利。

這樣也就不算是束縛工匠的人身自由,但朱由檢給予軍械所工匠們出身地位,也沒多少工匠想離開。

更何況,朱由檢已經下旨廢除了賤籍制度,科舉一途對於出身實行無門檻操作,甚至不限國籍。

工匠們自然更加願意繼續留在軍械所而不會願意回去當老百姓。

接下來,火銃局佔了四千名工匠,但宋應星還沒有來得及具體分組,這個同大明火器製造方向太繁雜的現狀有關。

在大明的火銃便有鳥銃、三眼銃、魯密銃、柺子銃等火銃五花八門的火器。

朱由檢已經決意要改變一下大明火銃研製的思路,從研製到生產,必須要明確目前大明的陸軍要主裝什麼火器,然後研製火器的主要方向。

因而,他來到軍械所時便先來到了火銃局。

這時候,三百葡兵和湯若望也到達了這裡。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八十七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八十七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