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

接下來,左軍又連續發動了幾波攻擊,不要命的往九江城城牆下堆積屍體與箭矢彈藥。

但九江城依舊巍然不動地屹立在江岸,偶爾被炸塌的殘牆在左軍退卻後又會被及時的補上。

黃得功帶着督戰隊親自在城門各處巡視,手裡提着不少因怯戰而臨陣脫逃的官兵腦袋,使得守城官兵不敢不力戰。

巡撫唐祥泰則帶着一幫屬吏將肉湯與熱飯送上城樓發放。

硝煙瀰漫的九江城因此而冒出暖烘烘的熱氣。

而在江北對岸的左軍陣營,左良玉的病是越發的重,左軍的官兵也是垂頭喪氣地坐在地上。

他們大都是隻能欺負欺負老百姓的軍隊,再加上將領們各有私心,所以都不願意再去攻打堅城九江城。

再加上糧草的短缺,左軍現在開始嘗試到自己禍亂湖廣的後果,對岸的官軍尚能吃飽飯,而左軍則有不少輔兵早已是飢寒交迫。

“父親,如今士氣低迷,且九江城有長江爲依託,再加上城高牆厚,我們不能在這裡耗下去了,黃得功多拖住我們一日,我們就少一天的糧,到時候我們即便沒有戰死也會被活活餓死的”,沒人此時敢勸諫左良玉,也就只有他的兒子左夢庚此時敢戰出來。

左良玉喟然一嘆,只得命道:“傳令三軍,除金聲桓部警戒敵軍來襲外,其餘人等準備拔營北上,由黃梅,宿松攻安慶,攻下一城,就屠一城!”

爲了滿足軍需,再加上心情的確很鬱悶,所以左良玉下了下一城就屠一城的屠城令。

數十萬左軍聞知又可以進行掠民屠城,低迷的士氣又恢復了些,開始配合着進行着北撤之舉。

左軍這裡一開始撤營,便有人立即來到九江城將左軍北走的消息告知給了黃得功:“大帥,左軍退了!”

“什麼,左軍退了!”

唐祥泰先激動地反問了一句。

而緊接着,整個九江城的官民都激動而興奮地高喊了起來。

“左軍退了!”

對於九江城的官民而言,左軍撤退就意味着他們可以不用再緊繃着神經,不用再擔心軍紀敗壞的左軍一旦攻破九江的後果。

但黃得功和吳孟明等並未因此高興。

作爲統籌整個江右地區防範左軍的主將,黃得功深知左軍北走就意味着,翁之琪部要面臨左軍的攻擊,而接下來,安慶將成爲雙方下一個主要爭奪點。

“不能讓左軍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撤走,所有騎兵帶足三天干糧,隨我渡江追擊左軍!”

說畢,靖南侯黃得功便立即下了九江城樓,將城防任務交託給巡撫唐祥泰後就立即騎着戰馬出城而去。

黃得功知道左軍肯定也會有軍隊警戒後方,因而黃得功命令水軍避開德化境,由一小渡口等岸,帶着數千騎兵直接朝左軍金聲桓部右翼殺來。

雖說黃得功的騎兵也難比建奴八旗,但也是黃得功不惜犧牲朝廷撥予的三萬兵額養出來的敢戰鐵騎,因而一衝入金聲桓部便大砍大殺起來。

金聲桓只得趁着前軍未亂,丟棄後軍,帶着前軍立即奔跑,一路上丟盔棄甲,拋棄輜重無數,等到了左良玉中軍大帳時,使得整個左良玉的中軍也跟着軍心渙散,誤以爲黃得功大軍來追,慌忙往北而逃,絲毫沒有秩序。

黃得功殺了一路,招降了數萬左軍,除派水軍押金受降左軍回城外,他則繼續帶着騎兵往北追來。

不過,等黃得功到達黃梅縣附近後,因得知張元亮部與左軍主力會師,因而也只能選擇回撤九江。

左良玉的大軍到達了黃梅縣附近,因後面沒有了追兵,而黃梅縣又在明將李時春手裡,因而只能在黃梅縣附近安營紮寨,準備養足精神後再攻克黃梅縣城。

左軍四處劫掠,爲籌足數十萬大軍的軍需,幾乎是把整個黃州府刮地三尺。

負責黃梅縣守衛的將領李時春乃袁繼鹹的人,官職是副將,與翁之琪一同離開九江來到了這裡,且主動請纓負責黃梅縣的防務。

黃梅縣不過是一座小縣城,除了能爲宿松城抵擋部分壓力外,也沒多大的防守意義,而且城牆並不是磚牆,而是土牆,因而如果不是左軍如今軍心渙散的話,李時春是守不住黃梅縣城的。

“總督有令,左軍乃兵匪畜生,着副將李時春立即轉移城中百姓於宿松,轉移後主動棄城,不得有誤!”

在通過翁之琪的斥候知道整個黃州府都在被左軍瘋狂破壞時,總督袁繼鹹毅然決定放棄黃梅等非可守之城的堅守,並果斷令李時春等轉移民衆財產的宿松,然後再轉移到安慶,他也要學黃得功在安慶城下與左軍來一場消耗戰。

這也算是袁繼鹹軍事能力的最大展現了,而左軍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即將要面對下一場消耗戰,在不費一兵一卒佔領黃梅後,左軍猶如流寇一般,絲毫沒有據地養兵的意思,瘋狂地掠奪與殺戮,直到了宿松城下,因宿松城百姓已經聽聞左軍的暴行,全都上了城樓,和官軍翁之琪部一同守城。

左軍攻了數日也攻不破宿松城,便只得繞開宿松城,直接攻安慶,可安慶比宿松城還堅固,自然也攻不破。

於是,整個三四月間,左軍便困在了宿松安慶一帶,不得進寸步,好在眼下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溫度適宜,也就還能堅持着。

不過,左良玉的病情是越來越糟糕,爲了能早日抵達江南,他只能在十日後再次下達攻打安慶的軍令。

甚至這一次,左良玉還擺出了陣法。

這一日,袁繼鹹照舊聞戰鼓而等城牆,卻看見整個城外都是婦孺被剝得不着一物,露出不堪入目之物,惹得城牆上的官兵都瞪大了雙眼,甚至已經有忍不住地把手伸進了褲兜裡。

“這是什麼陣法,竟然以婦孺爲質,實在是無恥至極!”

袁繼鹹不由得罵道。

其學生傅青主回道:“恩師,這叫陰0門陣,昔日張獻忠與左良玉斗戰時用過,如今沒想到左良玉也學了此招,他們抓來婦孺以此露下身便是有意轉移守城官兵陽氣,使人無心作戰,欲破此陣,只能擺陽0門陣!”

“何爲陽門陣”,袁繼鹹問道。

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請個假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
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請個假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