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

西南戰事一定,朱由檢便啓程趕回京城。

這一次,朱由檢是從敘州登船直接去往重慶,再由重慶順江而下到宜昌,一路看了三峽美景,飽覽眼福後,很快便到了武昌,緊接着到九江、沒多久便回到了南京城。

因而回來所耗費的時間比去的時候少了許多,但坐了一路的船,把整個長江都幾乎看了個遍的朱由檢也着實疲憊的很,由宮中美人捶了一夜的背後才緩解了許多。

如今離正式北伐之日已沒多少時間,近衛軍各軍已全部集結完畢,就只等着朱由檢祭旗宣佈正式起兵北伐的到來。

不過就在十月初五日這一天,卻迎來了大明陸軍軍事學堂第五期學員與大明船政局第三期學員畢業典禮的日子。

朱由檢爲此特地下旨在武英殿爲這兩個學堂的畢業軍官生聯合舉行畢業典禮,並統一編配爲大明近衛軍第二軍新的基層軍官。

原大明近衛軍第二軍大量基層軍官早在朱由檢去西南前便已着何新負責重新與近衛軍第六軍進行整編訓練爲近衛軍第八軍,由御馬監掌印太監何新提督第八軍任總兵官。

此次北伐,朱由檢沒有再打算讓何新掛帥,主要是這位隨自己從南遷前對付文官開始後又一路征伐到現在的曾經內官都太監如今已年邁且舊傷復發,也只能再留於南京。

再說,自從上一次發生的潞王造反之事後,朱由檢也不敢再留太少的兵力守南京,這一次他打算直接把近衛軍第八軍共計十五萬人留在南京,由自己放心的何新統領,也可確保後方無事。

近衛軍第八軍大部分是近衛軍第二軍老兵與基層軍官充任,算是對自己最忠誠的軍隊,由他們留守南京,朱由檢也放心。

而近衛軍第二軍新的總兵官則是第三軍第一兵團總兵官秦佐明調任,秦佐明乃烈士遺孤,戰功卓著,且由朱由檢特旨,繼承了自己姑姑秦良玉之忠國公爵位,由他擔任軍團級別的總兵官也算是實至名歸。

至於忠國公秦良玉則已於崇禎二十二年年初去世,崇禎帝朱由檢特地追封其爲長沙王,追諡武恭,可謂是死後殊榮。

大明異姓封王則寥寥無幾,就一個劉澤清也不過是朱由檢權宜之計,封了沒多久就直接除掉,而死後封王者也不過開國幾位元勳而已,如今朱由檢重封秦良玉死後之榮光,自然是要拿她與開國元勳對比,以此達到激勵當今天下將士之心。

秦良玉尚且能死後封王,黃得功、周遇吉等輩自然莫不更加勤於王事。

南遷已有了五年,有的大臣的確已垂垂老矣,也有些如秦良玉這般告別了人世。

畢懋康也最終沒有逃脫於十七世紀中葉去世的命運。

在崇禎二十二世線膛槍制式生產後便得了重病,最終於九月宣告離世。

人有生死,草有榮枯,朱由檢雖是穿越者,但到底不是閻王爺,無法逆轉一個人的壽延,即便是他用金雞納霜延續了畢懋康幾年的壽命,但卻無法讓他長命百歲。

朱由檢也不知道自己的壽延是多少,不過據他所知朱家的歷代帝王中鮮有長壽者,或者說整個華夏曆史裡做帝王的的確沒幾個長壽者。

北伐迫在眉睫,他不知道北伐之後,自己還能爲這個王朝做多少年的帝王。

也許他因爲是穿越者與朱家之前的歷代帝王的壽命或有不同,但他知道自己的確得珍惜可能不會太多的時光。

好在朱由檢現在還沒滿四十,各項生理功能都還強健有力。

新晉的五十名貴人黃媛貞與黃媛介先後懷了孕,這是一對姐妹,卻也是最先被朱由檢破瓜的貴人,年齡一人二十,一人十八。

這也就意味着朱由檢將要再添兩個皇嗣,若都是男胎的話,帝國的繼承人在朱由檢年邁之後或許會再多兩個競爭者。

朱由檢已着禮部升了姐姐黃媛貞爲苓嬪,妹妹黃媛貞爲雪嬪。

對於兩人而言,爲皇室誕子便是其宿命,受孕晉升便是其榮耀,相比於內官要處理各種宮中內政事務,她們只需當主子服侍帝王產子養尊倒也比較輕鬆,也就沒有什麼覺得不幸福之處。

相反,成爲了朱由檢貴人卻還沒有被輪到臨幸或者已被臨幸而無受孕跡象的宮中美人們卻漸漸有了着急之色和豔羨黃媛貞與黃媛介姐妹,畢竟自從黃媛貞與黃媛介姐妹受孕後,宮裡宮外的人都待她們不同了。

自古三個女人一臺戲,何況朱由檢的後宮有五十多人,朱由檢也沒覺得奇怪,此時的他也沒閒情去疏解這些什麼閨怨企盼。

武英殿的燈火已經變得交相輝映,來自大明陸軍軍事學堂和大明船政局的軍官生們已相繼進入了武英殿,腰桿筆直地坐在大殿正中央的長凳上,一個個面若中秋之月,身若百鍊之鋼,目光銳利,鐵拳緊握,嘴角卻帶着自信的微笑。

在崇禎十七年以前,大明朝只有高登金榜的進士才能享有進皇宮見天子的殊榮,而如今作爲這些即將被選入大明近衛軍的基層武官則將與昔日的進士們一樣的榮光。

這無疑是大明一改崇文抑武爲文武並重的直接現象,武官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此時從秦佐明、陳子龍、夏允彝、張同敞、顧炎武等武官已能和兵部尚書阮大鉞和兵部右侍郎王應熊等平起平坐,互相致禮。

玄色的編鐘開始奏響渾厚莊嚴的音樂,一排皆是峨冠博帶的官員走了進來,緋紅色的官袍與彩色的樑冠把整個大堂襯托地越發的莊嚴。

緊接着便是內官捧着由紫金瑪瑙鋪紅絹的盤子儀態端莊地走了進來,盤子上是一柄劍架,劍架上是玄色鋥亮的漢劍,漢劍之柄鐫刻着皇明二字,玄色乃帝王之色,以帝王之色賜予軍官生爲佩劍以此表明皆是天子親軍。

朱常炯不由得挺直了胸膛,看着那柄閃耀着黑色光芒的漢劍,油然而生出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其他軍官生也是如此,有的已不由得咧開了嘴。

北伐要開始了,北伐結束,都城是北遷回北京好還是就留在南京好

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八十八章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
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十二章 遇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八十八章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