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

李定國此時也是愁眉不展,之所以愁眉不展是因他和孫可望發生了意見分歧。

孫可望是希望先進佔雲南再圖貴州的,因爲雲南遠離明軍主力更易拿下。

而李定國則是希望先進佔貴州,因爲一旦佔領貴州銅仁北可襄助川東之艾能奇部,南可威脅明軍之糧食基地廣西,東可威逼湖廣之常德長沙。

張獻忠對於自己這兩個義子的建言都直接採納,令孫可望進雲南,李定國進貴州,甚至敘其功加封孫可望爲滇國公,命其鎮雲南;加封李定國爲黔國公,令其鎮貴州。

李定國對此頗有意見,在他看來,自己和孫可望互爲犄角,不該分兵,以此做到進退有度。

但孫可望不聽從李定國之建議,且依仗自己乃是兄長,又以父皇已下皇命爲由先從烏撒南下平夷衛,但卻在交水遭遇明軍楊展部襲擊,因而大敗,退回烏撒府,至今未得進入雲南曲靖一寸之地。

而李定國則先已趁着明軍分守雲南與貴陽之際用奇兵搶佔遵義,最後甚至一度佔據貴陽、安順、平越等城,幾乎就快要實現佔據貴州全境之目的。

但李定國沒有想到的是明軍突然出現一支裝備優良且作戰極爲頑強的部隊,一路西進硬是用人命填的方式攻下鎮遠、偏橋、興隆等要隘。

李定國當機立斷果斷撤軍回遵義軍民府。

但他知道眼下自己單獨進軍平越、貴陽或銅仁皆會遭遇明軍主力拒守。

再加上進入夏季雨水變勤,即便是晴日又會暑熱難當。

因而在他看來,沒有孫可望部的協助,他孤軍深入的話,難以再次實現進佔貴州全境併爲自己的大西政權擴大根據地的目的。

所以,李定國再次向孫可望傳達了自己希望他引兵進入貴州的意思,也向張獻忠上了奏疏。

但孫可望沒有答應。

孫可望覺得自己是兄長,不希望淪落爲配合李定國的將領,也不願意爲李定國做嫁衣,用自己的軍隊幫助李定國實現佔領貴州全境的目的。

甚至孫可望也以兄長的名義建議李定國撤出在遵義和貴州佔領區的軍隊到雲南協助他佔領曲靖進而攻佔昆明。

但李定國也以大雨所阻且要爲孫可望擋住明軍主力爲由拒絕了孫可望的提議。

因而。

如今整個大西在貴州的兵力便只有李定國一部,且皆由李定國一人負責。

不過,李定國也知道只憑自己的軍隊守住遵義有餘,但要佔領貴州全境卻很有難度,所以一直沒有輕舉妄動。

但李定國沒有輕易放棄,而是選擇了一記險招。

“明軍接下來肯定會想盡辦法奪回遵義,而下遵義必先奪下烏江關才行,我們得派重兵守住烏江關!但我們也不能就這麼輕易放棄進佔貴州的計劃。

所以本將決定:由副將封先楚領步兵五千精銳攜繩索木板,連夜進入大樓山,過仁江、潭水、烏江、越烏蒙山、提溪、銅仁大江、銅仁小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銅仁!

明軍督師及其雲貴總督和總兵皆在銅仁,一旦佔據銅仁,便達到擒賊先擒王之目的,到時候本將再率大軍南下平越,必能橫掃貴州全境,這是一招險棋,但也是唯一實現進佔貴州全境的辦法!”

李定國將自己思索良久的戰略以命令的形式傳達給了自己的將領。

謀定而後動是他的習慣,而他縝密的思維習慣也素來被他的部屬所信服,其副將封先楚當即便開始下去準備,而李定國自己則開始思索起自己如何守禦遵義的事來。

此時的李定國並不清楚他的明軍對手是大明近衛軍第七軍第二兵團副總兵閻應元,也不知道閻應元是先後參與過對戰阿濟格部清軍、洪承疇部清軍以及打擊過海盜、剿殺過反動士紳的大明青壯派軍官中的佼佼者。

李定國內心裡也就本能地覺得明軍官兵依舊還會選擇以烏江關爲防禦重點。

但作爲名將最基本的軍事素養便是考慮周全,因而李定國也不例外。

他能預料得到明軍下一步肯定要重點進攻遵義,所以他沒有選擇親自帶領精兵偷襲銅仁,而是親自坐鎮後方,預備阻擊明軍主力。

而這時候,有李定國自己的眼線來到了李定國這裡:

“老爺,我們人傳回消息說,明廷皇帝朱由檢近日進了貴州地盤,而且在年初南京城便有旨意發出,說明廷已對清廷宣戰,準備於今年十月舉國北伐。”

“明廷皇帝朱由檢來貴州了,他爲何會來貴州?”

李定國百思不得其解,但依舊還是暗自忖度起來:

“這明廷皇帝朱由檢自南遷親掌軍權後便未嘗有敗績,多鐸與阿濟格乃至洪承疇等皆敗於他手裡,如今西南戰事懸而未決,他來只怕也是爲了急於靖平西南,好使得他北伐之時無後顧之憂。”

“如此想來,明軍必會加強對遵義的攻勢!本將就更加不能掉以輕心!遵義除了烏江關外還有什麼可能會被攻破,會不會是大樓山?”

李定國問着的時候,其部下杜時輪不由得說道:“大樓山險峻得很,明軍皆爲淮揚兵,泅渡或許還行,但爬山估計不能,如今又是盛夏,螞蟥毒蛇出沒,明軍未必敢冒這個險。”

“無論如何還是要在大樓山一帶加派斥候,另外,派人打探烏江關方向!”

……

西南地區的山脈不比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中下游的山脈,這些大山很多都是無人煙的荒蕪大山,或終年積雪或野獸出沒。

不然,閻應元也不會親自帶隊來偷襲遵義。

而李定國也不會派自己最信任最精銳的軍隊穿越數道險峻大江跨越烏蒙山去偷襲銅仁。

原本都爲華夏之救亡圖存立下功勳的兩名當世名將此刻便以這樣的方式在西南的十萬大山間開始了他們正式的交鋒。

此時的閻應元和李定國都是自己的君主朱由檢和張獻忠分別看重的青年將領。

一個在西南已聲明初顯,位居國公之位。

一個在近衛軍中已是當紅將領,在大明國內媒體報道下已成爲無數閨閣小姐和名妓歌女暗戀的對象。

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
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