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

當日中午,在近衛軍於懷寧城下與左軍中軍鏖戰之時,黃得功和袁繼鹹麾下的軍隊也傾巢而出,猶如決堤之水撲向了左軍其他各部。

其中,黃得功之妻兄翁之琪親領其部十五萬大軍從九江、宿松兩城直撲張元亮部。

而袁繼鹹心腹將領李時春則親領十萬大軍直撲道興乘部。

在江右地區與左軍對戰已久的近衛軍第七軍雖大多還是傳統型的軍隊編成。

有黃得功與袁繼鹹舊日帶領的老兵,也有之前招募的鄉兵,但這些官兵此時也都知道左良玉的大軍已經是行將就木,因而一個個殺敵的積極性頗高,畢竟誰都知道,左軍一路東進,可是搜刮了整個湖廣的錢財,誰都想趁此期間發一筆財。

張元亮部算是左良玉中戰鬥力比較弱的部隊,也就是傳說中的打糧部隊,整個軍營混亂且沒有秩序,且大多都是兵痞,整個軍營內最多的是被擄掠來的婦女的哀泣聲,而不是訓練時的喊殺聲。

翁之琪親領三千鐵騎衝了過來。

如同,左良玉有隨自己征戰多年的鐵騎一樣。

翁之琪所領的三千鐵騎也是黃得功從軍以來攻伐天下的根本,在此之前,便已立下從左軍數十萬大軍中突擊而出,並搶佔宿松的功績。

這三千鐵騎也都個個是老騎兵,弓馬技藝自然是純熟精湛,而且眼前這些左軍又非左軍精銳,自然是隨意砍殺。

或聚衆而賭或正排着隊對一民婦施暴或正坐在地上打盹的張元亮部左軍一見翁之琪的騎兵衝來,想也沒想就開始丟下槍和火器,撒開腳丫子往回跑。

翁之琪搶先縱馬而來,眼前這些左軍或累或餓或意志消沉,在他面前就如油菜竿一般,被翁之琪一刀劈斷,然後縱馬一躍,以馬蹄踏死數人,在坐騎穩落在地後,又急忙數箭齊射,將奔跑的左軍射殺在地。

翁之琪就這樣先帶着三千鐵騎沖垮了張元亮的八萬大軍,成堆成堆的左軍忙丟下手中的刀槍往四處奔跑。

此時,十五萬近衛軍第七軍的官兵也漫山遍野地跑了來。

這些步兵雖沒有近衛軍官兵那樣嚴整的陣型要求,但主將黃得功也算是治軍有方,他所調教下的官兵也能做到基本的軍人操守,見到左軍一路奔逃,也沒有忙着去搶女人與軍械財物,而是先瞄準了這些左軍官兵的人頭。

張元亮打着馬瘋狂地跑着,並對自己的親兵喊道:“快去告訴大帥,我部突然被大規模官軍襲擊,領頭的是翁之琪那傢伙!快,快呀!”

張元亮說完就瘋狂地朝一處山崗跑去,他現在根本就沒辦法組織起自己的部下抵抗。

袁繼鹹麾下的李時春也領八萬江西籍官兵猶如潮水一般朝道興乘部涌來。

道興乘部的戰鬥力比張元亮部稍強,但道興乘部在安慶府城下損失較大。

因而,道興乘在得知數萬官軍來攻,竟然帶着麾下三萬部衆朝懷寧城奔去,而這三萬部衆卻以爲是戰敗,而乾脆直接變成了大潰敗。

有的左軍因爲飢寒交迫已經完全沒辦法拿起刀槍抵擋朝廷官軍,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官軍過來將他們斬殺在地。

大多左軍甚至直接就跪在地上磕頭請降,但朱由檢早已下過旨意,左逆大軍枉顧天下大局,險些害華夏於最危難之際,因而除戰前起義外,不得饒恕。

因而,這些曾經禍害湖廣百姓數年的左軍即便投降也會被直接殺死。

道興乘在自己的親兵護衛下只得一路朝懷寧城奔跑,卻正好被李時春堵在了路上。

道興乘與李時春也曾共事過,因而一見李時春就直接跪了下來:“李將軍,放兄弟一條生路吧!或者讓兄弟給你當家奴也行!”

李時春冷冷一笑:“陛下有旨,左軍乃謀逆之軍,未起義者,皆是該殺!”

說着,李時春手中的弓弦一鬆,一支重箭射中了道興乘鎖骨處,疼得道興乘摔下馬來。

“拿下!”對於道興乘這樣的左良玉麾下大將,李時春自然是要活捉,到時候自己羈押進京交於陛下,也算是大功一件。

整個官軍對左軍的圍殲變成了一場大屠殺,官軍們到處蒐羅着左軍,只要還穿着頭盔或甲衣的,幾乎都不會被放過。

金聲桓此時出了陣營外,此時,整個左軍各部中,就只有他和羅岱部還較爲安靜。

不過,因還是白天,除了喊殺聲在耳邊時起時伏外,金聲桓此時還感受不到整場大戰的激烈。

他的親兵給他的手臂已經纏好了白布,並對自己麾下的將士吩咐道:“傳令下去,將所剩的糧食和肉都拿出來,今天中午讓兄弟們吃個夠!”

“將軍,這樣的話,我們後面就會沒糧了!”

“怕什麼,從今天起,我們就要回歸朝廷,吃皇糧了,誰特麼還想天天喝稀飯吃野菜!”

金聲桓說着就出了大帳,對眼前的己部官兵吼道:“諸位將士們,從現在起,我們不再是叛逆之軍,從現在起,我們依舊是吃皇糧的官軍,而陛下給我們的旨意是,只要我們殺了對面的左軍,殺一條可替自己贖一條命的罪,袁總督也已表示,到時候可拿人頭去總督府登記,得左軍一顆人頭者,饒命一條,得兩顆者,多餘者可得賞錢!你們說,我們幹不幹!”

“幹!”

“幹!”

此起彼伏的喊聲直接道明瞭金聲桓部官兵的心聲,此時誰也沒有要和朝廷繼續作對的決心。

且一聽可以通過殺人得到朝廷寬宥。

一個個自然是興奮不已,對於他們而言,能不再是朝廷的罪人,便讓他們的身心一鬆,即便是以後回去務農也不會擔心被朝廷官府羈拿。

一個時辰後,吃飽喝足的金聲桓部也一個個手纏白布朝羅岱部席捲而來。

但這時候,左良玉中軍求救的人也趕到了金聲桓這裡,金聲桓二話不說,先把這求救的人剁成了粉碎。

他這一剁,金聲桓身邊潛伏的錦衣衛也徹底放了心,畢竟這就意味着他已與左良玉徹底決裂。

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請個假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十章 帝后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
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請個假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十章 帝后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