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盤古開天和帝開天,彪子也是琢磨了很久才弄明白。史書這東西想弄清楚,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至於漢代前後稱盤古爲帝的說法,也的確存在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帝開天的解釋也算合理。
‘帝開天,火入瑤’的解釋,也是根據後面的話反回來解讀出來的。光頭彪子停下來,腦海中仔細回憶那段原文,好像是‘衆接真陽入虛’,光頭彪子不敢確定記憶有沒有錯處,所以話說地也是時斷時續。
據老人家講,這些晦澀語句,很可能是先人在大鼎上抄錄而來,大鼎如果是真的,那時候的人們不可能知曉其真正的意思。
從大殿出來,我心裡還在想着怎麼拖住彪子!此時他自己卻東拉西扯起來,這也倒省着我們費心!
“等等!”我打斷彪子的話:“根據你剛纔說的,東仙,流金飛煞等等語句,從字面上來看,不像是大禹九鼎出現那個時代的語句”。我記得明哥那時候說過,有關大禹治水時期的洪水記錄,也是漢代書籍上的記載,‘九州裂,天地崩’這樣的詞彙字眼只會出現在漢代。
想要弄清尋仙求法的來龍去脈,不得不從遙遠的先秦時期說起!提到先秦時期,《山海經》是繞不開的文獻資料!
因爲《山海經》在史學界公認成書是在夏朝,夏朝的文字語法不可能像漢朝。所以我猜測,老先生對你說的應該是那些大鼎上記錄的字,可能是漢代人根據理解記錄下來的。而並非大鼎上的原文,因爲據我猜測,漢代人不太可能看得懂夏朝文字。
要想弄明白,咱們慢慢說!
《山海經.海內西經》記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
先別管這是一起恐怖的起死回生事件,咱們先說這樣的記錄方式,語言文法,絕對是漢代纔有的,不可能是夏朝的文字體系。說到《山海經》,我又想起其中一段《海外南經》當中的話:不死民在其東,其爲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黃帝命巫彭、桐君處方盄餌,湔浣刺治,而人得以盡年。
這又是一段話細思極恐的內容,比那起死回生還要可怕。
“你等一下”張春來又打斷我說的話:“金彪說的是老人家講述,是按照事件出現的時間來分析,而你想表達的是事件當中出現的大鼎和史書資料的順序”。
“對對對”我拍手說道:“我就是想說這個,可是一說起來就扯遠了”。心裡暗道張春來威武,給我找到了話茬,那就由我來主場,省得聽別人說犯困!
首先出現的事件是大禹九鼎,出現在了秦始皇祭天儀式上,而當時的並沒有真實的文字記錄證明,那些是真正的大宇九鼎。對此事所有文字載體,是漢代人根據傳說寫就,‘東仙,流金飛煞,帝開天,火入瑤。衆接真陽入虛’。
對於這樣的記錄,當時並沒有詳盡的解釋,只是根據後來其它古籍上所有關於飛火流金的記敘,想象對證出來的結果。
光頭彪子頻頻點頭,就是這個意思,彪子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只能按照當初老人對他講的來說。那些大鼎上求仙內容很多,老人家給彪子講的很詳細:
‘仙山之東,法衆三關自有爲入無,知意而歸於虛。漸法也!’。
這些話解釋起來的意思就是,在仙山東面的求仙之民,心中早已沒有世事觀點,心中一切都屬自然,此等纔算是剛剛入道。
‘常衣一衲,二三月一食,山野其行如飛’。
求法之民終年只有一件衣物,每兩三月吃一口東西,在山野間行走接近於飛。而且兩三個月才吃一餐,他們遵行的是每年十個月的古老曆法,一年只分十二節氣,每月三十多天,細算起來百日左右吃一頓。而前面的一句三關自有爲入無,知意而歸於虛,也就是說清楚了,求法先民根本和人類的生活習慣不同,思想與行事方法和動物一樣。
這一點在後面的一段話中準確呈現。
‘以我之魂,入天地萬物之魂,以我之魄,入天地萬物之魄。譬如木之爲物,可接異木而生,也可生爲一木。觀飛火流金,志誠於雨露,神魂遊仙外,接天地真陽虛無之機’。
以我之魂的書中解釋是精神力量,用我的精神力量凝聚天地萬物的力量。木之爲物的解釋爲,如果一草一木也有自身力量,那我也是一草一木,也可以和一草一木共生。也有人理解成求法之民的生活就在山洞和樹上羣居,身體結構和常人有異。
而後面的一段話纔是關鍵,這些求法先民,每日以虔誠的態度觀看飛火流金,志誠於雨露,神魂遊仙外,雨露是形容飛漸開的水滴,水滴打在身上臉龐,求法先民也是一副神遊仙外的樣子,無知無覺。飛火流金就是火瀑布,在求法學說中,此種觀看火瀑布的羣體行爲,是一種迎接天地真陽的方式,如沐真陽的說法估計就是這個由來。
“聯想一下西方宗教的受洗儀式,有沒有共同之妙”彪子說道。
“哈哈哈哈”。
明哥之前說的先民可能從出生開始就在樹上睡覺,才導致頭骨生長變形。古籍上說法是有這麼一羣愛看火瀑布的先民也是在山洞樹上生活,百日左右食一餐,可能就是說的風餐露宿茹毛飲血。
兩個說法切入點不一樣,所指的樣子都不能直接說明那些壘砌粘合的怪蛋來由,一切都不作數。至於求法先民的學說支持,照彪子說的來看,的確是有一整套完整的學說。但我的理解,這一套完整的學說,很可能是出自漢代的人記錄,真假程度難定。
‘漢代人可能是根據這段古籍內容,反向推斷大禹九鼎上的話,纔會有火入瑤,衆接真陽入虛這樣的詞句形容先民觀火瀑布的樣子’。
這樣就對了!太爺的故事裡說過,長久以來有一種說法,大禹以一鼎象徵一州,並集九鼎於王城。鼎身鑄有銘文,以九州各部文字記錄九州先民始祖、姓氏、宗祠、習俗,象徵萬古華夏,九州歸一。
而我們剛剛理解的記錄求法先民,事實上也並非是求仙練法,從字面上看只能理解成習俗,畢竟最後一句‘衆接真陽入虛’並未解釋真陽是什麼!入虛又指什麼!這話就好比有的人喜歡看星星一樣,在別人眼中那是在吸取日月精華。
火瀑布被冠以飛火流金,把那種先民觀看火瀑布的情景填加了求仙的色彩,把生活方式和仙關聯起來。明哥說的對,這樣說明不了什麼,咱們也不能強加聯繫。
彪子說道:“如果水量充足,空氣也是最原始的狀態,空氣中完全沒有任何雜質,在日落時分無風的情況下,落山的太陽與瀑布形成一定角度,瀑布就會發出紅色光芒。很重要的一點是空氣中沒有任何雜質灰塵,這樣的條件在今天根本不可能有,所以火瀑布在今天很難看到,有也是偶爾出現,能看到一次火瀑布,那是天選的幸運兒”。
“一百多天左右吃一頓,每天觀看火瀑布,這樣就是求仙!我怎麼就不信呢!”邵軍說道。
我說道:“你不信的東西早就有了,其貌如生,實已枯槁,古人早就不信,但卻偏偏要寫。都已經形如枯槁,乾巴木頭一般了,還其貌如生”。
張春來在一邊瞅着我說道:“想不到你還研究過巫彭和窫窳之屍這麼恐怖的故事”。
“你可真他嗎煩人”看到張春來那魚泡眼,氣不打一處來:“現在大家說信不信的問題,你跟我提什麼巫彭和窫窳!小時候我們哥倆不睡覺,就指着老爹的鬼故事入睡,我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不聽話,用明哥的話說,誰還沒個天真爛漫的童年”。
一邊說一邊眼角朝彪子使勁,告訴張春來,現在不是我們想討論什麼東西,是儘可能拖住彪子,順着彪子的話,扯就完了。
“那小宏哥說的,不死民在其東,人黑不死什麼的又是怎麼回事?”邵軍問道。
心裡狂贊不止,邵軍問得正是時候。反正我正想借着大家閒聊之際再拖一點時間,阿約一個人在前面那麼快,肯定是鍾磊的授意,鍾磊卻不急於趕路,是想讓我們去追趕阿約。有什麼目的先不猜,就是不能讓他得逞。就讓明哥和曉東去跟着鍾磊,我們拖光頭彪子一個人就行。
馬上給邵軍和彪子解釋,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十有八九是漢代的重錄版。《山海經》成書於夏朝,雖不太可能是甲骨文,但是字體絕對和漢代不同。這麼說是因爲,史學家的廣泛推定,夏朝可能有一套完整的獨立文字,不同於夏朝之前和之後每個時期。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山海經》中有一段記錄中山國和一目國的內容‘幹,未殳,厷果一復生’。我只記住這麼幾個字,幹是《山海經》中記錄一目國的國主,他的妻子叫果一,這個故事內容是,一目國和中山國打仗,幹身負重傷,但是沒死,回去和他的妻子果一同房,再次從妻子的體內生出,厷果一復生,也有人根據字面意思理解成乾和果一同時重生。
我本人也傾向於共同重生,前面說的巫彭和窫窳之屍,也是起死回生的故事。也正是因爲這些東西說的不清不楚,所以我才深信不疑,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是漢代重錄本,並不是夏朝原本,當中很多東西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