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

“通知張勝和鐵良馬上來帥帳。”高斯繼匆匆讓親衛去通知兩人來到帥帳之後開門見山道:“剛剛秦空已經出發返回細柳州了,但是我們和察爾汗那邊談判纔剛剛開始,我們必須要立足於打,以手中的槍來換取勝利。察爾汗歸順也好不歸順也罷,我們將士的馬蹄都要踏遍這片土地。”

“副帥的意思我們是以打促和,立足於打對嗎?”鐵良摸了摸腦袋道:“這個察爾汗代表的是薩法爾王朝北部山區部落聯盟的利益,也就是大致在我們如今佔領的鉢和州附近加上南邊一點的鳥飛州都督府和悅般州都督府兩地,至於我們背部的至拔州都督府等地也算是他們的底盤,只不過那裡太過於靠近於闐等地所以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控制力。現如今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已經在我軍的控制之下了。副帥的意思是我們去打細柳州?”

“打細柳州現在還不現實,不過其他地方倒是可以打打。”高斯繼搖了搖頭將地圖攤開之後繼續道:“以打促和不能這麼打,而是要給予薩伐爾王朝西南地區勢力也就是他們的主流勢力以重擊,給予他們最大限度的壓力,同時也是向察爾汗表明我們大唐的一種態度。”高斯繼指着地圖道:“你們立即出發沿着苑湯州出發然後循俱魯河往上游去攻擊王庭州都督府。”高斯繼指着王庭州都督府的位置道:“拿下王庭州都督府之後安西兵團要北上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高附都督府所在地,將那裡囤積的薩法爾北方兵團徹底擊潰斷掉他們南下斷你們後路。至於鐵良,你需要馬不停蹄南下攻擊月氏都督府。那裡基本上是薩法爾西南勢力的軍事力量集中的地方。一旦這裡被攻擊也就能夠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所以鐵良你們在張勝回援之前必須穩住局勢防備被他們給你打回去。”

“副帥放心,月氏都督府那地方確實要命,幾乎算是整個薩法爾王朝國土的中心了,如果這裡被我們拿下了,他們的東西南北就不能連成一體,到時候他們的那個什麼哈里發就是想要指揮北方部隊南下也會被我們擋住來路。”鐵良自然是一眼看出了高斯繼這一番佈置的高明之處所以點點頭表示自己會注意的。

“其實只要你們重騎營在月氏都督府城外轉一圈,薩法爾人估計都會立馬進入全國戒備的狀態。”高斯繼微微一笑,道:“倒時候憑藉這一個地方就能夠調動北方全國的兵馬跟隨我們的指揮棒轉動。”高斯繼的這一手確實是打中了對方的軟肋,面對薩法爾國內政治勢力的逐漸走向分裂,在自己選擇攻擊月氏都督府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加速推動這個進程。在事關自己生死利益的時候所有人想到的都會是犧牲掉對手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而這樣一來的話,察爾汗必然會因爲大兵壓境加速和西南主流勢力脫離謀求自己在戰後的地位,畢竟一旦月氏都督府被天策軍拿下那麼在大食帝國援兵遲遲不至的時候整個薩法爾王朝就會因此而徹底陷入劣勢,戰爭的主動權從此會直接落入天策軍手中。這纔是高斯繼真正謀劃的,也是他說的以打促和的真正目的。只有打掉月氏都督府才能夠讓察爾汗真正下定決心,而手握月氏都督府之後天策軍其實也就無所謂察爾汗的北部山區部落聯盟的土著勢力了。

天啓五年六月十五,南進兵團再次大舉出擊,安西兵團在和重騎營合力拿下苑湯州這個俱魯河橋頭堡之後就和重騎營分兵。張勝領兵直接北上高附都督府去攻擊薩法爾王朝的北方兵團。而重騎營則沿着俱魯河往上在王庭州都督府和之前從塞伽審州逃出來的薩法爾的五萬大軍展開激戰。重騎營依靠五萬人的人馬硬生生的堵住了對方几乎十萬人的攻擊,而且在一個完整的炮兵營的掩護之下甚至直接在開戰第一天就將對方從城外打到了城內防守。在接下來的五天時間內,張勝長途跋涉本兮高附都督府和此地駐紮的駱駝騎兵殺得昏天黑地。駱駝騎兵算是西北乃至於薩法爾王朝的特色兵種了。駱駝騎兵在荒漠地區比起傳統騎兵來說其實更有優勢更加有韌性,能夠適應沙漠地區的惡劣環境,而且依靠着駱駝高大的體型其實在短途衝擊的時候更加有威勢。只不過這些優點在張勝的安西兵團面前卻起不到一點作用。因爲長途奔襲所以安西兵團並沒有和重騎營一樣攜帶大量的重武器,但是在騎炮兵隨軍的迫擊炮的掩護之下,高大的體型無疑讓天策軍的將士在瞄準的時候更加方便,命中率比起一般的騎兵更高。而且駱駝騎兵的速度比起傳統騎兵畢竟是大大不如,所以依靠着人手一支步槍安西兵團硬生生在三個時辰之內打退了對方十幾次攻擊,殲滅大半對手,逼迫剩餘的人馬躲進了高附都督府城內不敢再出來野戰。只不過這樣一來可能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城內失去了坐騎之後面對天策軍而言這就是一場屠殺。土質的城牆根本擋不住爆破手的連續爆破,在城牆被炸塌之後五萬人一擁而入連夜展開巷戰,黑夜之中天策軍爲了快速解決對手,甚至是直接用手榴彈開道炸開沿途的障礙物,這種肆無忌憚的強力推進之後等到他們大體上解決完城內的守軍之後其實整個高附都督府內部差不多被炸的差不多了。慌亂之中的薩法爾士兵只要是躲到牆壁後方的天策軍基本上不會去管是民宅還是官宅直接全部炸飛。所以等到安西兵團從高附都督府南下的時候城內那些堅固的大貴族的家庭院落被炸的支離破碎,這些人在戰亂之後是欲哭無淚。但是在看到街道上那些尚未乾涸的血跡和隨處可見的屍體後這些人再也不敢對天策軍有所抱怨,各個都在張勝臨走之前讓暗衛搞起來的臨時軍管政府的號召下開始出錢出力進行戰後重建。

不過這些張勝是不知道了,他在打完這一戰之後只是稍作休息,自己安排了一下暗衛接管高附都督府然後讓他們通知司馬道信和高斯繼派人前來接收之後,於天啓五年六月二十三下午率軍南下,急速奔馳五百多裡地,一天一夜晝夜不息之後硬是在鐵良重騎營尚未打進王庭州都督府之前和他勝利會師。

“你小子速度怎麼這麼快?”鐵良見到安西兵團雖然疲憊之極但是全軍卻殺氣騰騰的趕到王庭州都督府城下頓時一把摟住張勝哈哈大笑。

“沒辦法,高附都督府那邊是駱駝騎兵,和我們的騎兵根本不一樣,這種東西體型太大了,閉着眼睛都能夠打中,所以我算是撿了個便宜。”張勝哈哈大笑道:“我給你們帶來不少駝峰肉啊,那東西可是大補,拿下高附都督府的時候我們全體將士可是直接將一千多頭駱駝全部吃掉了,這次特意給你們也帶來三千頭,咱們一塊吃。”

“你們趕緊休息吧,反正王庭州都督府這邊我已經將他們打的不敢出城了,所以你們先去休息,講那些駱駝都交給我們,到時候等到中午的時候我們就在城外吃一頓燒烤。”鐵良直接讓安西兵團進入軍營好好休息,自己則派人接過這些駱駝肉然後直接架設篝火在城內守軍衆目睽睽之下舉行全軍燒烤大會。

其實不用他這樣炫耀武力,安西兵團五萬騎兵趕到城下城樓上的薩法爾守軍自然是看的一清二楚,原本五萬人自己就被打的不敢出城現在又來了五萬,直接讓城內守軍的士氣降到了最低點,加上這次耀武揚威的燒烤大會,以至於在重騎營和安西兵團吃飽喝足之後炸開城樓之後城內的五萬多人幾乎是一擁而散根本沒有多少抵抗的餘地,鐵良和張勝幾乎算是兵不血刃拿下了王庭州都督府。而多達三萬多人的俘虜也讓兩人不得不派出一個營在王庭州都督府駐紮等待司馬道信那邊派人接收。

兩人在安置妥當之後立即帥軍南下圍攻月氏都督府。其實在王庭州都督府被圍攻的時候整個薩法爾王朝就被震驚了,王廷內部甚至召開了最高級別的軍事會議商議如何對抗天策軍的攻擊。只不過這場會議的結果卻讓察爾汗徹底失望,會議之上代表西南勢力利益的各部將領和哈里發主張調遣兵馬集中在月氏都督府及其以南區域進行防守防禦,同時派遣信使去巴格達再次求援但是對於察爾汗所說的派遣兵馬從北部繞過去攻擊天策軍側後斷掉對方的輜重通道的辦法視而不見,甚至在失去了自己的底盤之後很多人對於察爾汗已經是冷嘲熱諷不待見,而哈里發作爲王朝最高統治者也沒有將察爾汗的建議放在眼裡。這讓察爾汗心灰意冷之餘打定了主意。要知道察爾汗的策略可是真的可能從根本上打擊到天策軍的,但是包括哈里發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察爾汗的這一招中的其他意思則是利用這支軍隊快速收復自己的北部山區底盤。但是這些人顯然不願意放過徹底打擊北部山區部落聯盟的機會。

這次會議之後雖然細柳州這邊不斷有緊急信使傳送各地召集兵馬開始向月氏都督府附近集結,但是察爾汗在此時卻收斂了自己手中最後的力量就待在細柳州不動。而其他人也沒人理會這個本土最大的利益派頭子,在這種情況之下秦空摸到了對方的住所開始了秘密談判。秦空開門見山直接將自己這邊的底牌說了出來,告知察爾汗如果對方選擇歸順可以在戰後獲得和大唐子民同等的待遇,而且在民政官員抵達之後北部山區部落聯盟的所有人都可以和安西遺民一樣獲得大唐的戶籍,成爲大唐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權益。

這些回答讓察爾汗有點不滿,他作爲政治勢力的領頭人更加感興趣的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和自己這一系人馬的政治命運。而秦空的回答顯然更多的還是針對大部分普通人回答的。所以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秦空告訴對方,大唐子民都有參與帝國政治的權力,但是由於大唐目前實施的制度和國策都和以往截然不同,所以察爾汗及其麾下人手如果想要有所發展需要進行相應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進入政壇。察爾汗不太明白,但是在秦空告訴他這條原則是針對大唐所有子民設置的之後也就沒有再多說。雖然這和他所想的還是差距甚遠,但是在月氏都督府被天策軍圍困的情況之下自己如果再提這些條件指不定強勢的天策軍會翻臉。所以答應了下來,但是要求對方能夠給予自己這些人特殊照顧。這一點秦空也沒有多說,特殊照顧?大唐的特殊照顧估計只有一樣了,那就免費教授這些人學習唐言漢字,這本來就是教育部馬上就要在西北這邊安排的事情,所以秦空只是說雖然大唐這邊的官方法定語言是唐言,但是考慮到西北各地的複雜性,大唐會派遣專人教授各地百姓正宗的唐言和漢字,首批就是察爾汗這樣的西北具有影響力的人。

秦空走後察爾汗獨自一人沉思良久,老實說大唐這邊開出來的條件很一般,但是架不住人家很明確的表示凡是加入大唐戶籍就會一視同仁不會有所歧視,這一點和目前的察爾汗的處境是截然相反。而且察爾汗還有一點心思,那就是相對於天策軍和大唐,或者說薩法爾內部的西南勢力其實他們都是外來戶,只有自己這些北部山區部落聯盟的人才是土著居民,纔是地頭蛇。察爾汗有信心在吃一塹之後絕對能夠掌握住當地的基本權力,以後大唐要想真正統治薩法爾王朝的土地絕對離不開他們這些本土人。

察爾汗其實想的不錯,大唐要想在此地站穩腳跟確實需要他們這些當地人,光靠安西遺民那點人數根本不現實,而從內地遷徙百姓一個是時間來不及,另外一個人數也不可能能夠達到壓制本土勢力的地步。但是對於同化這些本地人分化瓦解他們的勢力,將這些心懷其他想法的高層和底層百姓剝離出來,大唐如今已經有着太多的經驗。這也是秦空絲毫不懼怕察爾汗有其他心思的原因所在,依靠着天策軍強勢的戰力壓制,只需要一個時間差大唐就能夠將這些勢力瓦解,將百姓逐步引導到大唐發展的軌跡上來。

細柳州內的這一幕交易暫時對於交戰雙方來說根本沒有什麼影響,甚至察爾汗雖然將自己在整個薩法爾王朝各地的內應和暗子的名單交給秦空的時候都沒有料到一點,那就是在薩法爾王朝的主力大軍尚未集結完畢之後鐵良和張勝已經拿下了月氏都督府,而且將城內的所有軍隊全部拿下。這一戰徹底震驚了整個薩法爾各方勢力,甚至他們都不知道在月氏都督府失落天策軍手中之後薩法爾人的前途到底在哪裡。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