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 132 章

宮中一應所有都是先從慈寧宮往下再分, 蓁蓁就是聖寵優渥也不能越過高位那幾位, 李氏這話說得便是貼心的話了,她笑着撿着梳妝檯上剩餘的幾枚花簪問:“不知道蘇州城裡如今時興什麼?”

李氏在她耳邊悄聲說:“這些都是玩物,府中都有孝敬,只盼娘娘不嫌棄,奴才來時蘇州已備好, 而江寧也早已備好。”

蓁蓁一聽便知道這是蘇州、江寧自己敬獻給她的體己,她怕失了規矩卻不肯答應:“這上用的你們自然走明道,到了宮裡我也都能得。”

“奴才們知道,孝敬的都是城裡能買到的櫃面貨, 只讓您圖個新奇。”

李氏語笑盈盈不再往下說, 蓁蓁卻心眼一動已是明白過來, 就算是城裡商鋪能賣的可說到底是幾個織造督辦的, 又和進貢的有什麼區別?只不過皇帝開了口,大家都當不知道罷了。

蓁蓁不欲和她糾結這些名分上的事情,想着能不能收一切都等皇帝來了再說, 可布料首飾都被他們孝敬了,她卻不知道還能再買什麼了。

李氏見她欲言又止,心中明瞭,直問:“不知娘娘平日裡可喜歡文墨?”

一聽這個蓁蓁便有了興致:“夫人這個意思是?”

“如今北方的官宦人家常派家僕或門生, 有些更是從幾個裱褙人手裡蒐集那些書畫字帖。”曹李氏眼神犀利進門就瞧見蓁蓁案上放着一本《滄浪詩話》,只看裝幀就知道是好刻本故而有此一說。

蓁蓁心思明銳哪能不覺, 那本靖海侯送來的《滄浪詩話》是她挑來路上打發時間的, 今早才取了張紅楓做書籤便隨手一扔, 沒想曹李氏眼神好到如此,果然是妥帖人。

“既然這麼說,不如就去開開眼界,夫人想是清楚這當中的門道?”

“古玩書畫,怕是沒有比我家爺更喜歡的了,和奴才一塊來的管家過去也常常幫先老爺置辦這些,只請娘娘等半日讓咱們且去安排。”

蓁蓁當然點頭,曹李氏又與她多說了一會兒江南的風情,才退了出去。

····

午膳時分,曹李氏又入內來陪蓁蓁進膳,行宮膳房特意準備了入秋時分的最鮮美的螃蟹,李氏與蓁蓁指道這“團臍”爲雌,“尖臍”是雄,李氏偏愛團臍,蓁蓁卻覺得尖臍更有番滋味,秋華等人又端了姜醋來,李氏奉上給蓁蓁讓她剝完後蘸嘗,不想秋華卻攔了:“夫人不知道呢,我們主子不愛這些調料的。”

蓁蓁嗔怪地說:“秋華這就是你的不是了,都到人地界了,哪有不試的道理?”

李氏惶恐道:“原不知娘娘這偏好,只是螃蟹性涼,原是該配時令的菊花酒來解,可想着過會兒娘娘還要出門拜佛,便想您多用些姜醋也好。”

蓁蓁點頭便蘸了些嚐了兩口,眉頭才微皺了皺,李氏趕緊從旁取了雙乾淨的銀筷幫蓁蓁把螃蟹肉上剩餘的姜碎末都去了。

“麻煩夫人了,我還是少吃兩口吧。”蓁蓁說着把吃了一半的螃蟹放下,可她素愛魚鮮,這一放下又依依不捨想拿起,這一來二去她取了帕子抿嘴笑說,“罷了罷了,等皇上來了我不便出去的時候再多吃幾口,到時候菊花酒多就幾口醉了也無妨。”

秋華頭一個笑出了聲,蓁蓁白了她一眼,李氏一瞧心中想怕是德妃身邊最得意的宮人才敢如此放肆,也跟着討好了一句:“到時候奴才再讓人多送黃酒、燒酒幾種,娘娘也多嚐嚐,若不愛這姜碎末字,不妨將醋先煮過薑絲煮過撇去薑絲再呈上來,只煩着姑姑費心些。”

“她費心個什麼,粗手粗腳的,哪有你貼心。”

秋華一聽也不依:“娘娘這是見了夫人便看不上奴才了,左右奴才笨人一個,回頭您吃多了鬧了肚子可別找奴才哭,奴才定頭一個躲起來不管事兒。”說着把洗手的皁角盆也甩給了一旁的霽雲,轉身就出去了。

蓁蓁哼了一聲對李氏道:“你瞧她那小氣樣兒。”

“都是奴才不好,讓姑姑吃心了。”

“別理她,她發癡呢。原也是我今年來身子不爽利,不敢吃太多寒涼的東西,她是想攔我,又不想潑我冷水才這般鬧。”蓁蓁聞了聞皁角是扮了竹葉、梔子香和菊花的味兒,去腥是正好但對她又是涼了些,說道,“和來人說,下回還是配梅花或茉莉來吧。”

“娘娘可是體寒不宜這些性涼的?”

蓁蓁嘆了口氣,這一年身體不佳反反覆覆很是頭疼,遂也和李氏說道:“我原是怕熱的,所以這些性寒的東西都是盡興來用,不想今年病了一場太醫院幾位太醫診下來說我是外寒內熱,內本熱卻感寒邪,本是舊毛病,配桂枝湯和小柴胡湯調理就是了,就是我管不住嘴一入夏就愛吃生冷的,秋華她得了聖旨管我,也老管不住。其實哪能怪她呢,我嘴饞起來就是聖上也不大管得住,終歸現在好不少了,沒什麼大事就由着我吃。”

蓁蓁這病的根源太醫也隱約提過,皇帝和她都覺得是四阿哥出生那年冬天她跪在乾清宮門外落下的寒證,彼時不注意沒調理,到了兩年前長女夭折後那個秋天她傷心感懷又加劇的。說到底都是傷心事,她自己都不大樂意和皇帝說起這病根,更不要說和李氏細究了。

還好李氏也沒刨根問底,只熱心地說:“旁的醫道奴才不懂,只是看娘娘衣着單薄因是怕熱的緣故,可外熱內寒卻恰恰不能着涼,等下娘娘出門還是該多穿兩件纔好。”

蓁蓁自然聽她的,又喚人來換了身簡素的漢裝,一身米黃的窄袖上衣,內配百褶裙,又外搭了一件直領小袖的綠色對襟,又梳了個較低的桃心髻,配了兩枚菊花樣的金蜂採蜜髮簪。後由着翟琳領着從偏門上轎,先至盤門開元寺上了香,再至寺旁一清淨院落。進前李氏與蓁蓁耳語說:“這邊書畫多靠這些中間人流轉,要什麼先與他們說,手中有的便出價,若沒有,只要撒了銀子也能幫忙去尋。這邊只是尋了一處來見人,到了江寧,大報恩寺一帶更有不少奇人又賣又收,比這更有意思。”

蓁蓁點頭,讚道:“夫人見過世面,不像我久居深宮,這事還要多仰仗夫人。”

李氏推脫不敢,扶着蓁蓁往廂房最裡走去,等兩人坐下,就有人搬過一六扇的木雕屏風擋在前頭,香樟木的氣息隱隱可聞,雕的是六祖惠能黃梅求法的故事,最左面刻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蓁蓁心中嘆了口氣想,這偈子寫出來便是被俗物污染了。她還未多想就聽見外頭傳來一清朗地男聲道:“張先生請。”

另有一沙啞的聲音回道:“欒爺怎麼從江寧來了蘇州?難不成子清公子來了?”

此人話音剛落,蓁蓁透過屏風的小孔就見他朝內張望,可是屏風隔得遠,木雕又密他眯着眼瞧了半天也沒瞧出什麼來。

這人粗着嗓子道:“秋日裡實在受不住,我這咳嗽的老毛病犯着,不是欒爺叫真不出來。”

招待的人是曹家的管家欒大,看他朝裡張望也不怕,就請他坐下:“張先生這話就難聽了,這明大人家的安三說話間也就到了,回頭大公子也就到了,你是出來還是不出來?”

這張先生全名是張黃美,是江南地界第一號的裱褙人,裝裱手藝絕頂,仿的宣和裝幾乎能亂真,此外還特別識貨,自吳其貞死後就屬他在南方蒐集書畫最多,尤其是往來南北,爲京中達官貴人搜尋書畫之多,無出其右。

張黃美一聽姜大這麼說也笑了:“欒爺跟我裝傻了不是,你主子這頭接駕都忙不過來呢,你現下不是頂要緊的人物,能讓你跑出來伺候?”這張黃美作勢又往裡頭往了往,挑着眉毛說,“咱也不是一般關係,我就和你明說了,安三他們家大公子那要的,都開了口了,咱也不好截胡,你說都是達官貴人一票裡的,誰不能得罪誰啊,明相戳着呢你讓我得罪去我可不敢。”

“哦?”欒大聲一昂,“那你還有誰不能得罪的,一併說來聽聽。”

“這樑清標樑大人你是知道的,老主顧,我張某人也不能瞎開罪不是,他要是得了眼你也別怪我。”這張黃美清了清嗓子壓低聲對欒大說,“不過你家主子伺候的不是一般主子,他要是往那上頭。”張黃美手指了指,附耳道,“那別管什麼大人什麼相,我保管都截了給您。”

欒大偏過臉呵斥道;“哪有你這般胡亂猜測的,我家主人說了,買就是買,不過是挑個喜歡,看中的就是你張先生的一雙慧眼。再說我家無論有什麼都是天恩,別說敬獻了,本來就是天家的。”

欒大這義正言辭的一番話,別說張黃美笑了,就是蓁蓁在裡頭都捂嘴偏頭笑了笑,李氏有些窘迫又不好出聲,只臉紅乾瞪眼看着外頭扯皮。

“行了行了,你就說你手上如今有什麼好物件,可以拿來瞧的。”欒大不耐煩地揮揮手,張黃美笑着從袖口裡遞出單子。

“您指着瞧,這最好的麼,是趙孟頫的秋興八首,接下來就是鮮于樞等人了,皆在其上,要是小打小鬧,惲壽平、王石谷幾位的東西我那兒也不少,送與南來隨駕的大臣們回去嚐鮮,要不夠啊,求了銀子來請這幾位畫兩幅也不過是個面子事。”

欒大道:“給了單子怎麼行,東西不來長眼就想讓咱買,你這生意越做越黑了是不是?”

“我手裡的你還信不過嗎?”張黃美拍掌,一小廝進內捧來包袱放在桌上,他撥開桌上的香爐,纔打開包袱,取出一卷說:“瞧好,這可是好東西,百花圖,周之冕所畫上上之品,你瞧瞧。”

欒大展開一段細瞧只見畫上勾花點葉皆用水墨,百花齊放淳樸動人,的確難得的好東西,他心想這東西討好裡頭的主子確是不錯,遂點點頭。張黃美見他點頭得了意,收起這幅又展開一幅道:“唐伯虎的麼,南方來去甚多,別的不敢說,這裡頭幾幅尤其是一版圖頁都是上品,外頭真假難辨你是知道的,經我手的絕無假貨。”

欒大又點點頭,兩人又接連看了幾幅,最後欒大挑了幾幅又並單子送到屏風後頭,小聲道:“回主子,都是好東西,請瞧。”

蓁蓁隨手打開,的確都是難得一見的佳品,尤其是張黃美第一個誇耀的百花圖,長卷只開了頭,她已忍不住笑意。欒大一瞧這位主子嘴角帶笑,和李氏交換了神色,李氏朝他點頭,他正準備出去談價,卻見蓁蓁放下百花圖,拿了一旁的紙筆寫道:“秋興八首”。

欒大一拍腦袋暗罵自己糊塗,正是呢,這張黃美上來就吹了這幅,卻遲遲不見拿出來。他趕忙轉出去,張黃美正朝裡頭瞧動靜呢,見半天沒個聲響也摸不着是什麼意思,按說曹家老主子他見過幾回,小主子就是沒見過,也不必這麼躲着人。

他正奇怪呢,欒大出現在他眼前正色道:“張先生果然好眼光,都是好東西,我們都要了。”

張黃美正要笑,卻見欒大擡手昂頭用不大高興地口氣說:“可你不厚道,這其他我們都看了,你說的秋興八首去哪了?”

張黃美面露愁色,坐會椅子一邊往裡又打量了一眼,卻還是瞧不見什麼,心一橫一咬牙說:“這東西是留給樑大人的,你知道樑大人與我什麼交情,於情於理我也不能讓你先過目了。”

欒大鼻孔出了口氣,叱道:“糊塗東西,我來都來了,你和我耍這手,你瞧瞧他樑棠村有沒有膽子來搶。”

張黃美面色更苦,欒大不耐煩地揮揮手:“這些都留下了,你開了價來,明日再把那秋興八首拿來。”

張黃美還想說,欒大卻不想聽了,又叱責了幾句就趕了他走。

等張黃美出了院子,欒大趕緊小跑繞進屏風裡頭,蓁蓁一邊正翻着唐伯虎的美人圖頁,也不瞧欒大。李氏先問:“他什麼意思,這是不賣咱們的臉面了?”

欒大垂着頭回道:“樑清標是他老主顧,除非他知道是誰買,不然讓他鬆口難啊。”

“樑清標?”蓁蓁翻着圖頁隨口問,“跟那個進了快雪時晴的馮銓可是一般來路?”

蓁蓁說的這位馮銓乃是前明進士後降清一路官至大學士,和欒大所說的樑清標正是一路貨色。

欒大暗歎這主子真是明白人,回道:“正是。”

蓁蓁暗罵一句“貳臣”,面色卻沒變,說:“你再試試就是了,沒得也不強求,得了花費還大呢。”

“娘娘戲言了,這纔沒多少,這張黃美帶來的除了那幅秋興也沒給什麼上品。”

蓁蓁合上冊頁又把另幾幅都歸歸攏道:“左右就是個玩,求眼緣罷了,你們看着辦就是。”

她起身,李氏上前扶着,她突然想起另一件來:“說來我膝下兩個阿哥都快開蒙了,倒是忘記求文房筆墨了。”

欒大一聽便有了主意,先目詢了李氏,李氏頷首,他便道:“古籍刻本,姑蘇有名,奴才立馬去淘些來。另有文玩紙筆,明日奴才領主子去虎丘那帶尋,都有好的,就怕不如宮裡。”

“我說了都是瞧個新鮮,有個眼緣,也是讓阿哥們好玩。”蓁蓁牽過李氏道,“只怕太麻煩了你們。”

欒大和李氏都疊聲說着不麻煩,跟着送了蓁蓁回行宮安歇。

···

卻說張黃美是個有意思的人,他從小院出來,本來上了轎子要走,回神一想卻讓轎伕停在了一偏角,叫了小廝去瞧那院子的動靜。

過了會兒小廝回道:“張先生,欒大陪的是兩位夫人。”

“哦?”張黃美捋了下自己的鬍鬚說,“你看得可清楚仔細了?”

小廝貼近了轎子在張黃美耳邊小聲道:“小的看得真真的,欒大在前頭領路,兩位夫人攜手從裡頭出來有說有笑的。”

張黃美點點頭,又問:“如何打扮如何穿着。”

小廝不意想有這一問,歪頭回憶了下說:“都不過是尋常打扮,一位夫人生得尤其美,可瞧着也樸素,不過氣度倒好。”

張黃美猶疑半刻問:“都是漢裝吧?”

“是,看着也不像大官家的,就這打扮還沒前頭樑大人家的小妾豔呢。”

“瞎白話什麼。”張黃美見小廝口無遮攔略有不滿,但卻含了笑,“欒大裝腔作勢,我還以爲誰呢,怕也是哪家大人南邊新收的愛妾,或是小曹公子的新夫人,要麼就一併來了。怪不得瞧着那百花圖就收了,那麼女氣的東西,就屬這些夫人喜歡。”

“張先生這是?”

小廝不解,張黃美卻有數:“那小曹公子的新夫人是原來督糧道李月桂家的姑娘,李月桂以前也到我這兒來淘換過東西。”張黃美玩味着,“明相家的安三本說前日到,到現在也不見人,怕是大公子和顧貞觀推薦的那個沈氏,嘿嘿,可有熱鬧看了。”

他突然在轎子裡一拍腦袋:“這小曹公子和大公子素來關係好……莫不是……”

小廝聽張黃美轉了口氣急忙問:“先生可是想起什麼要緊事?”

張黃美自己沉吟片刻後反而鬆了口氣:“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事還有明相和明相家那個母老虎呢,輪到我操什麼心啊,咱們回去。”說着就讓轎伕起轎。

···

江寧織造府內,康熙皇帝的乳母文氏近日隨兒子李煦入住親戚曹氏的江寧織造府只等皇帝南巡至江寧時接駕。此時曹家原老爺,也是康熙皇帝另外一位乳母孫氏的夫君曹璽剛剛逝世,皇帝早已傳旨厚賞曹璽後人,並允許曹璽長子曹寅暫代江寧織造事以示恩寵。

不過這一安排對曹府人卻不知是喜是憂,就說這和孫氏交好的文氏此時就在暫住的屋中和親子李煦憤憤不平:“你說那個曹寅又不是你孫嬤嬤親兒子,萬歲爺這回把曹老爺的一家一當都賞了他,讓孫嬤嬤的親兒子荃兒可怎麼辦?雖說荃兒年紀還小挑不了重擔,可年紀大了總能行吧?現下就讓那個曹寅把便宜全佔了,來日你孫嬤嬤可怎麼辦呢!”

沒想文氏這話和連珠炮似得說,她兒李煦全無半分反應,只拿了一把小刻刀在細細雕琢一枚沉香木珠子,除了他手上這一顆,桌上的銀盤裡還放着已經雕好的七八顆相同大小的沉香木珠子,刻的是清一色的觀音點化故事。

“刻刻刻刻,你成天在這裡不知道刻些什麼?刻這些有什麼用處?你是準備和你那個媳婦一樣出家了是不是?”文氏見兒子毫無反應一怒之下奪了他的刀和珠子,將銀盤裡的沉香珠也一齊撒在了地上。

上好的沉香木珠子咕溜溜滾了一地,李煦本來平靜的面上先是猙獰後又眼圈微紅伏在地上一顆顆小心翼翼地撿起最後裝進了貼身的荷包中,每一顆都撿起後他又拿起刻刀和那枚刻到一半的珠子再度不動聲色地開始手上的活計。

文氏見兒子如此更是怒火中燒,氣道:“我和你說的話你到底聽見了沒有?皇上如今生生要把曹家的產業都給那個曹寅了,他可不是你孫嬤嬤親生的孩子!萬一你爹也有這一天,皇上也把李家的產業都指給你那幾個弟弟,我們可怎麼辦?”

“額娘爲何有如此說,弟弟們都未出仕,我已經爲官多年,您這是杞人憂天。”李煦頭也不擡,指專注於手上的佛珠,應付母親的口氣更是淡漠。

文氏見李煦還是無動於衷,氣得直拍桌子,“孽畜,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孽畜。我在說什麼你還不懂嗎?你那些個弟弟是還沒出仕,可他們現在各個有兒子,他們帶着孩子在你爹跟前晃悠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李家這偌大的家產嗎?你倒好,十餘年了膝下無出!是,你那個媳婦一心鑽在尼姑庵裡不出來,你兩十幾年沒見過生不出孩子。那我給你討的那幾個妾呢?你倒是看一眼啊!你看都不看就給我往回送,你是不是想以後斷子絕孫氣死我啊!”

李煦手中的佛珠雕得栩栩如生,他雕至佛像臉部,只見觀音坐蓮含笑點化世人,這份祥和讓雕者也帶上了笑容與寧靜,彷彿世間一切繁雜皆可不在意、不擾心。

“李煦!你娘我和你說話呢!”文氏叉着腰吼了起來,她是真的氣急又傷心,當年生下李煦她就和孫氏一同入宮成爲皇帝的乳母,結果孫氏當年生下的兒子早亡,其夫曹璽又娶了一房小妾生下了庶長子曹寅,直到孫氏出宮回家後才又生下幼子曹荃。可曹荃到底年紀小,如今曹璽一死皇帝器重曹寅,曹荃一家眼看就要沒了繼承權,她是一邊爲老友孫氏傷心,一邊又想起自己唯一的兒子李煦至今無後怕是未來丈夫李士楨死了家中也要上演曹家這一幕。

見母親發怒,李煦木然放下手中的刻刀,擡頭面無表情地對她說:“母親當年若是肯幫一幫我,早有佳兒佳婦承歡膝前,何至於此?”

文氏驚得眼睛瞪圓,擡手“啪”得一聲打在了李煦臉上,“畜生,那是太皇太后和皇上看中的女人,娘那是在救你!”

李煦一邊的臉被母親打得通紅,可這一巴掌帶來的痛遠不如李煦這些年心中的煎熬,他一字一頓地說:“除了她,我誰也不娶。”

第127章 第 127 章第162章 第 162 章第74章 第 74 章第29章 第 29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11章 第 11 章第69章 第 69 章第39章 第 39 章第167章 第 167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99章 第 199 章第6章 第 6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惠妃:之前說過了,不記得小可愛翻一下第十章的有話說第189章 第 189 章第57章 第 57 章第152章 第 152 章第6章 第 6 章第29章 第 29 章第126章 第 126 章第181章 第 181 章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69章 第 169 章第106章 第 106 章(捉蟲)第53章 第 53 章第68章 第 68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第200章 第 200 章第172章 第 172 章第30章 第 30 章第108章 第 108 章第53章 第 53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169章 第 169 章第179章 第 179 章第37章 第 37 章第72章 第 72 章第102章 第 102 章第7章 第 7 章第7章 第 7 章第118章 第 118 章第61章 第 61 章第131章 第 131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第56章 第 56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210章 第 210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150章 第 150 章第203章 第 203 章第155章 第 155 章第164章 第 164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49章 第 49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22章 第 22 章第144章 第 144 章第40章 第 40 章第45章 第 45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139章 第 139 章第78章 第 78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123章 第 123 章第3章 第 3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88章 第 188 章第199章 第 199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160章 第 160 章第146章 第 146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13章 第 113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116章 第 116 章第127章 第 127 章第76章 第 76 章第48章 第 48 章第33章 第 33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101章 第 101 章第151章 第 151 章第163章 第 163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70章 第 70 章第10章 第 10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78章 第 78 章第160章 第 160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223章 第 223 章第231章 第 231 章第81章 第 81 章
第127章 第 127 章第162章 第 162 章第74章 第 74 章第29章 第 29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11章 第 11 章第69章 第 69 章第39章 第 39 章第167章 第 167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99章 第 199 章第6章 第 6 章第185章 第 185 章惠妃:之前說過了,不記得小可愛翻一下第十章的有話說第189章 第 189 章第57章 第 57 章第152章 第 152 章第6章 第 6 章第29章 第 29 章第126章 第 126 章第181章 第 181 章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69章 第 169 章第106章 第 106 章(捉蟲)第53章 第 53 章第68章 第 68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第200章 第 200 章第172章 第 172 章第30章 第 30 章第108章 第 108 章第53章 第 53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169章 第 169 章第179章 第 179 章第37章 第 37 章第72章 第 72 章第102章 第 102 章第7章 第 7 章第7章 第 7 章第118章 第 118 章第61章 第 61 章第131章 第 131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第56章 第 56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210章 第 210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150章 第 150 章第203章 第 203 章第155章 第 155 章第164章 第 164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49章 第 49 章第32章 第 32 章第92章 第 92 章第22章 第 22 章第144章 第 144 章第40章 第 40 章第45章 第 45 章第62章 第 62 章 小番外第139章 第 139 章第78章 第 78 章第36章 第 36 章第123章 第 123 章第3章 第 3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88章 第 188 章第199章 第 199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160章 第 160 章第146章 第 146 章第184章 第 184 章第113章 第 113 章第2章 第 2 章第132章 第 132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153章 第 153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116章 第 116 章第127章 第 127 章第76章 第 76 章第48章 第 48 章第33章 第 33 章第173章 第 173 章第101章 第 101 章第151章 第 151 章第163章 第 163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70章 第 70 章第10章 第 10 章第216章 第 216 章第78章 第 78 章第160章 第 160 章第23章 第 23 章(捉蟲)第223章 第 223 章第231章 第 231 章第81章 第 8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