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

高俊記得法蘭西帝國的士兵們誇耀過:“皇帝帶着我們靠行軍打勝仗。”也深知組織幾百人的活動是多麼不容易,在現代社會,這樣的人也是企業們喜愛的人。但是他還是低估了這次行軍的難度,具體而言,他指揮的不是工業化時代的中國青年,而是徹頭徹尾的農業時代的小農和農奴們。

吩咐全體士兵均分輜重之後,高俊立馬就發現情況不對:正軍們都兩手空空,貼軍們卻都揹着沉重的行李,十人長、伍長們往往多帶一兩個貼軍,自然是閒庭信步,優哉遊哉,而另外一些正軍沒有貼軍,或者是貼軍逃跑、陣亡了,走路氣沖沖的找到高俊,要求高俊爲他們再調配一個。

“每個人的行李都不是很多,主要是這幾天自己要吃的糧食,放到別人手裡,你放心嗎?”高俊反脣相譏,來的人大多數都沒得動靜,極少數不依不饒的,也被溫敦傑十人隊的軍兵頂了回去。

高俊在逃命的時候也沒有忘記這些人,派出快馬叫他們回;溫敦傑臨死前又將自己心愛的金直刀交給高俊,再加上潘正這個高俊的鐵桿兒,眼下這個十人隊可以說是高俊的核心力量,對高俊處於高度擁戴的態度。

如果說高俊的領導地位基於溫敦傑十人隊的話,何志也的地位則基於全體貼軍,前些日子,他遊刃有餘的領導伐木場的工作,安排佈置的從容讓貼軍們記憶猶新,他們對何先生的本事相當佩服。

貼軍們對於自己要承擔額外行李的事,表現得非常順從。反倒是高俊在第二天提出來,所有人不分正軍貼軍,一律平分行李,各帶各的時候,他們顯得非常驚恐。一羣人一起起鬨,逼着高俊同意貼軍拿行李,正軍依舊空着兩隻手。

這讓高俊完全摸不着頭腦,正軍不願意自不必說,怎麼連貼軍都反對?難不成是害怕正軍心裡面怨恨,回頭虐待他們?

不過根據高俊最近的瞭解,加上何志也告訴他的情況,這羣貼軍不少出身是驅口,所謂的驅口和奴隸還並不完全一致,屬於在經濟上依附於主家的農奴戶。根據金朝法律,也不能夠無故毆打虐待,一旦打傷打殘主家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奴婢恐懼也就算了,驅口們怎麼也如此害怕呢?

終於,還是潘正偷偷告訴了高俊這些貼軍反對的原因:他們害怕高俊讓他們上陣廝殺。

高俊真的被這個理由震驚了,至少他還沒有迅速地領悟均分行李和上陣廝殺有什麼關係。

“大家都覺得,你均分行李,不分正軍貼軍太不正常,肯定是有所圖謀的,是想讓大家遇到戰況都上陣,貼軍們怕死這個了,他們不敢打仗。”

“當兵不敢打仗?”

“貼軍們哪有幾個是願意當兵的?還不都是點集點來的。”

“雖說如此,現在可是逃命啊,晚一點就可能被黑韃的騎兵追上,就算如此也不願意拼命?”

潘正嘆了口氣。“貼軍不敢打仗,打仗都是正軍的事兒,貼軍搖搖旗子就行了。我不一樣,這段時間我也想明白了,溫敦郎君那樣的人可遇不可求,多的都是烏古論老僧那樣的混蛋,與其忍氣吞聲,不如拼得性命,換些功勞,實在不行,至少不能讓人小瞧了咱們。”

高俊鄭重的點了點頭,,他心裡實在爲這些人感到悲哀。

金朝盤踞北方一百年了,看似一片融融,但是漢民的血性和骨氣都在消退,更加愚懦。更不必說,之後還有蒙元的入侵,奴性在這一時期將會感染整個中華民族。

在這兩次失敗的抵抗當中,都是一個“劣勝優汰”的過程,很多有才華、有傲骨的人悽慘的死去了,就像程審年那樣,但是一些卑劣之徒卻位居高位,僞皇帝劉豫、決黃河的杜充、喪盡人倫的孔彥舟就是這等人的代表。

漢民族是優秀的,但是徽欽、完顏構之流卻不能加以利用,以至於山河淪陷,遺民淚盡胡塵。遙想當年,太行、河間的抗金義軍綿延縱橫,完顏宗弼在河北諸郡不能籤一軍,但是某位不能人道的大帝殺岳飛、散精兵,拱手將中原相讓。完顏宗弼得到喘息之機,從容的絞殺河北義軍,鞏固了北方。

從這一刻開始,趙宋的合法性在高俊眼裡已經不復存在,這個卑劣的家族已經不配領導華夏。如今,必須組織起千百萬的人民,重新樹立起驕傲的旗幟,粉碎黑韃的入侵,重塑這個民族的自信心。

紇石烈端一直處於半昏迷狀態,倒是他的從己人力們對高俊、何志也非常客氣,說到底,這兩個人幹了大家想幹不敢幹的事,順手也等於把罪名頂了,無論是紇石烈端的忠僕還是僅僅在人家手下當差的人都對二人頗爲感激。這羣人沒有安排輜重,輪流照顧紇石烈端。

蒲察阿虎醒來之後破口大罵高俊、何志也不講信譽、全無道德,劫持武衛軍軍士如何如何,還聲稱自己家世顯赫,一定要讓兩個人吃不了兜着走。對於看慣了《中小學生自我保護知識手冊》的兩人來說,蒲察阿虎只是個還沒經歷過事態的毛頭小子,不用擔心他逃跑什麼的,乾脆安排郭延嗣看着照顧他。說句心裡話,高俊對此人還是比較感激的。

邰樂三人則只在隊伍後面尾隨着,保持着“不接觸、不對話、不融入”的態勢,分配輜重沒有他們的份兒,糧食自然也沒有,倒是有位好心的伍長,指示手下留下了一包雜糧餅子,三個人將就着跟在後面。

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九章 燕(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尾聲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尾聲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
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九章 燕(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尾聲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尾聲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四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