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

“頂住,他們沒有辦法了!”裴真大喊着讓軍兵們趕緊調換位置,然而情形十分糟糕,由於萬萬沒有想到蒙古人能像猴子一樣攀上了懸崖,在此之前,太平軍守軍從小寨那邊撤回來之後,大寨通往小寨的那道門一直沒有關,現在也只是虛掩着。

大約有七八名太平軍兵及時的調換了位置,他們用長槍刺倒了最靠前的兩名蒙古勇士,但第三個人用手中的鐵刀撥開槍頭,並且一腳踹開了寨門。

在那一瞬間,目睹這一幕的軍兵幾乎全都驚叫大吼出聲。差不多就像百十隻老虎或者獅子一起吼起來那樣。蒙古人驚喜的發現這裡的門居然是虛掩着的,立刻精神倍增,衝進來與太平軍兵廝殺。

蒙古人非常敏銳的抓住了太平軍的一個失誤,一瞬間攻破了整個寨子,吶喊着的蒙古軍兵與門口附近的太平軍戰成一團,而缺少盔甲的太平軍完全不是對手。

最邊緣的幾名太平軍軍兵堅守崗位,又刺倒了兩個跟着要衝進門來的蒙古士兵,但他們隨即就被已經衝進來的蒙古人砍倒在地。

顧不得正門了,裴真親自帶領二三十名預留的軍兵向這羣敵軍發起反擊,如果這一波反擊再不成,只能讓主計運輸的軍兵頂上來,儘可能遲滯對方,如果遲滯都遲滯不了對方,讓蒙古人進一步突破,寶勝寨就失陷了。

魏小乙睜着一雙發紅的眼睛,叫着讓軍兵們轉變方向,去攻擊已經衝進來的那夥蒙古人,但真正跟着他的只有五六個人。

他們暫時放下了長槍,轉而抽出橫刀,魏小乙已經當了幾年的兵,僅僅是憑着本能就避開了對手的刀鋒橫掃,轉而低身用全身的力氣於刀尖,一下子順着盔甲的縫隙捅中了對方的大腿,這一下的力氣很重,對方一聲不吭的倒在地上,彷彿是受了致命傷一樣。

後面兩名蒙古士兵沒有猶豫,立刻也衝了上來,他們一個拿着短骨朵,而另一個拿着長直刀,魏小乙的眼前不斷的發黑變形,但他還是橫着架好長刀,輕輕向右邊躲了一步,便繞開了那個短骨朵的蒙古人的攻擊範圍。

被兩個人圍攻,一定要不斷的轉換位置,儘可能保持正身只對一人,那名拿短骨朵的蒙古人還沒有及時的補上位置,魏小乙已經架開了另一名蒙古士兵的長刀,並且斜着劈到他的臉上,那個蒙古人慘叫一聲,丟下長刀捂住自己的臉,而魏小乙絲毫不給機會,衝上去就又是一刀。

這一刀捅進了那個蒙古人的脖子,但與此同時,短骨朵的結結實實的砸在魏小乙的左肩上。

他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左肩傳來劇烈疼痛,整個左手無力的耷拉下來。

之後的戰鬥他有些記不清了,很多軍兵戰死沙場,甚至於屍骨無存,到最後時刻,竟然有受傷的人死死抱着蒙古軍兵從小寨上跳了下去。

裴真發瘋一樣的將幾十枚軟梯全部毀掉,才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腳下都已經有些發軟了。

然而正門那邊的攻防戰還沒有結束,甚至於更激烈了。太平軍弓箭手們結束了休息,回到小寨開始放箭,蒙古人也發了狠,頂着巨大的傷亡,自下而上射箭反擊。

阿剌黑知道,眼下的情況已經是最好的情況,如果時間拖延得更長一些,情形會比現在還糟。

整個一個上午就在廝殺中度過,正門口屍體累累,蒙古人傷亡不下百人,在整個攻防戰中已有近三成的蒙古人傷亡,而太平軍也付出了慘重損失。

一名軍兵從他的崗位上被叫下來。

“章權是吧?”

“對,我是立早章……”

軍官打斷了他的話:“你現在可以從位置上下來了,到後面去休息。”

“憑什麼,你又不是老子的軍使。”

“你們的軍使已經陣亡了。”

“那還有別的軍官呢?”

“軍佐和軍判也都陣亡了。”

短暫的沉默之後,章權問:“那要我去幹什麼?”

“你現在負責執掌你們都的都旗和認旗。”

“那不是我們什將的事嗎?”

“他剛剛受了重傷,軍醫說挺不到今天晚上。”

又是一陣沉默之後。“現在我們都還有誰?”

“還剩下你一個。”

前面的兵器碰撞聲依舊激烈,而章權只能摘下自己的頭盔,仰躺在寨子中間的馬廄裡面,這裡面沒有馬,但是還有很軟的乾草,現在橫七豎八的臥着幾具渾身是血的人,他算是這裡面最完整的,對面那個人耷拉着左胳膊,只是擡眼看了他一眼,那人面色蒼白,似乎還在發燒,看袖巾,是個軍佐。

往側邊一看,旁邊的幾棟屋子木板的縫隙裡卻有好奇的眼神在張望,出於防禦考慮,所有的村民都被趕進了有限的幾棟房屋,絕對不允許出來。

“喂,你們要不要加入太平軍?”章權好像突然想到點什麼:“我們都現在要招兵,我就可以做主。你看,我們都的認旗是一隻腳踏祥雲的鳥,可是個有好兆頭的都呢。”

前方的戰鬥已經接近於白熱化,到了中午的時候,太平軍減員過半,兵力捉襟見肘,小寨的弓箭手們射光了箭,少部分僥倖沒有被對手所射殺的軍兵跑回了大寨,用腫脹的手揮舞戰刀協助防禦。

蒙古人也意識到了他們對手已經逐漸變得無力,開始醞釀一次強大的攻勢。

也就在這個時候,有那可兒指點阿剌黑,遠處出現了一排排的黑點,那是太平軍的人。

蒙古人吃驚非常,由於一直在山道里面攻防,其實太平軍的援軍已經走得非常近了,他們才發現。

“該死,覘騎呢?他們是不中用的老狗嗎?”敵人的援軍來得如此突然,阿剌黑忍不住破口大罵,然而他所罵的那些人此刻分別橫屍在各處,這也是董敬的功勞。

“弟兄們,黏住他們!”一聲令下,太平軍軍兵們打開寨門,一股腦的衝了出來,幾乎是要死死地,拖住他們的對手,不能後退。

高俊這邊的軍兵也加快了速度,就沿着魏小乙他們當初出山的大道,這羣人整齊的列隊衝了出來,並隨即爲堵住山道的入口。

剩餘的七百多名蒙古軍兵被包圍在中間,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很快就在一片慘叫當中全軍覆滅,阿剌黑一名長槍手刺中,當場氣絕身亡。

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尾聲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八章。鼠(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尾聲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
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尾聲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八章。鼠(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尾聲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三章 行軍法令(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