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

高守約對紇石烈師靖一向青眼有加,論起軍事才能,師靖是高俊一手帶起來,對高俊治軍的辦法瞭如執掌,本身的武藝也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師靖是軍戶,是對國家忠誠無比的女真人,而高俊毫無疑問是一頭懷有野心的餓狼,每次高守約想到當初在木柵上的那番對話就心驚膽戰:高俊使人完全不將道家放在眼裡,對大金也毫無忠誠。

兩相比較之下,高守約覺得師靖越來越可愛,不由得生出一種念頭:把師靖帶回觀州,舉薦他爲觀州兵馬指揮使,有自己爲援引,稍加時日,師靖一定能夠對抗高俊,爲國家除一大隱患。

說到底,高守約對高俊的感情是複雜的:雖然這個同姓之親對朝廷毫無恭敬,甚至就此就可以認爲他罪大惡極,但是他卻爲朝廷出了那麼多力,此次黑韃入侵,無論是鎮防軍還是各地的猛安謀克都是噤若寒蟬逃亡不迭,唯有此人能夠率師北上勤王,從河北救下那麼多百姓,如此說來,反而又是國家的大功臣。

高守約對高俊是既愛又恨,愛其才而恨其德。

高俊並不知道高守約的這些心裡話,知道了估計也只是莞爾一笑,在高俊眼裡,高守約只不過是一個個人操守還不錯的金朝地方官,一沒有能力二沒有魄力,還總愛做白日夢。針對高守約和師靖的密謀,高俊已經有所佈置。

高守約的計劃很簡單:過幾日他就要向高俊提出回到觀州,此事高俊沒有拒絕的道理,而高守約將會以路途多盜賊爲名,要求高俊派兵保護,而且點名就要紇石烈師靖。在高守約看來,自己是堂堂刺史,提出來的要求高俊應該是會答應的。

等到師靖率軍抵達觀州,高守約就會和他密謀,在觀州當地徵集民兵,強行扣下師靖手下的一百人,再許以高官厚祿,不愁這些人不答應。

師靖對於自己帶兵的成果還是很有信心的,手底下也有十幾號鐵桿,雖然可能動用一些強迫手段,但他對於這次計劃很有自信。

師靖萬萬想不到的是,他們的計劃,高俊瞭如指掌,而通報這些計劃的不是別人,正是施靜的心腹,手下的什將夏潛山。

按照高俊當初的規劃,每個都有兩名什將,分別跟隨軍使和軍佐,所以軍使們往往也把什將當作是自己的傔從和心腹,夏潛山自從跟隨失禁以來,一直小心翼翼的盡着本分,神經大條、一心練武的師靖就輕易的認爲夏潛山是自己人。

然而,所有的軍使都沒考慮到,爲什麼什將會被認定爲士官,軍使沒有權利更換,每個月都要到高俊那裡進行考覈,而且時不時還要和傔從進行聯合培訓。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按照女真軍隊的風氣,兵爲將有,所有的軍兵都是首先對自己的直接上級忠誠,然後纔是上級的上級,最後纔到道家那裡。而高俊的情形完全不一樣,所有的軍官和軍兵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直接對整體盡忠,師靖這次想拉人走,軍典和什將絕對是第一個不答應的。

早在設立軍典這一職位的時候,高俊的參考就是我軍連隊中的指導員,雖然這年頭還不可能做什麼強力的政治工作,但是身兼軍法官和文化教員的軍典本身在軍兵裡面就有較高的威望,雖然並不直接掌兵,但是情況緊急的時候足以推翻軍使的命令。

什將則是連隊士官和警衛員的合體,既要保證長官的安全,同時用主抓全都的訓練工作,他們也是高俊直接掌握各個軍事動態的助手。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這種行爲無異於告密,有一些對主將不忠誠的意味,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訓練的深入,大家也覺得這種方式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所有人都光明磊落,自己就不是在坑人嘛。

對此毫不瞭解的師靖根本不知道自己就像是放大鏡下的甲蟲那樣被高俊看得一清二楚,事實證明,他也只學會了高俊治軍的皮毛而已。

高俊選擇了將計就計,二月二十八日,高守約來向高俊辭行,同時也提出了計劃好的要求,而高俊則痛快的答應了這一請求,高守約竊喜不已。

師靖帶着自己手下的軍兵上路了,他的心情有些忐忑,這幾日向手下做宣傳的時候,除了少數幾個鐵桿還能應和幾聲,剩下的人都沉默不語。他漸漸感覺,如果自己不忠誠於高俊的話,他在都裡面的威望就會逐步流失。

在路上走了一天,當天晚上紮營的時候,師靖的鐵桿們再次開始了宣傳,但是此時軍兵積攢的怨氣也越來越大,已經有人偷偷謠傳,這次去觀州之後就回不來了,師靖軍使要把他們全都扣在觀州。

不安的情緒在蔓延,終於,夏潛山站了起來,大聲斥責還在喋喋不休的鐵桿:“你們總是說觀州好觀州好,是想要大家背叛高郎君嗎!”

那個鐵桿頓時瞠目結舌,不知如何應答纔好,軍兵們頓時發出了一陣陣憤憤不平的聲音。

“對,說實話,你們是不是不打算跟郎君走了!”

“爲什麼把我們騙到這裡來?你們到底想幹什麼?”

軍兵們越長越激動,不少人已經開始伶俐的穿上盔甲,準備動手。

就在這個時候,師靖還在和高守約密談,卻被外面的聲音所驚擾到了,兩個人登時覺得情況不對,師靖趕緊披掛,出來查看情況。

“師靖軍使出來了!”有人喊了一聲,軍兵們趕緊列隊整齊,師靖稍稍鬆了一口氣,看樣子軍兵還沒有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怎麼啦?發生什麼事了?”

“軍使,這些人在軍營內煽動謠言,說軍使想帶大家脫離隊伍,到觀州去奔前程,同袍們的家小都在壽張,誰也不願意脫離高郎君,這幫人就開始造謠生事,說這些是軍使您的意思,弟兄們很不高興,不准許他們這麼胡亂講話,故而吵鬧起來,請軍使明判。”夏潛山拱手。

“夏潛山,你……”師靖頓時心裡一沉,自己想幹什麼這個夏潛山全都知道,而他此時卻逼着自己表態,究竟是什麼意思?

軍佐和軍判隨即也表態,這十幾個人在軍中造謠生事,以至於事情鬧到不可收拾,軍使應該早日處罰,最好將其斬首,最大化的平息事態。

師靖的臉色一陣白一陣紅,終於憤怒的咆哮出來:“誰纔是這個都的長官,是我還是你們?”

這句話裡沒有一個字回答大家原本的問題,但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即使是那些平時很佩服師靖的人,此刻也都是震驚的表情。

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尾聲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尾聲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六章 犯錯(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尾聲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尾聲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
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尾聲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尾聲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十章 掙扎(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六章 犯錯(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尾聲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尾聲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十四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九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