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

牀底下似乎有一些水的痕跡,這名軍官當時覺得有些不對勁,正準備仔細探查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面都是喧譁之聲,趕緊站起來一看究竟。

起火了,非常巨大的火,在清剿河坊街的過程中,由於擁擠與推搡,好多燈籠被直接扔到地上,還撞翻了不少燭臺燈架。木製建築根本經不住明火的炙烤,不過片刻就燃起了烈焰,這祝融物跳躍翻騰,很快整個臨安城都能見到了。

這名軍官再也顧不得什麼水跡了,趕緊吆喝着叫自己的手下去救火,匆匆的離開了勾欄。

到這個時候,蔡寧和陶彩兒還緊緊的摟在一起,陶彩兒柔軟而有力的腰突然緊緊的貼在蔡寧身上,真奇怪,蔡寧突然覺得根本喘不過氣來,他的渾身上下都在激烈的發抖。

又過了片刻,他們知道再不走不行了,才偷偷的離開了房間,從二樓的窗戶跳到僻靜的小街上,迅速離開是非之地。

兩個人在一起實在是太容易引起懷疑,乾脆分開來走,準備在錢塘門會合,此時臨安城四門大開,方便城外的大兵們要進城救火。

臨安城內烈焰沖天,彷彿在城中點起了一簇巨大的火炬,火光明亮如白晝一般,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一眼看見河坊街那裡的煙焰,並且火勢已經有了蔓延的趨勢。

陶彩兒率先抵達,卻遲遲等不來蔡寧,正在她憂心焦急的時候,突然發覺蔡寧在街角對她打手勢,讓她快走,轉瞬又消失在了街角。

陶彩兒躲了起來,沒過一會兒,又有幾個公人匆匆趕到,大聲叫罵着剛纔那個可疑的小子究竟在哪裡。公人們走遠了,突然蔡寧又從另一個角落跑了出來,拉着陶彩兒的手就往城外跑。

夜間道路的坑坑窪窪,只能走得很慢很慢,陶彩兒的腳還被地上的荊棘刺傷了,根本行不得路。兩個人被困在了路中間,不知該何去何從。

身後逐漸響起了馬蹄聲。蔡寧的臉色一下子僵硬起來:“這肯定是正在搜捕我的,我剛纔遇上臨安府的人了。”

陶彩兒回望了一眼,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她神情堅毅的推開蔡寧:“你現在馬上走!他們沒有發現我,那我就留在這裡,裝作是附近農戶家收漁網的,隨便給他們指一條路就好了,你快走,回到太平軍那裡去,不用管我!”

這恐怕是脫身的最後辦法了,但蔡寧根本捨不得,此時丟下陶彩兒不管,以後兩個人又要怎麼相見呢?

“以後總會見到的,一定能見到!”陶彩兒想了一下,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香囊:“拿住這個!”

馬蹄聲越來越近,蔡寧知道不走不成了,想了一下,他也把自己短刀上的瓔珞取了下來:“咱們一定會再見的!”

在漆黑的夜晚,蔡寧一個人向南走去,在他懷中最靠近心臟的位置有一枚小小的香囊,也許連他自己都還沒有清晰的意識到,在日後戰火紛飛的歲月裡,這個香囊是怎樣陪伴他度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熬過箭矢如雨,熬過風沙冰雪,在黎明時像成千上萬的敵人發動衝鋒,在夕陽西下時完成鮮血的沐浴。直到和戰友們一起重新度過那寬闊的大江,再次踏上江南的土地。

火焰迅速蔓延出河坊街的範圍,燒到連片的居民區,無論是殿前司還是步軍司都束手無策,只能眼看着烈焰四處蔓延,吞噬一棟又一棟的房屋,人們哭喊連天,江南水鄉遭到了可怕的摧殘。

就連一心修道的趙擴也不得不出皇城察慰居民。不少官員的家宅都被燒燬了,三品以上的官員當夜都住到了皇宮之中。

第二天下午,火勢漸漸縮小,預計再有一兩天就可以撲滅了。

史彌遠也終於得到了令他寬慰的好消息,大概正是因爲倒史聯軍的存在,確實朝堂上下出現了對史彌遠同情的聲音。儘管不少人依舊認爲史彌遠禍國亂政,但是如果因爲小赤佬們聯合起來要求倒史,就忙不迭的處置一位大臣,那豈不是上下顛倒?史彌遠就算再有錯,此刻也應該力保史彌遠,不然的話,這天下豈不是成了赤佬的天下了?

但是就算大家咬定一口氣,也沒有辦法將敵軍驅趕出去,聯軍已經開赴江北附近,五月初八清晨,太平軍的黑色大旗立在了揚州西北處的五里堂。

就在這裡,由高俊口述,程闢記錄,寫下了給完顏珣的奏表,早在聯軍剛剛成立的時候,還沒有從驚愕中恢復過來的紇石烈志就建議高俊迅速向道家解釋明白這些情況,免得道家懷疑。

高俊當然不希望現在和完顏珣的關係破裂,因此也極盡所能寫了一份奏表,闡述太平軍現在的作戰狀況和他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預估,並且表示希望能夠利用現在南宋軍民對史彌遠怨恨的機會一舉奪定乾坤,倒史彌遠,並且讓南宋恢復歲幣。

高俊詳細的解釋了自己的理由:雖然史彌遠整體上確實是個主和派,但是南宋最不缺的就是主和派,哪怕是主戰的人,在現在面臨軍事重創的情況下也會選擇求和。此時要利用的是人們對史彌遠的普遍不滿心理,這比死死咬定和史彌遠談判更好。

就像21世紀對某島的關係一樣,某藍雖然觀念和大陸更加契合一點,但是卻沒有民心,只保持和他的接觸,只能與某島上的人越走越遠。

高俊又委婉的提到,已中國現在的軍力,根本不可能鯨吞南宋,甚至不足以守衛在淮河以南的任何一座城池,所以割地還是不要想了。

揚州本身就是一座堅固的城市,而且在城內更是有一隻百戰威名的強兵,那就是一代文豪、山東俊才、北方義軍首領、單人破營殺叛、能文能武的辛稼軒先生所一手創立的湖南飛虎軍。

高俊對這支軍馬十分忌憚,飛虎軍只有兩千五百人,但極爲精銳,如果強攻的話必然能夠攻下揚州,但飛虎軍也免不了全軍覆沒,高俊心中卻有別樣的神思,不想讓辛稼軒先生的畢生心血付諸東流。

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九章 燕(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九章 燕(上)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尾聲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八章 牛(下)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尾聲第十七章 莊園(上)尾聲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尾聲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前言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尾聲尾聲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
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九章 燕(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九章 燕(上)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尾聲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八章 牛(下)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六章 漢人們的陰謀()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尾聲第十七章 莊園(上)尾聲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尾聲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前言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尾聲尾聲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