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同仇敵愾

戰爭曠日持久,帝王三世召集學相、財相、統尉等內閣大臣開會,商議帝國如何應對戰爭進一步擴大。在內閣會議上,學相提出了當前帝國所要應對的三個問題,軍事問題、難民問題和經濟問題。學相進一步陳述,軍事上,如何抵禦蒙金軍的進攻;難民上,該怎麼安置從西北來的難民;經濟上,採取什麼樣的的措施支持不斷擴大的戰爭。學相話畢後,統尉向帝王三世彙報當前帝國的軍事形勢,統尉主要講了兩個情況,張都守的抵抗仍在繼續和史大尉組建大軍的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帝王三世問財相,國庫今年的收入是否應付得了龐大的軍事開支。財相回話道:“現在還能應付,只是時間一長,恐怕,恐怕……”帝王三世聽出了弦外之音,打斷了他的話:“好了,我知道了”。

帝王三世下示財相和學相等相關人員合議,制定一個應付當前戰爭局面的方案出來。

學相和財相等人連日商議,草擬了一個戰爭臨時法案,內容如下:

一、實行酒、鹽專賣,產礦區,皆爲國家所有,所產礦石,優先供給軍用。

二、對有賬目、向政府依法納稅的從事以盈利爲目的的營業機構,再多徵其純利潤的十分之一的戰爭稅,在街面上擺攤的小商小販,捕魚放牧等流動性的作業人員予以免除。

三、對家有十畝(含)自耕地以上的農戶,再多徵農作物收穫量的十分之一,但家中有人蔘軍作戰的予以免除。

四、妥善安置從西北來的難民,安頓下來,使其有一個暫時的棲息之地。

該法案交由各地政府官員貫徹實施,如有拒不交者,即以縱敵害國之罪論處,不得姑息。

此法案施用於戰爭時期,戰爭一經結束,即行廢止。

帝王三世看着這份戰爭臨時法案,點了點頭,既要增加帝國財政收入,同時又不可過度增大地方各級官員增收糧餉的難度,抓大放小。他特別指示學相和財相,增糧增餉的重點放在利潤豐厚,農作物收穫量多的商戶和農家上。不過,帝王覺得此法案仍有不盡人如意之處,只強調了負擔者一方應盡的義務,卻忽視了徵收者的責任。帝王三世對學相和財相說:“政府官員這次徵收,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倘若有些官員藉機橫徵暴斂,必然會激起民憤,保不定會引起民變,所以對各地官員也要有如下的約束,如若惹得人怨沸騰,民變烽起,負有責任的官員即以通敵之罪論處。”

沉靜片刻,帝王三世覺得還有一類人沒有包括其中。學相請帝王指示還有誰沒有列入其中,帝王三世脫口而出:“王親國戚”。“這幫人,花天酒地,近在眼前的戰爭在他們眼中好像遠在天邊,現在帝國幾乎所有人都在爲戰爭出力,唯獨這羣人,受帝國恩惠最多,替帝國着想最少。”帝王的這番話是若有所指的。有一位王族人士,到一家酒樓花天酒地,縱慾狂歡,喝得酩酊大醉,醜態百出,離開之時還摟着一個舞女,醉醺醺地說:“爺有的是錢,爺有的是錢。”

這事傳到帝王這裡,難免引起帝王三世的不悅,他決心對那些王親國戚也絕不姑息:“凡是國戚王親,必須捐獻財物,每月都要捐,不能少,按每月薪俸的十分之一的數額捐獻,家中有女眷的,捐些珠寶手飾,捐款箱放在帝宮裡,捐款之人都要寫上自己名字,要是哪個沒捐,我要親自詢問他爲什麼不捐,是沒錢還是什麼原因。”

帝王三世叫學相把他說的按其要意列在這部戰爭臨時法上。

學相爲難地看着帝王。

帝王三世似感不妥,冷靜下來後,說:“對王親國戚的捐款之事還是由我親自擬定。”帝王三世把它寫在金綢綿上,令身邊的侍從官去辦理。爲了作表率,帝王三世首先從自己做起,令帝宮裡的王子王妃先行捐款,並在生活上開始一切從簡。

在學相和財相離開之前,帝王三世特地補充一句:“對那些不在徵收範圍的人,可讓他們自願捐款,你們責令各地官府設若干個捐款箱。”

學相和財相等人,秉承帝王意思,對戰爭臨時法經過修改,徵得了帝王的同意後,正式公佈於衆。戰爭臨時法的頒佈,標誌着帝國正式進入了戰爭狀態。

部隊到齊了,史大尉叫各部將領把自己軍隊的人數報上來,根據所報人數,史大尉令人編一張大軍各部隊的人數統計表:

中部軍人數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四人

中東軍人數二萬八千七百四十三人

中西軍人數二萬二千九百六十七人

馬軍人數三萬八千九百四十一人

魯軍人數一萬三千七百八十八人

帝國一師人數一萬八千五百一十二人

合計人數十八萬九千八百零五人

史大尉知道,大軍人數近十九萬,但真正用於作戰的官兵只有十七萬。接着,史大尉着手籌商大軍的薪酬、糧草以及指揮體制。

在指揮體制一事上,史大尉與他的幕僚商議,徵得各部將領的同意,設最高指揮官一名,副指揮官兩名,常務參議七名,參議人員二十一名:

最高指揮官史衛傑副指揮官周世榮董大鐘

常務參議:史衛傑、周世榮、董大鐘、李仕、劉兵、羅夫康、安仕魯

參議人員:史衛傑、董大鐘、茹貫勰、陳之洞、吳峰、葉慶褚;周世榮、周世濤、周世陽、周世康、周世鋒;李仕、李勇、王芝貴;劉兵、武勒、厲榮;羅夫康、周賓;安仕魯、安易魯

至於大軍的名字,史大尉想出了一個讓大家都頗爲滿意的稱謂:抗蒙金先鋒軍。

抗蒙金先鋒軍,這支由各部臨時拼湊組合而成的軍隊,懷着同仇敵愾的心緒,把進攻的矛頭指向了彼此共同的敵人——蒙金聯軍。

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80章 出師未捷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94章 北方巨魔第27章 圍捕行動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6章 黃馬軍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61章 歸去來兮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87章 強弩之末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61章 歸去來兮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46章 帝國勳章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41章 無眠之夜第28章 突圍方案第79章 酸甜苦味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39章 決死一搏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49章 南征固疆第6章 黃馬軍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96章 築壘試驗第54章 淮王進都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0章 進攻,進攻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3章 蒸蒸日上
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37章 始作俑者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80章 出師未捷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23章 騎虎難下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94章 北方巨魔第27章 圍捕行動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85章 戰鬥吧,我的勇士第6章 黃馬軍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61章 歸去來兮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87章 強弩之末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5章 門戶洞開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61章 歸去來兮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46章 帝國勳章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76章 狼煙升起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28章 突圍方案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41章 無眠之夜第28章 突圍方案第79章 酸甜苦味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39章 決死一搏第70章 攻擊爲效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49章 南征固疆第6章 黃馬軍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96章 築壘試驗第54章 淮王進都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65章 帝國自有後來人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0章 進攻,進攻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91章 水淹江都第133章 帶來希望第153章 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