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

帝王六世三年五月,帝王明凌唐在帝宮舉辦的一場舞會上喜歡上了一個舞女,明凌唐對這個舞女如癡如醉,甚至偷偷出宮跟她約會。明凌唐想把她娶進宮,做他的夫人,關芝照不同意,她認爲此女乃爲歌伎,不能成爲帝王的女人。明凌唐很沮喪,神情低落,整日用酒來麻醉自己。漸漸地,明凌唐開始怠於軍政,不再早朝。這樣的狀況讓中央文武官員都焦慮不已。按理說,明凌唐作爲帝王要娶一舞女,有何難事。但明凌唐畏懼其母,關芝照警告他,如果他不聽從勸告的話,那麼作爲母親的關芝照將對那個舞女採取不利的措施,以禁止明凌唐再與那個舞女發生聯繫。明凌唐聽母親這一警告,心中害怕母親會對自己心愛的女人採取不利的措施,有可能會派人加害於施潤蘭(就是那個舞女,名字叫施潤蘭)。於是,明凌唐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明凌唐頗感鬱悶,神情頹廢,對軍政之事也沒有興趣,已沒有了帝王的風采。

關芝照看在眼裡,一日,她去見兒子明凌唐,對他說,如果你要跟那個舞女生活在一起,那麼你就放棄帝王之位,把帝王之位讓給他人。明凌唐聽到母親的這番話後,問關芝照:“那麼,如果孩兒放棄帝王之位,那麼該把帝王之位讓給誰來做呢?”關芝照回答道:“此事不用你來操心,我自會妥善安排,你按照我說的話來做便可。”明凌唐點點頭。關芝照說:“你不用擔心你以後的日子,我會照顧你一生的,你可以按照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快快樂樂地活下去。”

明凌唐看着母親,他終於按照自己母親關芝照所說的,做了一件震動帝國的事:他從帝王之位退下來,把帝王之位讓給了自己的親弟弟明凌晨,也就是關芝照的第二個兒子。“但由於明凌晨年幼,目前還擔不起治國的重任,所以在明凌晨未能擔起帝王之任的時候,由母親關芝照代爲執政,治理帝國”。

明凌唐的退位,使衆多文武官員始料不及,許多人相信明凌唐是被她的母親關芝照逼着退位的。但也有一些人極力吹捧關芝照的上位,說關芝照是唯一一個能在這段期間擔起治理帝國重任的人。在內閣中,以學相任駿傑爲首的一批官員支持關芝照的上位。佐相聶仁鴻因極力吹捧關芝照被許多官員認爲他肯定與關芝照有染,風傳佐相聶仁鴻是關芝照的情夫。聶仁鴻爲此氣咕咕地說:我怎麼會喜歡上一個老太婆呢。

明凌唐的退位和關芝照的上位引發帝國政壇的一場風波,在帝國史中,還從來沒有一個女人當上過帝王的,關芝照開了一個先例。對關芝照當上帝王最激動的莫過於帝王明尚豐的兩個兒子明凌陽和明凌濤了。他們倆都是當年跟明凌唐爭奪王位的失敗者,如今明凌唐退下帝王之位,反而讓關芝照獲益,這當然引發了他倆的極爲不滿和憤慨。在得知關芝照當上帝王時,明凌陽說道,“我就知道那老太婆心懷不軌,意圖取明凌唐代之。明凌唐能力平平,根本無法勝任帝王之位,是那老太婆蠱惑父王,讓其兒子當選,現在她終於如願以償,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哼,她這麼做分明是在踐踏帝國制度,無視國法,本來帝王之位就應該讓給我而不是明凌唐。我應該纔是帝王的不二人選。”明凌陽去文給明凌濤,他讓明凌濤一起聲討,反對關芝照坐上帝王之位。明凌陽上文給帝國的最高法院,表示對關芝照這一破壞國法的行爲應該通過全體官員表決的方式來認定此一行爲是否合法,而不應該任由關芝照胡作非爲。

最高法院的法官把明凌陽的這封信交給了關芝照,關芝照在看過明凌陽的這封信後,她認爲明凌陽這麼做是在圖謀不軌。明凌陽還發布討關檄文,號召那些反對關芝照當帝王的人聯合起來,阻止關芝照當上帝王。明凌陽的這些行爲令關芝照對他恨之入骨。但關芝照還沒有先對他動手,關芝照首先要做的便是擺平帝國高層對她當上帝王的不同看法。在帝都的一些文武百官中,一些人支持關芝照當帝王,他們都是關芝照的人,掌管帝宮禁衛的都尉就是其中一個,掌管帝都四面城牆的四大都尉有三個表態支持關芝照代理執政帝國,內閣中以學相任駿傑爲首的官員則是擁護關芝照的上位。

早在帝王五世明尚豐病重,無法全權處理軍政事務時,關芝照就開始插手帝國政務,把擁戴自己的親信人馬一個又一個提拔到帝國中央層的各個位置,因此,關芝照在帝國的政壇上有了屬於自己的勢力。明凌唐在位的時候,這些人都是忠於明凌唐的,因爲忠於明凌唐就是忠於關芝照。明凌唐也感到自己母親在朝政上的勢力,他對自己的母親言聽計從,因爲明凌唐知道如果沒有母親在父王心中的地位,自己根本無法成爲帝王。他的這個帝王之位是依靠母親關芝照得到的。關芝照對那些支持她的文武官員是極爲拉攏,對不支持也不反對她的文武官員則是想方設法把他們拉到自己一邊,對另一些反對她當帝王的文武官員是一拉,二打,三分,即爭取把這些反對她的官員拉到她這邊,如執迷不悟,則予以打壓,並分化他們的力量。——作爲一名政治家,把控政局所需具備的基本素質是能團結大多數人,使自己能贏得多數人的擁戴,至少也要降低對壘者的牴觸情緒,把反對派迸發的能量控制在使自己不陰溝翻船的程度內。關芝照深諳此道,她對中央的各級文武官員說道,“自己之所以出任帝王之位,完全是爲帝國着想,明凌唐不堪重任辭去帝王之位,把帝王之位讓給弟弟明凌晨,明凌晨年紀輕輕,現在還不具有治理帝國的能力。那麼,在此期間,就由我代理執政治理帝國。待明凌晨羽翼漸豐,可以獨擋一面時,再把帝王之位讓給他。這有利於帝國政權的平穩過渡,是爲帝國的大局着想,決不是爲了圖一時之快”。

鑑於帝都盛傳明凌唐被關芝照殺害的謠言,關芝照特地讓一些官員到離宮見生活在離宮中的明凌唐。關芝照看到顧奇欽統尉和馬克副統尉對自己當上帝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關芝照就派人到顧奇欽和馬克的住宅跟他們交談,並引領他們去見在離宮的明凌唐。顧統尉和馬副統尉在離宮見到了正在玩樂的明凌唐。明凌唐告訴顧統尉和馬副統尉,是他自己要辭去帝王之位的,沒有任何人逼他這麼做,讓顧統尉和馬副統尉不要聽信外面的謠言。明凌唐對顧統尉和馬副統尉說道,“自己現在過得很好,無憂無慮,跟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一起,現在帝國的政局由母親和他弟弟把控着,他感到放心,希望顧統尉和馬副統尉能幫助他的母親和弟弟掌控局勢,穩定大局”。

顧統尉和馬副統尉走後,施潤蘭問明凌唐,這是不是他的真心話?明凌唐對施潤蘭說,“我這個帝王之位本來就是靠母親的本事得來的,現在我這麼做只是把這個恩情還給了母親,我沒有什麼好糾結的”。生性自由灑脫的明凌唐有一句座右銘:愛我所愛,隨心所欲。

在顧統尉和馬副統尉見過明凌唐後,關芝照在早會上說:“我聽到外面有人在盛傳明凌唐已被我害死了,明凌唐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怎麼會害他呢。現在已經有一些人去看過明凌唐了,現在在座的官員可以問問他們,我有沒有害自己的兒子?顧統尉和馬副統尉已見過了明凌唐,你們可以問問他倆,明凌唐是不是還活着?”

顧統尉和馬副統尉向在座的官員說道了明凌唐還活着,住在離宮,活得好好的。

關芝照緊接着說:“你看,我沒有騙你們吧。外面的一些悚人的謠言,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制造出來的,而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當中有些人還包含着不可示人的險惡用心。他們中的有的人要陰謀篡位,圖謀不軌。”——在穩定了政局後,關芝照開始集中力量對付那些要聲討她的王族宗親了。關芝照首先要對付的就是明凌陽和明凌濤。

明凌陽在得知關芝照當上帝王后,就串連那些反對關芝照的力量,反對關芝照上位,還去信給帝國最高法院,說關芝照這一篡帝行爲應該通過全體官員表決才行,只有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官員同意了她的這一行爲,那麼才能認爲關芝照代理執政的行爲是有效的。明凌陽還發文號召帝國那些反對關芝照上位的人能聚集起力量阻止關芝照的這一違反國法的行爲。明凌陽的這一連串的行爲給關芝照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在關芝照看來,明凌陽這是要煽動內戰,像當年的明德豐一樣,要挑起帝國內部的戰爭。

只是,明凌陽低估了關芝照掌控全局的能力。關芝照對他早有防範,早就派人秘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並蒐羅他謀反的證據。現在,關芝照已蒐集到了明凌陽許多謀逆的證據。關芝照在早會上把這些證據拿了出來,關芝照說:“明凌陽在爭奪帝位失敗之後,一直並不甘心,下放莊園後,他就開始擴充自己私人的武裝力量,打造了許多兵器兵甲,建立了一支一千五百多人的鐵甲騎兵部隊,擴充自己的勢力。現在,他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竭力鼓譟,拉攏一串人來反對帝國高層。而他這麼做,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發動政變,挑起內戰。他這種行爲跟當年的淮王明德豐有何區別,實在是可惡之極。我手裡握着一大堆他謀反逆上的證據。對明凌陽這種近似叛變的行爲,我們必須得果斷予以處置,決不能遷就。現在我命令馬副統尉和司法院的官員率一萬人馬前去明凌陽的莊園之地,查明明凌陽是否真有叛變企圖,若查明屬實,把明凌陽帶到帝都,按律叛刑。若明凌陽在你們調查期間敢起兵反抗,則率部堅決消滅之。不知,你們覺得意向如何?”

參會的官員同意帝王關芝照的做法。於是,副統尉馬克和司法官員等人領着一萬人馬前往明凌陽的莊園之地調查明凌陽的謀逆一事。爲了以防萬一,關芝照又調集十萬軍隊跟在馬副統尉一隊人馬的後面,以防意外。關芝照的這一做法很快就被明凌陽和明凌濤等人獲知了。明凌陽和明凌濤等人都很緊張,他們都把關芝照的所謂的調查看作是要消除異己的方式。就在這個時候,關芝照派人到明凌濤等人的住宅地,對他們說道,“帝王已經知道明凌陽是這一事件的主謀,你們只不過是被他挑撥的。現在只要你們能揭發明凌陽謀逆的證據,把明凌陽這段時期給你們的書信交出來,帝王說了,如果你們肯配合,揭發明凌陽,那麼對你們就從輕發落或不予追究。希望你們能識時務者爲俊傑,不要把自己跟明凌陽捆綁在一起,給自己找不痛快”。——政治,是一個人的生存狀態。在關芝照派來的人的挑唆下,迫於時局的壓力,明凌濤等人紛紛揭發明凌陽的不軌之舉,把書信都交了出來,好讓自己逃過眼前的這一劫難。

明凌陽已經聽到了種種對他不利的風聲,他感到自己已被關芝照視爲眼中釘,肉中刺,而且隨着對他不利的風聲越來越多,明凌陽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明凌陽看到關芝照不會放過他的,預見到自己在關芝照的打擊下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明凌陽開始盤算着如何使自己及家人逃脫眼前的危局。最後,明凌陽想到的就是三十六計,走爲上計。

明凌陽決定向西逃,向西越過布拉哈山脈,逃到西北部地區,然後徑直穿過西北部,逃到伊曼魯努國。一天夜裡,明凌陽和他的一家老小及衛隊人馬開始出逃,朝着布拉哈山脈進發。明凌陽不知道的是關芝照令坦特哥州的都尉在這一帶都布好了防線,防線綿延上百公里,具體由坦特哥州的中尉達力克負責。達力克是關芝照的親信,他非常仰慕關芝照,曾說過一句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話:我是她的粉絲。關芝照令達力克負責好西邊的防線,阻止明凌陽向西逃竄。明凌陽和他的家屬及衛隊人馬碰到西邊阻擊他們的防線後,明凌陽令衛隊的騎兵部隊衝過去,撕開對面的防線。明凌陽的鐵甲騎兵吶喊着衝了過去,守衛防線的部隊迅速落位,發炮阻擊,阻擊部隊的火力非常兇猛,在炮彈的炸裂下,一個又一個鐵甲騎兵及他們的戰馬被炸倒在地。明凌陽和他的那幫人被眼前慘烈的一幕驚呆了。他們中的很多人從來沒有與戰爭打過交道,不曾感受到戰場的血腥和殘酷。他們親眼目睹了自己的騎兵隊在對方密集的箭支和火炮箭彈的打擊下一個又一個倒了下來,戰場上充斥着吶喊聲,炮聲和戰馬的嘶鳴聲。

明凌陽看到對方的防線甚爲堅固,他感到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而達力克在得知明凌陽所部正在向西突破防線時,迅速調集部隊朝明凌陽突圍之地趕了過來。明凌陽下令騎兵部隊撤退後,他決定向西南方向進入布拉哈山脈。可是,達力克的部隊已經向他們趕了過來,對他們形成夾擊之勢。不得已,明凌陽決定向南渡過沽羅布達江,可是明凌陽和他的人馬到了江岸邊才發現渡江的船隻不夠,而且江對岸已經有所防備,有大批的武裝人員在江對岸。此時,帝國軍部已下達給各地區命令,消滅叛逃的明凌陽所部。渡江不成的明凌陽無可奈何,只能向東逃竄,在向東逃跑的路上,明凌陽的人馬遭到達力克所部的追擊,又被馬克副統尉的人馬截擊,失敗的厄運不可避免。

在得到明凌陽率着大隊人馬向西逃竄的消息後,關芝照當着文武官員的面說:“明凌陽率部逃竄,這說明他心裡有鬼。如果他沒有暗中搞陰謀詭計,那他爲什麼要逃呢?這說明他暗地裡確實在搞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他率部逃跑就可以說明這一點。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完全確認他的叛逆行爲了,對他的所作所爲可以有一個明確的定性了”。統尉顧奇欽認爲明凌陽和他的一隊人馬的逃跑實在是做了一件錯事:“有什麼話說不清楚呢。可他們偏偏選擇了逃跑,這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懷。現在是有理也說不清了”。正是:

一步錯,錯!錯!錯!

在明凌陽的鐵甲騎兵與坦特哥州的部隊作戰的時候,在中西亞貝當富沫北面的普多魯士國,金軍已經攻到了普多魯士國的都城撒裡特城堡,爲了攻佔普多魯士國的都城,金軍投入了三百架的配重型投石機、三百架火油投射機和三百多門火炮以及上千擔炮石。面對着金軍這一攻城架勢,普多魯士國的國王已下令讓都城及普多魯士國的軍民離開自己的祖國,南下遷徙,另擇它地定居。都城則留下一部分將士負責守衛都城,牽制金軍。撒裡特城堡內的守城將士拼死抵抗着金軍的攻城,爲撤離的人羣爭取時間。最終,金軍攻佔了撒裡特城堡,把普多魯士國佔爲己有。普多魯士國國王率領着他的八十多萬軍民則離開了自己的故地,南下進入到四衛特拉區,一部分定居在了貝當富沫,多數則居住在帕番,還有一些人分散在四衛特拉的其他城鎮。普多魯士軍民的南遷,使在中西亞的人感受到了金軍的威脅。貝當富沫的國王認爲金軍在攻佔普多魯士國後,會把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定在貝當富沫或中西亞的其他地區。

在中西亞駐防的帝國一師的將官向北方統帥李良誠彙報中西亞北面的戰況,“據得報,金軍在中西亞北面對普多魯士國發動侵略,已把普多魯士國據爲己有。現普多魯士國的大批軍民南遷至我地,定居於此,藉以躲避北邊的戰亂。南遷到此的普多魯士人有幾十萬人,不知人數是否還會增多”。貝當富沫國王向李良誠去文,述說金軍入侵普多魯士國之事:“金軍每攻佔普多魯士國一地,便對此地軍民作滅種式的殺戮,以此永佔此地。據普多魯士國國王所述,金軍這次入侵普多魯士國兵力有數萬之多,且有強勁後援保障,一步一步侵佔其地,達到全部佔領普多魯士國的目的。看來,金軍入侵普多魯士國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把普多魯士國,變成他金軍的土地,使普多魯士國的土地成爲金國的後花園,並從普多魯士國的土地上開採礦產物質及森林資源,充實金國的國力。”

李良誠在得到金軍侵佔普多魯士國的一些情況後,他令帝國一師的偵察兵去窺探中西亞北面的金軍動向。貝當富沫國王又去信給李良誠,向李良誠介紹普多魯士國,“普多魯士國國土狹小,人口不多,但生產力比較發達,能用水力織布,用畜力代替部分人力做工,其騎兵盔甲堅厚,馬披鱗甲,皆是重裝型騎兵。只是,普多魯士兵精人少,總人口不到二百萬,精銳重裝騎兵不到二萬,總武裝人員不到十萬,且又分散在各城堡住地,因而金軍趁此入侵,集中數萬兵力,逐一攻破城堡住地。從普多魯士國國王口中所知,他們遷出的軍民約有八十萬人,其餘多數人都被金軍殺掉了。現金軍已基本佔領普多魯士國全境,未來動向如何,則暫無法判明”。

李良誠把金軍侵佔普多魯士國的文件一一上傳給了帝國高層,從偵察兵傳來的情報,金軍在佔領了普多魯士國後,開始撤出部分兵力,向西返回,並未有繼續發動攻擊的跡象。李良誠因此判定金軍在佔領了普多魯士國後會暫停攻擊,至於將來會不會向東入侵,則不得而知。貝當富沫國王和普多魯士國王聯名致信給李良誠,要求把中西亞各國(地區)聯結成一個防禦整體,共同應對金軍的入侵。李良誠去信給貝當富沫國王,告訴他道,金軍若入侵貝當富沫或以東的中西亞諸國(地區),“若金敵來勢甚衆,則各地區的城鎮閉門固守,帝國大軍會前來擊敵,貝當富沫之機動兵團亦屯兵不動,待我大軍到來,一起擊敵;若金敵來襲兵力不多,則貝當富沫之機動兵團可先迎敵,待拖住敵軍,把敵人纏住後,我北方軍會前來,與貝當富沫軍一起滅敵”。

李良誠上文給帝國高層,向帝國高層闡述了金軍在攻佔普多魯士國後在將來對中西亞可能會採取的入侵行動以及自己到時的應對之策:

普多魯士被金軍侵佔以後,據情報得知,金軍有一部分向西返回,看來金軍在佔領普多魯士後,暫時不會再向東侵犯。但將來金軍會不會以普多魯士爲基地向南向東侵犯呢?這不好作明確的肯定。若金軍繼續進犯,所入侵方向無非是向南或向東,職等認爲金軍若繼續侵犯中西亞,會採取如下行動方案:

(甲)金軍會率大部隊來襲,集中力量攻打中西亞一重城,如貝當富沫的亞歷默斯,那麼到時職會率帝國大軍親往中西亞與敵軍作戰,爭取重創敵軍,擊退敵人的進攻。但是,職等認爲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乙)金軍會派出幾支部隊攻打中西亞各城堡市鎮,那麼職會率帝國北方軍出擊,爭取對敵一部或幾部予以殲滅,並與貝當富沫的機動兵團相配合,達到消滅擊退敵軍的目的。

(丙)金軍會率數萬人馬入侵中西亞,攻打中西亞城堡市鎮,來幾次規模不大的攻擊行動,攻擊中西亞防禦薄弱的城堡市鎮。那麼到時職會率部出擊,在金軍攻城時,抓住戰機殲滅敵人或在貝當富沫軍與金軍纏鬥時,迅速趕至戰場,與貝當富沫軍一起消滅敵軍。

帝王關芝照在看過李良誠的這一上文後,以帝國軍部的名義去文給李良誠,文中寫道,“對金軍在中西亞北面的行動應保持嚴密的關切,監視敵的一舉一動。若敵來襲,李良誠將軍可依具體情況作出相對應的行動,力挫敵軍攻勢,保我中西亞及帝國北方之安寧”。

李良誠已經得知了帝國高層的變動,帝王明凌唐退位,明凌唐的母親關芝照夫人代理執政帝國。因關芝照的上位引發了帝國王族宗親對她的聲討,現在的關芝照正全力肅清那些反對她上位的人。帝國高層的政局雖有些動盪,但還算相對穩定,關芝照已漸漸控制住了整個大局,現正全力剿滅那些反對她的王族宗親。從上面傳下來的一些消息讓李良誠感到關芝照夫人不簡單,既有野心,也有能力,是一個頗有能耐的女人。

在關芝照看來,北邊金軍侵佔普多魯士國只是隱患,還觸動不了帝國的核心利益,眼下對那些反抗她的王族宗親的處置纔是最重要的事。關芝照已經以帝國軍部的名義下達了消滅明凌陽騎兵部隊的命令。明凌陽和他的鐵甲騎兵在帝國部隊的追擊堵截下敗下陣來,不是被殺,就是被俘,明凌陽力戰不降,被殺。而跟着明凌陽的一幫人沒有人知道他們最後的去向,有些人說他們全被殺掉了,有些人則說他們被押到某一個地方關了起來。總之,關芝照徹底肅清了明凌陽的力量。然後,關芝照在帝宮召開的會議上,向與會的文武官員公佈了明凌陽的罪狀。關芝照在會上說,明凌陽私自擴充私人的武裝力量,違反帝國法律,他還陰謀煽動衆人對抗帝國中央,以此想挑起內戰,以爲一己之私,凡此種種,其所犯罪狀重大且嚴重,褫奪爵位,終身監禁已是鐵板釘釘的事。而其陰謀敗露後,欲逃往它國,是爲叛國,逃跑不呈,武力對抗政府軍,力戰而死,乃爲咎由自取,自取滅亡,是爲其因果報應。

關芝照說,就明凌陽和他的同黨之事已上報給帝國司法院,帝國司法院根據掌握的確切證據認爲明凌陽所犯之事已屬罪大惡極,所以對他的死,不值得任何同情,完全是他自作自受,怨不得任何人。在會上,就明凌陽一事,關芝照說到了帝國對王族宗親的監管問題。關芝照說,自帝王四世明威俊平定淮王造反後,開始加強對王族宗親的管控,可隨着時間一長,對王族宗親的管控越來越弱,以致出了明凌陽一事,所以接下來對王族宗親的管控要進一步加強,首先一步要派人調查那些王族宗親的情況,看他們有沒有違制違法的行爲,如果有的話,給予相應的處分,以捍衛帝國的法律法制,加強帝國中央的權威。

於是,關芝照派人調查各王族宗親的情況,並對他們的違法違規行爲給予了相應的處分。關芝照還派官員負責監視王族宗親。在關芝照當上帝王后,帝國高層對王族宗親的管控開始不斷加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政權的穩定。

關芝照在平息了王族宗親的反亂後,控制住了整個大局,她的行事作風和方式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李良誠接到帝國高層的命令,讓他到帝都面見帝王。李良誠來到帝都曼蒂蘭斯特後,他進宮去見帝王,他看到在一間廳殿裡,許多將領坐在一張會議桌邊,坐在正中間的是新上任的帝王關芝照。關芝照見李良誠來了,叫他入座。看到關芝照的那一刻,李良誠感到了一些異樣,帝王是個女的,之前可從來沒出現過。在會上,關芝照當着衆將領的面,侃侃而談。會上,當將領提出要求或問題時,關芝照從容答之,頗有帝王風度。這使得包括李良誠在內的將領們感到關芝照夫人的不簡單,“她確有治國安邦的能力”。關芝照有種不服輸的個性,在會上當着衆將領的面,關芝照說:“有些人對我總是有偏見,認爲帝王總要有男的來當,誰說帝王要由男的來當。人家伊曼魯努國的國王都是女的,不一樣把伊曼魯努國治理得蠻好的。誰說女兒不如男”。

“誰說女兒不如男”,關芝照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動來粉碎這一偏見。關芝照決定把明年改爲自己的年號,即從明年開始,帝王六世四年改爲帝曌元年。關芝照也把自己的名字改爲關芝曌。關芝照爲什麼要把自己的“照”字改爲曌?曌,上面是一個明,下面是一個空,這裡面到底暗藏着什麼樣的含義?成了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談資,或者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當時光的車輪滾入了帝曌元年的時候,關芝曌也迎來了她統治帝國的時代,那就是帝曌時代。

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61章 歸去來兮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6章 帝國勳章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章 殘陽如血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93章 重心北移第4章 帝國一師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94章 北方巨魔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章 勇者無敵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80章 出師未捷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92章 掃尾工作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70章 攻擊爲效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9章 避難之地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4章 中央突破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48章 吐絲口城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11章 救世主第83章 深入虎穴第65章 男子漢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3章 騎虎難下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章 殘陽如血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
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81章 血戰棲潭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32章 雙重煎熬第26章 一石三鳥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82章 虛虛實實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211章 洶涌來襲第144章 拆散同盟第61章 歸去來兮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118章 病急投醫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46章 帝國勳章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章 殘陽如血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93章 重心北移第4章 帝國一師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94章 北方巨魔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章 勇者無敵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36章 名不虛傳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80章 出師未捷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92章 掃尾工作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70章 攻擊爲效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78章 淮王新政第29章 避難之地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4章 中央突破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08章 粒粒皆辛苦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48章 吐絲口城第34章 帝國的心臟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11章 救世主第83章 深入虎穴第65章 男子漢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207章 盛大的晚宴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23章 騎虎難下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章 殘陽如血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