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

帝王四世十九年十二月,董向燾的部隊在金國下區靠近噶巴布斯河一帶的地區殲滅了特尼庫柏的一部後,金軍與帝國一師隔着噶巴布斯河對峙。爲了應付羅夫康可能發動的進攻,金國君王邁立陽在上區的東西兩邊都部有重兵,東面有智親王艾敏博葛指揮的十萬金軍;西面貝勒王拓善跋麾下的金軍將士也有八萬多人,其餘金軍的主力集結在金都米里斯提一帶,拱衛金國之都。金國高層的這一佈置,側重於東西兩邊,使得金國上區的中間那片狹長地帶出現了兵力真空,沒有金軍的一兵一卒,直至碰到拱衛金都的特也法克的部隊。難道金軍的將領沒有看到金國在這一地帶極爲薄弱的防禦嗎?當然不是。這是金國高層有意製造這一條通暢的“長廊”,讓羅夫康的部隊鑽進來,深入金國上區,在碰到特也法克部隊的抵抗線後,東西兩邊的金軍便可左右夾擊羅夫康的部隊,擊潰羅夫康的進攻部隊。對金軍這一秘而不宣的有意部署,羅夫康看得很明白,他把這條金軍騰出的“長廊”,稱之爲是“死亡通道”。

在羅夫康看來,帝國軍隊要想在金國上區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那就必須擊潰在上區東西兩面的其中一面屯集的金軍部隊。羅夫康把主攻定在上區的東面,希望能在東邊取得突破,再尋機擴大戰果。羅夫康之所以把進攻重點放在東邊,一是在東邊帝國北方軍有德里埃的脫布涅頓可以依靠;還有就是東邊臨海,羅夫康也能調動陸希萊的海軍艦隊助戰。當然,在西邊布有一定數量的帝國部隊也是非常重要的,羅夫康把董向燾的五萬人馬放在西邊,牽制金軍一部分人馬,配合帝國北方軍主力在東邊的作戰。

董向燾的部隊打了一場規模不大的仗後,帝國北方戰場沉寂了下來,雙方都在窺視着對方的舉動,以便應付突然爆發的戰鬥。在把帝國一師主力推進到噶巴布斯河一帶時,羅夫康和他的將領注意到金軍沒有破壞噶巴布斯河上的橋樑,而董向燾的呂宋良部能進佔上區金軍的哨所,也讓羅夫康意識到金軍在上區的佈陣是守勢的,不像以前那樣總是善於主動進攻。在認識到金軍的這一作戰特點後,羅夫康也開始作出相對應的部署,尋找消滅金軍一部的戰機。

金軍爲何不破壞噶巴布斯河上的橋樑?按艾敏博葛的話來講是“破壞了河上的橋樑也無法阻擋羅夫康部隊的進攻,而且破壞了橋樑也不方便我金軍的進出,畢竟我們將來還是要打過去的”。艾敏博葛認爲,不破壞橋樑讓羅夫康的部隊自由進出,利於我們尋機殲滅敵一部。但是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促使君王邁立陽和金軍的將領要保留噶巴布斯河上的橋,那就是“噶巴布斯河寬不足百米,水不深,平日水深四米,七八月河水猛漲,也就只有六七米。冬季大雪封山,則水淺可徒涉”。“噶巴布斯河根本無法阻敵深入。”認識到噶巴布斯河根本無法阻止羅夫康部隊的深入,即便金軍破壞了河上的橋樑,羅夫康的部隊照樣可以乘船渡過或架設浮橋通過,那金軍在噶巴布斯河北岸一帶的防禦也可以置之不理,“任由羅夫康部隊掌握河北岸的渡口,使其深入我境,待尋覓合適時機,一舉擊潰敵軍,挫敗來敵”。

既然金軍慷慨地讓出了噶巴布斯河北岸一帶的渡口及區域,那羅夫康也不會客氣。羅夫康迅速派部佔據了當面河對岸的各渡口及附近的地區,在河面上架起了數座浮橋,並得到了上千艘船隻。羅夫康準備了部隊兩種渡河方式,架起浮橋和划船渡河。羅夫康一直在觀察河對岸的金軍佈陣,在發動進攻之前,羅夫康必須得摸清河對岸那邊金軍部隊部署的情況。與此同時,艾敏博葛也在密切關注着羅夫康部隊的動向。艾敏博葛已經從得到的情報瞭解到,帝國北方軍的兵力東邊要明顯多於西邊,也就是說羅夫康把進攻的重點放在金國上區的東面上。艾敏博葛因此得出的判斷是:“羅夫康首先會從東邊向金軍發動進攻,西邊的敵人亦會有所行動,但帝軍主攻的方向是在東邊”。爲此,艾敏博葛制定了誘使帝軍深入並斬斷其退路,加以圍殲的部署:艾敏博葛把達勒善的二萬多人馬放在最前沿,隔着一段距離,在其東北和西北方向是阿里札部和費朗部,艾敏博葛所率的人馬則在後方的布塞裡敦。艾敏博葛的作戰設想是:在羅夫康率部從東面發起進攻後,位於最前沿的達勒善部負責與羅夫康部糾纏,逐次抵抗,引誘羅夫康的部隊深入,同時位於東西兩邊的阿里札部和費朗部在羅夫康部的兩翼迂迴包抄,切斷敵一部之退路,待把敵一部裹進包圍圈後,艾敏博葛率部與其他各部圍殲被圍之敵,消滅敵之一部。

艾敏博葛的這一作戰設想完全遵循了自己制定的殲敵一部的作戰原則,但是艾敏博葛的這一部署卻有一個缺陷,那就是達勒善的部隊過於突出於前沿了,達勒善所部與東西兩邊的阿里札部與費朗部相隔着一百二十多裡的直線距離。羅夫康看到了金軍在東邊部置上的這一破綻後,一個殲敵的設想漸漸形成。這一殲敵設想是:羅夫康派部楔入到金軍前沿部隊與後方部隊的空隙,割裂前沿與後方的聯繫,然後集中兵力圍攻這一部敵人,殲滅前突敵之一部。殲敵的戰機已然出現,羅夫康的作戰決心便迅速下定。

帝王四世二十一年八月中旬,哈盛萊、巴達武和卡德茨收到羅夫康的示令,命令中羅夫康要求他們“迅速派出一支一萬五千人到二萬人不等的部隊,交由巴達武將軍指揮,先集結在登克里堡,爾後待其他部隊到來後,北上與我們會合”。與此同時,羅夫康去信給都哈濱、魯斯珀德、拜柏巴等地的紐愛爾將領,要求他們派一部北上,先經阿里斯達,再與三旗軍會合與登克里堡,北上與帝國一師會合。羅夫康去信給坐鎮阿里斯達的副統帥鄭維浩,文中羅夫康請老團長敦促後方的紐愛爾將領早日派出部隊,並讓他們儘可能多地派出騎兵部隊。在卡里幾亞島的陸希萊收到了羅夫康給他的示令,命令中羅夫康讓陸希萊出動六七十艘戰艦,攻打金國上區沿海的曼海勒、密臘、支帕納尼等城,“配合我軍發動的進攻,你部海軍艦船不必登陸部隊,只炮擊即可。望迅速準備,並派人隨時告知你們出行艦船的動向,以利我們展開行動”。

在接到羅夫康的示令後,哈盛萊、巴達武和卡德茨答覆羅夫康,將派出一萬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北上與帝國一師會合,並詢問道,各部何時集結於登克里堡?可有期限否?羅夫康下文回覆道,“務必於九月中旬集結於登克里堡,在登克里堡集結後,待命令到達後再北上與我們會合。所以出發前需備幾日的糧草”。陸希萊派人跟羅夫康商洽作戰事宜,羅夫康告訴陸希萊派來的人,出動幾十艘艦船攻打金國上區沿海的幾座城鎮,只炮擊不登陸作戰,“你們出海作戰的動向必須及時告知予我,帶上足夠的彈藥,炮擊力度要大,要引起敵人的重視”。羅夫康還特意對陸希萊強調道:“你們接到我的命令後,可先準備起來,何時出海行動,我會派人告予你們”。

到了九月,三旗軍和紐愛爾的騎兵部隊開始集結,且在中旬按羅夫康的要求都集結在登克里堡待命。三旗軍共出兵四萬五千人,紐愛爾騎兵一萬五千人,其中有漢弗裡的阿里斯達的五千騎兵。三旗軍四萬五千人,總指揮巴達武,各旗軍的指揮官是:德里亞(鑲紅旗)、巴達武(鑲白旗)、法蒙克(鑲藍旗)。紐愛爾的騎兵部隊分別由萊卡麥和施坦因指揮,其中萊卡麥指揮一萬騎兵,施坦因指揮五千騎兵。九月十七日,羅夫康命令集結在登克里堡的三旗軍和紐愛爾的騎兵迅速北上,與帝國一師會合。在三旗軍和紐愛爾騎兵部隊與帝國一師會合後,羅夫康下令陸希萊的海軍艦隊出海,前往曼海勒、密臘一帶海域。

帝國北方各部的頻繁調動的這一情報上報給了艾敏博葛,艾敏博葛立馬意識到羅夫康很快就要向他的金軍部隊發動進攻了。艾敏博葛迅即命令位於前沿的金軍部隊嚴密注視當面敵軍的動向。九月二十五日,羅夫康令餅德率部進至拉赫耶母的鳳寶渡口,架設浮橋。羅夫康的這一調動部署令艾敏博葛的神經緊繃起來,帝國軍一部進至鳳寶渡口,箭頭直指金國上區那條狹長的中間地帶,即那條“走廊”。羅夫康到底想幹什麼?難道羅夫康要派部從這一中間地帶對金軍發動進攻?那羅夫康發動這一進攻的目標是什麼?是金都?還是在左側的費朗部?艾敏博葛還無法明白羅夫康此舉的真實意圖,與此同時,在西邊的董向燾的五萬人馬也開始向北移動,抵近到噶巴布斯河的南岸邊,架設浮橋,“似有繼續向北前進的跡象”。

九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這兩天,陸希萊的海軍艦隊在皮定丘將軍的指揮下先後炮擊了曼海勒、密臘及支帕納尼,一時間帝國部隊要在金國上區沿海一帶登陸的謠言四起,艾敏博葛聽着雖然心煩,但是他並沒有急於行動。阿里札請示艾敏博葛,“是否要對帝國艦隊的炮擊予以迴應?”艾敏博葛讓阿里札“先靜觀其變,暫不須爲敵之艦炮炮擊而動”。

九月二十七日晚上,皓月當空,上千只船劃過平靜的河面,聯隊長沈澄和他的二萬五千將士渡過了噶巴布斯河,執行羅夫康將軍交給他們的作戰任務。在三旗軍和紐愛爾騎兵部隊與帝國一師會合後,羅夫康下達了各部圍殲敵前突一部的作戰指令:

一、餅德率多里亞和薩富默所部前至拉赫耶母的鳳寶渡口,在渡口河面架起浮橋,吸引左側敵之注意力。

二、皮定丘的海軍艦隊進入金國上區曼海勒、密臘、支帕納尼等城一帶的海面,發炮攻打敵沿海城市,吸引敵右側之注意力。

三、董向燾的部隊由現地向前推進至噶巴布斯河,架設浮橋,使所部人馬能迅速安全地渡過噶巴布斯河。所率各部穩步向前,可循序推進至距離敵主力幾十公里處。若進入敵之上區遭敵進攻,逐次抵抗,穩步後撤,尋找殲敵良機。不可離敵過近,應與敵保持一段距離,望董聯隊長視具體敵情而定,務必牽制西邊之敵,不使西金軍增援東邊金軍。

四、聯隊長沈澄在X月Y日率部二萬五千人渡過噶巴布斯河,直插前沿之敵與後方敵部的空隙處。

五、在沈澄部插入到敵之空隙處,割裂前後兩部敵人之聯繫後,薩富默率部二萬五千人迅速跟進,與沈澄部阻擊來援之敵軍。

六、在我沈澄部和薩富默部成功阻隔前沿敵之一部後,餅德隨即率部從左側,巴達武率領的三旗軍從正面,萊卡麥和施坦因從右側,左中右對所圍之敵發動進攻,圍殲前沿之敵,務必全殲所圍之敵,消滅敵之一部。

作戰指令中的X月定爲九月,Y日定爲二十七日。羅夫康的作戰意圖是董向燾所部牽制西邊金軍,在鳳寶渡口架設浮橋的餅德部吸引左側費朗部的注意力,皮定丘所率的海軍艦隊炮擊金國上區沿海的城鎮吸引右側阿里札部的注意。在左右兩側敵人的注意力被分散後,沈澄所率的人馬迅速直插前沿之敵與後方之敵的空隙處,薩富默部隨後跟進,與沈澄部一道阻擊來援的金軍,餅德、巴達武、萊卡麥和施坦因率部圍殲前沿之敵,消滅所圍之敵。

羅夫康的這一作戰部署若要取得成功關鍵在於沈澄所部能否按作戰計劃楔入到前後敵人之間的空隙處,薩富默部能否迅速跟進與沈澄部一道頂住來援金軍的進攻。羅夫康制定的作戰計劃一開始實施初見成效,董向燾聯隊的向北推進,使西邊的拓善跋和他的將領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對付董向燾的聯隊上;進至鳳寶渡口的餅德部的舉動和皮定丘海軍艦隊的炮擊吸引了艾敏博葛和他所部將領的注意力。而艾敏博葛在帝國北方軍的調動和炮擊中確實猜測不出羅夫康作戰的真實意圖。在這當口上,羅夫康冀望於沈澄部,這把進攻的“外科手術刀”能楔入到敵之空隙處,爲他的“撕裂作戰”(羅夫康把圍殲前沿的突出之敵的作戰稱之爲“撕裂作戰”)奠定勝利的基礎。

可是,沈澄部這把“外科手術刀”一開始便插錯了位置,本來作戰預定的任務是沈澄部楔入到達勒善部的背後與後面的敵人的間隔的空隙處,可沈澄的部隊在經過一夜的急行軍,不知不覺進入到達勒善部人馬的中間,於是很快達勒善的兵馬就發現了這股敵人,並隨即與沈澄部交上了火。達勒善連忙把這一情況上報給艾敏博葛,艾敏博葛在得到這一情報後,他發現圍殲羅夫康一部的戰機出現了。艾敏博葛命令達勒善不惜一切拖住這股敵人,費朗部和阿里札部南下兩翼包抄這股敵軍,並各派出一部阻擋羅夫康所率的援軍部隊。艾敏博葛則親自率所部人馬,與費朗、阿里札和達勒善圍殲所圍之敵,把被金軍包裹的這部敵軍消滅掉。

艾敏博葛率東金軍全力圍攻沈澄的二萬五千人馬。對羅夫康來講,戰場的形勢順轉直下。

隨即跟進沈澄部的薩富默部的先頭部隊遭到費朗部的進攻,薩富默發現金軍的大部隊正朝着他這邊衝過來,且沈澄部已與金軍火拼上了,一切都與原先所設想的截然不同。薩富默連忙把這一情況上報給餅德和羅夫康。羅夫康在得到情況有變後,他看到金軍“似傾巢而出,有圍殲我沈澄部之企圖”。爲此,羅夫康命令薩富默部迎擊前來之金軍,餅德率部出擊,與薩富默部一起攻擊敵軍;同時,羅夫康令巴達武率三旗軍正面進攻敵軍,萊卡麥和施坦因的紐愛爾騎兵部隊從右側進攻金軍。羅夫康放出軍用鴿傳信給身陷敵軍中的沈澄,羅夫康告訴沈澄“頂住敵軍之攻勢,我已派各部來解救你們”。可是,就在羅夫康傳信給沈澄的那一天晚上,羅夫康卻陡然改變了自己原先所設想的解救計劃。羅夫康的這一改變令已箭在弦上,準備出發的餅德和他的人馬有點猝不及防。

就在這天晚上,羅夫康傳令給在鳳寶渡口的餅德,“所部停止行動,餅德速去見羅將軍,羅將軍有要事相告”。於是,餅德快馬加鞭來到慶頓城,羅夫康把餅德叫入到他的指揮室裡,他要交給餅德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羅夫康告訴餅德,把沈澄部的五千人馬和直屬隊的人馬交給他來指揮,餅德指揮三萬五千人馬迂迴到敵之後方重城布塞裡敦一帶,繞到敵人的背後,從背後攻擊圍攻我沈澄部之敵。

因艾敏博葛傾注東金軍全力圍攻沈澄部,本來分散在各處的金軍部隊密集合攏,使羅夫康看到了一個更大的圍攻敵軍的戰機,即處在敵軍圍攻中的沈澄部拼死抵抗,外圍的帝國各部攻擊圍攏的敵軍,然後餅德的數萬人馬繞到敵大軍的背後,那麼到時外裡外夾擊東金軍的主力,必能取得一場大勝。羅夫康萬萬沒想到,原先制定的圍殲敵之一部的“撕裂作戰”會演變成兩軍主力的一場決戰。

圍捕——被圍捕——大圍捕,整個作戰過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羅夫康放出軍用鴿傳信給沈澄,命令沈澄必須頂住敵人的進攻,“現我各部正與敵人作戰中,敵人對你們的壓迫會因我來援之各軍的進攻逐漸減緩。敵主力密集於你處,利於我北方大軍圍攻敵之主力,取得對敵人的又一場大勝。望你們配合友軍之進攻,協助友軍夾擊敵人。”羅夫康一面令沈澄部頂住敵人的圍攻,一面令薩富默、巴達武、萊卡麥等部擊潰當面之敵,同時,餅德領命後,集結好所有人馬,便迅速出發,以急行軍的速度劃出了一條弧形路線,繞到敵人的背後,攻擊了艾敏博葛的部隊。

艾敏博葛沒想到自己的背後竟會出現帝國一師的人馬。此時,艾敏博葛的一部前面遭致沈澄部的阻擊,後面遭到餅德部的偷襲,處在帝國部隊中間的艾敏博葛部有被帝國一師兩部夾擊的危險。東邊,艾敏博葛的金軍與羅夫康的帝國北方軍主力激戰正酣。西邊,董向燾的人馬渡過噶巴布斯河,緩緩地向前推進。西邊金軍的三部人馬,即多玄裡部、克蘇哈部和費東廷部,這三部大抵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克蘇哈在左,多玄里居中,費東廷在右,多玄裡部稍形突出。董向燾的部隊像蝸牛一樣的謹慎前行令拓善跋和多玄裡等將領不敢輕舉妄動,因爲董向燾的部隊是平推前進,且人馬甚衆,使多玄裡等將領找不到尋殲董向燾部隊的戰機,兩軍就這麼對峙着,誰都不敢冒然出擊。

董向燾爲他的聯隊制訂了詳實的作戰計劃,聯隊推進到距敵幾十公里時停下來,若遭敵圍或襲擊,聯隊人馬逐次抵抗,步步後退,誘敵深入。董向燾時刻注意着金軍的動向,以備可能出現的戰況。

餅德率部從背後猛烈攻擊艾敏博葛的人馬,使艾敏博葛所部出現了混亂。此時在金國東邊,艾敏博葛投入了十萬金軍,而羅夫康投入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之多。在兵力上,帝國的部隊佔有優勢。在雙方不斷的激戰中,帝國的北方軍漸處上風。艾敏博葛不會認輸,他指揮自己的人馬拼死與餅德部和沈澄部作戰。當艾敏博葛手持彎刀,吶喊着騎着戰馬殺過來時,數枚箭支刺入了他的身體。只聽見戰馬的一聲長鳴,艾敏博葛的身軀筆直地掉落在地,躺在那片他爲之奮戰的國土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艾敏博葛的死對正在作戰中的東金軍的士氣是一個打擊。本來在苦戰中的東金軍各部在得知智親王艾敏博葛戰死後,動搖了繼續作戰的鬥志,紛紛向西撤離戰場。在費朗看來,被金軍包裹的帝國一部困獸猶鬥,抵抗甚堅,外圍來援的帝國部隊兵力雄厚,令阻擊的金軍苦不堪言,而在金軍大部隊的背後又出現了帝國數萬人馬。毋庸置疑,東金軍已處在帝國大軍的夾擊之中。這時,又傳來艾敏博葛陣亡的消息,感到處於下風的費朗知道仗再這麼打下去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於是乎,費朗命令所部向西撤離戰場。費朗這一撤,阿里札、達勒善等部人馬也相繼向西撤出戰場。這場戰役,以東金軍的相繼撤出戰場漸漸落入了尾聲。

此戰,帝國史稱之爲“金東之戰”。金東之戰,羅夫康的帝國北方軍共殲滅金軍四萬餘人,自身陣亡官兵三萬人,傷亡共計六萬八千五百多人。金東之戰,羅夫康的帝國北方軍擊潰了東邊金軍的主力,使金軍在東面的防禦徹底崩潰。金國的智親王艾敏博葛在此戰中殞命。艾敏博葛陣亡的消息傳遍金國後,一首歌謠在卡布諾尼人中流傳開來,這首歌謠叫《消逝的勇士》:

戰火騰起大戰近,

將士勒馬拔刀劍。

慷慨赴戰衛國切,

勇士一去不復返。

激戰猶酣百戰死,

英雄氣概留人間。

勇士之逝聲聲傳,

萬衆景仰傳頌遍。

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9章 避難之地第92章 掃尾工作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54章 淮王進都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4章 帝國一師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52章 蓄勢待發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0章 進攻,進攻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65章 男子漢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90章 全線崩潰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80章 出師未捷第36章 危急時刻第69章 失敗之道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83章 深入虎穴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3章 騎虎難下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38章 僱傭軍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87章 強弩之末第3章 殘陽如血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12章 新的挑戰
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22章 最貴之物第27章 圍捕行動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52章 蓄勢待發第29章 避難之地第92章 掃尾工作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80章 翹首以待第54章 淮王進都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4章 帝國一師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71章 箭在弦上第52章 蓄勢待發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79章 戰火紛飛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20章 進攻,進攻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65章 男子漢第131章 穩固防線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90章 全線崩潰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80章 出師未捷第36章 危急時刻第69章 失敗之道第93章 重心北移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79章 酸甜苦味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83章 深入虎穴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92章 消逝的勇士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94章 北方巨魔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23章 騎虎難下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38章 僱傭軍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92章 掃尾工作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219章 美夢成真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87章 強弩之末第3章 殘陽如血第172章 聲東擊西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17章 巨魔來襲第95章 困城之策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112章 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