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掠奪

董衛國被明軍衛兵領進一張大營,他沒有絲毫猶豫地跪倒在地,衝着正前方大喊道:“罪人董衛國,拜見提督大人。”

“董布政司不必客氣,”從董衛國側面傳過來一個聲音,鄧名把他用來談判的那張長桌子搬了出來,擺在這張帳篷的正中央,董衛國一進門就衝着桌子行大禮,鄧名沒來得及阻止他:“董布政司請坐。”

董衛國不但不去就座,還在那裡不停地謙虛,見對方不吃敬酒,鄧名衝着門口的衛兵使了顏色,兩個明軍士兵同時重重地從鼻子裡哼出一身,把腰刀抽了一些出來。見狀董衛國馬上停止了客套,飛快地竄到鄧名手指的地方,老老實實地坐到了椅子上。

“聽說董布政司願意用瓷器交換糧船和糧食?”等董衛國坐定後,鄧名問道。

“不錯!”不等鄧名多說,董衛國就口若懸河地講起來,先是吹噓了一番江西瓷器的質量,然後就開始炫耀產量,更拍着胸脯保證無論鄧名要多少他都可以雙手奉上,只要鄧名把糧船還給他就行。

期間鄧名側頭去瞧穆譚,後者無奈地苦笑了一下,搖搖頭表示他絕對沒有特意嚇唬這位江西布政使。

“這樣不行。”等董衛國發言完畢後,鄧名搖搖頭,這位仁兄顯然是狗急跳牆,打算不管明軍提什麼要求都一口答應下來,表現和鴉片戰爭中的那幫傢伙沒有什麼大區別。但鄧名手中可沒有強大的英法陸軍、皇家海軍,因此他不能同意與董衛國簽訂太不公平的條約:“打仗是打仗,生意是生意;打仗講得是兵不厭詐,而生意必須是童叟無欺。這批糧食是我軍打仗繳獲來的,船隻也是,自然不會白白還給董布政使,可交換的時候,若是董布政司想把糧食要回去,我只要市價三十萬兩白銀的瓷器,船隻另算,如果董布政司的瓷器有多的話,多出來的那部分我會花錢買的。”

在這個沒有高速公路和鐵路的時代,江西瓷器在本地的價值只有武昌、南京的幾分之一,鄧名指的市價當然是江西的市場。現在長江航道在鄧名控制中,之前他本以爲沒有機會染指陶瓷交易,所以根據武昌方面的要求,對運輸陶瓷等江西土產的上行貨船不問不聞,如果今天順利與董衛國達成交易的話,鄧名就要換一張面孔對陶瓷商人說話了。

“怎麼敢要提督出錢?”董衛國以爲鄧名不相信他的誠意,急忙賭咒發誓:“下官一定竭盡所能,把每一個瓷盤子都給提督找來。”

“不行!”在這個問題上鄧名非常堅決,沒有絲毫的討價還價餘地:“董布政司送來的瓷器、或是其他江西土產,都必須按照南昌的市價計算,折算成白銀後按照一石糧一兩銀子的價格交易,如果董布政司一定要白送給我,那這筆生意不做也罷。”

鄧名的口氣斬釘截鐵,沒有一絲一毫的迴旋餘地,董衛國聽得愣住了,良久後臉上漸漸浮現出因此完全不能理解而產生的惶恐之色。

“董布政司心中或許疑惑,爲何我不要白來的東西?”遇到周培公那種精打細算、說起話來九假一真的傢伙,鄧名要據理力爭與他爭奪利益,但碰上董衛國這種完全不知道討價還價、爲了度過眼前難關完全不考慮以後的人,鄧名就不得不反過來替他考慮。

董衛國迅速地點點頭,顯然他根本想不通鄧名爲何要手下留情。

“實話實說,我根本沒有奪取江西的力量,就連派兵常駐九江這件事,對我來說都是一樁沉重的負擔,需要耗費我大量的糧草和軍餉。”本來鄧名對攻打九江沒有太大的興趣,除去糧餉外,戰略上也不允許他分兵駐防距離基地遙遠的江西九江,而且鄧名還擔心攻破城市會給城內的百姓帶來災禍——無法駐守就意味着最終還是要放棄,而清兵收復失地時對屠城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的。但鄧名發現九江有重建的江西水師,而水師對明軍是具有很大威脅的,既然如此鄧名也管不了什麼九江百姓了,先把九江打下來將江西水師再一次摧毀再說。

“明人眼前不說暗話,瓷器生意有很大的賺頭,我希望將這個買賣長期進行下去,而要想把這個生意長期做下去,就不能光我佔便宜、讓董布政司吃虧,這樣肯定是沒法長久的……”鄧名明明白白地告訴董衛國,只要對方願意做他的生意夥伴,那鄧名就會竭盡所能地保證他能從合作中受益,鄧名又把他的雙贏理論向董衛國推銷了一遍。

雙贏模式給董衛國的震動比周培公還要大,周培公不但反應快、腦筋活,而且對鄧名也有一定的瞭解,但董衛國已經很多年沒有和他人進行過地位平等的交易了。對於上官董衛國就是阿諛奉承加忍氣吞聲、對於下屬就是仗勢欺人,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處事態度就是董衛國生活的全部,每次與人見面前董衛國會先衡量雙方的勢力強弱、地位高下,然後從中選擇一種態度。

“打仗是你死我活,沒有什麼情面可講。”鄧名見董衛國臉上表情變換,知道他一時繞不過來這個圈子,就進一步說明道:“但做生意就完全不同了,董布政使不要認爲是我在施捨東西給你,我無論給董布政使什麼好處,都是爲了自己方便——就好比保住董布政使的身家性命吧,這對我也是很重要的,因爲若是換了其他的一個人來當這個江西布政使,就未必肯賣瓷器給我了——既然董布政司肯賣瓷器給我,那我爲了自己的利益也要全力保住董布政使的權位。”

鄧名都說得這麼明白了,董衛國哪裡還能不明白,對方已經表明態度,只要董衛國一天還在給鄧名走私瓷器,那鄧名就會一天給他方便。但如果董衛國將來反悔,他與鄧名的關係就會再一次恢復到你死我活的關係上來。

“提督的意思,下官明白了。”

“明白就好,所以董布政使儘管安心討價還價,我想董布政使要用到錢的地方應該很多吧,要是董布政使想從這生意裡賺一些錢,我認爲是完全應該的。”鄧名又問道:“就是不知道,董布政使說話算不算數呢?江西張巡撫對此是個什麼態度?”

“巡撫大人還不知道,不過他應該會贊同下官的意思。”董衛國急忙答道,他記得張朝說過,這次水師要是出了什麼麻煩,那江西就一條船也沒有了——就是把董衛國宰了,張朝也沒法挽回局面,將來蔣國柱和張長庚無論遇到什麼麻煩,張朝都會是替罪羊。

“那好,就請董布政使回南昌與張巡撫商量一聲,只要按南昌的市價賣給我瓷器,什麼糧食、船隻都好辦,我在九江還有些漕船,也可以便宜賣給張巡撫和董布政使。”鄧名口中的漕船都是他上次從董衛國手裡搶來的:“貴朝廷懲罰太嚴厲了,我認爲實在有些過於嚴苛了。”

吸取明朝的教訓,清廷對文官採用更嚴厲的問責制,只要丟失了駐地就是死路一條。這當然大大刺激了地方官員的抵抗慾望,反正棄城逃跑也是思路一條,還不如拼死抵抗到最後,至少能給家人爭取個寬大處理;另一方面,就是官員爲了逃避責任甘願行賄,當初李定國咄咄逼人的時候,大批清廷候選官員傾盡家產,向吏部行賄以免去廣西、湖南上任,這種情況一直到洪承疇上任後纔有所改觀。

“九江並非董布政使的信地,”鄧名緩緩說道,理論上董衛國的辦公地點也在南昌,不過最近幾年江西布政使爲了監督漕運常呆在九江,幾乎把這裡當作了駐地,這也是爲什麼董衛國丟失九江後感到首級有可能不保。如果朝廷較真就是死路一條,如果朝廷看他順眼想放董衛國一馬也不是沒有正當理由——這也是董衛國一心要從事這場軍事冒險的原因,他想討北京歡心:“不過丟了九江還有有些不好看,以前董布政司和我沒有生意往來,輪不到關心董布政使死活,但現在既然董布政司是我的生意夥伴了,我看九江還是還給您好了。”

雖然鄧名沒有挑明,但董衛國很清楚對方的意思,他再次大聲保證道:“提督放心,下官回南昌後一定能說服巡撫大人,不然就不活着回來見提督。”如果說服不了張朝,也確實不用活了。

“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鄧名下令送給董衛國一條快船,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九江也可以安全地還給江西綠營,不必擔心這裡的百姓遭到屠城厄運。

……

穆譚很完美地殲滅了清軍,在董衛國返回南昌前,江西巡撫張朝甚至沒有得到戰敗的消息。

聽董衛國彙報完後,張朝先是驚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很長時間才恢復了問話能力:“鄧名這個人如何?”

“龍鳳之表,心懷有天下之志。”董衛國毫不猶豫地答道,他告訴張朝鄧名身材高大,看上去很有英雄氣概。

“天下之志?”張朝懷疑地問道:“聽說他對那些流寇很看重。”

“這不過是人盡其用罷了,大人您想想,若是一般的流寇,肯定會拼命地敲詐勒索,絕對不會主動說什麼折算銀兩,平賣平買,爲什麼?因爲流寇今日不知明日事,若是這次不要,那他們可能就永遠拿不到了;而鄧名不做這種鼠目寸光的事,就是因爲他志向遠大,而且對自己有信心,不怕我們反悔。”董衛國給頂頭上司分析起來,對鄧名的氣量推崇備至:“聽說成都民不到十萬,兵馬不過萬餘,鄧名稱得上是勢力孤單,但他敢順流而下到江西來,不縱兵掠奪、不裹挾民衆,不貪圖眼前小利,這是英雄氣象啊。”

“嗯,可你也說道他勢力孤單,他自己都承認無法在九江久留,或許我們不需要和他交易,就能奪回九江了”張朝猶豫着說道,接着他說出了他真正擔心的地方:“鄧名要是言而無信那又該怎麼辦哪?”

“是,但鄧名敢自曝其短,就說明他不怕;再說九江能不能及時奪回?能不能順利奪回,依舊是未知之數,只要和鄧名達成交易,我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回九江,完成今年的漕運。”董衛國無論如何也要說服張朝,拼命地爲鄧名說好話:“以小官之見,我們可以一批批地送瓷器去,送到一批,鄧名就要發幾條漕船去揚州;我們的水手登上船,開進長江後,再發第二批瓷器給他。”

“此計倒是可行,”張朝想了一會兒,緩緩點了點頭,對用武力收復九江他也沒有絲毫信心,但若是被朝廷知道江西綠營一再大敗,那他這個江西巡撫也差不多做到頭了:“就是不知道鄧名肯不肯如約把九江還給我們啊,這畢竟是個要地。”

“這事下官覺得也可以談。”董衛國一路上反覆思索鄧名的雙贏理論,發覺這對弱小的明軍來說,似乎是最優的策略——反正無論換那個官員上任,江西都不可能改換門庭,脫離清廷投靠遙遠的南明;不用說江西,湖廣作爲四川的鄰居,都不會自取滅亡地倒戈,既然如此,若是地方官肯與明軍交易、走私,秘密達成停火協議,那確實是明軍獲得的最好待遇。想通這點後,董衛國把自己放在鄧名的位置上考慮了一下,發現只要自己肯和鄧名交易,那對方確實需要全力保住自己:“鄧名連武昌都打不下來,重慶都還在李總督的手裡,他哪裡有餘力在九江這裡閒逛?反正也是要放棄的,只要我們條件合適,他沒有道理不還給我們啊。”

……

很快鄧名就聽說南昌出事了,江西巡撫破獲一樁私通明軍的重大案件,好幾個陶瓷商行被指認是鄧名的暗線,爲明軍打探江西的情報,同時還幫鄧名收貨販賣。對巡撫衙門查抄了這幾個瓷器商人家產一事,江西的官場和縉紳都沒有太大的驚奇:這幾個商人可能真的私通明軍了,也可能就是江西巡撫單純爲了湊軍費,商賈這種肥豬養着不就是爲了救急用的麼?

但董衛國押送着第一批瓷器抵達後,鄧名痛快地把幾條漕船和頭一批糧食換給了他。見到鄧名重諾守言,董衛國臉上有喜有憂。

見狀鄧名就好心地問他有什麼心事,董衛國經不住鄧名再三詢問,就告訴他瓷器數量有限,未必能滿足鄧名所需。

爲了滿足鄧名的需要,張朝打算給陶瓷商人都扣上一個“私通明軍”的罪名,把他們都抄家,把他們家產、兒女都賣光後,換來的金銀也可以用來購買土產提供給鄧名。這種事情放在民間是謀財害命,但官府做起來那叫手腕高明,朝廷根本不會爲商人的死活皺一皺眉頭。

不過急切之間未必能抄出來這麼多東西,而且聽說南昌一再查抄瓷行後,所有的人都會知道江西巡撫是在聚斂,商人只會能多遠就有多遠地逃離南昌。陶瓷和鹽不一樣,不是完全的官營專賣,這雖然導致瓷商普遍缺乏背景,方便江西巡撫衙門屠滅,但也導致財產分散,讓張朝聚斂起來有些費事。

鄧名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他立刻也有了一個能與江西巡撫衙門雙贏的辦法,只是這個辦法會讓江西的商人、製陶老闆和瓷工大輸特輸……如同之前在九江一樣,雖然鄧名擔心百姓的安危,但如果明軍因此受到威脅,他的取捨還是很明確的。

“依我看,江西的問題就是沒有實行瓷器統購統銷,只要宣佈江西陶瓷暫時實行專賣,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唄。”鄧名終於還是把他的辦法拿出來了。

“什麼叫統購統銷?”

“就是所有瓷器都由官府統一購買,然後統一銷售……”鄧名伸手指了一下自己的鼻子:“銷售給我。”

“這……”董衛國楞了一下。

“商賈不事生產,不能爲這世間添一針一線、一磚一瓦。”鄧名知道自古以來,無數中國人就深信商業是不能創造社會財富的:“巡撫和布政使就是實行統購統銷,對百姓也沒有絲毫損害,只是把商人巧取豪奪走的民脂民膏拿回來罷了。”

鄧名以爲董衛國是擔心此舉害民,但他完全是高看了對方,董衛國一聽就意識到其中會有大利,只是他需要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首先就是一個名目。

“這還不容易?”鄧名爲董衛國排憂解難道:“就說長江江匪猖獗,爲了剿滅江匪,確保江西一境平安,必須要把江西的瓷器暫時收歸官營。”

“江匪?”董衛國難以置信地問道。

“對,江匪。”鄧名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鼻頭,面上毫無愧色:“於民無害,鎮壓奸商,還不耽誤朝廷的漕運,難道有人會反對嗎?”

“嗯,提督說的沒錯。”董衛國覺得此事完全可行,唯一的問題是他和江西巡撫張朝都沒有經營過陶瓷生意,而經營一門生意顯然比搶x劫商人的家產要麻煩多了。

“這更容易了,巡撫和布政使可以把官營的專賣權交給南昌的知名縉紳,他們有人脈,肯定能把瓷器採購上來,只要沒有其他商人哄擡價格,瓷器的收價應該能低廉不少,而我這裡保證不降收購價;如果張巡撫能夠保證沒有其他人從事陶瓷生意的話,我還可以給漲一些價錢。縉紳肯定會掙一些,但讀書人就是有錢也會拿去讓子弟讀書,考科舉,這是爲國培養棟樑人才啊。”鄧名雖然學着這個時代人的論調,把商業活動形容得一文不值,沒有任何積極意義,但他知道一旦實行專賣,對江西陶瓷的製造和行銷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惡劣後果。只是現在對鄧名來說,江西實在是太遠了,而且在可見的一段時間裡,江西仍將是南明的敵人,江西的商業越發達,就會向清廷提供越多的財富。而通過對江西陶瓷業的掠奪,成都和南昌官場都可以收穫巨大利益——因此這協議一定會達成。

“提督說得太好了!”董衛國激動地表示贊同,現在他覺得此事不但可行,而且會對他和張朝都大有好處,專賣的利潤不但大,而且還可以用來收買一批縉紳同盟軍:“提督的雙贏之理,今日下官終於是徹底明白了。”

第58節 狙擊第58節 斷後(下)第63節 黃雀(下)第2節 競爭第41節 遭遇(下)第51節 晚宴第36節 方向(下)第32節 奉節第55節 俘虜(下)第39節 嚮導(上)第32節 血戰(上)第1節 交換第32節 突圍第4節 一致(上)第42節 反擊第39節 哨探第32節 才能(上)第66節 加入(上)第53節 兌換第60節 算盤(上)第20節 僞詔(上)第31節 名將第7節 變臉(上)第57節 強弱第51節 緊俏第39節 都府第37節 報告(上)第37節 等待(上)第39節 大捷第26節 告狀第29節 功名第36節 分攤(下)第54節 授權第37節 報告(下)第51節 保衛(下)第38節 迎敵第54節 霸氣(下)第24節 內憂(上)第50節 追擊(中)第52節 決心第56節 推銷(下)第15節 戰象(上)第46節 脫逃(下)第35節 會面(上)第45節 鍊金(下)第65節 援助(上)第30節 變化(下)第39節 嚮導(下)第27節 憧憬第23節 代理(下)第22節 搶攻(上)第33節 孤注(上)第58節 同盟(上)第18節 對手第50節 追擊(上)第15節 出降(上)第36節 施琅第26節 生意(上)第9節 授權(上)第56節 推銷(下)第8節 信用第50節 債券(上)第5節 協作(上)第62節 蠢動(上)第10節 決議(下)第55節 俘虜(上)第15節 戰象(下)第5節 放棄(下)第29節 機密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8節 升級(上)第19節 忠心(上)第39節 嚮導(上)第28節 戰報第56節 待遇(下)第7節 演變(上)第38節 迎敵第52節 壯士第23節 波瀾(下)第29節 道破第57節 夜戰(下)第41節 占卜第19節 跋扈(上)第50節 金磚第28節 算計(下)第20節 廷議第9節 授權(下)第15節 朋友第5節 密信第34節 晉王(下)第43節 風向(下)第35節 表態第21節 受降第41節 爭奪(下)第4節 一致(下)第56節 離去第3節 援軍第56節 推銷(上)第18節 激戰
第58節 狙擊第58節 斷後(下)第63節 黃雀(下)第2節 競爭第41節 遭遇(下)第51節 晚宴第36節 方向(下)第32節 奉節第55節 俘虜(下)第39節 嚮導(上)第32節 血戰(上)第1節 交換第32節 突圍第4節 一致(上)第42節 反擊第39節 哨探第32節 才能(上)第66節 加入(上)第53節 兌換第60節 算盤(上)第20節 僞詔(上)第31節 名將第7節 變臉(上)第57節 強弱第51節 緊俏第39節 都府第37節 報告(上)第37節 等待(上)第39節 大捷第26節 告狀第29節 功名第36節 分攤(下)第54節 授權第37節 報告(下)第51節 保衛(下)第38節 迎敵第54節 霸氣(下)第24節 內憂(上)第50節 追擊(中)第52節 決心第56節 推銷(下)第15節 戰象(上)第46節 脫逃(下)第35節 會面(上)第45節 鍊金(下)第65節 援助(上)第30節 變化(下)第39節 嚮導(下)第27節 憧憬第23節 代理(下)第22節 搶攻(上)第33節 孤注(上)第58節 同盟(上)第18節 對手第50節 追擊(上)第15節 出降(上)第36節 施琅第26節 生意(上)第9節 授權(上)第56節 推銷(下)第8節 信用第50節 債券(上)第5節 協作(上)第62節 蠢動(上)第10節 決議(下)第55節 俘虜(上)第15節 戰象(下)第5節 放棄(下)第29節 機密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8節 升級(上)第19節 忠心(上)第39節 嚮導(上)第28節 戰報第56節 待遇(下)第7節 演變(上)第38節 迎敵第52節 壯士第23節 波瀾(下)第29節 道破第57節 夜戰(下)第41節 占卜第19節 跋扈(上)第50節 金磚第28節 算計(下)第20節 廷議第9節 授權(下)第15節 朋友第5節 密信第34節 晉王(下)第43節 風向(下)第35節 表態第21節 受降第41節 爭奪(下)第4節 一致(下)第56節 離去第3節 援軍第56節 推銷(上)第18節 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