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

“於數裡外開一巨洞,以大木上釘橫板,旋進旋以木承之,……既達城足,堆滿火藥,或以柩盛之,而皆藏引線竹筒中,預刻其時爲引線之長短,隨遲隨疾皆可預定。位置既畢,乃靜待轟裂,乘勢攻入……”

高其位緩緩念道,只是唸到最後的那句乘勢攻入時,卻忍不住吐出一口鮮血,暈厥了過去,這讓其餘的將佐們嚇了一跳,連忙將高其位扶起來,卻發現已然沒氣了。

原本高其位就是以七十多歲的高齡出征,然而這一仗下來,實在是太過於心力交瘁,卻是將這位名將給活生生熬死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其位的計劃已經實現了,只是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若不是寧渝在靈機一動的情況下,突然聯想到了這一層,強令其他的將官一同離開牆頭,恐怕在這一驚天爆炸下,將會直接團滅復漢軍的高層指揮,那麼這一戰寧渝必敗無疑。

如今清軍雖然炸開了城牆,卻抵不住復漢軍的反撲,再加上高其位突然死去,這讓其他的綠營將佐無法做好及時應對,以至於前線的陣勢再也難以維持,徹底崩壞。

許多清軍就這麼選擇轉頭就跑,越來越多的潰兵從前線潰敗,副將林鏵雖然已經被推舉爲目前的統帥,可是在這樣的局勢下,也難以力挽狂瀾,正所謂兵敗如山倒,一發便不可止,大量的潰兵將整個清軍營地給衝散了。

漫山遍野的潰兵如同潮水一般退去,只是留下了一地的刀劍長槍,原先復漢軍的幾個團都在城裡休養生息,此時機會到了,自然是一路尾隨追擊,許多綠營士兵體力不濟,就這麼扔掉刀槍,直接跪在了地上,做了俘虜。

寧渝眼見得大局已定,心神這才寧靜了下來,不過他也清楚,這一戰還沒有真正結束,想要吞吃到更大的戰果,就需要一路追擊下去。特別是高其位,這一戰必須抓住或者殺掉,否則對於寧渝而言,就不能算的上圓滿。

對於高其位這樣的敵人,寧渝心裡還是頗爲有敬意的,這個老傢伙不同於之前見過的任何清軍將領,堅韌不拔,如同一條毒蛇一般,在冷靜地尋找着對手的每一個破綻,尋求一擊必殺的機會,是一個真正非常難纏的對手。

不殺掉他,寧渝不會甘心。

號角連天,令旗招展。身着大紅色軍裝的復漢軍在戰場上渲染出一抹熱烈的紅,他們吶喊着,持着刺刀向清軍發起了衝擊,整個隊伍呈現出波浪形,發起了一波又一波進攻。在這種攻勢下,那些臨時集結的清軍,幾乎無一合之力。

“孃的,這一仗值了!”

董策努力從擔架上掙扎着做起來,在爆炸發生之時,他已經位於邊緣地帶,因此只是被餘波給影響到,將他掩蓋在了廢墟之下,但本身並沒有真正受很重的傷。

他望着漫山遍野的復漢軍士兵,眼睛有些溼潤,這一仗值了,可是也犧牲了大量忠勇的復漢軍士兵,就連當年一同出雛鷹營的人,都犧牲了三位,就死在他董策的身旁。

寧渝心情也有幾分沉重,只是經歷過多次大戰之後,他已經逐漸習慣了情形,特別是當他指揮的軍隊越來越多時,就距離那些士兵越來越遠,彷彿逐漸變成了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讓寧渝沉默不語。

爲將者,切忌婦人之仁。這是寧渝在戰場上學到的第一個道理,只是任何的犧牲,都不能被無視。

“所有爲此戰犧牲將士,需得好生安葬,勒名記功,當地官員逢年過節便需好生奉祀,不可不敬。”

“此戰過後,將他們的功績記錄下來,給到他們的家人,相關的土地封賞當第一時間予以確認。”

。。。。。。。。。。。。。。。。。。。。。。。。。。。。。。。。。。。。。

斑駁的陽光照在寧渝的臉上,青澀的臉龐上出現了幾根胡茬,他在朦朧間睜開了眼睛,滿足地發出了一聲嘆息。

每一次上戰場,對於寧渝而言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特別是在跟高其位這個老狐狸博弈過程中,稍微不慎便是難以承受的失敗,絞盡腦汁,戰戰兢兢。

不過好在終於勝了,而且是一場大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仗比打兩廣清軍還要困難,當時復漢軍是兩個主力師,現如今只是一個主力師加上三千人的獨立二師,戰鬥力和火力不可同日而語。

持續整整一天的追殺與逃亡終於結束了,整個清江都在傳揚着大捷的消息,復漢軍大捷!清軍大敗!

整整四萬綠營精銳,在這場連綿近一個月的圍城戰和攻防戰中,徹底崩潰,死傷達萬餘人,還有兩萬多人被俘,其餘的潰兵四散而逃,已經無法再產生威脅。

清軍自高其位以下數十名將佐被俘,其中千總以上的將佐就多達百餘人,全部被一股腦給追上了,也是在此時,寧渝才知道高其位已死,這讓寧渝有幾分惋惜,又鬆了一口氣。

清江攻防戰比寧渝想象的更難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這個七十多歲的老將,實在是太過於難纏了些。特別是復漢軍,在此戰中的損失也比過去更大一些,多達兩千餘人的傷亡,特別是在爆炸時,仙桃營戰死者更是多達百人,營長陳武戰死。

從目前的戰場經驗而言,寧渝並不算什麼名將,但是有一點卻很不錯,那就是善於藉助地利,打這種攻防戰更是得心應手。再加上目前的東南清軍沒有配備大規模的馬隊,因此打起來也少了幾分顧忌。

可是當這一仗打完,清軍的整體局勢顯得更加被動,整個東面還有四萬綠營和兩萬八旗兵,這六萬人已經開拔前往九江,可是此時九江防線上也有兩萬的復漢軍,想要克城本身就不簡單,再說如今南下的復漢軍再無牽制,查弼納已經別無選擇,除了選擇後撤已經別無他法。

寧渝並不打算趁着這個空檔,去進攻南昌或者安慶,一來大軍長期奮戰需要休息,二來他需要等到獨二師的歸來,到時候整編集結東進,才能進一步進攻。

當然報捷也不可少,特別是對於目前還在奮戰的湖北前線而言,正是久旱逢甘霖,特別是在年羹堯圍攻鄖縣的當口,這一戰的勝利可以大大穩固人心,穩固目前初生的復漢軍政權。

不過一家歡喜一家愁,對於目前的清軍而言,卻是感覺難了。

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
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