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

桐城,放在往日裡,不過只是安慶以北的小城,尋常人怕是聽都沒有聽說過它的名字,可是在現如今,卻成爲了清軍與復漢軍彼此的焦點。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二十四,寧渝在跟程銘等人匯合之後,率領整整三萬大軍,南下兵圍桐城,一時間桐城上燃起了熊熊的狼煙,幾十名清軍騎兵帶着守將阿爾鬆阿的求援信一路狂背,馬不停蹄地送往康熙的軍中。

復漢大軍在桐城下排列好了陣型,上百門火炮依次排開,黝黑的炮管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還有上萬復漢軍士兵們扛着燧發槍,腰間懸掛着三棱刺刀,臉上洋溢着笑容,只是望着桐城的眼神裡,透露着幾分興奮。

仗快打完了!這是所有人都無比清楚的一件事,大傢伙都明白,眼下的清軍已經被徹底關進了籠子裡,那十萬大軍連同康熙皇帝一起,將會徹底葬身於安慶府,漢人的天下馬上就來了!

對於軍內洋溢着的樂觀氣氛,董策有些隱隱不安,從立軍之初開始,他都一直抱着謹慎而謙卑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場戰事,也取得了每一場戰事的勝利。

可能是對面那個君王的威名實在過於驚人,以至於董策都不敢置信,復漢軍就這麼抄了清軍的後路,以至於清軍到現如今才反應過來,他帶着不解找到了寧渝,希望能夠得到答案。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大清,已經不是當年入關時的大清了。現在的康熙,也不是四十年前平定三藩時的康熙,他們都已經老了,對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已經逐漸失去了敏銳,就像一棵大樹,外面看上去還是鬱鬱蔥蔥,可是裡面已經空了。”

寧渝說道這裡嘆口氣,他負手而立,臉上帶着幾分複雜的情緒,“將來有一天,復漢軍或許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就像今天的曾經的大明,現如今的大清一樣,變得漸漸腐朽,隨後只需要外力輕輕一擊,便會垮塌。”

“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嗎?”董策下意識問道。

“世間沒有不滅的王朝,當初明太祖皇帝何曾沒想過萬世一系,他給大明的子孫制定了自以爲完備的體系,可是時代在變化.....人力終究抵不過大勢。”

寧渝喃喃道,內心裡卻是在浮想聯翩,復漢軍已經準備在武昌開始舉行第一次科舉考試了,時間便定在了今年的三月,若是這一切都能得以順利進行,那麼充分說明了一點,湖廣的士紳百姓,已經完全接納了復漢軍的統治。

湖廣的情況已經在逐漸由亂變治,畢竟原本戰爭的烈度都不算很大,清軍也在很短的時間裡被徹底肅清,因此對於湖廣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大量的百姓士紳發現在復漢軍的旗下,似乎也沒有比以前更慘,反而減免了不少苛捐雜稅,日子倒也能過得下去,因此對於復漢軍的支持力度也是逐漸增高。

除此之外,清軍的江南氣氛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至少有不少人已經打算等到復漢軍打過來,就立馬割辮反正起義,給大清的墳地再添上一把土。

在清朝統治的版圖上,江南雖然一直都是錢糧要地,可也是反清思想最爲濃郁的地方之一,畢竟當年自清兵南下以來的種種慘況,讓許多人至今記憶尤新。這些人的思想還沒有隨着清朝的統治而徹底淡下去,若是等清廷統治再延續五十年下去,恐怕這樣的情況就會得到扭轉。

正因爲如此,在這個時代,還能看到像曾靜這樣的反清讀書人,也能看到朱一貴這樣的實幹家,日後出現的洪門,也是因爲在這樣的土壤培養下,才能得以發芽。

....................................................................................

“我大清大勢尚在,諸位可願隨我誓死守城?”

阿爾鬆阿站在桐城牆頭上,望着身後的將士,一臉的熱血激昂。只是這一番表演或許能在康熙面前博得一個滿堂彩,卻無法打動此時桐城將士百姓的心。

衆人看着這位鈕鈷祿氏的高官子弟,心裡並沒有半點感動,反倒是覺得一陣膩味,原因自然是因爲這位出身高貴的爺,似乎對戰場的一切瞭解,都是源自於話本小說,卻幾乎沒有半點實戰經驗。

說起來阿爾鬆阿,背景靠山也是嚇死人,出身滿洲鑲黃旗人,還是鈕祜祿氏,乃開國名將額亦都的曾孫,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孫子,因此在年僅二十三歲的身後就承襲了二等公的爵位,二十四歲就任領侍衛內大臣兼理火器營,可謂名副其實的高官公子哥。

後來復漢軍興起,火器營的差事也給雍親王拿走了,便只能掛着一個侍衛內大臣的空頭銜,隨着康熙一路南下。可是這在京城裡厚養的溫室花朵,打扮成光鮮亮麗的模樣給人看看倒也無妨,如今真到了真刀實槍的戰場上,便只能縮在後方里。

原本這番打算倒也不錯,可讓阿爾鬆阿沒想到的是,自己呆在後方卻遭到了復漢主力大軍的圍攻,除了派去了求援的信使,便徹底束手無策了。

現如今隨着康熙南下的大佬們基本上都去了前線,唯獨留下了阿爾鬆阿和兵部尚書白潢,在桐城負責督辦軍需,因此阿爾鬆阿很自然地將眼光投向了白潢。

白潢故作鎮定,他雖然也只是前年被提拔到兵部尚書的職位上,可好歹也是一路上從地方官做起的,平生也算是經歷了不少政務,當下也只好強自保持鎮定。

就在此時,復漢軍的上百門火炮一起發出了震天的轟鳴,上百顆實心彈和開花彈一起飛上了天,猶如一朵朵花朵,在桐城單薄的城牆上綻放開來。

桐城之戰,正式打響。

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六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