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

恆祥仰着脖子,努力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鮮空氣,右胳膊上有一處箭傷,上面只是簡單裹着布條,鮮血將那布條染成了一層黑布。

就在距離恆祥七八步距離的位置上,躺着一具已經冰冷的屍體,正是瑞寧,略帶年輕的臉龐上帶着血污,雙眼微閉如同睡着了一般。

前日,恆祥和瑞寧在大軍的裹挾下,向看似單薄的咸寧縣城發起了衝擊,原本以爲一鼓而下的城市,卻打得極爲艱難,甚至於幾分絕望感。

大量的屍體在城下堆成了山,這些屍體有清軍的,也有復漢軍,他們穿着各種各樣的衣服,看上去如同一羣烏合之衆,也的的確確是烏合之衆。可就這幫烏合之衆,硬生生用屍體擋住了八旗精銳的攻城。

恆祥實在是不忍回想起那一日的攻城,數百名全副武裝身披棉甲的八旗兵,在承受了一陣排槍的射擊後,丟下了幾十具屍體後,便很快通過簡單的雲梯登上了城頭。整個過程堪稱順利之極,可以說行雲流水。

直到登上了城頭,恆祥才發現他面對的,不是原先的那些穿着大紅軍裝的士兵,而是一羣穿着灰布衣衫的士卒,他們當中有的人已經年過五十,有的人少了一條胳膊——怎麼看都不像一羣能打仗的兵。

可是就是這麼一羣沒裝備也沒能耐的兵,用刀槍桶,用牙齒咬,還有人直接抱着八旗兵跳下了城牆,完全通過一種不要命的打法,硬生生把這數百八旗軍給趕了下去。這些灰衣兵給恆祥造成的心理壓力,甚至比那些紅衣兵更強。

其實恆祥不知道的是,他面對的嚴格來說是復漢軍最精銳的一批人,他們大多都是跟着復漢軍崛起以來的老兵,只是在戰場上負了重傷,後來便從主力部隊中退下來。

由於這些老兵很多人都直接殘疾了,養活自己十分困難,寧忠源便將他們都編成了城防團,說起來是爲了保衛城池——其實是給這些老兵一條活路。後來寧忠源在組建楚王衛隊營的時候,也打算由這些老兵填充,只是被衆人一起反對,這才作罷。

原本這不過是寧忠源的感念之舉,可如今隨着傅爾丹的奇襲,卻不得不讓這些老兵跟着寧忠源重新上陣,他們沒有甲冑,沒有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甚至有的人連雙手都沒有,唯獨有的,便是自己這條如草芥一般的命。

就是這麼一羣什麼都沒有的人,在寧忠源的帶領下,和王府衛隊營一起抵住了清軍七次攻城。

“嘶......這韃子的箭還真狠...”

寧忠源上半身赤裸着,他的胳膊處被一枚箭頭給直接貫穿了,傷口還沒有徹底凝固,上面灑滿了白色的粉末。

陳德久抹了抹汗,欣慰道:“王上,幸好這枚箭頭只是貫穿了胳膊,沒有對身體造成什麼大礙。只是,這戰場卻需要謹慎,若是用力過猛恐怕還會崩裂傷口。”

“陳神醫,咱們這也是老相識了,前些年我兒重傷,還是你把他從鬼門關里拉回來的哩!”

寧忠源一臉感慨道,他過去上陣打仗實在不算少了,這點小傷對他來說還真不算什麼,反而更有興趣跟陳德久回憶過往。

“哎,王上,這也是因爲世子乃天上將星下凡,豈是老朽之功?王上實在是高看了。”陳德久連忙遜謝,不過這話倒也不虛,因爲在目前民間,人人都把寧渝當做將星下凡,若非如此,又怎麼能在弱冠之年,打的朝廷大軍狼狽鼠躥?

寧忠源微微一笑,卻是不再多言,便讓陳德久下去歇息去了。

等到陳德久收拾完東西離去以後,崔萬採便進到房間,聞到那一股濃重的藥味時,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隨後嘆息了一聲。

“漢陽公從江西傳來了消息,之前派去的那個李紱,還是有些本事的,目前已經勸降了南昌,倒是少了一場刀兵之禍。”

“恩,如此甚好,渝兒目前的手段也算是越來越老辣了,看問題頗爲入骨三分。別說一個巡撫一個布政使,就是在加一些別的都可以給!”

崔萬採輕輕一笑,“別的卑職不清楚,可就這份盤剝能力卻是不淺,有了這八十萬兩白銀和五十萬畝,我復漢軍也能緩口氣了。”

寧忠源微微思索了一會,低聲道:“渝兒以四萬大軍對陣雍吉納的五萬人,我是不擔心的,此戰大勝或許就在這個月,只是眼下的難題是傅爾丹,他已連續攻城兩日,我軍損傷頗大,後面如何守倒是個難題。”

“啓稟王上,漢陽公這封信是給王上親啓的,說看完這封信您就明白了。”崔萬採從袖子裡掏出一封信件,上面蓋着都督府的火漆。

寧忠源接過信件,直接撕開封口,將裡面的信紙掏出來,略略讀了一遍,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將信紙遞給了崔萬採。

“你也看看吧,這臭小子,還敢管起老子的事來了,不就是打了幾個勝仗嘛...”寧忠源有些傷感地嘀咕着。

崔萬採一看卻是啞然失笑,原來寧渝在信中告訴寧忠源,讓他看情況不對趕緊往後撤,撤到武昌以後,組織起講武堂和雛鷹營的所有學兵,完全是可以守住城池的,千萬不要逞強,把老命丟在了戰場上,信件最後還告訴寧忠源,讓他都學學劉邦。

啥意思?學劉邦不就是讓他該跑路的時候跑路嘛!

可寧忠源心裡卻有些不得勁,他畢竟是軍人出身,這輩子最嚮往的莫過於提兵縱橫千里,摧敵無數,這種感受深深地吸引着寧忠源,可是自從當上了這個楚王之後,爲了持重保障復漢軍平穩,反而不得不縮在最後方,看着兒子在前方縱橫捭闔。

好不容易有了個機會,提兵去抵禦傅爾丹,卻偏偏又被射了一箭,若是放在過往,別說包紮了,就是砍斷箭頭繼續廝殺都有過,然而如今地位高了,這些事情反而做不得,也只好通過戰報來了解目前的情況。

“給渝兒回信,就說他老子我還沒有老,還能打勝仗,還能騎馬射箭!”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傅爾丹,老子會滅了他!讓渝兒抓緊打好九江這一戰,咱爺倆就比比,看誰贏得更漂亮!”

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十二章 問責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
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十二章 問責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