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

看到了這一幕之後,清軍哨探當即便返回向王宣稟告實情。

王宣聽完以後,心中的疑惑才明白了幾分,那就是對面的復漢軍並沒有攻打羅宵山的打算,反而趁着清軍主力集中在羅霄山,而去攻打其他地方去了。這也是爲什麼復漢軍放了一夜的炮,卻沒有派人來攻山。

這一下子讓原本就不知兵的王宣,心裡有了幾分懷疑,莫不是對面的復漢軍在給自己玩一出空城計?他可是打小就聽戲文長大的,那司馬仲達活生生被諸葛亮的空城計給嚇走,成爲了千載難逢的大笑話,而如今卻感覺目前的狀況倒有幾分相似。

王宣自然是不願被當成一個大笑話來看待,也想着趁着對方分兵的機會,來狠狠占上一點便宜,至於戰前張昌恩叮囑的那些‘固守待援’的話,也就成了耳邊風了。

想到這裡,王宣便召集了營內的衆將,開始分領兵馬,使着四千餘人向着山下發起衝擊,漫山遍野的清軍兵丁們,揮舞着手裡的刀槍,還有不少人持着鳥槍,穿着紙甲,看上去倒還像那麼回事。

跟其他的綠營一樣,王宣的永州鎮裡,同樣沒有多少門子母炮和威遠炮,此時發出的彈子還是實心彈子,射程亦十分有限,除了剛開始開了幾炮以外,後面根本就打不過來,清兵們也就放棄了繼續開炮的打算。

只是在此時駐守的鄭廣國眼裡,這些進攻的清兵卻是毫無章法,簡直就是再好不過的靶子,當下命令炮兵換上了開花彈,等到清兵們進入三百步的距離之後,這才下令開炮。

一顆顆開花彈從天而降,在清兵的隊伍中製造出一片血霧,當場便炸死了數十人,剩餘的清兵們也都開始四處散開,唯獨永州鎮的兩千餘鳥槍兵不退反進,想着利用手裡的火槍來壓制復漢軍的開花彈。

鄭廣國沒有絲毫動搖,揮手讓二團的人馬迎了上去,足足兩千火槍兵排着三排橫陣向着永州鎮的鳥槍兵進發,炮火的轟鳴聲在不斷響起,一團團煙霧幾乎籠蓋住了整個天地。

新上任的二團團長名叫薛程,原本也是雛鷹營出來的學兵,一身本領十分非凡,不過沒有那董策、許成樑那幾個前輩的名氣大,如今因功積累下,也當上了二團的團長,他望着對面不足百步的清軍鳥槍兵,狠狠地將長刀劈下去。

“開火!”復漢軍士兵熟練地扣動扳機,然後後退一步,讓第二排的士兵上前,自己繼續裝填彈藥,整個過程行雲流水,讓鄭廣國看得如癡如醉。

反觀此時的清軍鳥槍手,卻一下子倒下了數十人,給清軍帶來的心理衝擊更是無與倫比,許多清兵已經開始望着身後的道路,想着應該如何離開這片慘烈的戰場。而他們進入到七十步才能勉強開火,由於威力不足的原因,許多彈子在被擊發出去後,根本沒有起到相應的殺傷能力。

在陣型上來說,清軍和復漢軍都是呈現三排列陣,可是在射擊的連貫性上,清軍卻遠遠落後於復漢軍,如今復漢軍在一刻鐘的時間裡,能夠打出十二次左右的排射,而清軍卻僅僅只能打出六次排射,幾乎是在被壓着打。

王宣鐵青着臉,望着倒伏成一片的清軍,心裡卻在發寒,這復漢軍實在是不可思議,就這麼一會的功夫,他的四千綠營兵,就已經送出去了二百多條人命!

而此時的復漢軍,傷亡不過十餘人,這些人被複漢軍用擔架擡了下去,並沒有像清軍這般直接放置不管,或者更惡狠狠地補上一刀——他們在經過復漢軍專門配備的軍醫的治療下,有一部分人是還能活下來的。

而對於清軍來說,只要被鉛彈所擊中,那麼除了死就別無選擇了。他們的士氣原本就不夠高漲,如今再一看戰場實情,更是險些崩潰,在陣型中出了一些騷亂。

隨着清軍綠營士兵的士氣逐漸低落,這場仗很顯然都快打不下去了,就在此時,薛程也抓住了清軍士兵士氣低落的良機,大聲傳令。

“擲彈準備!”

擲彈營此時也從側面迂迴了過來,他們一個個身形健碩,一手舉着手榴彈,另一隻手拿着火摺子,火紅的軍衣穿在身上,如同一團烈日。

很快,隨着一聲令下,被點燃了手榴彈被扔了出來,狠狠砸進了對面不過七十步的清軍隊列裡,隨着一聲聲的巨大轟鳴聲,一團團血霧迸發出來,讓整個天地都爲之變色,清軍再也扛不住這份打擊,撒開腳丫子,迅速向着山後跑去。

不過僅僅只是一個多時辰,四千清軍幾乎被徹底打垮,山上剩餘的六千清軍無奈之下,也只好前來接應,反而被獨立炮團的火炮打得落花流水。

良久,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下,清軍終於重新回到了山上的防線,經過清查發現,經過剛剛一次戰鬥,清軍在山下至少丟下了八百多具屍體,另外還有三百多人消失不見了。

這是一個極爲恐怖的數字,因爲在近代戰爭之前,戰爭中傷亡率並沒有那麼高,更不用說在短短一個時辰內,去製造如此大的傷亡。可是在今天覆漢軍的手筆下,以燧發槍加手榴彈,再加雷式炮,讓清軍基本都要徹底崩盤了。

王宣望着山下幾乎完好無損的復漢軍,心裡一口老血快要噴出來,這場仗還怎麼打?當下也顧不得許多,便一連向着張昌恩發出了七封求援信,堪稱是字字泣血。

當然,在鄭廣國的安排下,只是攔截了張昌恩四封信件,剩餘的三封則在使者的帶領下,順利抵達了嶽州,當場面見了張昌恩。

張昌恩對這一局面自然不會感覺奇怪,若是王宣能守住,那反而會讓他感覺疑惑,不過這援兵,張昌恩卻是不想派出去。因爲在張昌恩看來,若是將來複漢軍兵臨城下,這一萬綠營可就是自己保命的底牌了。

可就在此時,董策率領的一團佔領長安和桃林的消息,也一起傳遞了過來,這一下子卻讓張昌恩有些心慌意亂,原因很簡單,若是一團繼續攻下去,那是有機會將嶽州的後路徹底封死,到時候恐怕就大事不妙了。

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二章 奴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八十章 勸降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
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二章 奴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八十章 勸降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