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

康熙六十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天下大亂,先後有漢王、楚王及中興王並起,對於寧渝而言,他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掌握更多的地盤,擴充復漢軍的實力,才能降低變亂帶來的陣容。

在打完關鍵的長沙一戰後,寧渝在長沙進行了短暫的休整,直到六月二十五,纔開始進行了新的戰略部署,這也是徵南都督府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召開的中高層軍官列席會議。

三個師幾十名團級以上的軍官,擠在一間不甚寬大的屋子裡,他們是目前的徵南都督府的核心力量,也都是復漢軍的後起之秀,就如同他們的上官寧渝一般,這隻軍官隊伍的平均年齡甚至不到三十歲,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年輕氣盛。

“根據楚王府命令,我徵南軍正式成立,由徵南大都督府統轄第一師和第二師以及獨立第一師,合計人員兩萬八千人。目前主要的戰略規劃方向是湖南、江西以及安徽一帶。”董策捧着一本冊子,一本正經念道。

“根據大都督府令,主力第一師進攻酆陵,消滅剩下的兩廣清軍,隨後東進江西,牽制查弼納的十萬清軍,令其不敢放心西進。”

寧渝揮手打斷了董策,“我軍要儘可能利用運動戰術來牽制對方,而不是去跟查弼納的十萬清軍硬碰硬,這一戰不比長沙,彼時我軍有進無退,此時卻大可不必,儘量在運動中拉扯查弼納,我軍人少,他們人多,可不能幹吃虧的買賣。”

“謹遵大都督令。”衆人齊聲答道,他們已經很熟悉寧渝的做事方式,如果需要討論商量的問題,寧渝往往會徵詢大家的想法,如果已經做出了決定,那麼就只有執行,無需討論。

運動戰對於此時的復漢軍並非難以想象的戰術,特別是復漢軍第一師匯聚了全軍的精英,連排級別的軍官都是得到了良好的培養,因此有這個條件可以實施更爲靈活的戰術,以此牽制清軍。

董策繼續道:“根據大都督府令,主力第二師將會沿着湘潭、新化以及沅州西進,繼而拿下整個湘西,在此階段務必謹慎行事,以乾州、鳳凰爲線,至於雲貴川等地,暫且不取。”

寧忠義點點頭,他也是知兵的,在湖南還能憑藉水路轉運軍需,自己這一個師打完湘西就已經不錯了,若是再西進,開始逐漸進入山林地帶,沒有強大的後勤實力,根本無法做到。

“獨立一師,率領全師沿着衡陽以及郴州南下,繼而東進贛州府!”

獨一師師長高洪義和參謀長鄧方都是新任,正是心氣最高的時候,滿心想着建功立業開疆擴土,此時滿心向着一路南下打到廣州去,便起身道:“大都督,如今兩廣綠營幾乎損失殆盡,何不讓我一路南下,攻下廣州!”

寧渝輕輕嘆口氣,他也想在這個時候把兩廣攥緊手心裡,可是此時卻只能想想,“此時兩廣雖然空虛,可是還有廣州八旗在,以新編獨立一師的實力,怕是難以全勝。”

“更何況以我軍目前情況看來,我軍當前急務,還是以湖廣決戰爲主,若是你獨一師一路南下,即便能取兩廣,於大局無益。”

“只要我軍東進,做出進逼江南的姿態,就不怕他查弼納不追過來,到時候我武昌大營也就多了幾分安穩。這江南可是清廷的錢糧之地,沒了湖廣再沒了江南,康熙老兒拿什麼跟我鬥?”

寧渝說道此時,目光灼灼望着衆人,“這將會是一場十分艱難的戰役,或許耗費時日良久,可本督始終堅信,此役定當全勝,諸君亦當努力爲之。”

所有的將領都齊齊站起身來,神情肅穆。

“是,此役定當全勝。”

。。。。。。。。。。。。。。。。。。。。。。。。。。。。。。。。。。。

酆陵城內,楊琳躺在了塌上,他的臉色虛浮蒼白,原先手中的四萬綠營,經過長沙一戰幾乎全軍覆沒,如今被他帶進酆陵城裡的綠營兵已經不足四千人,境地可謂相當慘淡。

楊琳再想想自己當初的意氣風發,此時便更覺得內心愁苦,可是該面對的依然需要面對,在朝廷還沒有旨意之前,他也只能沒奈何了。

“制臺大人,這已經是酉時了,您已經整整一天沒有沾水米了,這身子怎麼熬得住,還是起來吃些飯菜吧。”貼身親衛王三小心翼翼跪伏在地上,陳懇奉勸道。

當日那一仗,幾乎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場噩夢,王三隻知道自己原本在後方護持着楊琳,前線打得頗爲熱鬧,心裡還有些發癢,想着去前線砍些人頭立上幾個功勞,這朝廷對楚逆的賞格可是頗爲豐富,尋常一個楚逆小卒的頭顱,都能值上五兩白花花的銀子。

可是還未等他向楊琳言明心志,這前線的綠營兵在一番天崩地裂的轟鳴聲中,就這麼垮了,上萬人如同潮水一般向後涌去,不少人在當中直接被踩踏致死,一直等到復漢軍的士兵攻上來時,所有人都知道大勢已去了。

後來楊琳見此大敗,還想着一死以謝清名,可是王三是知道軍規的呀,主帥若死,親衛皆斬。辛虧他生得機靈,這才搶先將楊琳手上的刀子拍落,隨後跟手下的親衛們一同將楊琳架住,便一路向後跑去,一直跑到株洲,後來害怕復漢軍繼續追來,又跑到了酆陵。

帶來酆陵以後,楊琳便一臥不起,每日裡茶飯不思,一日比一日消瘦了下去,只是時長嘴裡唸唸有詞,不過翻來覆去都是那幾句對不起皇上的話。

這話並非作僞,對於楊琳而言,當日若是戰死長沙城下,恐怕皇帝還會撫慰兩句,可如今他逃到了酆陵,這無論是哪一面都撈不着好,還不知有什麼罪過等待着他呢。

說曹操曹操到,忽地外面傳來了一陣喧譁聲,王三心裡不滿,走出門外嚷道:“大人正在靜臥,你們這羣殺才,莫不是想掉腦袋不成?”

若是尋常,這些人也就跪下磕頭賠罪了事,可今日卻是奇怪,幾名身着錦衣打扮的漢子從人羣中走了出來,這些都是生面孔,讓王三感覺有些不對。

“有聖諭到,讓楊琳出來接旨!”

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章 年關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
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章 年關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