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

這場會開的時間其實非常久,對於寧渝而言,他想要表達的東西有很多,可是因爲這個時代的侷限,他不能一下子全部搬出來,否則不正常的人就變成他自己了。大家可以接受超越半步的天才,可不會接受超越整個時代的瘋子。

不過這場會議也最終確定了寧渝的地位,那就是成爲復漢軍的接班人,如果在情況有變時,將會頂替寧忠源成爲復漢軍的大都督,可這樣一來,寧渝的新問題出來了,那就是他目前無後。這對於傳統社會而言,是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

無後可不僅僅是代表着做孤寡老人,更關鍵是在自己身亡之後,手底下的人沒有一個新的擁戴對象,到時候分裂就會成爲必然,因此一個但凡成熟的首領,都不會讓自己的集團陷入這樣的困境。

理所當然地,寧渝在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五正式告別了單身生涯,迎娶了老師崔萬採的女兒崔姒爲妻,二人這段時間也算是經歷過了戰場的生死存亡,對於彼此雖然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基礎,可是也不算討厭。

對於復漢軍而言,他們的少將軍成婚自然也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整個武昌城內都被裝點得喜氣洋洋,紅綢飄舞,彩燈四掛,一些百姓們也能夠感受到這份喜慶,倒讓整個復漢軍的控制範圍都爲之一振,從亂象當中開始逐漸恢復了過來。

寧忠源與崔萬採二人如今成了親家,更是喜上加喜,便趁着酒意在主位上暢談過往舊事,不時舉杯相慶,一時間氛圍倒顯得頗爲熱絡。

“老崔啊,如今我兒子成了你的女婿,這以後可不能再藏私了啊,該教訓的要好好教訓,這小子再怎麼了不起,可畢竟也是你的女婿!”

寧忠源赤紅着臉,精神振奮無比,半開玩笑道。

崔萬採微微一笑,他畢竟是讀書人,飲酒上頗爲節制,因此臉色依然十分平淡,笑道:“你還不瞭解寧渝啊,他如今可比我們這些老傢伙強多了,我能教他的都已經教出去了,未來,還真得看這些年輕人的了。”

衆人也都笑着,只是寧忠源又嘆了口氣,指着正在席間敬酒的寧渝,苦笑道:“說來說去,這小子能耐也太大了一些,老子都沒怎麼過幾分老子的癮呢!”

這句罵粗倒是惹得席間衆人哈哈大笑,一時賓主盡歡,隨着天色已晚,便都各自散去了。

寧渝此時雖然也飲了一些酒,可心裡總是牽掛着事,倒也不敢讓自己喝得太醉,此時臉上帶着三分的微醺,一搖一晃走進了洞房內。

崔姒安靜地坐在了牀上,蓋在頭上的紅布微微抖動着,顯示着其主人內心的糾結。

寧渝沒有直接粗暴地掀起紅布,只是安靜地躺在了少女的身旁,除了能聽到少女微微的呼吸聲,便再也聽不到其他了。

“你樂意嗎?”

突然,寧渝從嘴裡蹦出了這麼一句乾癟的話,他其實心裡也不明白,如今都已經成親了,再問這個還有什麼意義呢?

想來想去,還是前世的那點小心思在作祟,終究是對感情帶了幾分美好的幻想,如今陡然間就成親了,倒顯得有幾分不自在。

崔姒沒有應聲,她似乎也在思考着這個問題,終於微微嘆了一口氣。

“如果是我原先的打算,我會跟你慢慢接觸,一直到你心裡樂意爲之,總好過如今這般,倒似我強迫你一般,我心裡是極不願意。”

寧渝一字一句說道,“如今無論如何,你我二人總歸是結髮夫妻,我會對你好,不讓你受委屈。”

“嗯。”崔姒終於迴應了,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情緒在裡面。

寧渝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塊壘,拿杆子將崔姒臉上的紅布挑開,露出了一張如畫似玉的臉龐,帶着幾分羞紅。

“我餓了,你能去給我找點雞腿來嘛?”

.....................................................................................................................................

次日清晨,寧渝起牀洗漱後,帶着崔姒來給寧忠源和程氏奉茶,還要給老太君磕頭,這一番做了下來,倒讓人顯得幾分疲憊。

書房裡,寧忠源微笑着看着寧渝,彷彿在這一刻的寧渝,才更符合他心中的成熟形象,輕聲道:“這幾日,你好好陪着你妻子,這軍裡的一些事情有我跟你四叔在盯着,不用太擔心。”

寧渝苦笑道:“這容不得我不擔心啊,雖然在四月之前,清軍難以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可是到時候肯定是十幾萬綠營來攻,可能還會有西北馬隊和京師的八旗,這次可沒上次那麼簡單。”

當清廷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在復漢軍身上時,自然就不會再給復漢軍任何機會,所發動的攻勢也將會是之前所無法比擬的。在寧渝的眼裡,想要真正的無敵於清軍,目前的復漢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僅是人才的培養和武器的更新,在思路上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變化的,那就是要學會主動出擊,將戰場擴大到南方數省,才能真正於平底起風雷,掀起如今的大勢。

一想到這裡,寧渝不僅頭疼了幾分,正色道:“父親,若是我軍想要再贏得下一場的勝利,還需要更多的準備。”

寧忠源也是點點頭,臉色多了幾分凝重,道:“等到開春之後,道路解凍,我軍將會沿着洞庭湖南下,直撲湖南,只要收取了整個湖廣的人力物力,我軍便有一拼之力。”

正所謂“惟楚有才”,如今的湖北湖南在人才方面並不缺少,哪怕是寧家這樣的土豪家族,臨時間也能湊出一些才幹之士,到後世時更是如同井噴。

寧渝低聲道:“父親,如今我軍不能坐以待斃,若是全部集結於湖廣,恐怕難以抵擋清軍攻勢。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父親帶人鎮守湖廣,我帶一部分兵力沿着長江南下,直撲江寧一帶,以遲滯清軍的行動,只有把水攪渾,我軍纔有渾水摸魚的機會。”

“哦?那你準備如何在清軍重兵之下,來將水攪渾?”寧忠源有了幾分興趣,他似乎感覺到此計有那麼幾分可行性,至少能夠保障目前湖廣的發展。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寧渝此時信心十足。

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章 年關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
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十八章 收徒第一百章 年關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