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

一名三十多歲的清軍將領站在城牆上,望着遠方的滾滾而去的長江,不由得發出感慨聲,此人便是被康熙十分看重的嶽鍾琪,如今新的官職是安徽提督,肩負整個安慶的城防重任,可謂位高權重。

“大人,江邊風寒,不能久留...”一旁的家丁嶽山謹慎道,他是嶽鍾琪從四川帶出來的,從小養在府上的家生子,因此一直負責服侍嶽鍾琪的生活起居。

“嗯,走吧。”嶽鍾琪頭也不回便離開了城牆,只是下到城牆以後,卻又情不自禁望了一眼西面的城牆,不由得輕輕嘆息了一聲。

那個方向,是復漢軍,是寧渝,也許對方也正在望着長江。

回到了城內官衙,嶽鍾琪在書房裡看着手中的一封密摺,作爲康熙的親信重臣,他有權利將目前的一些的情況反映給康熙皇帝,可是具體怎麼寫這封奏摺,卻讓嶽鍾琪有些頭疼,實在是因爲眼下的情況着實不妙,根本不太好跟康熙交代。

在如今的康熙皇帝眼裡,傅爾丹和嶽鍾琪是自己手上最爲得力的兩把利刃,可是傅爾丹如今在武昌城下折戟,對於嶽鍾琪而言,不免有些慼慼然,他不同於傅爾丹的莽撞與勇猛,心裡多少有些謹慎與自知,更不敢在康熙面前大言不慚。

復漢軍不好對付!寧渝更不能輕視!至少在嶽鍾琪眼裡,他認爲自己對上寧渝,獲勝的把握都不是很大,特別是在研究過寧渝過往的戰例之後,嶽鍾琪更是堅定了這一個想法,問題主要不是指揮因素,而是雙方軍隊的素質,實在相差過大。

嶽鍾琪研究過之前的戰例,每戰中清軍都會暴露出一個十分顯著的問題,那就是不能久戰,無論是利用火槍還是進行肉搏,清軍都很容易出現士氣崩潰的問題,綠營士氣最差,八旗次之,而復漢軍無論是主力師還是守備師,在士氣上都要高於清軍。

在摺子上面,嶽鍾琪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比較謹慎的,主要是心裡也明白,這件事會更顯的敏感一些,因此摺子更多的還是針對於器物方面,無論是鳥槍還是火炮,現如今清軍都遠遠不如復漢軍,這也是目前清軍主要集中反映的一大問題,倒也不算忌諱。

至於目前的安慶守衛問題上,嶽鍾琪也沒有隱瞞當下的難題,由於雍吉納大軍潰退的過於徹底,損失實在太慘重,因此安慶收納的潰兵只有數千人,再加上從浙江加急趕來的綠營,加起來也不過兩萬出頭。

先不說這兩萬綠營在裝備和訓練上十分落後,就連士氣也是到了最低點,每天都有人想要逃出安慶,在嶽鍾琪果斷斬首一批人之後,才止住了這種潰逃,然而更大的問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這樣的一批人根本沒辦法上的了戰場。

到最後,嶽鍾琪也跟康熙簡單彙報了一下自己的作戰思路,那就是固守待援,爭取等到康熙的十萬大軍抵達,到時候裡應外合,便能擊敗四萬復漢軍。在嶽鍾琪看來,復漢軍肯定是不會等到來年開春再東進,相比只要做好準備,在冬季也會進攻安慶。

是的,嶽鍾琪對於這一戰的期待,僅僅只是擊敗即將東進的四萬復漢軍。至於徹底剿滅復漢軍,在嶽鍾琪看來短期並不可行,當然在奏摺後面也委婉勸解,只要將復漢軍堵在湖廣和江西,那麼就算是磨,也能把復漢軍徹底磨碎,並不急於一時的決戰。

嶽鍾琪將奏摺寫完以後,心裡這才長長嘆了口氣,將奏摺用黃綾布包好,隨後便派人送到了康熙大軍中,期盼着安慶眼下的局面能夠被康熙所理解。

從義陽三關到安慶的距離並不遙遠,因此奏摺很快便送到了康熙的面前。而此時的康熙實際上基本已經放棄了對義陽三關的攻打,主要是地勢實在是過於險要,再加上沒有充足實用的攻城大炮,光靠那些老掉牙的大將軍炮,無法攻破已經被水泥加固過的關隘。

除此之外,復漢軍在其他方面的戰略壓力變小,也就加強了義陽三關的守衛,原先的守備第三師已經抵達了三關,兩萬人加上數十門的火炮,再加上大量的手榴彈,已經徹底讓康熙放棄了用血肉來強推義陽三關的想法。

在這種局勢下,康熙萬般無奈也只能選擇撤軍,而他的撤軍方向便是六安和廬州方向,並且打算在六安和廬州進行整頓歇息,等到天氣稍微轉暖,便開始進軍安慶,從而實現在安慶堵住復漢軍的目的。

這一點其實跟寧渝的分析是不吻而合的,實在是因爲在當下清軍支出實在是過於龐大,這十幾萬人在外面飄着,再加上先前戰死的近十萬清軍,都還需要撫卹和燒埋銀子,這一筆筆巨大的開支,是目前清廷的國庫裡難以承擔的。

實際上爲了支援這一仗,康熙已經重新開了捐納,賣了一批的實缺官,好不容易湊到了三百萬兩白銀,可是想要更多卻也畢竟困難,畢竟實缺官也就那麼多,至於那些虛銜平日裡就在大肆買賣,因此根本不值幾個錢,只是這好不容易拿到的三百萬兩白銀,放在這場戰爭當中,卻顯得杯水車薪,這讓康熙根本等不到這個冬天徹底過去。

因此在接到嶽鍾琪的奏摺之後,康熙內心還是非常驚喜的,他發現這人確實可堪重用,至少在決戰即將到來這一點上不謀而合,並且還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建議,這一點也受到了康熙的認可。

“着安徽提督嶽鍾琪堅守安慶,等朕的大軍到來,他便是頭功一件!”

康熙略微有些興奮,不過他在看到嶽鍾琪最後的一段話時,心裡卻起了一些小疙瘩,他是絕不願意再打上一場三藩之戰的,只要能夠在短時間內平息掉楚逆,縱使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在康熙的接受範圍內。

望着天邊逐漸飄落的雪花,康熙不由得咳嗽了兩聲,臉色瞬間變得潮紅,或許自己能再熬上一年,給子孫後代一個安安穩穩的大清朝.....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十六章 拿破崙炮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爭紛紛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