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

雍正的心情十分複雜,相對於寧楚的雷厲風行的改革措施,目前大清的新政卻遭遇了重重困境,他原本早就想推行的士紳一體納糧制度,在寧楚活學活用之後,可在大清卻根本推不動,就連之前的攤丁入畝與火耗歸公,都受到了許多人的抵制。

在大清朝的官員們看來,攤丁入畝純粹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將丁銀化進田稅當中,那就意味着錢只能找田主收,而大清朝的田地都在誰的手裡?這錢還能收得上來嗎?

除此之外,火耗歸公得罪了絕大部分辦事的吏員,他們沒了火耗錢的進項,就只能想其他辦法去剋扣百姓的口糧,無形中對雍正也更加憎惡,而沒了底下供奉的火耗錢,大清朝的這些官員們,心裡也是頗爲不爽。

在這種誰都不爽誰都不願意改革的時候,雍正皇帝沒有寧渝的威信,也沒有那麼強硬有力的兵權,終究無法改變目前的真正困境,與寧楚的大刀闊斧相比而言,卻是差得太遠了。

可以說,在經過這次改革後,即便寧楚沒能這一次北伐未能成功,大清的根基依然無法跟寧楚相提並論,甚至可以說,清廷與覆滅始終都只有一場敗仗的距離,這纔是雍正真正傷心欲絕的地方。

軍機處的幾個大臣,徐元夢、張廷玉、托賴、允祿以及蔣廷錫等人一大早來到了養心殿,等候着雍正的召見,人人心裡都有幾分猜測,可是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根本沒有表露出分毫來。

寧楚在南方掀起的波瀾,自然瞞不過這些人,而雍正皇帝這一次能夠召集諸臣前來,恐怕便跟這件事有很大的關係。

過了片刻之後,從殿內快步走出來一名太監,他正是雍正身邊的貼身太監蘇培盛,原本在潛邸的時候就已經跟隨了雍正,後來在內務府李延禧案結束後,蘇培盛也得到了雍正的重視,提拔成爲了總管太監。

“幾位大人請吧,皇上正等着呢。”

“多謝公公。”

衆人拱了拱手,便一同向着殿內走去,其中徐元夢資格最老,威望也高,原本應該站在最前面,但是無奈有個親王允祿,因此便由允祿帶頭,依次是徐元夢、張廷玉、托賴以及蔣廷錫等人,進殿拜見雍正。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吧。”

雍正一夜未眠,眼鏡有些紅紅的,彷彿變成了兔子眼睛一般,他隨口吩咐道:“蘇培盛,將摺子給幾位大人看看。”

“嗻。”

蘇培盛跟在雍正的身邊時間也不短,自然明白自家主子爺的意思,當下便將桌子上一封半打開的摺子拿了起來,走到殿中遞給了莊親王允祿。

允祿在之前因爲辦好了處置老八的差事,受到了雍正的獎賞,賜下了許多錢財,因此十分志得意滿,他接過了摺子,卻是看了半晌,這才遞給了徐元夢,而此時允祿的表情,卻是變得相當難看。

徐元夢年紀大了,因此從懷裡掏出了一個放大鏡,細細看着上面的蠅頭小字,不過他看的速度倒是頗快,很快便遞給了張廷玉,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

等到張廷玉、托賴以及蔣廷錫分別看完後,衆人卻是陷入了一陣沉默,並沒有急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wωω⊙ Tтkд n⊙ ¢o

雍正冷冷望着衆人,輕聲道:“莊親王,說說你的看法。”

“啓稟皇上,以奴才之見,寧楚無異於自絕於天下,我大清平滅此逆的良機已至,只要傳令天下平亂靖逆,相信南方各省會有無數義士起兵,襄助我大清誅殺反賊。”

允祿不開口則以,一開口卻是讓衆人嚇了一跳,像說話口氣這麼大的人,還真是不算多見了。

雍正冷笑一聲,顯然對於允祿的大話有些不屑一顧,“若是平逆真有這麼簡單,那莊親王可願負責居中聯絡?”

“這個.....”

允祿明顯比不上前面的那些皇子,支支吾吾卻是再也說不出話來,卻是讓衆人更加看輕了幾分,而雍正亦是失望不已,倘若允祥還在,還能幫助他甚多,可是眼下的這個草包,卻是頂不了任何用處。

徐元夢連忙出來打圓場,低聲道:“回皇上,莊親王終究是年輕,有些事情沒看透也着實正常,只是奴才以爲,南方士紳或許已經嚇破了膽子,可是北方士紳......人心可用啊!”

雍正卻是點了點頭,老臣終究是老臣,見識能力俱是一流,只是他心裡另有一處別的擔心,慢吞吞道:“人心可用,可關鍵是看能不能爲朝廷所用,若是連士紳一體納糧當差都推行不動,又如何算是可用?”

一句話卻是讓衆人腦門上的汗都流出來了,大夥算是看明白了,雍正這是拿寧楚的事來將軍呢,既然你們說士紳會支持朝廷,那朝廷的政策也應該支持吧,若只是空口白牙,那就別怪他雍正不客氣,又不是隻有寧楚的刀子能殺人!

徐元夢頓時便有些後悔說這番話了,只是有些東西他不得不表態,“皇上的意思,老臣心裡自然是明白的,天下人心裡那也是明白的,若是能夠誅除寧楚,相信無論是南北的百姓,都會踊躍支持朝廷。”

雍正對這種空話自然是不滿意的,他直接擡眼望着張廷玉,輕聲道:“衡臣,你以爲徐大人這番話如何?”

張廷玉臉上沒有絲毫的猶豫,斬釘截鐵道:“徐大人所說固然有理,可是以奴才之見,若是這人到了性命憂關的時候,溫湯良藥怕是已經無濟於事,只有施加虎狼之藥,才能挽救一二。”

聽到張廷玉這話,雍正自然是滿意了,可是徐元夢卻是眉頭一皺,厲聲喝道:“衡臣,你說的虎狼之藥,便是楚逆所行之方嗎?”

“雖不中,亦不遠矣。”張廷玉臉上十分凝重,他這是極少數公然與徐元夢針鋒相對,卻是讓衆人爲之驚訝。

徐元夢深深吸了一口氣,不再望向張廷玉,而是轉頭對着雍正說道:“皇上,張廷玉此番建議實在是禍國殃民之舉,絕不可同意,我大清如今最大的優勢,便是天下的人心,豈能做此敲骨取髓之事?”

雍正聽完此話後,臉上卻是勾勒出一絲奇妙的笑容,眼下的一幕若是放在過去,怕是誰都不會相信——按道理來說作爲士紳代表的張廷玉,不僅沒有偏向於士紳說話,反倒一再建議皇上對其下狠手,而作爲滿蒙親貴的徐元夢,卻在這裡勸諫皇帝要施加仁政。

若是兩個人的身份調換過來,倒也不算違和,可是眼下發生的這一幕,卻幾乎是人間荒誕的最佳演繹,雙方都似乎在違逆着本心,說着自己不願意說的話。

雍正微微一笑,首先望向了張廷玉,“說說你的理由,朕爲什麼要幹殺雞取卵之事?”

“時間,大清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張廷玉閉上了眼睛,他的臉上帶着幾分痛苦和絕望,似乎作爲一個清醒的人正在眼睜睜看着船隻即將沉沒下去,卻又無能爲力。

“大膽!張廷玉,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允祿臉色漲紅,此人實在是膽大包天,竟然在皇帝面前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話,簡直是不想活了。

雍正揮手製止了允祿,實際上他的判斷跟張廷玉是一樣的,略顯低沉的聲音響了起來,“楚逆北征之戰,晚不過七月,大清確實沒有多少時間了.......”

張廷玉此時反倒極爲平靜,“一旦開戰,以目前大清在黃河以北的佈置,根本攔不住復漢軍的大軍,甚至連天津一線,都有可能成爲復漢軍水師進攻的目標,就好像新會之戰與薩摩藩之戰——大清的水師已經徹底全軍覆沒,根本攔不住。”

“到了這個時候,咱們能夠指望的無非就是在京城打一場決戰,若是能贏,我大清多幾年的喘氣功夫,若是贏不了........”

說道這裡,張廷玉搖了搖頭,臉色更顯灰暗了幾分,“皇上,若是眼下不殺雞取卵,咱們還有時間將北方士紳的心,納入到我大清的懷抱當中來嗎?”

雍正深深地望了張廷玉一眼,這是他想了一夜的結果,可是張廷玉卻幾乎片刻之間,就已經想了個通透,此人着實是大才,只可惜生錯了時代。

“衡臣說的沒錯,咱們不能再抱着幻想了,得做好最壞的準備,楚逆之所以能夠在北伐的節骨眼上橫生枝節,純粹就是看不起我大清,認爲大清沒有統合士紳的能力,實際上大清也確實沒有這樣的能力。”

此話一出,便讓衆臣大吃一驚,因爲這還是他們頭次看到雍正這麼消極的一面,他不再像往常那麼用堅硬的殼子包裹着自己,而是直接告訴他們一點,再這樣下去大家都得玩完了.......

“所以,大清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八旗精華,將來即便是退到了盛京,乃至於更遙遠的地方,八旗還能有條活路.......”

雍正眼裡目光閃爍,很明顯他已經下定了決心,既然寧楚都已經在前面蹚出這麼一條道路了,大清還有什麼好怕的?

.........

薩瓦務拉伯爵於五月下旬抵達了北京,與此同時還有他那支五百人的使團和一千五百的衛隊,人人趾高氣昂地從恰克圖沿着庫倫、張家口一線進入北京,彷彿這一次並不是出使,而是來征服這個國家。

而作爲大清這邊的代表,多羅郡王策棱、散秩大臣伯四格以及兵部侍郎圖理琛等三人自然是負責陪同,只是纔剛剛陪同了兩天,三人便對這個自大而狂妄的俄羅斯使臣產生了深深的延誤——因此到了第三天,便只剩下兵部侍郎圖裡琛負責陪同了。

圖裡琛似乎對於這樁差事並沒有太過於方案,但是他對於薩瓦務拉伯爵此行的使命卻是深爲警惕,一直都在找機會套薩瓦務拉伯爵的口風。

“薩瓦伯爵,聽說貴使這一次從莫斯科抵達恰克圖,中間曾經去過了伊爾庫茨克?”

薩瓦務拉伯爵的手裡依然捧着瓷杯,臉上卻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輕聲道:“伊爾庫茨克乃西伯利亞的中心城市,亦是我國立足西伯利亞的重要節點,本使身負女皇陛下賦予的重任,自然有義務前往視察民衆。”

圖裡琛臉上卻是掛着一絲冷笑,“特使可知,那伊爾庫茨克只是你們俄人的稱呼,在我大清,那裡被稱爲北海,曾經是蘇武牧羊的地方。”這話的意思自然是暗指俄人侵佔中國土地,甚至連恰克圖都是俄人搶來的土地。

薩瓦烏拉伯爵作爲此行的中國特使,自然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他十分清楚地瞭解圖裡琛所提出的的蘇武牧羊的故事,卻是絲毫不以爲意,大笑道:“俄羅斯帝國佔據伊爾庫茨克,也就是你們說的北海,已經足足有了六十多年的歷史,怎麼之前沒聽你們講起過蘇武牧羊?”

儘管薩瓦烏拉用俄語稱呼蘇武牧羊時甚爲怪異,可是依然難以掩蓋對方語氣中的輕蔑之意,而圖裡琛自然也明白對方的意思,既然六十多年前都無法從俄人手裡收回北海,如今再提這個只不過是自取其辱。

圖裡琛深知俄人稟性,當即反脣相譏道:“當初佔據北海的那些俄人也好,還是哥薩克人也好,只不過都是流放的犯人和惡棍罷了,難不成他們也能代表俄羅斯帝國?”

“爲什麼不是呢?我的朋友!”

薩瓦務拉伯爵並沒有所謂東方文化裡的那種羞恥感,他的臉上帶着幾分驕傲的神色,高聲道:“無論那些人當年都犯下了什麼樣的罪行,可是當他們爲俄羅斯帝國向遠東的擴張,進行奉獻過,那麼他們就是偉大的俄羅斯人!”

聽到薩瓦務拉伯爵這般不講理的話語後,圖裡琛卻是陷入了目瞪口呆,他或許從一開始就弄錯了,無論對方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國家,可是都難以掩蓋其本質上的流氓。

你說我們是流氓惡棍,沒錯,我們就是流氓與惡棍,畢竟只有誰的拳頭更大,誰才能在遠東真正佔據話語權,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九十章 傷亡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
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九十章 傷亡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十九章 火炮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