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

在經過了張廷玉的一番艱難的交涉後,薩拉務拉終究是退讓了一步,他同意乾隆皇帝帶着不超過三百人的衛隊進入鄆春,但是他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剩餘的清軍都將混合編入俄軍中,接受俄羅斯軍官的指揮。

“你們的軍官都十分無能,只會讓士兵白白喪命,還不如讓我們英勇的帝國軍官,在代替你們進行指揮。”

薩拉務拉伯爵臉上帶着幾分傲慢的神色,望着張廷玉的眼神中,更是有幾分鄙夷。

僅僅只是一年多的時間,清廷就丟掉了整個北方,如今更是不得不祈求他們俄羅斯人的保護,這實在是太過於無能,如果是英勇的俄羅斯人,只會徹底打敗敵人,絕不會像個老鼠一樣苟且偷生。

張廷玉無奈之下,原本有心解釋一番,可是當他看到對方的神情時,心裡便已經明白過來,對方恐怕早就有這個打算了,決計不肯再退讓了。

當張廷玉返回到清軍大營中,卻見到乾隆皇帝依然是一份氣鼓鼓的模樣,當下臉上便浮現出幾分難色,這件事跟皇帝說了,只怕還會火上澆油。

“張大人,俄羅斯人不讓咱們去鄆春嗎?”乾隆皇帝臉色青中泛白,他雖然受不得俄人的氣,可是也知道眼下已經別無選擇,總不能被複漢軍直接堵在這裡全部消滅掉......

有了俄羅斯人這個擋箭牌,寧楚無論怎麼樣都會慎重一些.......當然乾隆皇帝也不敢肯定這一點,只是眼下已經沒有了辦法。

張廷玉搖頭嘆氣道:“俄羅斯人實在是太過於猖狂,他們的意思是隻能讓皇上去鄆春,可是皇上要是沒了咱們這些奴才,豈不是成了俄人手中的人質?因此奴才好說歹說,終於說動了俄人,他們同意皇上帶奴才們進鄆春,可是有另外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乾隆皇帝心裡感覺似乎有些不妙。

“俄人的意思是皇上只能帶三百人去鄆春,其他人都在編入俄人的軍隊中,聽從俄人的指揮.......”

“他這是癡心妄想!他這是狼子野心!”

還沒等張廷玉說完,乾隆皇帝就已經炸了毛,他狠狠地瞪着張廷玉,似乎已經將他當成了那個老毛子,“卑劣無恥至極!朕是大清的皇帝,這裡是大清的領土,他竟然敢提出這種要求!士可殺,不可辱!”

不得不說,張廷玉帶回來的這番話,將剩餘八旗將佐們給刺激得不行,他們一個個高聲怒吼,臉色漲紅,卻是把張廷玉給罵了個狗血淋頭。

到最後,還是八旗最後的滿洲大學士徐元夢出來解了圍,他長長嘆了一口氣,跪在了乾隆皇帝的面前,涕淚縱橫。

“皇上,奴才無能啊,不能提皇上分憂,更不能替皇上雪恥!奴才愧對大行皇帝的重託,奴才恨不得一死了之!”

乾隆皇帝瞪着眼睛,望着面前跪下的老人,他終究沒有繼續發火,而是沉默地站在了原地。

見到乾隆皇帝已經慢慢平靜了下來,徐元夢連忙擦了擦眼淚,道:“皇上,奴才以爲,當年勾踐能夠臥薪嚐膽,一報大仇,皇上未嘗不可......況且我我大清無論在關內還是關外,依然是有很多人支持我們的,還有很多人盼望着大清能夠重新回來!”

“如今愛新覺羅最後的希望就在皇上身上,皇上無論如何都要忍下去.......將來把毛子拖進戰爭裡面,讓毛子跟楚逆打,讓他們爲北方打生打死,還有策妄阿拉布坦,讓他們去打,只要打到楚逆衰弱了......將來愛新覺羅,未嘗沒有機會!”

“這.......”

乾隆皇帝有些傻眼,他當初跑路到了朝鮮的時候,心裡未嘗沒有過這種想法,可是在朝鮮待的日子久了,這種想法並沒有變得濃烈,反而越來越淡了.......或許他從心底裡面,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現實。

甚至在乾隆心裡,也未嘗沒有幻想過,就這麼當個朝鮮的國王吧,好歹也算個王,如果寧楚能夠接受他的誠意,他甚至都願意向寧渝稱臣。只可惜,到了最後寧楚也沒有放過他,以致於被逼到了這個地步。

如今徐元夢告訴他當勾踐?可是這個老頭子有沒有想過,當勾踐忍受屈辱也就算了,甚至還要吃大便,他愛新覺羅的天子怎麼能吃大便呢?

太荒謬了。

乾隆皇帝心裡是這麼想着,可是面子上卻在說:“徐大人說的也對,可是朕.....朕去了鄆春後,其他人怎麼辦?”

三千多的八旗兵,只有三百人能去鄆春,其他人要全部打散編入俄軍,然後守在這裡,想一想都是一種極爲殘忍的手段。

徐元夢已經習慣了這種犧牲,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冷靜的狀態。

“八旗的將士,無論到了哪裡,都是皇上最忠心的奴才!”

.........

漢城,久違的戰火再一次重新被點燃,只是這一次的規模要小上很多,在朝鮮內應的安排下,復漢軍進入漢城的過程十分順利,而與清軍的交戰也變得非常輕鬆,僅僅只是一夜的功夫,就徹底拿下了整座漢城。

除了漢城本身之外,復漢軍南北兩路大軍正在逐步接管朝鮮地方,大量的朝鮮八旗又一次選擇了投降,只是這一次他們同樣也不夠幸運,在復辟歸來的崔奎瑞以及金一鏡等領議政府面前,這些人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作爲叛徒的下場。

“將軍,朝鮮絕不會允許叛徒還能好好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對於每個朝鮮子民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屈辱。”

崔奎瑞站在了寧祖毅面前,他的神情激昂狂熱,與過往時的溫文爾雅有着十分明顯的不同,甚至讓一旁的金一鏡都感覺到有些奇怪。

寧祖毅作爲這一次入朝作戰的統帥,相對於在南京的皇帝,他在朝鮮事務上反倒擁有更多的決定權,比如像那些投降的朝鮮八旗的生死,就只是寧祖毅一句話的事情。

儘管擁有莫大的權力,可是寧祖毅性子十分謹慎,他絕不敢有違皇帝的命令,“崔大人,如何處置八旗朝鮮叛軍,陛下自有主張,還輪不到你.....跟我來做主。”他在說話的時候,尤其強調了一句‘你’。

崔奎瑞臉色變得漲紅無比,隨後微微低着頭,“將軍,下官絕非此意......只是還望將軍能夠將朝鮮民意,傳達至陛下。”

寧祖毅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道:“崔大人,你要明白一點,陛下雖然不在朝鮮,可是終究是朝鮮的君主,而朝鮮百姓也是陛下的子民,對於陛下而言,他怎麼會不瞭解子民的想法?但是你要明白,像這樣的事情在大楚亦是發生過的。”

崔奎瑞下意識點了點頭,畢竟大楚一路推翻清廷,像這種處置叛徒的問題,還是非常多的,聽說皇帝的手段也十分狠辣,想到這裡,他不由得下意識問道:“朝鮮亦將仿照大楚舊例嗎?”

“崔大人,本將軍都已經說過了,這將會由陛下做決定!”

寧祖毅有些不滿說道,隨後才輕輕嘆口氣,“其實你根本就不用問,那些叛徒當中的爲首者自然都是死路一條,至於其他人,將來也會發往大楚各地去挖礦,他們的日子不會比活着好多少,但是這一步也很重要,至少要讓八旗朝鮮叛軍們,都放下武器才行。”

“是是是,將軍大人教訓的是,是下官魯莽了。”

崔奎瑞鬆了一口氣,與身旁的金一鏡對視了一眼,二人臉上同時露出瞭如釋重負的表情,這一下終於可以放心把老論派給搞死了........

二人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之後,接下來卻又稟告了另外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置李昑.......

在寧楚大軍攻入朝鮮之後,第一目標自然是乾隆和朝鮮王李昑,只不過乾隆早早就跑路了,而李昑作爲朝鮮王,自然還待在漢城,被複漢軍直接給拿住了,不過也沒有特別去苛待他,只是將他關在了一座小院子裡面,等待着發落。

不得不說,李氏在朝鮮人心中的地位還是非常特殊的,儘管眼下的朝鮮王是讓皇帝寧渝在當,可是在其他人一些人眼裡,李氏依然擁有着特殊的身份,因此並沒有隨意處置。

崔奎瑞感覺到很頭疼,這個王世弟實在是一個天大的麻煩,當初就是因爲他搞出了辛壬士禍,後來又因爲這個王世弟的身份,被八旗立爲了傀儡,而眼下落在了復漢軍手裡,還不知道會被怎麼擺佈呢!

當然,現在崔奎瑞學聰明瞭,他只是將問題提了出來,並沒有給出絲毫的建議,害怕因爲建議中的問題而被複漢軍給懷疑上了,因此在處置上閉口不言。

寧祖毅卻根本不體會他的想法,徑自問道:“崔大人覺得,此事怎麼處理更好?”

崔奎瑞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苦笑,心道前面該問的不讓問,現在擺明了不該問的又讓問,這到底是幾個意思?

不過他可不敢跟寧祖毅尥蹶子,只得老老實實道:“不如將他遣往南京,好生養着如何?”

“好,就這麼辦,崔大人這兩天抓緊上個摺子,然後就可以正準備送人了。”

寧祖毅十分果斷地拍了板,這件事其實早就有了定論,只不過是爲了讓崔奎瑞先主動說出來,以表明此舉絕非寧楚的原因,實在是因爲朝鮮百姓的民意嘛.......

當然,無論民意如何昭昭,對於李昑本人來說,這一段時間的日子卻幾乎如同一個噩夢,他十分擔心有一天會被八旗殺掉,因此如今終於等到了脫身的機會,他自然是不肯放過。

“去南京?好呀好呀!罪臣多謝陛下隆恩!”

經過了這麼大半年的軟禁,李昑頭上的白頭髮都多了不少,這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實在不是人過的.........儘管他心中明白,自己去了南京也是當一個閒散的郡王,可是總好過目前這般的傀儡,天天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

寧祖毅微微笑道:“陛下當初說過,大王當上這個朝鮮王,實際上也是身不由己,儘管處於這個位子上,平日裡也頗爲節儉,陛下還是很欣賞大王的品性,將來到了南京之後,大王也能多過過正常人的生活了。”

“是啊,這天底下最倒黴的差事,莫過於君王了.......當然,罪臣以爲像陛下這般的聖王,自然不會有罪臣的苦惱,只是罪臣心裡也以爲,能早些日子卸下這個重擔,纔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李昑的臉上掛着幾分感慨,儘管衆人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可是像眼前這般神態,似乎也沒有半分作假。

數日後,寧祖毅派遣了一行人,護送李昑乘坐海舟前往南京,而與此同時還有他的兩封奏摺,一封是關於朝鮮相關的處置問題,另一封便是關於乾隆逃到鄆春的問題了.......實際上就在乾隆跑到鄆春邊境的時候,他就已經得到了消息,可是寧祖毅並沒有去想辦法阻止。

根據寧祖毅對皇帝的瞭解,他心中其實已經有了一個猜測,那就是皇帝有意縱容乾隆跑到俄人那邊去......至於原因嘛,他現在還不是那麼清楚,可是皇帝既然要這麼做,那肯定有這麼做的道理。

對於東北的武裝農場計劃以及緬甸的封君計劃,寧祖毅在最近這段時間也有所瞭解,可是他也能夠肯定,像朝鮮這種地方,實在是很難推行下去,關鍵是吃力不討好......與其搜刮原本就很貧瘠的朝鮮,還不如想想其他的辦法。

當然,他作爲臣子,唯一能做的便是全力配合皇帝,然後將奏摺寫上去稟告皇帝。

八月,在李昑乘坐着海舟離開漢城後十餘天,漢城上空卻是突然陰雲密佈,空氣更是粘稠得讓人喘不過來氣,很明顯一場大暴雨即將落下來,而在此之前,所有人都只能靜靜地等待着,等待着。

而唯獨只有站在窗前的寧祖毅明白,那是寧渝的筆跡。

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十八章 收徒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
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六章 雛鷹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十八章 收徒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