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

望着那些被拋下來的鐵球,張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只是還不等他發出命令,隨着一陣巨大的轟鳴聲,張澄連帶着一衆護衛立馬便被炸得血肉模糊,如同一塊破布,被狠狠撕碎。

見到自己的主官直接被炸死,這讓後面的清軍表示茫然,只是還未等他們做出反應來,這一聲爆炸便如同信號一般,打響了復漢軍的進攻序幕。

在夜色的掩蓋下,無數的復漢軍從田野與林中鑽了出來,他們手裡舉着燧發槍,排列成隊形,對着那道長長的火龍便開始了射擊,還有許多火炮在此時也在發着轟鳴聲,不斷有彈子飛入清軍陣列中,將清軍砸得屁滾尿流。

一些清軍守備和千總試圖發起反擊,可是在這種黑夜裡,身邊的士兵們又陷入了大亂,根本無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攻擊,而復漢軍士兵則以火龍爲目標,反而不會有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復漢軍士兵從隱蔽處鑽出來,開始形成了合圍之勢。

隨着火炮的轟鳴和一排排槍聲,清兵士兵不斷倒在了地上,他們哭喊着,跪在了地上,還有許多人就這麼一躺便再也不起來,這個時候還敢反抗的清軍已經寥寥無幾,幾乎無法形成有效的攻勢。

“轟”“轟”,在付出了十分慘痛的犧牲下,清軍的火炮終於響了起來,他們利用子母炮和威遠炮向着遠處的復漢軍發起了攻擊,不斷有彈子落入復漢軍人羣當中,造成一片片的傷亡。戰爭在這個時候會顯得無比殘酷,每個生命都在爲自己的存在而拼搏着。

可是,好景不長,復漢軍隨身攜帶的火炮射程原本就比較遠,在集中火力開始轟擊清軍炮陣後,不斷有清軍火炮被直接給打廢掉,而剩餘的復漢軍趁着這種機會,開始發起了突擊,勢必要將這一股清軍給吞下去。

一顆顆彈子在夜幕的籠罩下肆意穿梭,收割着清軍士卒的性命,寧渝趴在高臺上,望着下面的清軍士卒逐漸變得越來越少,心裡也是越來越爲安定。

大局已經穩了!

寧渝當下也不再猶豫,向身旁的侍衛發令,“傳令給李石虎和馬寧,準備發起總攻!今天,一定要把這股清軍吃掉,然後連夜進攻嶽州!”

吃下這股清軍,再趁亂拿下嶽州,到時候羅宵山的清軍也就處於團團包圍之中,到時候便不攻自破。

此時的清軍已經如同一盤散沙,除了寥寥無幾的千總把總們還在大呼酣戰,剩餘的清軍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奔走,他們已經對這場仗徹底絕望了,唯一想的便是儘快脫離戰場逃命。

得到命令的三團團長李石虎和四團團長馬寧,率領自己麾下的士兵,上好了刺刀,便開始向着清軍發起了衝鋒,閃亮的刺刀在慘淡的月色下泛着寒光。

世人皆以爲復漢軍僅僅是靠着槍炮之利,纔打下的如此局面,實際上覆漢軍的刺刀,纔是最讓清軍膽寒的存在!若是遠遠放槍,清軍還敢跟復漢軍較量一二,可若是復漢軍上刺刀準備肉搏後,他們卻往往是一觸即潰,縱使身後的軍官們再怎麼呼喊,也難以抵擋。

果不其然,在復漢軍的刺刀下,一些還敢繼續頑抗的清軍,要麼是倒在了刺刀的鋒芒之下,要麼就是一散而逃,讓復漢軍的士兵卻是殺得酣暢淋漓。

鄭同恩此時正帶着自己營的兄弟,追的清軍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他原本是鄭家的旁系子弟,歷來不受重視,可畢竟姓鄭,加入復漢軍之後依然做了一個連長,後來他在軍中逐漸展現自己的才華,因功而升爲了營長。

對於清軍,鄭同恩可以說是真正的經歷了一個由害怕到鄙視的階段,原先他還以爲清軍多麼厲害,可真正打仗後,真正用燧發槍幹掉幾個清軍後,他才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大清的兵丁,也是肉做的!

此時的鄭同恩,對於反清大業抱有無限的幻想,他心裡明白,只要復漢軍自己不墮落,打這樣的綠營實在是太輕鬆了。只要能夠像這樣打下去,佔領整個南方實在是太輕鬆,而自己也有機會去覓得建功立業的機會。

“兄弟們,跟我衝,打下嶽州,搶錢搶糧搶女人!”鄭同恩性子一起,便有些肆無忌憚,他雖然本意不過是激勵戰心,可實際上覆漢軍的軍紀十分嚴明,是嚴禁做出損害軍紀的事情,因此爲了這句話,戰後鄭同恩被軍法處調查了個底朝天。

不過這倒是後話,隨着張澄等將官的死亡,剩餘的清軍根本就無法阻止其有效的活動,被鈍刀子一刀刀割下肉來,直到清晨來臨時,這場戰鬥便逐漸宣告結束,除了還在戰場上進行補刀的復漢軍士兵,戰場上已經再也見不到活人了。

除了戰場上躺着的清軍,還有一大批的清軍做了俘虜,其中不乏一些守備、千總之類的軍官,而寧渝也沒有去顧忌,留下了一個營的人馬來看守,便帶着剩下的復漢軍開始往嶽州趕去。

經過了夜間一戰,雖然復漢軍士兵有些疲憊,可是士氣卻是正旺的時候,不僅乾淨漂亮的消滅了四千清軍,自身的傷亡卻小的可憐,除了在炮戰中和肉搏戰中損傷的二百餘士兵,便再也沒有其他的傷亡了。

大軍趕到嶽州時,已然到了凌晨,寧渝也不顧及其他,直接下令大軍攻城,大炮被設立在炮陣之上,一顆顆被髮射出去的彈丸狠狠轟擊在城牆上,還有一些士兵趁着城裡清軍沒有反映過來,帶着炸藥便衝到了城門底下,開始埋設炸藥。

隨着一陣巨大的轟鳴聲,整座城門連帶着上面的清軍士兵,就這麼飛上了天,而剩餘的復漢軍也開始往城裡涌去。

廝殺聲響徹了黎明,也驚醒了睡夢中的張昌恩,他原本睡得並不安穩,可是畢竟接連忙碌了好幾天,在將張澄派出去後,心裡也稍稍踏實了許多,這一下子竟然睡得十分香甜,因此被廝殺聲和爆炸聲吵醒後,除了一陣的心悸以外,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昏沉的狀態。

“大人,趕緊逃命吧!”一名滿臉是血的清軍護衛直接闖了進來,單膝跪在了張昌恩面前,臉上帶着絕望之色。

“嶽州,沒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十三章 表彰
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十三章 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