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

康熙望着帳內諸臣,臉上終於和緩了幾分,連帶着整個大帳內的氣氛都微微放鬆了幾分,一些大臣頓時在心裡常常舒了一口氣。

“佟法海所言,朕深以爲然。”

望着跪在地上的臣子們,康熙多少還是有些怒其不爭,便用一種教誨的態度對羣臣道:“大軍南征以來,多少次失利,還不都是因爲對楚逆的瞭解不夠,以致於處處落於被動,才釀成今天這樣的局面。因此,朕以爲決不可再被楚逆牽着鼻子走,大清國也不能再容忍這樣的情況,你們,也得給朕好好想想,好好琢磨琢磨!”

“特旨,擢升佟法海爲兵部滿尚書,遜柱從即日起領掌鑾儀衛事大臣。”

佟法海和遜柱二人同時領旨謝恩,佟法海自然是不用說,從一個從二品的廣東巡撫,一下子就升到了從一品的兵部尚書,而且是實權在握,可謂是位高權重。而遜柱也沒有什麼不開心的,他從兵部尚書到掌鑾儀衛事大臣,也算是升任了,畢竟在目前的清廷當中,除了駐守邊塞要地之伊犁將軍和綏遠將軍擁有正一品品秩外,剩下的兩個從一品武職便是領侍衛內大臣和掌鑾儀衛事大臣了。

這一番君臣問對,卻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料到,一直低調謹慎的佟法海,竟然在君前暢所欲言,還正好說到了康熙的心裡,以此得到了康熙的看重,被提拔爲了刑部尚書,這可是一朝青雲直上啊。

康熙環視了一眼衆臣,臉上露出幾分得色,這也是他在告訴諸位大臣:想要有糖吃,就得先把活幹好!

不過眼下光是這番還不夠,康熙又開口道:“着川陝總督年羹堯勤勉督戰,牽制楚逆有功,擢升爲兵部漢尚書,嘉賞功績。”

得,又一個兵部尚書給出去了,這一幕讓衆臣都有些豔羨不已,不過也算是達到了康熙的目的,以高官厚碌來嘉獎肯做事的人。

“如今我大清的江山社稷,所面臨的局面錯綜複雜,楚逆咄咄逼人,以新勝之軍牽動整個天下,臺灣的朱一貴也在後面牽扯着大清,一旁還有個虎視眈眈的白蓮邪教,這天下危局,已經遠超三藩時了。”

康熙的臉龐微微有些紅潤,只是紅潤的膚色裡透着不正常的白,這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康熙如今已經快到了燈盡油枯的狀態了。

“列位臣工,我大清江山絕非愛新覺羅一族的江山,而是整個朝廷的江山!如今決戰到來之際,諸位也需用心努力,方可保全我大清的江山社稷!若是諸臣用心用命,朕豈會吝嗇嘉賞?”

衆臣連忙跪下,一同高呼:“啓稟皇上,平定亂匪,匡扶天下,還大清一個國泰民安,奴才等義不容辭。”

...............................................................................................................................................

康熙這邊打完了氣,也就將旨意給到了領侍衛內大臣普照,其中的內容自然是佟法海說的那一套,隨後普照便領着兩萬綠營從魯共山出發,一路直撲呂亭驛和大關。

兩萬清軍沿着小道一路行軍,自從在魯共山上待了一些日子後,這些清軍便感覺實在是憋悶得狠,畢竟魯共山只是一座小山,實在是相當無趣,因此一旦下得山後,衆綠營兵便多多少少有些興奮。

只是與興奮的綠營兵不同,此時的領侍衛內大臣普照,卻感覺到了一種很不對勁的感覺,他潛意識裡認爲,自己這些人已經被康熙所放棄掉了,甚至是成爲了吸引楚逆出城的誘餌,只是君命在前,普照也不敢多加質疑,只是不停地長吁短嘆着。

一旁的山東巡撫李樹德跟在普照左右,不時小意奉承着:“普大人,這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咱們這剛剛到了魯共山也沒多久,好不容易修建起來的一些陣地全給浪費了。”

普照哼哼了兩聲,“什麼意思?皇上的意思,那咱們就得照辦!李樹德,你的山東兵最近這段時間可不安分,你作爲山東巡撫,該懂得怎麼做吧!”

“那是,卑職自然知曉該怎麼辦.,絕不給大人添麻煩!”李樹德一臉殷勤地奉承着,只是心裡卻感覺多少有些悽慘,如今的綠營兵到哪都是讓人當炮灰,特別是從山東來的兩萬綠營,已經只剩下一萬多人了,其他的都被拉去填壕溝了。

只是軍令如山,不敢有絲毫的違抗,李樹德也只好召集了自己手下幾個鎮的參將們,將聖旨的意思進行了簡單的傳達,讓衆將都管好自己手下的兵,別鬧事也別當逃兵,否則普照以聖旨的名義來殺一批人,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衆將臉色都有些沉悶,他們當然知道如今士氣低落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爲從練潭鎮啓程到孔城這段時間,綠營兵根本就沒有拿到開拔的銀子,沒有了銀子,那自然是人人心生怨恨,甚至還有人選擇了當逃兵,畢竟沒錢拿還送死的差事,可沒人願意幹。

若只是這樣也就罷了,關鍵是康熙爲了鼓舞士氣,特許八旗兵一路燒殺搶掠,這其中得到的好處可沒綠營什麼事,更是大大助長了綠營和八旗之間矛盾,自然也導致士氣一路下滑,人心離背。

李樹德一看衆將神色不對,當下也是頗爲苦惱,只好硬着頭皮道:“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出來一趟不易,我李樹德哪怕不做這個官,也得讓大夥平安回去。”

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覷,卻也不好過於拿捏,當即便應下了,只是大人們有大人們的煩心事,這底下的綠營兵,也有他們的樂趣。

“老陳頭,你這條腿都瘸了多久了?咋還能跟着咱們一塊走呢?”

“嚯,俺不跟你們一塊走,俺能去哪?這朝廷的大人們說走,那俺也只能跟着走哩。”

上百名清軍在隊伍後面零零散散地走着,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山東的綠營兵,一個個穿着破破爛爛的綠營號褂,手裡拿着長矛短刀,還有一些人揹着鳥槍,散漫地跟着大部隊走着。

二月份的天氣已經沒有那麼寒冷,淡淡的陽光曬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可是所有人都不會忘記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裡,一路行軍下來,光是凍死凍傷的綠營兵就多達千人,這些人大多都是被草草一埋就了事了。

老陳頭一路上靠着坑蒙拐騙,好不容易活過了這個冬天,如今眼看着又要去打仗,他的眉頭緊緊皺着,“天娘哎,這仗啥時候能打出個頭....”

“老陳頭,打到我們都死球了,這仗怕是能打完了哩。”一旁的綠營兵丁發出譏笑聲,而其他人也是一臉絕望而自嘲的模樣。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八十章 勸降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零四章 源頭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八十章 勸降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