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

南京城,在經過了登基大典之後,其原先破敗頹唐的氣息被一掃而空,如今轉過頭來倒是給人一副生機勃勃的樣子,在剪去了辮子之後,百姓們的精神面貌似乎也比往日好了許多,看上去倒有幾分大國氣象。

就在清廷、劉如漢和朱一貴先後派人到南京出使之際,寧渝卻在接待一位十分特殊的客人,此人名叫恩斯特,來自於普魯士的耶拿,是一個傳教士。

寧渝在這幾年的行軍當中,也不是完全沒有接觸過傳教士,但是大部分都僅僅只是單純的傳教士,並沒有多麼特別的地方,可是自從跟眼前的這位恩斯特交談後,寧渝敏銳的發現了此人在化學和醫學上的非凡造詣。

“大皇帝陛下,北方的清國皇帝只需要能夠爲他造出槍炮的人,不需要像我這樣的人......可是我想說的是,那位自大的清國皇帝,永遠都不會知道化學帶來的神奇威力,更不會知道主所代表着什麼!”

恩斯特是一個留着大鬍子的普魯士人,他喋喋不休地跟寧渝講述着化學和主的偉大,可是這並沒有讓寧渝感覺到厭煩,他甚至都將會見白蓮教使臣的事情都推到了後面。

“恩斯特先生,朕想問問你,你能給朕帶來什麼?”

寧渝呵呵一笑,他當然知道這些老外的想法,無非就是希望在中國能夠自由地傳教,因此他們也不傻,清楚在東方這塊土地上,想要傳教最好的辦法,無非就是成爲皇帝的顧問,就像他們的前輩們那樣,而且還能爲此得到大量的錢財。

恩斯特笑了笑,他很喜歡面前這個年輕的皇帝,不像他曾經見過的那位君主那般無禮與傲慢,甚至都不需要他去跪下,在清廷所經歷的一切,已經讓這個德國人感覺到無比的憤怒和不解。

“偉大的皇帝陛下,我給天朝帶來了一本書,這本書足以讓你們重新認識我們的世界,我敢保證,這是這個時代最爲偉大的著作!”

恩斯特臉上帶着幾分驕傲,這個年頭的西洋人跟後世可不一樣,他們初來中國的時候,見到的一切都是那麼美麗與宏大,精緻與震撼,就連街上百姓的衣物,看上去都十分美麗,要知道此時的西方,甚至還沒有開始工業革命,他們所經歷的黃金時代還遠遠沒有到來。

只見他一邊說着,一邊從隨身攜帶的箱子裡掏出一本書,封面上用德文寫着一行字,只是寧渝只懂得一些英文,看到那上面的德文,不由得傻了眼。

“恩斯特,這本書朕看不懂,不如你給朕介紹一下,這是什麼書?”

恩斯特笑道:“大皇帝陛下,這本書名爲《化學基礎》,是我的老師花了很長時間才整理出來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書籍了!”

《化學基礎》?先不管是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書籍,可是寧渝在聽到這四個字的時候,迷迷糊糊中卻感覺有些熟悉,不由得好奇問道:“這本書是你老師整理出來的,他叫什麼名字?”

恩斯特聽寧渝這般問,當下便驕傲道:“啓稟大皇帝陛下,我的老師叫做格奧爾格·恩斯特·施塔爾,他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化學家。”

好傢伙,師徒倆用一個名,這讓寧渝有些哭笑不得,但是他很快也反應了過來,這個人可不是面前這個恩斯特那麼簡單,可以這麼說,這個人的傳奇性還真不是一般般。

在寧渝前世的記憶當中,出於某些原因對於施塔爾這個人還是有一些瞭解的,此人可謂是相當彪悍,早年間是燃素說的先驅貝歇爾的學生,後來在德國耶拿大學拿到了醫學博士學位,這個階段堪稱化學醫學雙大拿,然後此人在後面也成爲哈雷新建的大學的醫學和化學教授,最奇葩的是,他在這個過程中瘋狂迷戀過鍊金學。

“老師現在在柏林給普魯士王做御醫,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化學,這是他去年整理出來的一本《化學基礎》,我今天將它送給大皇帝陛下,還請大皇帝陛下准許我在天朝傳教......”

寧渝端詳着手裡的《化學基礎》,心裡其實有幾分心動,可是對於眼下的寧渝來說,他是不太希望傳教士在國內傳教的,因此便有些糾結。

“恩斯特,你知道嗎?在天朝傳教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我天朝子民也不信鬼神,更信奉知識的力量,若是你能夠爲他們帶去知識,他們纔會真正認同你的理念。”寧渝一邊信口胡謅,一邊觀察着恩斯特的神色。

對於這一套亂七八糟的理論,恩斯特卻表現的十分認同。

“大皇帝陛下,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說的非常正確,唯有帶來真理,才能帶來主的榮光!只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將真理帶給貴國的子民。”

寧渝嘿嘿一笑,“朕以爲,當下中西之間雖然偶有交流,可是交流卻實在不多,這其中固然有地緣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沒有跨出交流的第一步。恩斯特,朕希望聘請你爲大學士,你可願意?”

沒錯,眼下的寧楚其實也是有翰林院和大學士的,只是相對於清廷的所謂大學士,寧楚的大學士並沒有所謂的政治權利,而是一個比較偏向於學術的頭銜,此外,它也不僅僅是用來授給儒家大師的。

“大學士?我明白了.......感謝大皇帝陛下的信任,我願意爲大皇帝陛下效力!”

恩斯特一聽自己就有官當了,當下心裡便有些興奮不已,他很爽快地便答應了這個要求,此時的他雖然還記掛着傳教的事情,可是畢竟沒有那麼地重視了。

寧渝笑道:“恩斯特,既然你是朕的顧問了,那麼朕就希望你去做幾件事情......”

“還請大皇帝陛下吩咐。”

“朕以爲,這天下之大,實在是廣闊無垠,天朝與西方的距離實在是太過於遙遠,其中很多交流不太順暢,朕以爲不如請你作爲朕的全權代表,將來和朕的外交部長一同,前往西歐各國出使,以建立相應的溝通渠道。”

恩斯特一聽有衣錦還鄉的機會,這個老外的笑意都快止不住了,當即承諾道:“大皇帝陛下高瞻遠矚,臣一定會帶着帝國的誠意前往各國建交,不負大皇帝陛下所託。”

“嗯嗯,恩斯特,朕還有一件事,那就是請你回西方之後一定要梳理一批西方著作的書籍,然後運回到天朝來,數量自然是越多越好,領域亦不必侷限,凡是有用的都可以運回來,朕要在南京建立一座大圖書館!”

“是的,大皇帝陛下。”

“恩斯特,朕希望你將來回到西方以後,請蒐羅一批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醫學還有軍事方面的專家,請他們到天朝來成爲顧問,朕願意給出五倍以上的薪資,還會給他們封爵,當然了,你做好這件事情以後,朕會給你封個侯爵。”

寧渝一邊想着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一邊給恩斯特畫大餅,其實這些東西如果真的能夠實現了,就算給恩斯特封個公都不爲過,不過寧渝眼下畢竟在控制封爵的數量,也不好給太大的,否則內部人也會有意見。

雖然說只是一個侯爵,可是已經足夠把恩斯特砸得暈頭轉向了,他所夢寐以求的一切,在這麼短短的時間裡似乎就要實現了,這讓他感覺到幾分不真實的感覺,當下閉起了眼睛,口裡默默誦着。

“主啊,難道是您偉大的目光已經照耀在我的身上了嗎?”

寧渝也不管這個洋鬼子嘰裡咕嚕地說些什麼,他反覆叮囑道:“恩斯特,朕會給你錢給你人給你地位,但是你要記住一點,你以後就是天朝人了,明白嗎?朕希望你能夠事事以天朝的利益優先。”

恩斯特在這方面還是很有覺悟的,他當即按住胸口道:“向主保證,我恩斯特將會事事以大皇帝陛下的意思爲主,絕不會出賣天朝的利益。”

等到忙活完了恩斯特這件事,寧渝感覺自己的腦袋都有些昏昏沉沉的,他最近這段時間實在是忙到腳不沾地,一直呆在奉天殿處理政事,整個人都透着一股乏力感。

新的官制基本上已經落實了下去,而寧楚的第一任首輔,理所應當的落在了寧忠景的頭上,而次輔的頭銜則給看崔萬採,李紱在這次的爭鬥中並沒有贏過崔萬採,可是他的位置也相當不錯,乃首任都察院院監一職,當然這個職位也是寧渝弄出來的一個,其地位理論上是高於各部尚書的,因此李紱當下也就心滿意足了。

至於其他各部的尚書,也都從原先的人馬中填補上了,只是這一套體系的運轉還需要時間來磨合,因此對於寧渝而言,事情並沒有少多少。

“皇上,劉如漢的人已經到了,見還是不見?”次輔崔萬採輕聲道。

寧渝擰了擰眉頭,“先晾晾再說,這次怕是又想來要援助了......哼哼,若不是朕向着他們在北邊還有些利用的價值,豈會讓他們逍遙至今?”無論戰略上怎麼樣,對於白蓮教的一些所作所爲,寧渝都是看不上眼的。

崔萬採輕輕點頭,隨後道:“皇上,這恩斯特此人乃西人出身,封其爲大學士是否有些太顯眼了?以這般貪圖財利之人,給些錢貨打發了也就了事。”

寧渝聽完崔萬採這番話,當下便有些無可奈何,哪怕是崔萬採這般天資聰穎之人,在看西人時都帶着幾分蔑視的,他們在這方面跟雍正其實是沒啥區別的,也是主流思想——反倒是寧渝這般重視的,更像是異類。

“朕以爲,西人之思維有頗多可以學習的地方,特別是他們對於客觀事物的瞭解,並不亞於我中華,因此以千金市骨之法,想必能夠吸引到一大批的西人精英,以填充我朝之空白,取長補短,你明白嗎?”

崔萬採聽完寧渝這一番話後,他沉默了許久,卻是提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難道皇上以爲,西人如今有些方面強於我天朝不成?”這個問題看似很狂妄,實則是反映了當下天下人的一種心態,那就是我天朝大國乃人傑地靈之地,其餘之地皆蠻夷。

寧渝苦笑了一聲,他知道崔萬採問這些的用意,這並不是崔萬採自己問,而是替朝內的羣臣問的,替士林問的,可是寧渝沒辦法回答,就好比他沒辦法告訴崔萬採,再過一百多年,西人的堅船利炮就會扣響華夏的國門,而到時候國將不國。

從恩斯特所說,寧渝基本上可以斷定,那就是整個西方已經處於工業革命的前夜,甚至可以說它已經開始了,伴隨着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還有社會關係的變化。

儘管瓦特還沒有出生,可是早期的工業蒸汽機已經出現了,它或許存在着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那只是停留在實驗室的階段,可是寧渝心裡清楚,再過幾十年,蒸汽機將會被逐一完善起來,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它們都會出現的。

可以說,上天把他寧渝放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這個時候工業革命還沒有正式開始,西方跑馬圈地式的殖民也沒有完全拉開序幕,這個世界還是一片未知的混沌狀態,而誰能在這個時候搶佔先機,誰就會成爲時代的主角,就好比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

因此,在這個時候,寧渝纔會那麼着急地調理國內的情況,甚至還沒有徹底統一中國,就率先開始了一系列的變革,他希望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整合華夏的力量,然後輻射到整個亞洲,最終完成對西方文明崛起的一次完美阻擊。

而這一切,寧渝也只能放在心裡,他望着崔萬採露出了一絲笑容。

“朕現在做的事情,你們可能不會理解,可是等到以後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會有很多人感謝朕......”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章 出鞘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零四章 頂不住就是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章 出鞘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