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通風報信

“元符皇后……元符皇后!”

高俅在書房中來來回回地走動着,臉上充滿了焦躁和不安。一直以來,他都忽視了劉珂這個女人,在他的印象中,她不過是一個出身卑微的宮女,憑着姿色和魅惑才得以正位中宮,既無強勢的母家作爲後援,自身手段也相當有限。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年多沒有動靜的劉珂竟會突然出面爲他人求官。這究竟是預謀還是試探?

“元朔,依你看來,這位元符皇后打的是什麼主意?”高俅倏地轉過身來,目不轉睛地盯着宗漢問道,“我總覺得其中多有蹊蹺,卻一時看不到有什麼地方不對。”

宗漢自高俅說明了事情原委後就一直沉默不語,此時,他仍是過了好一會才用一種不甚確定的語氣道:“大人,如果按照紹聖和元符年間的情況來看,這位元符皇后決計不是一個只懂得以色侍君的人。她那時交好外官勾結閹宦,種種手段無不用其極,處心積慮地得到了皇后寶座,在乎的決不只是後位的尊榮而已。而如今她突然向大人提出這種要求,一是爲了試探大人的態度,二則是想看看大人的手段,如果大人能夠爲她所用,她就能順理成章地插手朝政。對於一個不甘寂寞的女人來說,這正是排遣寡居生活的最好法子。”

聽到宗漢毫不避諱的揣測,高俅不禁悚然動容。儘管哲宗趙煦已經去世,但是,劉珂畢竟仍是皇后,沒有進位皇太后的緣故也只是因爲後宮仍有聖瑞皇太妃在而已。大宋歷來便有母后臨朝干預國政的慣例,但是,如今趙佶早已成年,劉珂又僅僅是皇嫂而並非嫡母生母,哪有插手朝堂的道理?想到這裡,他不由微微冷哼了一聲。

“我當初刻意交好於她。不過是爲了聖上的前景考慮,況且相比於我送出去的將近十萬貫的禮物來說,她要做的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聖上才登基不久,她就妄想染指朝政,如意算盤未免打得太過分了!”

“大人,即便你不打算和她同流合污,也不妨先虛與委蛇。”宗漢卻不主張和人徹底撕破臉,要知道。一旦聖瑞皇太妃去世,那麼,劉珂進位皇太后是指日可待的事。“當務之急,是先查清這張名單上這些人地底細,然後按照他們的履歷和秉性進行篩選。不管怎麼說,元符皇后第一次見你就拿出全副班底的可能性並不大,更大的可能是,這只是一次試探。“高俅微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也好,就照你說的辦吧。”

如今的蔡府依舊是門可羅雀。自從蔡卞被貶之後。落井下石的人越來越多,從那些臺諫絡繹不絕的彈劾來看,竟頗有置其於死地地勢頭。而蔡京在任上儘管不像乃弟蔡卞那樣得罪人無數。但因爲是章惇一黨,現在也同樣不得安生。由於他始終不曾去江寧府上任,因此一樣遭到了衆多御史的彈劾,之所以能夠始終安之若素,一則是虧了兒子蔡攸以前積下的那點聖眷,二則是趙佶念在已故皇太后的面子上,對其稍加優容,這才按下了紛至沓來的彈劾。

這一日,冷冷清清的蔡府卻突然來了客人,僕役徑直到書房來報的時候。蔡京正在寫一條橫幅,聽到一句宮中來客時,眉頭不由微微一皺,手中的筆卻絲毫不動,仍舊有如行雲流水一般地在紙上游走着。良久,他方纔淡淡地說道:“來人可說奉有旨意?”

小人問過,他只說是內廷的童供奉,並沒有說是否奉有旨意。”那僕役乃是蔡府多年的老人,只是老老實實地稟報自己所知。別地一句都不敢多說。

“父親!”蔡攸卻有些沉不住氣了,“是不是前時你給聖上上地條陳……”話未說完,他便看到了乃父警告的眼神,頓時怏怏地閉了嘴。

“既然是宮中內侍,你就把人請到這裡來吧。”蔡京拿起自己的印章,舉重若輕地蓋在了宣紙上。見僕役已經離去,他方纔對蔡攸道:“攸兒,凡事要多動動腦子,你如此迫不及待,若是傳揚出去又是一樁麻煩。況且,這個所謂地童供奉以前從未來過這裡,懷着什麼心思你我也不知道,怎可操之過急。”

“父親說的是。”蔡攸連忙點頭,心中卻頗有些不服氣。他卻隱約聽說過童貫的名字,更知道其人如今在御前頗爲得寵,因此斷定對方奉有趙佶的諭旨。

雖然在大內二十餘年,但先前童貫一直位卑,因此始終沒有機會和蔡京打過交道,此時看蔡府一幅高官格局,心中不由生出了一股殷羨,眉眼間卻仍舊是一派平和。進了書房之後,他見一老一少正站在書桌前品鑑一幅長卷,立刻便猜到了兩人的身份,當下他也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站在門邊。

不多時,蔡京終於擡起了頭。其實,打從童貫進門起,他便一直用眼角的餘光打量着這個形貌與衆不同的閹宦。然而,無論是從動作、表情還是眼神中,他都看不出一丁點端倪,不由心下大凜。爲官多年,蔡京自忖練就了出衆的眼力,謂之洞察秋毫也不爲過,可是,這種無往不利的做法卻在區區一個內侍身上受挫,怎能不叫他訝異。

童貫見對方終於正眼看自己,便立刻偏身行禮道:“小人童貫,參見蔡大人!”他還未完全彎下腰,就感覺自己的雙手被人托住了,不由大爲篤定。

“童供奉乃是內廷中人,不必如此多禮。”蔡京含笑將其扶起,又示意其就座,這才問道,“不知今日前來有何見教?”

童貫看了看一旁地蔡攸,又望了一眼敞開的書房大門,其中之意不言而喻。蔡攸也是聰明人,不待父親吩咐,立刻快步上前掩上了書房大門,然後返身笑道:“聽聞童供奉如今深得聖上信任,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只這份謹小慎微的功夫,便不負聖上這番寵眷。”

“蔡公子過獎了,那都是聖上的擡愛,我身爲內侍,自然應當謹慎一些。”直到此時,童貫方纔認定蔡攸能得聖眷絕非僥倖,心中不由更加警惕。沉吟片刻,他便開口說道,“其實今日我本不該來,只是有一件事和蔡大人關係重大,我不得不走這麼一遭。”

蔡京仍舊是那副從容不迫的表情,但內裡,他卻已經摸清了童貫的來意,看來,這個在內廷風頭正勁的閹宦是來向自己賣好的,可這又是爲什麼?倘若換在先帝哲宗仍然健在的時候,那麼自己將要入政事堂,得人趨奉是理所當然地事。可現如今自己如同失勢的鷹犬,人人都在拼命打壓,此人爲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童供奉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究竟是何等要事?”送上門來的盟友蔡京當然不會輕輕放過,因此語氣愈發客氣,“我如今正是待罪之身,難道又有人上書彈劾麼?”

“蔡大人,聖上有意保全你,那些臺諫官雖然氣勢洶洶,其實卻也奈何不得你,這一點想必你我都心知肚明。”童貫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撕去了蔡京的那層僞裝,“我今日前來,乃是爲了蔡大人前幾天的那次上書。”

此時此刻,饒是蔡京城府深沉,臉上也不由微微色變,一旁的蔡攸則更是不濟,勃然色變不說,甚至還差點站了起來。良久,蔡京才平息了胸中的驚濤駭浪,笑容可掬地道:“想不到聖上居然不嫌棄我上的這個條陳,不管怎麼樣,只要聖上看過,知道我仍舊有報效之心,那就已經足夠了。”

童貫心中冷笑,卻用一種極爲淡然的口吻道:“蔡大人,聖上雖然在最初有采納之意,最後卻認爲此議乃是殺雞取卵之舉,因此那個條陳已經被束之高閣了!”

“什麼?”蔡攸終究是年輕氣盛,此時再也難掩心中情緒,霍地站了起來,“那不可能,父親殫精竭慮方纔想出了這麼一個法子,定能解朝廷燃眉之急,又怎能說是殺雞取卵……”

“攸兒住口,聖上的決斷豈容你妄加揣測?”蔡京狠狠瞪了一眼兒子,但自己也已經難以維持那副淡定的表情,言辭中不免帶了幾分惱火。“我的條陳確實有些偏激,但一片忠心卻做不得假,還請童供奉回去替我美言幾句。”

“那是當然。”現成的人情,童貫自然是滿口答應,又坐了一會便告辭離去。臨走前,蔡京又親自將書房中那塊白玉鎮紙送給了他,這才令蔡攸親自將其送到門口。

不一會兒,蔡攸便鐵青着臉迴轉了來,重重地關上了書房大門。“父親,你爲何不問他聖上爲什麼會駁了那個條陳?”他雙手撐在書桌邊上,怒聲咆哮道,“你費了那麼大的功夫才把奏疏送到了宮中,如今豈不是功虧一簣?至少也得知道是誰從中作梗!”

蔡京彷彿沒有聽到兒子的責難,呆呆地看着牆上的一幅字畫,許久才輕聲嘆道:“問又有何用,他若是真的想說,又怎麼會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這個童貫看上去是一個極其善於鑽營的聰明人,會那麼做就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背後的人他根本得罪不起!想想如今的朝廷人事,那個反對的人便呼之欲出了!”)

第7章 紛至沓來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1章 賓客盈門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29章 大名豪賈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7章 狂風驟雨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4章 酒肆論書第33章 無雙絕藝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25章 花中澄心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9章 微服出遊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7章 紛至沓來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8章 鉅商雲集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6章 窺涼州王厚設套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3章 美人高人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
第7章 紛至沓來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1章 賓客盈門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29章 大名豪賈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7章 狂風驟雨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4章 酒肆論書第33章 無雙絕藝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25章 花中澄心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9章 微服出遊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7章 紛至沓來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8章 鉅商雲集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6章 窺涼州王厚設套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3章 美人高人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