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

鏡中是一張毫無瑕疵的臉,眉如青黛,脣若紅朱,眼波流轉間傳遞出無盡風情。

然而,此時此刻,耶律燕看着鏡子中的那個人兒,卻恨不得將手中的茶杯狠狠砸過去↓到這宋國的東京城已經快有十幾天了,可事情非但沒有任何進展,然而讓她陷入了困境。

雖說頂着慶安長公主的名號,但是,她卻不是耶律延禧的親妹妹,更確切地說,她只是耶律延禧的堂妹,只是很早便被道宗皇帝養在皇宮中。當年道宗晚年期間,因爲得知了耶律乙辛暗害太子的真相,因而性情變得無比暴虐,宮中不少人都因爲擔心觸怒他而惶惶難安,唯有那時不到十歲的她遊刃有餘,不但獲得了道宗皇帝的疼愛,而且還成功博得了耶律延禧的親情。也正因爲如此,在耶律延禧即位之後,她作爲長公主享盡了榮華富貴,以至於年滿十八都尚未嫁人。

然而,一切的好日子都在耶律延禧墜馬後無影無蹤↓是宗室女流,皇家的事根本輪不到她插手,而自打兩位太后臨朝稱制以後,她更是舉步維艱,不因爲別的,而是因爲她有一個好叔叔——魏王耶律淳在南京虎視眈眈,試問兩位太后怎麼會容得下她?

所以,當有消息說,朝廷有意將她許配給大宋天子,用來緩和兩國之間的關係時,她的心中並沒有任何的沉重,反而是大鬆了一口氣。對於自己的相貌才情,她相當有信心,甚至在她心目中,即使是以北國才女而著稱的仁和太后蕭瑟瑟,也未必及得上她。可是,就當她做好了一切準備的時候,耶律餘睹突然帶來了一個消息——宋國拒絕了聯姻的要求!

這無疑給了她當頭一棒!耶律淳自稱皇太叔,甚至將北府宰相常哥拒之於門外,這樣一來↓在上京城之中更是舉步維艱,徒有大長公主的名號,卻什麼都做不了。也正因爲這樣,她總算說動了耳根子軟的仁靖太后,親自來到了這大宋南朝的都城。可只有到了這裡她才明白,比起遼國上京來,這裡的規矩森嚴不是她可以想象地,休說是看到大宋天子。便是要見到一個尋常的高官便難以企及。若是再這樣下去,她遲早得淪爲別人的笑柄。本作品k小說網獨家文字版首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更多最新最快章節,請訪問!

可是,她又怎麼甘心就這樣回去上京?沒有一個堅實的靠山,那些上京的貴人公子又該用什麼眼光來看她這麼一個失勢的公主?恐怕就是娶回家中也逃不了一世孤寂,所以,她一定要在這裡再碰碰機會。

“公主!”

聽到這聲叫喚,她緩緩放下了茶盞,然後便轉過身來。見是自己往日最寵愛的侍女蘭珠,她那層僞裝立刻褪去得無影無蹤。蘭珠早已過了婚嫁的年齡,又是漢人。因此。並不像她以前身邊地那些契丹侍女那樣,一心一意只想找一個契丹貴族作爲一生的依靠。也只有矢志不嫁人的蘭珠,纔是真正得她信任的心腹。

她用一種隱含着深深企冀的聲調問道:“外邊有什麼消息麼?”

“沒有。”蘭珠不動聲色地打量着耶律燕。見她一瞬間彷彿就像鬥敗了似的公雞,不由在心底暗歎了一聲。耶律燕的所思所想,她自然是一清二楚,只是這個公主徒有一腔心思,心計之類卻着實有限。否則耶律燕也不可能看不出來,這一次之所以能夠順利從遼國進入中原,仁和太后蕭瑟瑟在背後用了很大的力氣。

只是,對方既然不知道,自己也沒有必要予以點穿,這輩子還能回到中原。已經是她這個漢人的莫大幸運了。蘭珠輕輕地攏緊了袖子中的雙手,上前一步低聲道:“公主,如今東京城裡沒有幾個人,恐怕難以保護您地安全。若是爲了大事計,您也不宜留在這裡太久。剛剛……”她猶豫片刻,最後決定還是實話實說,“外頭剛剛報說,似乎有人在這裡附近窺探……”

“真地?”耶律燕的反應極大,一瞬間竟站了起來。”他們真的看見有人在外面窺探?”

得到了一個肯定地答覆後,耶律燕忍不住兩眼放光——她的佈置終於起作用了!既然到了東京城,她就壓根不想保持低調,每日去那些人多的地方招搖過市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爲了造成一定的效果,她幾乎用盡了花樣,想不到連着這麼多天都未曾引起別人的懷疑。如今,天可憐見,總算有人注意到她了!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用鎮定的語調對蘭珠吩咐道:“你告訴他們,不用去管那些窺伺這裡的人,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還有,沒有我的吩咐,別再到外面去惹事生非。”

對於這其中的用意,蘭珠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這最後一句話着實多餘,若不是耶律燕的吩咐,有哪個肩負要命地人敢在外面招搖?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耶律燕的決心,倘若不是破釜沉舟,她又怎敢下這樣的命令?

足足等了好幾日,耶律燕纔等到了一個客人。但是,來人的身分卻出乎她的意料——不是什麼宋國朝廷的大員,而只是開封府的一介推官而已。而來人的冷淡和語調中的官樣文章更是讓耶律燕大失所望,對方隻字不提什麼遼國公主,只是說府中地人員有些可疑,開封府奉上命,將對整座府邸進行嚴密監視。

這種結果無疑讓耶律燕勃然大怒,然而,無論她曾經如何,此時此刻卻不能在這位開封府推官面前表露出來。於是,她同樣用冷淡的語氣做出了迴應,但卻在那推官告辭離開的時候給了他一卷畫軸。

這個禮物同樣讓開封府推官黃明大感爲難,出了這座宅第,他的第一反應便是把畫軸扔了或燒了,但是,在人前可以裝模作樣,可完成了任務,他卻不敢自作主張。裡頭人的身分上頭交待得很清楚,是一位遼國公主。而即使遼國如今被女真死死絆住不能脫身,但畢竟還是一個大國,誰也說不清日後情況如何※以,對一個私自入境的遼國公主太過嚴厲,恐怕還是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

所以,畫卷便輾轉到了政事堂,而四個堂堂宰輔面對這卷小玩意,全都有些不知所措。耶律燕的突然出現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沒有意料到的,除此之外,發現這位遼國公主的還是天子官家自己,從這一方面來說,四人全都有脫不開的責任。當然,遼國把一個公主偷偷送過來,絕不可能是爲了行刺,可是,這無疑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眼下該拿這耶律燕怎麼辦?

“殺是不可能的,放了更不可能,要是遼國來一個不認賬,難不成還真的打兩國官司不成?”何執中也算得上是老奸巨滑的人,此時卻覺得頭痛萬分,“元長公,伯章相公,你們看該怎麼辦?”

“這根本是先斬後奏嘛!”高俅低聲嘀咕了一句,卻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當然,眼下最簡單的措置就是充耳不聞,完全當作沒這麼一回事,等到對方知難而退那就最好。只是,趙佶一天到晚就喜歡到外面去逛的,上次耶律燕沒有認出趙佶已經算是大幸,但是,誰知道之後會不會有別的事故?再說,放了這麼一個棘手的人在眼皮子底下,豈不是天大的麻煩?

“聖上的意思,對於這樁婚事自然是很不熱衷,而羣臣的意思也大抵如此。”蔡京盤算了一下,丟出了準備已久的一個提案,“倘若由一個宗室子弟和遼國結親,各位覺得如何?”

“恐怕也不是好主意。”高俅早就想過這個可能,忍不住用右手揉了揉太陽穴,腦袋一陣陣悶得發慌,“我們如今已經調查過了,耶律燕雖然不是耶律延禧的親妹妹,但畢竟是道宗皇帝認的孫女,論及身分,恐怕只有如今聖上那些皇弟方纔能夠配上,但是,如今他們之中有誰是沒有正妃的?再說了,遼國不單單是爲了一個聯姻,其中的政治因素昭然若揭,若不不看清楚就輕易落子,恐怕對我國有所不利。”

阮大猷也附和着點了點頭:“伯章說得沒錯,如今歲貢的名義還在,只是吃虧的已經從我國變成了遼國,僅僅是以一千五百匹戰馬的價值來看,無疑是在那些銀絹之上的。而遼國如今坐視我朝對西北用兵,當面沒實力使絆子,背後耍些什麼花招也是很自然的事。唉,若是耶律燕不是遼國公主,興許還能好辦些!”

不是遼國公主?

聽到這句話,高俅禁不住苦笑一聲,一擡頭見蔡京的炯炯目光正瞧着自己,更是生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聽開封府推官黃玫,這位契丹公主着實是一位美人,美人既然到了中原地界上,着實沒有再退回去的道理。大抵從來都只有中原女子送到外族去,鮮少有外族女子親自送上門來,若耶律燕不是公主,在宗室之中把那犄角旮旯都掃一掃,說不定也能找到一個配得上的。只是,與其那麼麻煩,還不如讓天子娶了耶律燕算了。

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章 生不逢時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40章 臨行前夕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4章 酒肆論書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8章 各奔前程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6章 懲治惡奴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36章 一語驚人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2章 幕後盟友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6章 高府夜話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15章 閹宦手段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6章 各顯神通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章 生不逢時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40章 臨行前夕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4章 酒肆論書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8章 各奔前程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6章 懲治惡奴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8章 痛苦抉擇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36章 一語驚人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2章 幕後盟友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6章 高府夜話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33章 大行善舉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15章 閹宦手段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6章 各顯神通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