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

一行人匆匆來到姚府大門前,入目的果然是兩隻刺眼的白燈籠,大門之內,隱隱還有陣陣哭聲飄了出來。見此情景,趙佶不由感到頭暈目眩,虧得背後的趙佖攙扶了一把方纔站穩了身子,臉色已經變得煞白。

“姚居然去了……”

帶着一班近衛班直匆匆趕來的高俅見趙佶神思不屬,心中不禁暗自嗟嘆。天下就有如此巧合,姚的病拖了兩年也沒見有大問題,偏偏在趙佶微服出宮,而且正好提到其人其事的時候驟然去世。見趙佖同樣是黯然神傷,他心知其是有了兔死狐悲之感,連忙上前問道:“公子,事出突然,您是回去命人致奠還是……”

趙佶終於從恍惚中回過神來,定睛看了那兩個白燈籠一眼,他一字一句地道:“姚君瑞精忠體國,如今既然已經逝去,朕無論如何都不能過門而不入!伯章,你命人進去通傳,就說朕和陳王親來弔唁!”

高俅見趙佶神色堅決,思量片刻便點了點頭,揮手招來兩個班直便朝姚府大門而去。

此時,圍過來的街坊鄰里並路上行人已經足足有了好幾十,見趙佶趙佖兄弟被一幫護衛簇擁在當中,自然知道那定是朝中貴人。及至發現高俅帶人去和門房交涉,便有人高聲叫道:“這位官人,姚府已經閉門謝客好久了,你們還是等姚府正式傳出喪聞再來弔唁的好!”

話音剛落,只見一個門房跌跌撞撞地衝了出來,二話不說地伏跪於地。連頭都不曾擡起。又過了片刻,姚府大門中奔出了一大羣僕役,隨後便是姚的幾個兒子孫子←們纔剛剛紮了孝帶。就連孝服也只是匆匆穿上,事出倉促←們卻不敢怠慢,一個個依序跪下,以長子姚靖爲首叩頭行禮。

“恭迎聖上!”

此話一出,原本議論紛紛的人羣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地目光都集中到了正中的趙佶趙佖身上。下一刻∧周圍觀的人便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齊呼萬歲之後便都止了聲息,膽大地便悄悄偷眼覷看天子,只是一羣班直早已把趙佶拱衛在當中,沒有留下半分縫隙。

“姚卿家前半生征戰沙場,後半生拱衛京畿,乃是武臣楷模。今日朕聞聽悲訊,只感五內俱焚,可嘆朕竟沒有見到姚卿家最後一面,可嘆我大宋朝又失一忠臣!”趙佶掃了一眼地上悲容盡顯的姚家衆人。長長嘆了一口氣,“朕和陳王、伯章要進去爲姚卿家上一炷香,你們都平身吧!”

天子官家親臨奠祭。姚家衆人自然是感動中夾雜着惶恐,當下姚靖便重重碰頭謝道:“聖上如此恩德,先父在九泉之下也必定感激涕零。只是先父新喪,府中一片雜亂。恐怕有所不恭……”他正想再說什麼,突然感覺到身後有人拉自己地袍角,一怔之後連忙改口道,“聖上、陳王、高相,先父已經入樞,請隨臣至靈堂!”

見一大幫人進了姚府,外頭跪着的一幫民衆方纔漸漸起身。聯想到剛剛姚靖的話,人羣中不由沸騰了,議論聲此起彼伏。

“聽聽,姚帥去了,聖上親來致奠,這份殊榮,天底下哪個武臣領受過?”

“何止是聖上,你們剛纔沒聽到麼,就連一向不太出戶也不上朝的陳王也來了!”

“高相也來了,就是三公治喪也不見得有這份體面,姚帥死後哀榮可謂極致!”

“還別說,到時聖上必定再行加贈,這下子姚府便能風風光光辦喪事!”

“對了,上次那個單槍匹馬擒了青唐王子的少年將軍,不也是姚家人麼?大夥看着好了,姚家滿門忠烈,將來聖上必定更加重用!”

趙佶卻無暇理會外間人如何議論,一進得那滿是白色地靈堂,他便感到心情激盪,竟是連拈香的時候手也在顫抖。

趙佶之後便是趙佖,待到高俅臨祭的時候,他便在心中默默禱告道:“姚公,年底青唐保不準還有一場大戰,倘若你在天有靈,便請保佑希晏在西寧州能夠建得奇功,平安歸來。當日你既然託我看顧希晏,我必定會讓他光耀姚氏門楣,你便安心去吧!身後之事,聖上必定會加重你死後哀榮!”

弔祭完之後,趙佶便在姚家諸子的致請下到了正堂落座,一干人又上來見禮。一一見過了姚的那些子孫之後,他便微微點頭道:“關中姚氏世代在軍中爲將,爲國建功無數,姚卿家生前卻屢屢託辭諸子不堪,不肯爲兒子討封。朕記得,你們當中官職最高的也不過武翼郎吧?如今姚卿已逝,朕不能薄待了他的兒子,謎廷議時……”

“聖上!”

姚靖心中一跳,一咬牙打斷了趙佶的話,疾步趨前跪下,意態堅決地稟奏道:“聖上,先父雖然嚴加管束調教,但我等皆不爭氣,不僅無微功於朝廷,而且也對不起先父軍前威名,怎敢當聖上恩封?倘若我等因先父而加官,這豈不是讓軍前將士寒心嗎?”

高俅聞言心下暗贊,他原本就擔心姚家子弟不知深淺地借姚之死求官,如今總算放下了心。看來,若非姚臨死前早有囑咐,便是這姚靖早有定計,否則也不會如此明智。

“本作品k小說網獨家文字版首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更多最新最快章節,請訪問www!聖上若是真的愛重姚氏聲名,但請恩及先伯父姚兄一系諸子孫!”起先的戰戰兢兢過後,姚靖逐漸冷靜了下來,話語也流利懇切得多,“先時朝廷議棄河湟之罪,罷了臣堂弟姚雄,然姚雄雖有罪,但十八歲便隨先伯父征伐,屢次征戰於西北西南,軍功赫赫,兼且歷爲秦鳳,涇原路將,若是就此閒置,朝廷不免少了一員大將!臣懇請聖上加恩於彼,則先父在天之靈必定得以寬慰!”

趙佶起初還以爲姚靖矯情,聽到最後卻不覺悚然動容,轉頭便向身旁地高俅問道:“伯章,如今姚雄在何處?”

“啓稟聖上,前時議棄河湟之罪,姚雄便停了官職,責其光州居住。”對於姚家衆人的下落,高俅自然是廖若指掌,此時趁勢進言道,“姚雄爲邊將期間屢立大功,於河湟一事,他也不過是提出自己的建議,做主地仍然是朝廷。其人於熙河一帶異常熟悉,不若召回重隸熙河蘭湟路,如此朝廷也可多一位大將!”

“唔,朕明白了!”趙佶微微頷首,又打量了姚靖一眼,目光中不乏讚賞,“不愧爲姚君瑞長子,知道以國爲重以己爲輕。也罷,既然你不想爲自己求官,若有請求一併說出來吧!”

姚靖忖度趙佶口氣,知道先前的請求多半已經被允准,心中登時大喜←悄悄瞟了高俅一眼,便又低頭說道:“聖上,姚家威名不墜,靠的是效力西北軍前的姚家子弟,若無他們殺敵建功,關中姚氏地聲名也不過曇花一現而已。除了臣堂兄姚雄之外,西北軍前尚有臣堂弟姚古並堂侄姚平仲,皆有軍功在身,臣只願他們能夠各盡其用,於願足矣!”

“好,好!”

趙佶心中大振,霍地站了起來:“姚卿雖已去,但只要仍有姚家子弟能夠撐起姚家聲名,則關中二姚威名將永世不墜!”他掃了姚諸子一眼,露出了一個滿意的微笑,“天下建功不見得非武臣不可,爾等既然不能在武階上爲國建功,朕他日便爲你們轉文階吧!”

“謝聖上恩德!”這一次姚靖當然不會拒絕,真心實意地率衆人低頭拜謝。

直到送趙佶一行人離開姚府,姚靖方纔鬆了一口氣′說是九月的天氣已經很有些涼意,但是,就是剛剛迎駕面聖這一個多時辰,他的背心已經被汗水溼透了。看似應付裕如,其實以他這種少有經歷大場面的人而言,剛纔已經是到極限了。

“大哥,雖然你照着爹臨終前的吩咐執意辭謝聖上加官的恩典,但是不是太過頭了?看聖上的意思,只要你提出來,我們必定……”

姚靖心頭火起,見其他幾個弟弟似乎也有贊同之色,不由更加惱怒。此時正堂中都是姚家子弟,別無一個外人,他便毫不避諱地厲聲斥道:“你們懂什麼!天底下建功立業的武臣不止爹一個,聖上爲什麼單單看顧姚家?還不是因爲當年元符末年的時候,爹爲殿前副都指揮使,於即位一事上爲聖上立了莫大功勞!正因爲如此,聖上纔會在即位之後爲爹屢次加官,甚至一舉而至檢芯徒,幾乎已經是武臣極致!如今爹爹已經去世,就算聖上因當初的功勞不忘看顧姚家,但人死如燈滅,誰能保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後姚家仍能保不衰?”

這番訓斥下,廳堂中頓時一片寂靜。要知道,這是一直深埋在姚心底的密辛,只在臨終前方纔對姚靖一人面授機宜,旁人竟是誰都不知道。此時此刻,大多數人的心中都冒上了一股深重的寒意。

“你們都記住,只有西北軍前的姚雄、姚古和姚平仲能夠再立大功,姚家方纔不會沒落!”姚靖狠狠瞪了所有兄弟一眼,一字一句地道,“憑我們的本事,就算聖上賜再高的官,今後也不會有晉升空間,還不若在聖駕前留一個好印象,再說了,這轉文階的恩典,遠遠大於加官!”

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章 大遼密諜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4章 小王駙馬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4章 大計初定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9章 遼使告哀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6章 懲治惡奴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2章 盛勢出巡第40章 溘然長辭第4章 爾虞我詐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8章 痛苦抉擇第9章 微服出遊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章 不老神翁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5章 三喜臨門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0章 定立新君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4章 百日抓週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4章 御前蹴鞠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4章 通風報信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8章 初識童貫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9章 風波再起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6章 風雨欲來第14章 小王駙馬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4章 負荊請罪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
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章 大遼密諜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4章 小王駙馬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34章 大計初定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9章 遼使告哀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6章 懲治惡奴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2章 盛勢出巡第40章 溘然長辭第4章 爾虞我詐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8章 痛苦抉擇第9章 微服出遊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章 不老神翁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25章 三喜臨門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0章 定立新君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4章 百日抓週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4章 御前蹴鞠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4章 通風報信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8章 初識童貫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9章 風波再起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6章 風雨欲來第14章 小王駙馬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34章 負荊請罪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