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溘然長辭

“什麼,蘇學士居然說要逐伯章出門,你們是不是聽錯了?”趙佶聽到幾個家人的稟報,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伯章這幾天雖然一直不見,但孤王絕不會看錯人的,他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絕不會在師母亡故的當口做出什麼不應該的事情!”

他正在那裡暴跳如雷的當口,卻見一羣家人全都像看見鬼似的望着他身後,個個都流露出愕然的表情←情知不對,立刻轉過了身子,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熟悉的臉龐。

“伯章,真的是你!”大喜過望的趙佶立刻匆匆迎了上去,從上至下地打量了好一會,這才皺起了眉頭,“你是怎麼搞的,臉色如此蒼白,是不是受了傷?”

高俅深深凝視了這位小郡王一眼,突然長身一揖道:“多謝郡王的信任,這麼多人裡頭,惟有您還爲我辯解,此情此義,高俅永生永世絕不敢忘!”

“伯章,究竟是怎麼回事?”趙佶雙手扶起高俅,又不耐煩地打發了一干下人,這才忙不迭地問道,“你一連十幾天都沒有消息,我差人到你家裡問過,又找過蘇學士和姑父,結果沒人知道你的下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高俅見四下無人,這才說出了自己那天遭襲的前前後後,而後婉轉地把那些漢子的言語轉述了一遍,最後才輕描淡寫地道:“十郎,我高俅自信在汴京城內沒得罪過什麼人,如今突然遭人如此暗算,甚至不惜在街頭巷尾散佈流言,那麼答案自然就只有一個了。”

“趙似!”趙佶霍地站了起來,咬牙切齒地迸出了一個名字。“肯定是他,那天你幫我落了他的面子,肯定是他心有不甘想要藉機報復,失敗之後又趁機大造謠言……我,孤王要進宮爲你討還一個公道!”他畢竟是小孩脾氣,動了心思之後便萬分較真,拔腿就想往外走。

“十郎,你不要衝動!”高俅一個閃身擋在了趙佶跟前,臉上掠過一絲感激之色,“那些都是我的一己之辭,你能夠相信並不代表他人能夠相信,縱使向太皇太后說明也是枉然。十郎,我們沒有證據,若是貿然行動只會讓對手有可乘之機,你知道麼?”

“可是,可是蘇學士那裡……”趙佶心有不甘地攥緊了拳頭,突然恨恨地把桌上的茶盞拂落在地,“不行,哪怕是不能去找趙似算賬,我也要到蘇府幫你把話說清楚!蘇學士是通情達理的人,他絕不會聽信片面之詞而逐你出門的!伯章,你等着,我現在就命人備車!”

這一次高俅沒有阻攔,任憑趙佶行色匆匆地消失在了大廳之中。直到現在,他對於自己被逐出蘇門的那個傳言還有最後一絲懷疑,既然如此,不妨讓趙佶去試一試,也許能夠挽回什麼也不一定。

趙佶這一去便是小半日,回來的時候,這個一向喜怒形於色的小郡王滿臉陰沉,看在高俅眼中自然帶來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果然,趕走了一干傭僕之後,趙佶便氣沖沖地道:“氣死我了,我跑上門去,所有人都是顧左右而言他,沒有一句實話,似乎在一個勁地迴避似的。後來我惱了,一甩袖子就走,結果從幾個蘇府家人那裡聽說,伯章,伯章你……”

高俅只覺一顆心徹底冷了下來,旋即出言止住了趙佶的話頭:“不管怎樣,郡王已經盡力了,高俅在此謝過。”他起身深深一拜,順勢斂去了那種主從相對的格局,“此事算我倒黴,十郎你也不必耿耿於懷,他日如若有機會,我們大可從普寧郡王身上找回來!至於蘇門,他們既然不能容我,我也不必苦巴巴地哀哀求告,你說是麼?”

“沒錯!”趙佶眼睛一亮,狠狠地點了點頭,不過隨即面色又黯淡了下來,“只是如今娘娘病重,皇兄對我雖好,但畢竟趙似纔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弟弟,我又不是太后生的,太妃娘娘也肯定幫着趙似,我,我沒有多大勝算……”

“十郎,你雖然不是太后親生,難道就不能讓太后視你如同親生骨肉麼?”高俅循循善誘地引導着話題,語氣中充滿着蠱惑,“雖說普寧郡王纔是聖上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那一日你也看到了,聖上並不太喜歡他,太妃縱是聖上生母,也不能強迫他偏向這個弟弟吧?況且,論起才學來,十郎你在宗室中無人能比,僅憑這一點,還不能讓聖上另眼看待麼?”

“我明白了!”趙佶心悅誠服地抓住了高俅的手,一字一句地道,“沒有娘娘就要靠我自己,總而言之,他趙似就算再尊貴,也絕越不過我一頭去!”

“十郎,你終於開竅了!”高俅終於鬆了一口氣,很是滿意自己剛纔巧舌如簧的本事。略一思忖,他突然伸手把趙佶抱了起來,鄭重其事地道,“十郎,如今太皇太后病入膏肓,你入宮探病的時候也要小心一些,謹記禍從口出。”

趙佶本就比一般小孩聰明,聯想到往日所見所聞,很快明白了高俅的言下之意。兩個年齡相差不到十歲的人對視良久,突然爆發出一陣笑聲,所有的不快和焦躁,似乎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元祐八年八月辛酉,太皇太后高氏病重,哲宗趙煦罷朝一日,整日都待在崇慶宮中與向太后和朱太妃一併侍疾。經太醫竭力救治下,高氏病況稍愈,但精神狀況卻一天天糟糕了下來,即便是那些往日熟悉的大臣也難能認出來,朝中上下頓時瀰漫在一片恐慌的氣氛中。

八月癸亥,以爲太皇太后祈福爲名,哲宗趙煦將京師內諸囚徒減罪一等,徒刑以下的囚徒盡數釋放。丁卯,禱於嶽瀆、宮觀、祠廟。戊辰,赦天下。辛未,禱於天地、宗廟、社稷。乙亥,禱於諸陵。

然而,一系列驚動天下的舉動並沒有挽回太皇太后高氏的命運。元祐八年九月戊寅,高氏崩於崇慶宮,享年六十一歲。舉國各地哀悼這位賢后去世的同時,那些因高氏秉政而被黜落各地的新黨官員,則重新迎來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再次復甦。從宮中福寧殿派往天下各處宣詔的信使,此時正奔馳在官道上。

同月己卯,哲宗趙煦下詔以太皇太后園陵爲山陵,命呂大防爲山陵使。戊子,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蘇軾上表請求出知定州,哲宗趙煦准奏。

十二月,蘇軾行前不得陛見,以長疏進言,不聽。哲宗召楊畏奏對,隨後再次啓用神宗舊臣,復章惇資政殿學士,呂惠卿爲中大夫,王中正爲遙郡團練使,上太皇太后諡曰宣仁聖烈皇后。自熙寧九年三月末開始,長達八年的太皇太后垂簾聽政時期,在這一天劃上了一個句號。

第一卷風起雲涌完

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12章 諜影迷蹤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序章師恩深重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4章 緊鑼密鼓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7章 狂風驟雨第26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31章 另有定計第6章 風雨欲來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7章 晴天霹靂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40章 塵埃落定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6章 懲治惡奴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9章 爭分奪秒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
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12章 諜影迷蹤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序章師恩深重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4章 緊鑼密鼓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7章 狂風驟雨第26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31章 另有定計第6章 風雨欲來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7章 晴天霹靂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40章 塵埃落定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38章 各奔前程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6章 懲治惡奴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9章 爭分奪秒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