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老神翁

宋朝最重道教,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宋真宗便頒佈詔書,天下所有州縣都必須營造天慶觀,用來供奉三清帝君,泰州天慶觀也就是那個時候建造的。這裡平日香火雖然也鼎盛,但是,自打號稱神翁的徐守真入駐之後,前來求籤問訊的人幾乎把整個天慶觀都踩塌了。最後還是徐守真放出風聲,言稱自己需要靜修以參天道,每日只接待十位香客,一時間,爲了求見這位神翁一次,官紳百姓往往要花費數百貫,甚至有爲此等候數年者。

要說這徐守真白髮白鬚白袍,一眼望去也確實有幾分仙風道骨←號稱經歷過五代兵災,看到過太祖在陳橋黃袍加身,所言所述栩栩如生,旁人自然深信不疑。而那些富貴人家的吉凶禍福之事他又斷得極準,久而久之,名聲自然就傳到了汴京。

在得到郝隨通報之後,高俅不敢怠慢,和家裡人計議了一番便親自帶了宗漢從水路趕到了泰州,而那時,朝廷欽使尚未起程。由於他和泰州巨賈連建平早有往來,而連家又是天慶觀的頭號大主顧,因此在連建平的關係下,他順利地得到了一次見面的機會。

爲了提防有人用此事大做文章,因此高俅此行極其隱秘,入觀的時候,他和宗漢只是穿了一身青衣便袍,低頭跟在連建平身後假充家人,一路倒也無人注意。

“連兄,你可曾透露過我的身份麼?”自打離奇地來到這個時代之後,高俅再也不敢認爲神鬼之說是虛無飄渺的,不過,對於這些所謂的高人,他仍舊有幾分懷疑。

“伯章老弟這是什麼話,我也是知道輕重的人,哪裡會如此糊塗?”連建平連忙搖頭解釋道,“我只是以卜問生意上的事約見徐真人,絕沒有透露半個字。”

然而,就在衆人屏退了引路的小道童,踏進徐守真靜修的天慶觀後院時,一個爽朗的笑聲突然傳入了他們的耳畔。緊接着,道袍飄飄的徐守真已經迎了出來。

“貴客蒞臨,貧道未曾出門遠迎,實在是怠慢了!”

連建平不由大訝,他是常來常往慣了,對於徐守真的爲人秉性極其瞭解。這位神翁向來架子大,就算自己這樣的金主,平日相處也是淡淡的,哪怕是地方官員到此也得收斂官威,似今日這樣的情形還從未發生過。

他偷眼看了看高俅,見其人面無表情,心中愈發沒底。“徐真人客氣了,我三天兩頭前來此地,哪裡算得上什麼貴客?”

徐守真輕撫長鬚,突然微微一笑道:“貧道所指的自然不是連大官人。”他的目光在連建平身後四人面上一一掠過,最終停留在了高俅臉上,“若是貧道沒有看錯,這位大人應該纔是此次的正主吧?”

高俅悚然一驚,他自信此行絕沒有露過任何風聲,而連建平又說過未曾事先知會,那麼,難道這個徐守真真的是有鬼神莫測之力?正懷疑間,他突然瞥見對方眼中一閃而逝的狡黠,心中不由涌上一股明悟,看來,這個道士絕不簡單。

“不愧是神翁徐真人,果然名不虛傳!”高俅倏地踏前一步,原本假裝出來的卑微之色一掃而空,“變裝前來實屬迫不得已,還請徐真人見諒!”

徐守真高深莫測地點了點頭,虛手一引道:“大人裡邊請!”

連建平明白此種機密大事自己還是不聽爲妙,連忙帶着兩個心腹從人知機地退到了一邊,而宗漢接到了高俅一個眼色,也就起步跟了上去。待到三人先後走進了靜室,那大門隨即緊閉,兩個跟隨徐守真多年的年輕道士一左一右守得嚴嚴實實。

清靜幽雅的室內,高俅和宗漢瞠目結舌地看着徐守真取下了面上的長鬚,隨手扯去髮套,又伸手在臉上抹了幾下,一時間都怔在原地。許久,高俅才爆發出一陣大笑:“好,好,想不到聲名顯赫的神翁徐真人居然會這一套!”他倒不認爲對方是沽名釣譽招搖撞騙之輩,畢竟,徐守真能夠在自己面前露出真面目,足可見此人善於決斷。

除去僞裝之後,徐守真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滿頭黑髮容貌俊秀。如果不是曾經看過他扮作老人的情景,誰也不會相信,這個看上去只是普通道士的年輕人竟是神翁徐守真←露出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笑容,親自爲高俅和宗漢沏了兩杯茶。

“我大宋子民向來篤信道教,我家也不例外。我自幼隨師傅修行,出師之後才知道道士也分三六九等,似我這等年紀,想要在大一點的宮觀求一席之地都不可能,更不用說出人頭地了。不得已之下,我只能出此下策,以長生的名頭欺騙世人。”他感慨地搖搖頭,這才雙手舉起了茶盞,“除了我收養的那兩個貼身徒兒,兩位是第一個看見我容貌的人,我只是爲表誠意。以茶代酒雖有不恭,不過我還是要敬高大人一杯!”

這一聲高大人出口,高俅心中再無懷疑,他向宗漢使了個眼色,自己也順勢端起了茶盞。“不管怎麼樣,徐真人總算是靠自己的本事打開了場面,如今天慶觀的那些道士想必是把你當作祖宗供着,如此威儀,天下有幾個方外之士能夠享有?”

徐守真苦笑一聲,只喝了一口便將一杯滾燙的茶水信手潑在地上。“高大人此言差矣,天下之大,奇人異士層出不窮,今日有人推崇我徐守真,他日說不定還會冒出一個李守真張守真,欲保盛名何其不易?俗話說覆水難收,我平日應對那些愚民頑夫全都得小心翼翼,若是有些微紕漏,這好不容易掙來的虛名也就毀於一旦了。”

“既如此,徐真人金盆收手不就行了,憑着你這些年積攢下來的財富,後半生足可衣食無憂,爲何還要冒着被人拆穿的風險招搖過市?”宗漢此時終於恍過神來,儒家本就不信神佛,他這次跟着高俅來原本是瞧個熱鬧,萬萬沒有想到會看到這樣的結果,言語間不由得露出一絲輕蔑之意。

“人各有志,這位先生,並不是所有的方外之人都是猶如閒雲野鶴不求名利的。”徐守真冷冷答了一句,只是直直地盯着高俅,目光犀利而通透。“高大人,我知道你是端王府翊善,此番前來可是爲貴主求乘風之力?”

連同身份在內,所有打算全都被人看穿,要說高俅沒有挫敗感是不可能的。可是,在徐守真的自述過往和咄咄逼人的口氣中,他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年輕道士的勃勃野心。錢財名聲對方已經全部不缺,缺的唯獨只有地位,光明正大地以真面目出現在人前的地位。既然如此,自己的手中就還有一個巨大的籌碼。

“徐真人,你的大名已經傳到了汴京,甚至直達天聽。數日之後,聖上就會派人前來求嗣,若是你有能耐讓聖上開枝散葉,那麼,無論你索求什麼,聖上必定不會拒絕……”

“不過那也要我有命享受。”徐守真曬然一笑,隨即正色答道,“雖然我也曾經爲不少民婦求得了子嗣,但那不過是尋常人家,幾帖秘藥或是房中秘術就能扭轉乾坤,聖上若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皇嗣,宮中就不用養那批御醫了。”他說着說着便意味深長地看了高俅一眼,語帶雙關地道,“高大人也不用專門跑這麼一趟,不是麼?”

“徐真人很聰明,只希望你不要聰明過了頭!”高俅微微點頭,話語卻像刀子一般,“那麼,倘若聖上的欽使到了此處,你又會如何回答?”

“上天早已降嗣於君王,吾皇又何必苛求?”徐守真突然恢復了那種蒼老的語氣,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寫了兩個字,正是“吉人”。

高俅看清楚那兩個字之後,心中陡地生出了一股忌憚,甚至隱約動起了殺機。若非徐守真一開始就自暴其短,他還真的想要在事後除掉這個傢伙。閉目沉思許久之後,他突然睜開了眼睛,輕描淡寫地道:“既然徐真人如此說,那將來如太宗見陳摶故事也未必可知。”他一邊說一邊站起身來告辭道,“今日也叨擾了許久,我就先告辭了。”

徐守真重新戴上了白髮白鬚,又在臉上糊弄了一陣,然後才親自將兩人送出了門外。直到一行人消失在眼簾中,他才長長噓了一口氣。這幾年來,他時時刻刻關注着朝中動靜,在得知趙煦縱慾無度之後便把目標轉移到了幾個皇弟身上,最終纔看中了趙佶,爲了甚至還藉着閉關的由頭上了一次汴京,這才輾轉認得了高俅的面貌。此番他故意賣了個人情給連府的管家,這纔得到了確切消息,終於如願以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標。

他一個人回到了靜室,突然哈哈大笑道:“要想乘風直上青雲,必得借貴人之力。如今我便是端王的貴人,陳摶算什麼,他日我的成就必在陳摶之上!”

此間事畢,高俅再也沒有在泰州逗留的**,立刻匆匆上路。若是徐守真此次真的能夠影響立嗣之事,那麼官職封賞只是區區小事,但前提是這徐守真足夠聰明。倘若此人憑藉功勞想索取更多東西,那就是自取滅亡了。

“東主,一切都已經預備好了。”宗漢見高俅神色怔忡,只得輕聲提醒道,“徐守真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如若他識時務便能錦上添花,如今要緊的只有汴京這一頭而已。”

“元朔先生,你放心,我自然省得。”高俅望着逐漸模糊的泰州城,突然露出了一絲微笑,“回頭讓人通知連家,今後那些合股的生意,我讓給他們一成的利,想必他們知道該如何抉擇。”

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5章 暗潮洶涌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3章 晴天霹靂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7章 紛至沓來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7章 狂風驟雨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17章 風雲突變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15章 閹宦手段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9章 揚帆出海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5章 仇人相見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7章 狂風驟雨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8章 商人重利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7章 晴天霹靂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33章 無雙絕藝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0章 美人恩重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
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5章 暗潮洶涌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3章 晴天霹靂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7章 紛至沓來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7章 狂風驟雨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17章 風雲突變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15章 閹宦手段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9章 揚帆出海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5章 仇人相見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7章 狂風驟雨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3章 未雨綢繆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8章 商人重利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37章 晴天霹靂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33章 無雙絕藝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0章 美人恩重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